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活话剧(一)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刘芾恐怕很难用很小的代价去占领越南这个法国殖民地。虽然法国人单独无法远征越南,并打败台湾海军,但是当时的国际形势是英法德美这些欧美列强各自占据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可以殖民的地区,虽然他们之间也会因为分赃不均而大打出手,但那都是在一个餐桌上抢食物而已。如果突然有个新势力也想拿餐桌上的食物,那么这几个人都会停下所有对抗,共同冲向这个新人,以保护餐桌上的食物。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刘芾相信以各国领导层的头脑,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放任自己去抢法国人的固有殖民地。

那么最终台湾会独自面对世界上最强的几个国家和他们的附属国的全力打击,刘芾想不出自己能抗多久,但是刘芾知道,最终自己是不会胜利的,不仅抢不到越南,还会被打回原形,恐怕连台湾这个小岛都守不住。

不过要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以后,刘芾再动手抢夺越南的话,那么形势就会变得对刘芾有利。那时候法国人和德国人打的你死我活,英国人和俄国人也将卷进战团。这次的战争,将不再是个列强代理人之间的试探和矛盾,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命,别说一个小小的越南,就算你把乔治五世的印度皇帝也抢走,估计他们也无法停下手来再共同对付刘芾,原因就是这场战争牵扯的太大了,整个欧洲都被卷了进去,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想停就能停下来的,不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是不会罢休的。

这样一来,刘芾的唯一敌人,就剩下还没参战的美国人了。虽然美国人也不是什么善茬,一激动说不定比其他几个国家都疯狂,但是刚刚在菲律宾尝到了苦果的美国政府肯定不会为了法国人再轻易踏入这片烂泥塘,而且美国的主要利益还是在欧洲,与其插手南亚这个穷地方,还不如去欧洲碰碰运气呢,而在历史上,美国人确实没有在刚开战的时候加入战争,而是躲在大洋另一头,兴高采烈的向交战双方兜售武器和资源,至于最后的参战不过是想当当战胜国,再多赚一笔罢了。

不过台湾还没有精力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两个战场上去,不管一战是14年还是15年,刘芾都需要先把菲律宾搞到手,然后等到一战开打以后,瞧准一个合适的机会,再去进攻越南。

那么现在菲律宾是个什么情况呢?自从13年初美国谈判代表团来到马尼拉之后,菲律宾的武装斗争不仅没减弱,还更为激烈起来。由“菲律宾人”组织领导的几十支游击队在吕宋岛上,向龟缩在几个主要城市和港口里的美军发起了不计伤亡的拼死进攻,他们不仅使用了枪炮等常规武器,还不择手段的采用了下毒、暗杀、纵火等极端手段,最后甚至连居住在城中的平民也卷入了战争,他们把炸药绑在身上,只要有机会接近美军,就会引爆身上的炸药,与美军同归于尽。

这些远远超出战争范畴的反抗行动完全打乱了美国谈判代表团的计划,而且让这些大多数头一次来到菲律宾的美国政客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奈。本来这些议员们、军官们打算到马尼拉稳住局势,采用拖延的手段,看看能不能在谈判的过程中,利用金钱和民族矛盾等手段,分化瓦解这个“菲律宾人”组织。这样不仅能消弱菲律宾的抵抗组织实力,还可以为驻菲美军赢得一个喘息的时候,说不定还可以把局势搬回来,为最终的谈判赢得更多的筹码。

谁承想,双方刚坐在一起没谈两天,整个吕宋岛上的游击队就像开锅一样从各处蹦了出来,采用各种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手段,在每一个有菲律宾人的角落中和美国驻军拼命。虽然在这些行动中,大部分都是游击队伤亡大,但是在美国谈判代表团和美国国内的民众眼中,菲律宾人全死光,他们只不过会哀叹哀叹,美国士兵的尸体多一具,那就是代表团和政府无能,随之而来的就是示威游行、民意下降,很显然,和哀叹相比,美国政府和代表团更重视后一种。

为了减少驻菲美军的伤亡,美国代表团不得不用2座城市和菲律宾人组织换取了1个月的双方停战时间。美国驻菲军对从唯一两座内陆城市中撤离,全部收缩到最后的2个港口城市马尼拉和马里韦莱斯中,然后利用这一个月的停战期,双方加紧谈判。

吕宋岛上暂时归于了平静,但是菲律宾南方的几个岛屿上却是战火连连,为了配合菲律宾人组织的行动,台湾驻菲军队和当地的菲律宾人组织骨干成员上演了一出出活话剧。

首先,由菲律宾人组织的游击队,向台湾驻军发起了多次大规模攻势,而在这些攻势中,这些游击队均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次基本算是全军覆没了,但是在事后,当地的普通民众会看到台湾驻军抬着一具具装在绿色防雨布袋子里的尸体返回驻地,数量多的会堆满驻军的营地,很多时候,这些原本应该用船运回台湾的台湾士兵尸体由于来不及等待船只,都被集中在一起焚烧了。而当地的菲律宾人组织则会对外宣称,某一场战斗,歼敌多少多少,缴获多少多少,而自己的损失相对来说不值一提。

其实这些表面现象都是假的,那些游击队全是菲律宾人组织中的真正由菲律宾人为骨干的游击队,大部分都是后来加入到菲律宾人组织中的,这些游击队被从菲律宾群岛的各个地方抽调到南方的几个岛屿上与驻菲台军作战。由于这些战斗都是由菲律宾人组织中的台湾内务部特工和驻菲台军指挥官共同策划的,所以这些游击队基本上不会有赢的希望,能不被全歼已经是幸运了。最惨的是,那些侥幸逃出战场,千辛万苦回到组织中的游击队成员,也被那些特工们采用各种诬陷、暗杀等手段弄死在丛林中。

那些用台湾军队特有的尸体袋子装着的,都是死在战场上的菲律宾游击队员,他们被伪装成台军的阵亡士兵,运回台军驻地,然后统一焚烧,而驻菲台军为了把这场戏演的更像,还不时的派来运输舰,把成群成群的台湾“伤兵”运送回国,并补充上新的台湾士兵。而这些“伤兵”都是驻菲台军中驻扎时间比较长,应该轮换回国的正常士兵。

由于菲律宾群岛的南北交通早已被台军和菲律宾人组织所控制,再加上原本还留在南部岛屿上的美国联络官都已经从海陆撤回马尼拉,所以驻菲美军和菲律宾总督并不知道这是一场专门演给他们和真正分菲律宾人看的话剧。他们真的以为驻菲台军的情况也十分危急,为了表示友军间的协作关系,菲律宾总督甚至还派来2艘炮艇和几艘运输船,打算一点一点的把南面几个岛屿上的驻菲台军都运回马尼拉去。

面对菲律宾总督的好心和热情,驻菲台军的最高指挥官费了半天力气,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用没有得到台湾陆军部的命令,不能擅自离开驻地为由,拒绝了菲律宾总督的善意。当时,这两艘美国炮艇在离开港口时,船上的美国海军官兵都向着码头上的台湾陆军行礼致意,那时候的气氛用这位台湾指挥官的话来说,那就是:我看着那些美国海军的眼神,真差点相信了,我将战斗到最后一刻!

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60章 布网第71章 小胡子的德国第50章 来的都是角啊第16章 战略轰炸第147章 危险且**的一夜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岛(四)第21章 第一站美国第52章 战备(二)第49章 美国代表团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149章 大搜捕第114章 港口外的鱼雷艇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106章 妥协第57章 情报工作第22章 东海岸第48章 双管齐下第61章 名不副实第111章 裁决第75章 国防(三)第75章 三赴德国第81章 战争的准备第125章 上海行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17章 电视机第31章 飞机母舰舰载机(上)第40章 空袭新加坡港(五)第57章 波及亚洲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42章 海南岛(四)第32章 国际联盟第71章 5万平方公里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24章 三路并进(二)第76章 捉对厮杀第20章 按兵不动第24章 伯爵庄园第61章 坦克和雷达第27章 大阪师团第34章 偷袭成功第25章 去欧洲卖套餐(二)第34章 暗度陈仓第17章 北欧乱第70章 建国(二)第64章 登陆越南(六)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63章 取证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36章 苏德宣战第39章 珍珠港(二)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68章 溃败第148章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67章 联邦军队的进攻第19章 全民战争第10章 权力真空第41章 海南岛(三)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79章 P38战斗机第43章 革命(一)第26章 流感,还是西班牙的第65章 夜间空袭第23章 和老爹摊牌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16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8章 崩盘第31章 迁都的必要性第81章 甩买潜艇(二)第6章 也算悲壮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59章 麦克阿瑟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84章 得手第33章 国联的“请求”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9章 照着旅游地图册找金矿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49章 美国代表团第53章 上刺刀的潜艇第13章 罗莎莉亚第62章 迁都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72章 绥靖和孤立第43章 各怀鬼胎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33章 菲律宾有动静了第59章 美国政府的选择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133章 他的奋斗(二)第69章 占领西雅第70章 外籍军团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