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外汇与人才

2014年1月18日。

九州,佐世保基地附近。

冬天的雪花,轻飘飘地坠落在屋顶、街道、树木上,染白了人间。

小城市内,当地居民对于米军的离开,情绪异常的复杂,既渴望这些垃圾人滚出这里,也舍不得米军士兵带来的绿钞。

不过刚刚驻扎进来的新势力,也在逐渐适应这里,比起纪律散漫的米军,国内在这方面,管理得非常严格。

就算是同意出去放风,也有严格的规定。

刚刚返回东京都的长谷川,便匆匆忙忙来到了九州的佐世保附近,准备做一次采风。

久村寿司店。

一家普普通通的寿司店,老板是一个带眼镜的中年,看起来非常严肃,正一丝不苟的捏着寿司。

长桌子一侧,五名穿着便服的战士在有说有笑地交谈着,虽然双方言语不通,却可以通过翻译软件,交流个八九不离十。

寿司店老板的女儿,一边擦桌子,一边偷偷的看了一眼,对于这些人,她有些害怕和好奇。

长谷川和助手也坐在不远处,对女孩眼神中的情绪,他尽收眼底。

这里以前经常有米军士兵过来,那些流氓在驻地附近,可是真的无恶不作,寿司店老板的女儿,就曾经差点在放学路上,被那些家伙抓上车。

这件事一直是她挥之不去的阴影,要不是刚好有几个本地人路过,绝对凶多吉少。

老板手脚麻利地做好了几份握寿司,送到几人面前,罗展拿起筷子吃了一个鳗鱼寿司。

罗展之前是驻辽省的某团的排长,这一次他们整个团都被抽调过来,驻扎在佐世保基地。

今天难得轮休一天,他们结伴来到不远的小城,看看传说中的发达国家,究竟是如何发达。

只是一路走来,除了别致的低矮房子,修剪得别具一格的花草树木,路上和国内区别不大,甚至脏乱差的地方,也不在少数。

至少国内这几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升级了环境卫生。

而东瀛由于经济衰败的原因,城市呈现出一种颓败苍凉,街道上的垃圾也越发不重视起来。

小城市内,由于人口老龄化,大城市虹吸了年轻人,留在当地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

“老板!一份豚骨拉面。”一个少见的年轻人走进来,自顾自的坐在角落里。

老板的女儿笑着问候道:“光君,好久不见!”

“嗨!瑾美打算去哪个大学?”高桥光笑着问道。

田中瑾美有些迟疑:“早稻田吧!”

听到这句话,高桥光就知道对方肯定不是自己愿意去的,毕竟俩人算是从小到大的邻居:“瑾美,不是打算去东京大学吗?”

没一会,老板叫了一声,瑾美将柜台上的拉面端过来,然后无奈的说道:“这是父亲和母亲的决定,早稻田也不差,对了,光君,你什么时候回东京?”

回东京?高桥光摇了摇头:“不了,我打算留在老家,去不去东京,不影响工作。”

“额?你找到新工作了?”瑾美惊讶的问道。

高桥喝了一口汤,感觉身体一下子暖和起来:“是的,我现在给华国一个小说网站当漫画协作,每个月有八千多华元。”

“八千多华元?是多少日元?”瑾美有些不解,毕竟之前东瀛境内都用日元或者米元,华元在民间并不多见。

吃了一口拉面,高桥想了想:“现在的汇率好像是28左右,一华元兑换28日元。”

“每个月22.4万,那也不错了。”

“瑾美,其实不兑换也可以直接使用,华元去华资企业的商店购买东西,是非常优惠的。”高桥提醒道。

事实上,一开始高桥也觉得这个收入普普通通,但很快他就发现了背后隐藏的一些潜规则。

从汇率上看,八千多华元就等同于二十二万日元。

但此时东瀛境内的失业率非常高,特别是各个大城市,失业率高达20~30%左右。

而另一边,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全球经济危机中,发达地区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华元和米元硬脱钩后,导致日元也遭到重创。

此时东瀛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达到了300~500%的左右。

高失业率加上高通胀,以前二十万日元可以生活得不错,现在只能勉强温饱,这还是诺亚会高抬贵手,没有在粮食上进行涨价,加上从南美洲补给了一部分。

虽然汇率是1:28,但实际上,日元并不能直接兑换华元,很多公司的贸易也采用华元结算。

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参考汇率,黑市上,通常是1华元兑换80~90日元,就算是如此离谱的兑换比例,仍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特别是随着东京协定签署后,很多有远见的东瀛人,都抢着将自己的财富转换成为华元资产,以减少日元大规模贬值下,带来的变相损失。

而冲入九州四国琉球的华资企业,也暗中削弱当地日元的价值,通过价格差,让民众感觉使用日元非常吃亏。

比如此时寿司店内的菜单上,同一种菜品,日元价格明显虚高,而华元价格明显偏低。

高桥吃一碗拉面,也才7.2华元,但用日元支付,则需要付出1100日元,这还要得利于粮食价格相对便宜,不然可能要翻倍。

在一旁的长谷川,也看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却心若止水,如果民众可以获得实惠,使用华元又如何。

拿着八千多华元工资的高桥,如果采用华元在东瀛境内付款,是一个妥妥的中等收入人群。

在这方面,被疯狂倾销的东瀛,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而诺亚会也鞭长莫及,他们现在都被本土的经济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哪里有精力和资金救东瀛。

而且东瀛此时不缺少米元,只是这些米元用不出去,诺亚会就算是拿钱过来,也只会导致这里出现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

此时的东瀛,缺少的东西,是稳定的锚定货币,以及新的支柱产业、压低失业率。

由于九州的地理位置不错,加上国内有意扶持,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有不在少数的公司,在这边设立了分公司。

特别是几大小说网站、漫画网站,利用东瀛之前长期输出文化的经验和人才,将大批优秀的小说,翻译和漫画化,投入国际市场中。

在文化输出这方面,东瀛人确实比国内有经验,也有大批的人才。

高桥光的漫画协作,就是给网站指定的小说,进行漫画创作。

该产业下的从业者,给九州岛带来了大量华元外汇,也逐渐将东瀛的相关人才,吸引到九州岛这边。

另外就是对该地区的人才掠夺计划,此时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货第六百五十二章 预感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论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与油第三百章 隐藏的杀机第七百七十七章 坚冰之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风厂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六十九章 鲜奶上门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设(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惮第二百一十章 参观车队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陆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转移第五百六十四章 药品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兼并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澜(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龙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七百六十七章 缆绳之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设(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体验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响力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与牙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惊蛇第一百三十三章 应对和淡定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开端(三)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转移第一百九十五章 车展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败与阳谋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况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六百一十一章 东游记(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进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毕业季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请函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爱第二百二十二章 专利流氓第三百七十五章 细胞陷阱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龙(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术倒逼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卫星通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风了第二十九章 时光博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结果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战略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场演讲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转移第五百一十一章 布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红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响(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镜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响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艺第七百四十章 建设(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采购与提防第四百四十七章 发现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动的钞票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联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会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贺岁第九十一章 二代设备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盖的恶第六百六十四章 应对第三百一十一章 极致和反思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险的火星第六百九十一章 应对(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钟第五百二十八章 卫星通信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一十五章 隐患第五百零三章 难题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贺岁第五百六十七章 记忆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头一棒第七百七十七章 坚冰之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压力素第四百八十三章 补贴第五百一十一章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