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张定国和魏献计

徐北游忽然想起先前李神通那小子说过的话,这小子在这方面有一股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灵气,他这个做师父的自认远远不及,难不成真让这小子给说中了?

吴虞蓦地叹了口气,“是我失态了。”

徐北游干笑一声,没有作声。

吴虞轻声道:“我先回去了。”

徐北游嗯了一声,目送着她轻轻一跃,飞过两船之间的江面,重新回到他们的楼船上。

他转身回到船舱,偌大一个船舱中不知何时站了两列甲士,手扶腰间刀柄,气势森然,墙壁上则是挂着一张湖州舆情图,城池、村落、道路、桥梁、河流、山脉、湖泊一应俱全。

禹匡坐在一把太师椅上,轻声道:“白副都统,给徐公子介绍一下我们湖州。”

白玉恭敬应诺后向前来到舆情图前,开口介绍道:“因紧靠八百里洞庭,且大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州两千余里,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号称千湖,故称湖州。”

“湖州东连徽州,南邻湘州,西连蜀州,西北与陕州为邻,北接中州,大楚在此经营多年,仅以富足而论,放眼整个江南,仅次于江州,而且又是百战之地,是为江南之屏障,南北之枢纽。”

徐北游忽然打断她道:“说起这个百战之地,我记得张都督和魏都督就是湖州人?”

禹匡从座椅上起身,缓缓说道:“前朝大郑简文元年,太湖水患,河道总督贪墨,徭役繁重,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有白莲教教徒张定国和魏献计二人于太湖之畔揭竿而起,五月十五,三千人手臂系有红巾,聚集于太湖二十里外的白鹿庄中。为首者陆林、张福,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自称‘红巾军’,拥立陆林为天补将军,张福为平均将军。”

徐北游默不作声。

禹匡缓步慢行道:“大郑末年,军备废弛,区区三千红巾军竟是兵临襄樊城下,城中总兵下令放箭退敌,结果却被自己副将李成突然拔刀斩杀当场,紧接着李成打开城门,迎陆林和张福入城。”

“湖州布政使与守备收拢残余兵力,退守内城,三千红巾军和李成部进入城内,陆林下令强攻,张福亲自督战,双方展开巷战。巷战从辰时时分一直打到午时时分,红巾军阵亡六百余人,最后张福更是亲上战场,身先士卒,浑身浴血,仅是身上所中羽箭,就有十数支之多。”

“终于在傍晚时分,城内守军完全溃散,湖州城守备战死,死于平均将军张福的一刀,穿心而过,而湖州布政使则在自知没有活路的情形下,杀尽全家后,自缢于布政使司衙门内,至于那那位河道总督则早在城破时,就已经仓皇而逃。”

说话间,禹匡已经来到舆情图前,白玉退后一步,让出位置。

禹匡指着地图上的襄樊,轻轻说道:“襄樊城破之后,江南震动,当时武祖皇帝是为大郑朝廷丞相,下均旨严斥两湖总督,令其务必在三月时间内平顶红巾叛乱,同时命暗卫缉拿河道总督。可未等两湖总督调兵平叛,湖州已经是遍地狼烟,大大小小七支义军同时起兵响应,尊奉陆林为海内诸豪都统,七支义军会师襄樊城,兵力已然达到两万之多。”

“七月底,陆林、张福率军东进,此时遍地灾民,陆林一路裹挟大小灾民足有十数万,不过月余功夫,红巾义军已经号称二十万之众,席卷两湖十三府之地,可以说整个两湖的局势已经是一片糜烂。”

“八月初,湘州岳阳守将面对号称二十万的红巾军,带着一干心腹弃城而逃,红巾军没有废吹灰之力便攻入岳阳城中,陆林任命魏献计率军镇守岳阳,同时派张定国率三万红巾军进逼由两湖总督曹庭亲自坐镇的江陵。”

“湖州本就是天下产粮重地,能否拿下湖州,江陵是重中之重,此时的曹庭已经是山穷水尽,坐困愁城,这一战,江陵失守,两湖总督曹庭仅仅带了十几名心腹,仓皇而逃。”

“这一战不但让襄阳成为一座孤城,更让两湖局势完全糜烂,再无半点挽回可能。此战之后,张定国和魏献计两人名声大振,可以说是响彻江南,被暗卫大都督孙立功列为暗卫必杀之人,与陆林、张福等人齐名。”

禹匡眯起眼,似乎想起很多不好的回忆,低沉道:“说起来那一年可真是个多事之秋,辽王牧人起盯上了秦政,武祖皇帝着手布置东都和江南,坐拥二十万天子亲军却如无根浮萍的秦政仿佛困兽之斗,而位于西北的太祖先帝则是专注于草原平叛事宜和内部清洗。”

“内部清洗?”徐北游疑惑道。

禹匡笑了笑,笑意有些渗人,语调生冷道:“当时大都督徐林坐镇中都,负责全局统筹调度,而蓝玉则奉命重组阁卫,亲自操刀开始大肆肃清,那可真是乌云蔽日,血流成河,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没有半点慈悲可言,那时候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刻就会有暗卫将自己带到那个暗无天日的地牢之中,此生再也没有出来的可能。。”

禹匡神情复杂道:“我差一点儿就死在那场风波中,万幸还是挺了过来。”

徐北游没想到禹匡和蓝玉之间还有这层恩怨。

“不说这个了。”禹匡摆了摆手,“接着说当年的红巾军,他们也就是欺负下常年荒废的地方守军还行,等到先帝南征时,却是摧枯拉朽,红巾军一败再败,经常是几万人被我们几千人打得溃不成军,再后来又发生了东湖别院之事,整个红巾军也就彻底四分五裂了。”

禹匡没说当年东湖别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徐北游却是清楚得很,当年白莲教、剑宗、鬼王宫在此联手共抗萧皇和江南道门,结果是大败亏输,鬼王身死,唐圣月、唐悦榕、张雪瑶被俘,陆林和张福作为白莲教的白莲使也在那一战中身死。

酷{《匠/◎网首发

禹匡轻叹一声道:“之后张定国和魏献计各领一部人马盘踞于江南各地,到了简文五年,张定国和魏献计相继兵败被俘,就此归顺先帝,后来几经周折后成了先帝亲卫,被分别赐名无病和无忌,也就是今日的病虎张无病和人猫魏无忌,徐北游听完这番前因后果之后,终于把一切都想明白。

正因为张无病曾经是白莲教中人,所以他在失势之后才会选择皈依佛门,也正因为如此,他当初才执意要来江南。

难怪他对唐圣月念念不忘,两人之间竟是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当真是世事难料。

第一百零一章 明是知得难断割第五百四十章 人生行路大不易第三十一章 霍家公子霍溪沉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间之佛结法相第一百章 陈年之风今朝起第七十二章 承平大典意难平第七十九章 老师学生言归老第一百五十一章 父女间临终而言第六百八十三章 敢随其入塔一观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北起烽火狼烟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何谈斩断宝塔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如当年旧日事第一百零八章 不出门知天下事第三十一章 霍家公子霍溪沉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尚说大小佛法第三十五章 有人试剑问苍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鱼和熊掌难兼得第四十六章 却道天凉好个秋第五百零七章 此一战必不能败第八十九章 有夫妻并行而言第六十四章 兄妹之间向所欣第九章 暗枪暗箭绣春刀第九十五章 聚仙台相对而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一剑何其壮哉第四章 徽州道门骆难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中无剑人即剑第十三章 潜龙在渊第一王第九十五章 手掌权势三步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阵之威似天威第九十八章 万剑遮天紫气来第二百零二章 为虎作伥皆当诛第三十二章 梓宫开帝王现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鬼王七术妙无穷第八十四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第六十三章 烫嘴难咽茶未冷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宵节到中秋日第九十一章 一言不合即拔剑第八十七章 君子难做揽明月第三十三章 玉门关外千佛洞第一百一十五章 姑侄二人并肩行第四十九章 大江畔大报恩寺第四十八章 襄樊城外儒释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异域他乡遇故知第六百二十六章 莲花峰上坐论道第六十九章 望海台上两人言第四十九章 睥睨世间六十年第五十三章 长虹挂空北游至第五十章 青锋坊有人北望第二十二章 草原雄鹰望中原第五百五十九章 十殿帝君法相现第六十四章 剑气凌空堂剑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雪中酌酒道辛苦第四百七十五章 心弦断数珠亦断第三十一章 一觉千里至徽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宝剑开锋饮热血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雷声起于九天第三章 公主府中两兄妹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人之后复老人第一章 八十年来说梅山第四百零五章 定不负螓首蛾眉第四百五十七章 莲花峰下藏玄机第三十一章 承平十年约十年第八十六章 小人得志挑河山第八十四章 北月玄阴再相见第六百五十八章 紫霄宫中议传人第七十九章 有师妹名李青莲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谓之天下二圣第一百零三章 公孙仲谋且走好第一百零八章 说道门五十二载第十六章 古墨家今天机阁第二百七十六章 败亡在内不在外第三十章 尘埃落定步青云第六十九章 念来念去忆当年第四十一章 何愁无赫赫战功第一百七十五章 立秋十天遍地黄第四十四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三百六十四章 四佛捧日放光明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地无门第四十二章 灵武郡王萧摩诃第四百一十五章 白雪纷纷缘何起第八十七章 风吹花落剑如雨第二十五章 秋实居中赠信物第九十五章 中军都督曲长安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善恶多反复第二十七章 风狂雨急立脚跟第二百五十章 张雪瑶言慕容萱第六百二十章 一剑拦路借头颅第二百零六章 九大法剑又如何第一百零四章 人生不妨再少年第一百零一章 大丈夫顶天立地第六百三十一章 年号靖宇替承平第六百九十五章 镇魔井下魔头来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线命垂危第二十七章 初登门见李夫人第八十二章 银烛秋光冷画屏第三章 背后负剑名天岚第五十一章 富贵锦衣不夜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角银边草肚皮第五十五章 徐公子和莲公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纸上说兵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