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在法下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日后成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之后又有1258年《牛津条例》的制定和1295年“模范议会”的召开,成为英国议会制度从起源到形成的界标。1325年后,无平民代表即可召开议会的时代最终结束了。英国议会经过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终于走完萌芽、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而直到17世纪中期,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极力要求参与国家政事。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从只是保障封建贵族的政治独立与经济权益,到平民代表出席议会,到两院制的形成,英国奠定君主立宪制用了四百多年。朱永兴呢,他准备用多少年来形成类似的政治体制,结束一人决定天下福祉的封建帝制?

五十年,至少要有个雏形,要有宪法性的文件,要有限制封建君权的条文,要形成集体决策的机制。这是朱永兴给自己定下的时间表,很紧,很紧。但他也有一个相当有利的条件,那便是在不昏头的情况下,这样的改革将由他推动,且将是他心甘情愿的。

而英国的议会制,几经反复,几经斗争,英王是千方百计地加以破坏,是搅尽脑汁要收回自己的无上权力。在这种曲折的进程中,有流血,有牺牲。有战争,有阴谋诡计,总之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至于贵族议会这个阶段,在中国是不大可能存在的,也没必要存在。平民呢。在战争中壮大起来的商人集团,传统的士绅阶层,退役的功勋军人,工厂主,都可以算上。农民嘛,因为知识水平的限制。恐怕会是最后一个步入议会的社会阶层。

不要求一开始便尽善尽美,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长期而不断改进的过程。朱永兴也不会一开始便放开过多的权力,并不是他舍不得,而是没有人会做得比他更好。

自信,穿越者的特有品质。别说是现在的朱永兴了。哪怕是穿越成一个乞丐,也定要改天换地,得谁踩谁,美女成群……

“任何大明公民,如未经国法裁定,皆不得被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者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法治国家的第一步吗?朱永兴仔细审看良久,缓缓拿起玉玺,郑重地盖了下去。

总理处的主管查如龙张了张嘴。略有些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躬身恭敬万分地接过了这旨诏书。

十三世纪的英国法学先驱布莱克顿在大宪章确立数十年后就写道:“国王不能屈从于臣民,但必须服从上帝和法律:因为是法律制造了国王。”

现在。朱永兴不必服从于上帝,但此纸诏书一下,则在书面上形成了“王在法下”的理论依据,使大明真正走向了“法治社会”。

说到法治社会,便要严格它的定义。中国古老的法家学派的法治,是以君权为基础的。跟现代以人权为基础的法治,有很大不同。首先便是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则是君主和官府并非依照法律而是按照自身意志施行统治。

另外,法治跟政治修明不可分。一旦政府官员颟顸腐败,法律反而产生毒素,成为迫害善良守法人民的一种残酷工具,结果形成暴政,官逼民反。

所以,法治的本质在于政府守法,即为狭义法治。政府守法意在防止权力专断,能通过公开、稳定的规则为民众行为作出有效指引,进而提供生活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使人们能合理安排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实现法律之下的自治。因此,在朱永兴看来,法治类似于诚实,政府不守法则类似于诱骗,违背了公民当初的守法预期。

“不过是没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朕亦不是滥杀之人,倒也不必可惜。”朱永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指着旁边的板凳示意查如龙坐下,沉吟着说道:“国家法律愈发达,法治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重要。这不仅有内在价值,还有外在功用。借助丰富的法律,有效地贯彻执行和依法裁断,会促进经济交往的稳定和繁荣,能化解大量的社会纠纷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基本的公平正义。”

“万岁天纵聪明,学识卓越,目光远大……”

“但朕并不精通法律条文。”朱永兴笑着摆了摆手,“躬亲断案吗?朕可不去丢丑。”说着,他的脸沉静下来,沉声说道:“从小处看,法治能维护社会稳定;从大处说,能推动国家的崛起和富强,甚至能保几百年不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动荡。”

查如龙似懂非懂,虽然也知道自古以来所说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不过是个说法,也真有什么特别的例子。至于法治所能起到的作用,他听着有点悬,不是有点悬,是不太相信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其实朱永兴说得并不过分,在大规模商业交换和工业制造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在英国的发展历程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借助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治理方式,英国几百年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政治动荡,更推动了英国的崛起。

昭武元年,圣旨下,也许没有太多人会往“王在法下”这方面去想,而是认为这是在弥补前朝弊政,比如锦衣卫、东厂、西厂之类的枉法恶行;或者是在给来源复杂的大明官员将领宽心,让他们不必过于担心朝廷会算后账。

认识的偏差不要紧,毕竟人们还停留在封建社会,还为国家中兴、君主贤明而欢欣鼓舞,谁也不会想得太远,更不会想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事情。

时间,也只有时间才能让人们深刻领会其中的深意,也只有真正的贯彻执行下去,才能让人们知道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未完待续)

第64章 苍水之忧,佛朗机炮第160章 大结局第261章 截击,展望第40章 两只重拳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97章 唯一生路第63章 求助他国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歼敌第48章 急转直下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54章 再退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10章 大胜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149章 再战新会(二)第86章 接战第84章 后中先,大海战第56章 拒诏第52章 纤夫,规矩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89章 进退两难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45章 大反攻第75章 恬然自乐第166章 无题第248章 下台阶,谋划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06章 降明不降郑,决战第64章 苍水之忧,佛朗机炮第260章 追击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138章 反扑第106章 法阵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98章 有后之喜,酒后之语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51章 战后布局第31章 段氏遗族第3章 召见群将第1章 北愁南喜第165章 大胜之后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7章 欢歌畅饮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33章 易装的美丽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19章 蛊神之誓第83章 水西之变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0章 大胜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00章 文化酱缸第143章 移外充内,以内实外第3章 召见群将第44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第17章 元江宣慰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75章 水西之谋,海外拓土第206章 降明不降郑,决战第261章 截击,展望第133章 立威第89章 反攻之谋,三鬼之难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138章 大海战第78章 胜利之因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260章 追击第49章 清军的迂回第113章 设想繁杂,姐弟情深第27章 攻城第37章 缅局有变第19章 蛊神之誓第50章 伏击第22章 血溅跳花节第82章 燧发枪第235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8章 越猜测越神秘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7章 思想理论,倭国来使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