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荣誉之争

面对满蒙八旗的南下,朱永兴以十分谨慎的态度,采取了似乎是最稳妥的对策。尽管保守,但在计划中各种牵制力量完全准备好,并到位之前,还是无可厚非的。

胜时势如破竹,败时一溃千里,朱永兴不想出现这样的局面。虽然现在的南明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能够承受住一两次失败。但宁要稳扎稳打的小胜,也不要风险太大的巨胜,这是朱永兴的心思。

时间的拖长已经开始对南明有利,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优势,随着时间将会越来越大。这得益于南明政府在朱永兴的促进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手段,多种多样的赚钱手段,政治上的进步开明,军事上的装备、士气等方面的变化。从根本上讲,可以说是文明对野蛮,先进对落后,开明对封建的总体优势。

文明被野蛮击败,这并不代表野蛮才是先进的。腐败的文明,走上歧途的文明,还能称得上是文明吗?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野蛮击败文明的例子有,但绝不会比文明击败野蛮多。

“实力的碾压——”汝阳王马宝算是多少了解了朱永兴的心思,郑重地对众将说道:“殿下追求的,希望的,便是这样的局面。用火炮、火枪、刺刀,以及勇敢无畏的精神,毫无疑问地夺取胜利。也就是说,计谋不可少,但其在决定胜败的重要性上,将会不断降低。”

“虽然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却需要努力才能实现。”吴三省和马宝交换了下目光,郑重地补充道:“需要大家的努力,努力练兵,努力钻研战阵战术。至于装备,殿下会为我们补齐,而能不能对得起殿下的苦心筹措,能不能辜负殿下的殷殷期望。便要看我们的了。”

张国用等人互相交换眼神,心中已经了然。岷殿下并没有走靠兵多势众取胜的老路,确定编制,意味着精兵路线。武器装备优先供应,军饷奖励也会相应提高,为的便是保证这编制内军队的战斗力。至于警备军,则要归属于地方部队,既是后备兵源,又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待遇也会与正规军拉开差距,以保证警备军人员对正规部队的向往。

“胜利会掩盖问题,失败会暴露缺陷。”吴三省接着说道:“这是殿下信中所说的原话。当初在滇省时,我们便是吸取了教训。以哀兵之态绝地求生。而清军则以为胜势已定,骄傲了,放松了,分散了,从而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现在呢。形势正好翻转了过来。不断的胜利,让很多人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觉得只要装备跟得上,胜利便没有问题。殊不知,决定战争胜败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是士兵的意志和素质决定的。如果个个勇往直前,哪怕是斩木为兵。也会令敌人胆寒。”

“殿下已经竭尽所能,军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前所未有的提高。”马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很低沉,也很严肃,“但我们做得够不够呢?不说别人,便是魏君重所带的那个团。又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能够打败?嗯,我们这边的编制确定了,估计那边的也一样,魏君重成为一师长官是肯定的事情。第一个中校吧,实至名归呀。又有谁不服?”

讲武堂出身的,魏君重是最耀眼的一个。虽然他在讲武堂学习耽误了很长的时间,嗯,也不能说耽误,应该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而后,他带着岷藩嫡系的烙印,带着第一支成建制的燧发火枪营开始征战,并在实战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变着火枪营、团的武器配备比,成为目前火枪营、团的样板。

前途无量啊,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看的。而军衔,则是标志着讲武堂出身的将领的地位和成就,也代表着受到朱永兴器重的程度。陆军目前最高的便是魏君重,由上尉已经升至中校;而海军最高的则是段智英,在赴援金、厦,打击广南水师,消灭清军广东水师,这三场战役中由见习少尉已经升至上尉,离少校只是一步之遥。

因为军衔制是朱永兴创立的,代表着嫡系,代表着新生的势力。所以,尽管目前并没特别高的军衔产生,但却逐渐成为军中的中坚力量,比目前有些泛滥的参将、副将、总兵,含金量要大很多。

当然,魏君重能晋升中校,也是起点高的缘故。而他能暂时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先在讲武堂进修镀金,接着再后来居上,成为握有实权的一师之长,也显示出他的眼光和心机。

唉,为啥早没想到呢?包括张国用等将领都在心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当然,他们也可能成为定编制后的受益者,直接率领一团、一师,但轮换制,朱永兴创立的轮换制,使他们的职务并不会一直稳定。而象魏君重这样的,如果不犯什么大错,地位和职务却将是相当稳定,而且会一路上升。

“目前的要务是干净利索地拿下梅州,然后便是加强训练,练出一支铁军,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军。”马宝的声音激昂起来,“满蒙八旗,我们要让他们有来无回;闽省耿逆,我们要犁庭扫穴,殄灭无遗;江南失地,我们要纵横攻掠,所向无敌。如何,可是心虚了,可是没有信心?”

“王爷放心,魏君重所率的团能被殿下命名为‘模范团’,咱们这个军难道便不能被殿下称为‘铁军’?”张国用率先表态,颇有与魏君重一争长短的气势。

“末将愿为此努力。”

“末将也愿。”

…………

朱永兴预料到他授予魏君重之个团称号会带来很好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命名代表着荣誉,代表着他的器重和赏识,没有人为之去争,那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但他也知道暂时无法看到具体的成效,只能是在以后的战事中得到检验。此时,他正在府内,看着刚刚运来的宝贝,喜悦非常。

第114章 基础——制度建设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30章 无题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65章 骑兵墙浪潮第175章 后来者的心思第71章 局部——大局第48章 急转直下第205章 兵种重配置第30章 无题第143章 移外充内,以内实外第71章 流寇战术第86章 轻视,放松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35章 阻击第248章 下台阶,谋划第100章 英雄颂歌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79章 荣誉之争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142章 会晋王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81章 袭扰第174章 奇袭潮州第45章 大反攻第58章 新晋郡王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73章 人心散第33章 无题第73章 瘟病的担忧第39章 圣意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124章 随想第75章 突防新战略第69章 软实力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69章 勋章,土地第119章 训诫,南征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136章 梦珠的憧憬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36章 史载之降将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86章 轻视,放松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111章 结果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98章 我认得你第47章 大战(一)第258章 坦诚相待第80章 京师大乱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92章 举棋不定第91章 川滇呼应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48章 大战(二)第38章 三师相会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101章 夜谈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34章 攀龙附凤,议和烟幕第57章 远方的厚望第51章 战后布局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47章 大战(一)第158章 辉煌大胜,扬帆的风第47章 齐集元江第85章 急行第167章 郑家来人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156章 广州战役(二)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38章 三师相会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156章 金秋之时第30章 轻取永昌第81章 书院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