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解决难民

??d

朱慈烺皱眉,如今的朝廷税收太少了,想当年南宋比大明朝如今控制的地方还小,但每年却能有八千万两银子的税收,而大明朝现在却只有一千万两,少了八倍,虽然这最主要的还是南宋商业发达的原因。

想到此,朱慈烺暗叹,大明朝如今还禁着海呢,大大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将来开海禁振兴商业改革税收是必须的,只不过现在想做这些是不可能,还是先解决湖北和难民的问题才是根本。

难民必须安置,趁着湖北重建,这是一个良机,无论如何朱慈烺不能放过。

朱慈烺咬了咬牙,忍着心里滴血道:“何爱卿,你说朕若是强行下旨将湖北所有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以每户每人五亩为例,若多出五亩,只要能拿得出田契,朕每亩补偿五两银子如何?”

大明朝田地平均是八两银子一亩,不过湖北临近河南以及四川,乃两战之地,许多士绅富人都想逃亡,朱慈烺觉得,若是朝廷肯出五两银子一亩购买,就算有人不愿意也是少数,普通百姓肯定是没有意见的,因为他们的田地本来就少,甚至许多家庭平均每人不到一亩地,朝廷若要均田,肯定不止每人发一亩地,他们怎么会反对。

“皇上,此举----”何腾蛟张了张嘴,皇上有些异想天开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非常为难。

“但说无妨。”朱慈烺说道。

“皇上,此举虽好,然湖北有四千万亩田地,能拿得出多余地契的没有一千万亩怕是也得有七百万亩,需三千五百万两之巨银,朝廷如何能有这么多的银子。”何腾蛟叹息。

皇上的想法固然是好的,若是有五两银子一亩土地,许多士绅地主虽然可能不愿意,但只要朝廷真能把银子如实发下去,也不会产生大的抵制,可这得有足够多的银子才行啊。

三千五百万两银子!朱慈烺嘴角抽搐,他刚才虽然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但听到如此巨银,还是憋得不轻,这么多钱,就是把如今大明的整个国库搬空了都不够。

半年前他诛灭魏国公府和高宏图等东林党人得到了大约两千七百万两的金银珠宝,以及数百栋府邸,近十万顷良田。除了那些良田还留着,那几百栋府邸大半都已经被换成了银子,大约三百万两银子的样子,连同一千万两的税银,也就是说今年大明国库大约进账四千万两。

看着是一笔惊人的巨款,可这大半年下来,他又是给官员涨俸禄,又是加发军饷,以及数场大战下来,加上建立应龙军的银子也大部分出于国库,已经花了一半了,最多还剩下两千万两。

今年国库已经透支了超过上千万两银子,明年肯定还有更加惨烈的大战。如今满清正在攻打潼关,最多再有一个月,潼关必破,李自成一旦败出陕西,满清将再无后顾之忧,必定聚集全国之兵南下,为了应对不久后满清的大举进攻,朱慈烺必然要大力扩充应龙军,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银子。

朱慈烺手指不时敲击台面,有些犹豫不定,留下银子应对来年的大战是必须的,但难民问题同样很严重,难民若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定会有许多便会迫于生计,逐渐沦落为山匪贼寇之流,以打家劫舍为生,形成动乱的根源,会导致原本安宁的江南也变得不稳定,这可不好。

何腾蛟注意朱慈烺的神色,微微沉吟了一下说道:“皇上,其实皇上若真的决心要尽收湖北的土地来安置难民,用不着三千五百万两银子的,有千万两足矣!”

“哦?何爱卿此言何意!”朱慈烺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何腾蛟笑道:“皇上可知,天下土地也分三六九等,正常情况下上等水田为十二两银子一亩,中等旱田为八两,下等瘦地为五到二两,但如今湖北乃临近河南与四川的两战之地,又刚刚经过左逆叛军肆虐,百姓朝不保夕,地价其实只有平时的一半不到,而且绝大部分土地又以中下等旱地为主,平均有二两银子一亩足以,若皇上只收中下等旱地,只要大约一千万两银子。”

“当真!”朱慈烺大喜,若是只要一千万两,他倒也能接受,毕竟还能剩下一千万两,加上他的私人内努另外还有三百多万两,加在一起足够他扩充应龙军以及应对满清南下了。

“是皇上!”何腾蛟确认道。

“好,朕同意了,不日朕将下旨户部调派银两,由爱卿主导将土地收回,同时朕还将下旨迁移各地难民前来湖北安置,爱卿也要做好准备。”朱慈烺笑着道。

只要能在不久的江南满清全力南下之际击败满清一次,不说趁势北上,至少他也能为大明再次赢得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他便能改革税赋,开海禁,振兴经济,真正富国强兵,到时候必能一举打到满清老巢彻底灭掉满清不在话下。

“臣遵旨!”何腾蛟没有再多言,退了出去。

随即,朱慈烺命人八百里快马传旨给户部,让户部立即调拨一千万两银子来武昌,并迁移各州无家可归的难民移居湖北,朝廷承诺将按人头计算,每人可得均田五亩,同时免税三年。

圣旨传到南京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内阁足足争吵了三天之后才妥协,同意户部调拨一千万银子前往湖北,并却各州县安排无家可归的难民迁移到湖北。

若不是应龙军近来连续两场大捷将朱慈烺的声望提高到了顶点,内阁根本不会妥协,毕竟那是一千万两银子啊,朝廷整整一年的赋税。

内阁妥协了就好办了,UU看书()户部立即调拨银两,同时发布榜文迁移各地无家可归的难民,广报司也大力报道此事。

初始,许多难民虽然生存困难,但却并不想前往湖北,毕竟湖北乃是紧邻河南和四川的两战之地,他们原先可都是因为战乱才拖家带口成为难民的,人人都害怕再次经历战乱。最后还是广报司司长钱不缺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力宣传皇上就在湖北,而且有应龙军会长期在湖北驻扎,绝对安全,难民们才放心了下来,逐渐往湖北迁移。

随着户部将银两送达,除了一些士绅大户加在一起保留了大约两百万亩的上等水田外,整个湖北的土地全部被收回,只待难民一到,便重新均田。

一个月后,各地难民陆续抵达湖北,朱慈烺下旨,按照各自姓氏分配,以三十户为一村,组成一个个村寨,分布到湖北各地,就地均田。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大力的解决难民问题,便是要营造一个安定的后方,以便将来能倾尽全力与满清决战。

第542章 反奴隶法出台第173章 君臣谈心第663章 准格尔投降(三)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539章 血腥的震慑第24章 夺取山东兵权第475章 沈阳城破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776章 杀往仰光第968章 巴拿马运河第602章 攻打倭国之议第1027章 紧迫第437章 紧锣密鼓第723章 营救第261章 对汉奸的审判(二)第672章 全歼沙俄大军(四)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四)第135章 强势逼人第700章 鏖战第121章 清兵进入山东第882章 柳常第1043章 大战开启第506章 大军凯旋第392章 李定国接管黎州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发展(二)第358章 少女之心第293章 举旗造反(二)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759章 绝望和无力第869章 马六甲大海战(七)第894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三)第89章 一石二鸟第1036章 欧洲对新式火药的发现第139章 救济难民第383章 罗汝才之败(三)第176章 决战开启前的平静(一)第35章 战况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126章 泰安之战第418章 收复成都第38章 壮士周曹第179章 绞杀满清死士(上)第232章 雨夜惊变(一)第382章 罗汝才之败(二)第10章 固安之战第362章 多尔衮的命令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970章 清奥十年之战(二)第740章 杀戮之夜(三)第354章 移民与汉化第786章 暹罗国投降(二)第692章 全线溃败第64章 选妃立后之议第651章 掳掠准格尔第7章 城外遇险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尔衮第396章 清军入成都第535章 大明中央银行(一)第54章 督师史可法(下)第689章 全歼红萨尔军团(一)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258章 锄奸(三)第568章 铁岭卫和咸兴府第454章 亲征北伐(二)第1065章 欧洲第一次反明联盟军第50章 视察兵器制造局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349章 拒绝荷兰人的求和第672章 全歼沙俄大军(四)第994章 查扣与驱逐(一)第901章 夏威夷跳板(一)第659章 杀戮第801章 占领澳洲(一)第1038章 奥地利的崛起第657章 劝降(一)第86章 战还是妥协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张献忠第713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五)第736章 多尔衮的屈辱(二)第673章 满人的迫切第564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四)第966章 强大的展现第991章 东胜神州论(二)第166章 刘宗敏战死(中)第823章 奥斯曼铁骑军团覆灭第735章 极尽羞辱(三)第950章 大明的应对第76章 一网打尽第387章 炮弹被毁第930章 决战巴拿马(五)第418章 四川局势定第86章 战还是妥协第140章 最难消受美人情第33章 马士英第227章 城外轮战(四)第275章 对郑森的坦诚第628章 伊藤家第422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