5.世界总不太坏

1985年,长生继第一个女孩珊珊出生后,小儿子平平也已经两岁,小儿子第一个女孩留夏也出生了。在大儿媳碎碎念下,无非是,“分田到户,您就帮他们一家,不帮我们一家,这一碗水没有端平。”

俗话说,话听的多了,不当回事也成了一回事,年底,也就和青山也分了家,大家各自过自己的生活。

这期间,为了生计,三哥挑着箩筐,找到小娥,让一起出门乡下收鸡蛋,然后卖到养鸡场,赚取点差价改善下生活,冬天时候,在二哥的照顾下,去城里照顾瘫痪的病,换取生活所需。

8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展开。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以生男孩为重要的事情,如果哪一家第二胎还是没有生出男孩,都会在月子后三个月,计生办会上门拖去结扎。

1987年,青山生了二女儿招娣,但同时也成了全村唯一一个没有生出男孩子的家庭,这在农村是会被瞧不起,每个人都可以以此为理由来数落你两句。

痛苦不一定是身体,有时候精神更让人崩溃。

长生家渐渐的过得喜气洋洋,青山家却是家徒四壁。

夏天,庄稼需要水才能存活,所以农田灌溉,都是靠人工翻车踩水。

这天夕阳西下,天边挂满了金灿灿的鲤鱼斑,就像一条硕大的金色鲤鱼游曳于天幕。小娥收了鸡蛋回来后,远远的看见青山光着背,穿着一条破的不能再破的短裤,已经能看见肉。第二天,青山穿上了您用卖鸡蛋的钱给他买的新短裤。这一天高小沺上下

看了一个上午,下午一直指桑卖槐,各种能听不能听的通通飘出来。还没到晚上,长生就跑过来一通兴师问罪:“同样是儿子,就不能一碗水端平吗?”说完就走了。

小娥想着,这件事是自己不对,确实不该只买一件,只是钱不够,所以就先买了一件给小儿子,本打算再攒够了钱再给大儿子买,所以也就由着高小沺阴阳怪气的骂了三天。

过个把月,终于攒了够买背心的钱,这一次给长生买了两件背心。高小沺说:“还不知道给了小儿子什么,就是偏心,什么好的都先给他,这次又是我们最后……”

小娥叹了口气,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只会让她数落的更久罢了,索性什么也没说,继续方圆三四十里路和三哥一起收鸡蛋,卖鸡蛋,赚一点钱,想着攒棺材本钱,免得死了后只有席子,想想也挺寒心,都说养儿为防老,为什么现在成了这样,早知道刚生下来就该掐死他,后来又觉得,长生其实人不坏,只是听信了老婆的话,以后会好的。

走在路上,和三哥聊天的时候,说起家里这摊子事,小娥一边抹汗水一边抹泪水会说:“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答应这门亲事;也不该当初长生说家里困难,他只读完小学就好,让弟弟读了初中,一切都怪我…,从根本上就分了心”三哥这时候会说:“今生苦前生因,都是命……”

青山不是没想过也出去城里谋生,但是前面出去的人并不想带着他出去,有时候,人的犹豫是自己前行路上最大的敌人。“万一在外面没赚到钱,然后家里的地又荒废了”

1989年,易小绮的父亲去世了。在没钱的日子里,青山瞒着家人去卖了一次血,换取了200元和给女儿留夏买了一双大四个型号的鞋子,因为这样子可以多穿几年。可即便是这样,现实有时很残酷,三叩九拜的时候,被女方家里,作为煤矿主席的姐夫嘲笑的不行。

而越是穷,往往有时候总祸不当行。

同年,小娥的家婆去世了,作为长子,父亲不在就是自己儿子顶上,两个儿子被分摊上了丧葬费。丧葬费包括各种开销,棺材板也是三个儿子平分(嫁出去的女儿不用负责),分摊到了青山身上,就有了700元的债务。700元,就算再去卖血,也是远远不够的,家里关系好一点的亲戚借了个遍,还差300元。

青山斗胆去找了自己父亲的亲弟弟,也就是自己的亲叔叔,毕竟这位当官的亲叔叔给他自己媳妇的家人都谋到了不错的位置,还有村里的人找帮忙,都能解决一些问题,想到自己这层这么亲的关系,总该能帮上一点,就算不帮忙,借点钱,总归还是可以的吧……

这位亲叔叔,倒是帮忙了,只不过提出给青山放贷,一年3%的利率……外加一顿数落,大致意思是:“为人父母偏心,你该找你母亲;你父亲去世了,你看你哥哥,他娶了好老婆,娘家人跟你一样也有当官,帮的挺好;我是干部,不能为亲侄儿,逾越职权,这是规矩;你过不好,怪自己,谁让你生了两个女儿.......”字字句句,如针扎一般受着。

人,总是被伤到了里子,才会想到改变。小儿子让母亲出面去往母亲老家问问看,是否有人能带上去南下打工。

这个世界,总不至于太坏,有人总是会乐意伸出援手。

1989年底,小儿子带着媳妇,在小娥娘家人的引荐下,准备过完这个年,就跟着他南下,但这样一来,就需要把留夏和招娣交给小娥负责看管。

长生的媳妇高小沺说:“我们也缺人,帮你带就要帮我带,要不然就一个都不要带,如果你带了,今后一切生老病死,我们都不管。”

这时候易小绮说:“放心,您帮我带孩子,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会有您一口吃的。”

儿子和媳妇南下后,三年来,因为没有赚到多余的钱,买不起火车票,没有回过一次家。但有付款回来,都不多,大概一年100元,农村没有银行也没有信用社,就是汇款到之前骂自己的叔叔那里,没办法,他住在镇上。

一年有两次书信回来,都是先寄到三哥那儿,然后三哥每次过来都会带点小零嘴,比如麻花,糖果,再加上书信一起,一字排开。零嘴分给小孩,书信念给大家一起听,回信就您口述,三哥写好了寄回去。

7.过年了11.奶奶小娥的快乐时光10.孙女招娣的记忆4.苦真的是甘来吗?12.病中的奶奶小娥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7.过年了4.苦真的是甘来吗?5.世界总不太坏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11.奶奶小娥的快乐时光12.病中的奶奶小娥10.孙女招娣的记忆7.过年了7.过年了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10.孙女招娣的记忆10.孙女招娣的记忆9.奶奶的哲学10.孙女招娣的记忆9.奶奶的哲学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11.奶奶小娥的快乐时光7.过年了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10.孙女招娣的记忆6.听奶奶讲故事5.世界总不太坏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10.孙女招娣的记忆12.病中的奶奶小娥4.苦真的是甘来吗?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6.听奶奶讲故事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9.奶奶的哲学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4.苦真的是甘来吗?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6.听奶奶讲故事5.世界总不太坏12.病中的奶奶小娥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6.听奶奶讲故事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4.苦真的是甘来吗?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4.苦真的是甘来吗?6.听奶奶讲故事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10.孙女招娣的记忆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6.听奶奶讲故事12.病中的奶奶小娥11.奶奶小娥的快乐时光7.过年了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5.世界总不太坏7.过年了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7.过年了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5.世界总不太坏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6.听奶奶讲故事6.听奶奶讲故事3.一切真的是计划吗?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9.奶奶的哲学7.过年了4.苦真的是甘来吗?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8.奶奶小娥和孙女的日子7.过年了2.出嫁往往是最幸福吗?4.苦真的是甘来吗?1.童年曾是最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