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远方的厚望

我只是不想浪费医药和粮食来养活这些伤兵,至于其他俘虏,虽然暂时不杀他们,但也不是无条件地放掉,现在更不是放走他们的时候。

朱永兴看着刚刚离开的仿佛恍然大悟、眼中还露出钦佩和了然神色的几个将领,知道他们把问题想复杂了,自己的这个理由显然并不被他们所完全认可。

谁说古人思想单纯,其实他们往往想得很深,很多。就象那简炼的文言语句,意思的表达可能是多方面的,忽略一个字都可能理解偏差,更不要说那些众多的典故,非经过寒窗十载而不能领会完全。

算了,不必再多加解释,他们想得复杂反倒能显出自己的高深莫测。朱永兴轻轻摇了摇头,拿出纸笔,在上面写划起来。

每次在书写的时候,朱永兴都要背着别人,除了梦珠在旁边的时候,才能让他免了这苦差使。并不是他不相信别人,而是这一笔烂字实在不好见人,而且为了保密,朱永兴故意写得极为简炼,关键文字还是用拼音或简写。写出来的东西只是相当于一个提醒他的纲要,他可以依此在以后进行发挥,重新让梦珠记录完整。

那嵩,龙韬,于七,周玉,杨彦迪……一连串的名字和地点被简写在纸上,这些都是朱永兴可能要利用并招揽的人物,在他们背后则是载于史册的抗清事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上的这些星星之火却因为孤立无援,或是筹划失当,而被清廷一一扑灭。朱永兴想做的便是把这些事件尽可能地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使其按照自己计划,在合适的时间爆发,然后燃起熊熊烈火。

还来得及吗?朱永兴回忆着,思索着,最后在那嵩的名字简写下划了重重的一笔。最近的、最容易的,或者也是最可能重创吴三桂的机会,就要着落在这位在云南势力最雄厚的土司身上了。

在云南,明朝封有三百多个土官,其中实力最强的是丽江木氏、元江那氏和蒙化左氏,号称云南三大土司。而元江那氏不仅实力雄厚,且比较忠心于大明,历史上的抗清起义,让朱永兴对那氏青眼有加,寄予厚望。

在军事上,明朝规定土官所掌握的“土兵”,平时须服从当地卫、所的调练,战时须服从国家的征调,不得自行领兵越境。然而,这仅只是对一般土官而言,对“军民府”土官则无此限制。即“军民府”土官可以掌握兵权,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于一身,掌控着一方政治、经济、军事命脉大权。

“元江军民府”的行政区域:东临石屏、临安(建水),南抵安南(交趾),西至老挝北部,西南至车里、福海,北接镇源,东北接楚雄。但其军事管辖权节制范围远比行政区域大得多,一但战争需要,他可以根据云南总督军令对车里、大候(云县)、木邦、镇雄等周边府、县进行节制。

“元江军民府”还有行使境外用兵的权力。如明洪十九年,隆庆二年,隆庆三年,天启七年,元江军民府都在境外进行过军事行动,协助明军捍卫疆土、保家卫国。

在“三征麓川”的军事行动时,元江军民府更是统帅东路纵队,合木邦、孟通诸寨、车里及大候共五万多土兵打通木邦到麓川的通道,与各路纵队人马在麓川汇集,协同配合明军。

元江军民府经过多年征战,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拥有实战能力,又具有技战经验的地方武装。据《元江府》记载:侬人(今傣族),其种在元江与广南同俗……长技在铳,盖得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方、杨、普、李四姓倮罗,号称善战,为诸彝之中最强者。

或许有夸张之语,但朱永兴知道能让吴三桂亲征,并在清军大举进攻下坚持数月之久,元江那嵩的实力确实很可观。如果不是有叛变的土官引领清军间道而行,避开了元江那嵩的伏击;如果不是明将朱养恩惧于清军之势大,不敢出击以侧应元江;如果不是那嵩固执己见,事先不与李定国联络,以至孤立无援……

历史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也是由无数个偶然决定的。如果重来一回,朱永兴有信心把元江之战打得更好,即便是不能借此扭转云南的局面,也要崩掉吴三桂这个老汉奸几颗狗牙。

……

牵一发而动全身,朱永兴率领几支残军与清军在高黎贡山展开大战,永昌、大理、姚安等地的清军都有所行动,或抽兵增援,或提供粮草物资,消息便不可避免地在滇西传播开来。

当然,这也正是朱永兴所希望的。万马齐喑、满目失望的形势下,他以宗室留守行监国事的身份出现,并向貌似强大的清军发起了挑战,这不亚于一道划破阴沉天空的闪电。

有的人看到了希望,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有的人并不十分确定,谨慎小心地采取行动,想获得更大的利益;有的人则视之为垂死的挣扎,认为这不过是很快便会被清军击败的徒劳反抗。

即便通过郑家传达谕旨,朱永兴也不能奢望使所有人都改变想法,但希望他的行动至少能使一些明军将领推迟投降的时间,或者尽量地争取一些还心存犹豫的明军将领。

四川明军已经不可救,朱永兴鞭长莫及,而且时间不够。散落滇西的明军还有希望,其中也不乏能征惯战之将,只有能看到希望,他们便未必会断然抛弃已经到手的官爵,做个势穷去投的降将。况且,剃发易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按照朱永兴的猜测,会有很多将领抱着能拖得一时是一时的心理,手中有兵,何向而不重?

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第70章 正面决战第273章 溃败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7章 意外之难第21章 登陆山东第166章 无题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82章 调整布署第59章 无题第25章 三鬼之谋第4章 攻城第98章 我认得你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95章 请兵助战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233章 三桂之谋,郑家再乱第65章 布署第69章 勋章,土地第23章 综合实力第45章 元江接触战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158章 辉煌大胜,扬帆的风第126章 无题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55章 滇缅战事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27章 天下新布局第25章 静夜思,眼中泪第46章 合击之前第182章 无题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167章 郑家来人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32章 连胜,人头取悦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53章 变革的缩影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148章 再战新会(一)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105章 二等辅兵第131章 诸事繁杂第238章 萨摩藩,绑架成功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75章 水西之谋,海外拓土第216章 水师大展开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51章 渡河,渡河第84章 失败之源第57章 接驾第20章 急躁,伏击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4章 封赏,台湾第126章 无题第162章 广州战役(八)第36章 史载之降将第163章 广州战役(九)第85章 无题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152章 破城攻击,向前向前第245章 天变第86章 轻视,放松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34章 盏达土司的难题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29章 破城第256章 威慑重庆,王旗所至第34章 石屏扰袭第39章 兵临大理第93章 三马来会第18章 元江城防第170章 瞻前顾后第90章 俘虏处置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230章 暗战第138章 广国公第50章 低估与高估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72章 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