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世子殿下?

朱永兴三两下穿好衣服,背上猎枪,大步向楼下走去,招呼着岩宝,“快带我去看看,看看是什么样的汉人?”这下可算是遇见汉人了,终于能打听到确切的消息,然后就回复正常了。

岩宝带着朱永兴来到河边,这里已经有大批人聚集着,手里都拿着武器,神情严肃地望着河里。河里有两条木船,寨子的独木舟有十几条,成扇形阻挡着,远远的看见猛河站在独木舟上,正与船上的人指手划脚地说着什么。

“上船,上船,咱们去看看。”朱永兴很着急,生怕两船的汉人被赶走,错过这难得的机会,不停地催促着岩宝。

岸上的寨民看见朱永兴向前挤,很自觉地闪开,让出了一条通道。看来通过昨天的欢迎仪式,大家都认识了他,也很尊重。

岩宝虽然年纪小,可划船的技巧也很高,两人上了独木舟,飞快地接近了两条木船。

猛河与对方言语不是很通,边说边比划着,好象还说不到一块儿去,额头上都急得直冒汗。

“嘿,这蛮子,根本不知道杂家在说什么?”一个古装的白面无须的老头费了半天唾沫,再加肢体语言,有些累了,不由得挥了挥袍袖,无奈地对船上一个武将装束的人说道。

武将苦笑一下,说道:“江公公,不如咱们继续向前,没有他们指路,顺着河总不会迷路吧?”

白面无须的老人有些拿不定主意,目光扫过船前的独木舟,突然紧盯住了坐着独木舟赶过来的朱永兴,瞪大了眼睛。

朱永兴赶到近前,却是目瞪口呆,这是唱戏呢,怎么都这打扮哪?汉人倒是汉人,可也太出乎意料了。

“世子殿下,您,您在这里呀!”老家伙突然发出尖厉的声音,扑通跪在船头,这脸变得,说哭就哭,还呯呯拍着船板,“可算找到您了,世子殿下呀,要是您有个三长两短,老奴也不活了,苍天保佑啊,王爷在天之灵庇护啊……”

说谁呢?谁是世子,还殿下。朱永兴莫名其妙地东张西望,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这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头脸上。

“是老奴啊,世子殿下。”赵国维抹了把脸,露出了欣慰加喜悦的神情,招呼着船上人,“都愣着干啥,没看见世子殿下都受了伤,还不快把殿下请上船!”

“等等,等等!”朱永兴的脑袋乱哄哄的,使劲摆了摆手,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措手不及,搞什么,一群老古董来认亲,这出戏啥时是个头儿啊?

“殿下,您先请上船,何事不可商量,您不必——”武将模样的人好言劝道。

他见朱永兴穿着一身古怪的衣服,头发剃得精短,以为他有什么别的想法,不是出家,就是遁世。但在这危难的时候,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种想法倒也无可厚非。

朱永兴极希望这是一出戏,大家都在逗他玩儿,但这似乎不可能,他坐在独木舟里,不理会别人的说话,脑袋混混噩噩,想不出个头绪。万历,永历,梦珠说过的话又在他的记忆中闪过。

不,这不是真的,朱永兴用力摇了摇头,对船上的人说道:“你们认错人了,我不是什么世子,也不是什么殿下。定是这脸上有伤,还抹着药,你们看不仔细。”

“殿下,您,您若有想法尽可言说。”总兵潘世荣对朱永兴矢口否认心中不满,但言语上还不失恭敬,劝说道:“如今有了船只,虽只两艘,也可载殿下顺流而下,直至阿瓦城,不必再有陆路颠泊,总强似流落在这蛮荒之地。”

阿瓦城,那应该是缅甸的地名。想当网络作家,写一部南明时代的小说的朱永兴,收集查阅过很多资料,当然对此并不陌生。他愈发狐疑,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船上的人,想找出作戏的蛛丝蚂迹。独木舟离木船越来越近,他越来越失望,心中也越来越吃惊。

这样的情景似乎并不是太过陌生啊,朱永兴的脑袋里突然有如电光一闪,这与自己写的那本仆街小说中的情节何其相象。没错,灵魂附身到失足落水的岷王世子身上,被众人救起,便语出惊人,霸气侧漏,人皆拜倒倾服,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穿越之旅。

独木舟靠上了木船,完全沉浸在回想和思索中的朱永兴象个木偶一般,嘴里喃喃说着“你们认错人,我不是什么世子。”但没人理他,有人扶他上了船,又被请坐在船上的椅子上。两艘船上又出现了不少人,有跪的,有行礼的,七嘴八舌地说着话。

“世子殿下,您吉人天相,得脱大难,可喜可贺。”总兵潘世荣以为朱永兴心意回转,脸上浮起了笑容。

朱永兴茫然抬头,眨了眨眼睛,回过些神来,盯着潘世荣看了片刻,然后皱了皱眉,又转向旁人,却似乎只对头发和装束感兴趣。等挨个看了个遍,希望也在朱永兴心中丧失殆尽,没有一丝一毫化装作假的痕迹,个个的头发和装束都是真的。朱永兴心里也不知道是啥滋味,目光呆滞,自己真的穿越了,还是南明最困苦潦倒的时候。

匪夷所思啊,神鬼莫测啊,也动手写了,还曾经无比羡慕那些穿越者的好运,现在竟轮到了自己。朱永兴苦笑着摸了摸腰里装着金印的袋子,现在辩说自己是不是岷王世子似乎已经不必要了,要紧的是自己来到这个,应该是平行时空吧,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世子殿下,世子殿下——”太监赵国维尖声呼唤道。

一旦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框架,朱永兴便摸清其中的关键。自己是时空穿越,而倒霉的岷王世子则马惊落崖而死,阴差阳错,他竟然还与岷王世子长得酷似。对,就是那个被他埋在河边的死鬼,倒霉蛋儿朱雍兴。

“开船吧!”总兵熊世荣见朱永兴痴痴傻傻的模样,有些不耐地摆了摆手,吩咐水手拔锚。

第5章 寨子第17章 意外之难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军陆战队第40章 两奸计议第22章 血溅跳花节第87章 潜入袭城第140章 战局急转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133章 立威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8章 广国公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91章 川滇呼应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歼敌第61章 以人换人,死战到底第40章 两奸计议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110章 胜利的意义第60章 会赵王第151章 鼎革,随想第126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28章 离心之象第245章 天变第23章 暹罗国情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85章 无题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84章 抢滩登陆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第134章 失败,争吵第32章 鱼龙白服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275章 商税,劝进第36章 领悟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22章 中南半岛形势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4章 空前激励第23章 综合实力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128章 盛仪,震慑第258章 坦诚相待第223章 军制改革,拉拢分化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4章 感情是睡出来的第87章 接战(二)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30章 暗战第40章 两奸计议第126章 火力致胜,英国心思第51章 战后布局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226章 志在天下,吴、孙反应第30章 无题第145章 大包围第156章 广州战役(二)第28章 离心之象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9章 景东会师第71章 惨烈第18章 紧急商议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223章 军制改革,拉拢分化第38章 三师相会第22章 中南半岛形势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225章 晋王表态,格局不同第29章 再提议和第232章 连胜,人头取悦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157章 广州战役(三)第84章 抢滩登陆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7章 欢歌畅饮第45章 险地——灰坡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133章 立威第32章 鱼龙白服第89章 进退两难第275章 商税,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