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活话剧(二)

这出好戏,不仅欺骗了善良的美国驻菲律宾总督和美国驻菲官兵,还欺骗了菲律宾当地的真正菲律宾人。这些人中一部分是老式本分的农民,他们才不管到底是谁当总统,到底这个国家叫啥,他们只是为了能吃饱,能娶媳妇,能繁衍后代而日日辛勤劳动。而还有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人,他们以为菲律宾即将取得独立运动的成功,于是纷纷背井离乡,进入丛林中去寻找游击队,准备要加入这场战争,并为了国家的独立而战斗。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头脑比较灵活的人,他们也准备加入游击队,不过他们是打算在胜利在望的时候去捞一把政治资本,以便在将来胜利之后,能为自己谋取一个更好的位置。

不管这些人怀着什么目的,他们都被台湾内务部定为菲律宾群岛上的不安定因素,属于需要被消灭的那部分人,因为他们今天可以反抗美国人,那么明天就可以反抗台湾人。

刘芾为了加快对菲律宾群岛的占领步伐,不得已,汇同了内务部和国防部,最终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就是利用这些假的袭击行动,来大规模屠杀菲律宾群岛上的想为菲律宾独立出力的菲律宾人。当时这个想法从一位内务部派往菲律宾人组织中工作的特工人员口中说出来时,在座的人们大多都惊呆了,连刘芾都不由得心颤了一下,他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嘴唇,在确定自己没长出一撮小胡子之后,才平静下来,并问道:

“你知道这种行动一旦铺开,将会杀死多少当地人吗?而他们当中又有多少是真心想加入战斗的呢?”

“报告先生,杀死多少人对台湾来说都无关紧要,多死一个抵抗份子,将来就会少死一名台湾士兵,至于他们是不是真心,只有他们的神知道。”这名只有30岁出头,有着一张黑黑的脸孔,瘦小的身材的特工人员说道。

凡是叫刘芾为先生的,都是台北那座刘芾最先建立的小学中毕业的学生,现在这座小学早就成为了内务部培训骨干人员的训练营,而招生的手段,却和刘芾当初一模一样,这些学生都是孤儿或者单亲母亲家庭,从小就没过过好日子,都处在生与死的边缘,而且内务部把当初刘芾定的10岁以下,改成了5岁以下,估计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觉到了越小越容易洗脑吧。刘芾虽然不是很感冒这种类似于纳粹的教育方式,而且当初办这个小学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走就走,你想停就停的,处于目前的地位,如果自己手中没有一支非常可靠的力量,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孙中山,下一个宋教仁。

经过2天的考虑,刘芾终于决定采纳这个特工的意见,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在后世中,刘芾不止一次看到了因为种族而陷入各种冲突的国家,那种族群的力量,会迫使人们不断的去和别的族群争斗、厮杀,具体为什么,刘芾想不清楚,不过刘芾明白,能从开始就避免,远比到了后期再处理省力的多。

为了这个事情,刘芾几乎磨破了嘴皮子,不停和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和军官们谈话,因为刘芾能接受这个意见,不见得别人也能接受,尤其是参谋部中的那些外国裔军官们,他们处于他们的信仰和教育方式,很不能理解这种类似于屠杀的行动。不过最后刘芾凭借着超出他们上百年的见识和很好的姿态,终于取得了大部分人的理解和同意,不过最后还是有2名瑞士裔的高级陆军参谋人员不同意,并选择了辞职。

由于事关台湾的命运,这两位高级参谋也都知道,自己辞职以后将会被内务部监视居住,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恢复正常,而这段时间有可能是2个月,也有可能是2年。虽然后果很严重,但是出于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无法接受这个事情,更无法参与到其中,所以只得辞职。

刘芾也理解这两位参谋的选择,他们都是第一批被大卫雇佣到台湾来的陆军军官,在这20多年中,不仅帮助刘芾建立了军队,而且还扎根在了台湾这片土地上,虽然这次他们选择了不支持刘芾,刘芾也不打算对他们采取太严厉的手段,不过必要的监视居住还是需要执行的,这毕竟牵扯到整个国家的利益,不是个人恩怨。

从美国谈判代表团3月份抵达马尼拉,一直到9月份双方签订停战和撤军协议,在菲律宾群岛的棉兰老岛、内格罗斯岛、宿务岛、莱特岛这几个主要岛屿上的游击队死伤已经不能用惨重来形容了,很多刚刚加入游击队的菲律宾青年,还没搞清楚枪支如何用,就被组织给扔进了驻菲台军的陷阱了,然后就进入了绿色的装尸袋,再然后就随着烈焰升入了天国。

由于各岛和各岛之间被封锁的很严密,再加上“菲律宾人”组织和驻菲台军之间的默契配合,在这段时间里,基本上全是游击队如何如何成功袭击台军的消息,而那些打了胜仗的游击队,在本地区就再也看不到其踪影,而是转战其他地区或者干脆跑到了其他岛上继续斗争,不过这些都是“菲律宾人”组织内部的说辞,而那些有怀疑的人也无法证实自己的判断,只要稍微表露出自己的看法,那么下次带队出征的很可能就是你。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菲律宾南方这4个大岛上差不多被杀戮了近80万名游击队员,而且这还没有算人口最密集的吕宋岛。当时的菲律宾人口大概在700万左右,由于从美西战争开始,菲律宾群岛上就一直没有停止战乱,这个数字有可能还高估了一些。

这700万人中,居住在吕宋岛的就占了一半,达到了360多万人,而剩下的300多万人分驻在棉兰老岛、莱特岛、内格罗斯岛和宿务岛上,按照一般的人口比列,18—50岁的青壮年占人口的45%左右,而被杀戮的这近80万人大多数正是这个年龄,按照这个数字,基本上南方四岛上的人口被减少了4分之一,而青壮年人口更是减少了一半。

从1913的下半年,人口急速减少的现象就已经很明显了,很多原来的村寨和城镇都因为劳动力的缺失而不得不搬迁或者合并,而很多种植园和农田也都由于主人失踪被逐渐荒弃,而人口减少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的减少所带来的更严重的问题就随着而来了。

1913年,菲律宾南方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粮食严重不足,新生儿成活率也开始下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经过大规模的调整很难在几年之内转变过来,而菲律宾现在正处于无政府状态,马尼拉城里的独立组织正和美国谈判代表团在纸面上激烈争夺着,就算他们清楚南方的情况,他们也无能为力。

刘芾拿着手中的内务部汇报,双腿和双手都有点发软,虽然当时是他下令开始执行“大丰收”这个旨在消减菲律宾本地人口和抵抗力量的计划,但是当看到报告上这一大串零的时候,还是有些后怕和后悔。

“我这比希特勒同志有过之无不及啊!”刘芾心中暗暗想到,虽然他也不清楚希特勒在二战中到底杀了多少犹太人,但是他觉得自己手中的这些数字也已经够大的了。而且这些数字仅仅是粗略统计得出的大概值,至于后期粮荒饿死的人和病死的人现在还无法统计。

不管是出于同情、后怕、补偿还是赎罪,刘芾在美菲谈判还没有结束之前,就命令内务部和国防部停止了“大丰收”行动,并且开始由台湾运送大批粮食和药品,用于赈济菲律宾南方四岛上越来越厉害的粮荒和疾病蔓延。

第34章 偷袭成功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20章 问题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75章 三赴德国第16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第31章 飞机母舰舰载机(上)第22章 水下幽灵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68章 制度第62章 登陆越南(四)第33章 菲律宾有动静了第56章 信还是不信第5章 1886年的台湾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16章 大卫回来了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50章 来的都是角啊第20章 问题第20章 该出去走走了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60章 中将的计划第54章 仇恨第76章 贵族第138章 不夜城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军队第44章 美国的反应第12章 西部大开发第46章 骚扰第21章 日本人的军舰快造好了第47章 纽约证交所第63章 不一样的坦克第37章 有点紧张第45章 民国政府有顾虑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17章 准备登陆第16章 一个熟人和两个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15章 市长的忠告第58章 星君级飞机母舰第139章 狮城谍影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26章 流感,还是西班牙的第81章 深入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24章 三路并进(二)第26章 中断的访问第69章 占领西雅第84章 得手第14章 迟来的婚礼第102章 恶魔现身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41章 乱拳打蒙老师傅第75章 7、8、9三个省第29章 大阪保护圈第65章 夜间空袭第31章 南北日本第77章 他的理想第3章 宣战第14章 迟来的婚礼第64章 收网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113章 检查南铁港第18章 有些准备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97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二)第23章 世界舆论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150章 国家科研基地第104章 博弈第13章 政府和大会的僵局第126章 礼查饭店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岛(三)第33章 挑事专家第46章 民国(二)第32章 国际联盟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47章 民国(三)第21章 好人有好报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76章 捉对厮杀第77章 拉灯弹第25章 早上好东京第4章 德奥统一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11章 养寇自重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58章 “泼妇”第32章 移民潮第32章 飞机母舰和舰载机(下)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32章 移民潮第78章 电视转播第64章 收网第97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二)第83章 波卡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