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雨夜惊变(二)

随着雨水终于下了下来,朱慈烺听着大堂外雨水哗哗哗从屋顶洒落到地面的声音,心中的不安在扩大,这是一种直觉,他的直觉不说有对准,可足够令人不安。

“不行,必须进一步防范,不能留下任何疏漏!”朱慈烺无比坚定的道。

“传朕旨意,立刻封死四门!”

“遵旨!”

很快,十余名骑士从营馆向着四门飞奔。

“驾!”马蹄踩踏着地面上的雨水发出咚咚的声响。

“皇上有旨,封死四门!

原先,由于四门都有护城河和吊桥守护,清军没有填满护城河之前想要攻城非常不易,也为了让徐州城之内的将士更好出击,所以一直以来徐州四门都没有被封死。

西门是应龙军第四军在驻守,高大的城门边角处堆着一堆足足数米高的石堆,每一块石头都有至少数十斤重,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封死城门的。

“快搬,封死城门!”应龙军第四军一名千总指挥一群士兵搬运石块要封死城门。

一旦城门被石块封死,城外的敌军想要攻城就只能攻打城墙了,这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防御方法。

应龙军六个军,除了第六军留着城内中央行营保护朱慈烺外,其他几个军全部被朱慈烺部署在各个城门,其中第一第二军守卫北门,第三军守卫东门,第四军守卫西门,第五军守卫南门。

经过数场大战,应龙军每个军都不满两万人了,除了第六军只损失了两百外,其他五个军,最好的也只剩下一万八千人,留在西门守卫的阎应元第四军最少,现在只剩下一万两千多人了。不过,西门这里除了第四军外,还另有四万普通明军一同守卫,安全方面理应没有任何问题。

城内一条街道,这时突然有一支万余人左右的‘明军’正踩踏着地面上的雨水向着西门行去,带领这支明军的便是两名参将,一名姓张,一名姓蓝。

“蓝兄,情况有变,刚才皇上突然下旨要封死四门,我等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城门一旦被封死,再想打开,花费的时间不短,变数太大!”姓张的参将一脸着急的对着姓蓝的参将说道。

“嗯,加快步伐!”姓蓝的那名参将点了点头,对着后面的士兵大胜吼道。

随着命令下达,这支万余人左右的‘明军’士兵突然加快步伐,从小跑转变成了快跑,地面上的雨水被踩踏的哒哒响。

“站住!尔等奉了何人的命令来此,皇上有令,城门重地,没有调令者不容靠近,请出示调令!”一名百总带着麾下百名士兵在临近西门的地方设卡阻拦,看到这支万余人的大军到来,立刻走上前去,面无表情的伸手索要调令!

姓张的参将面带笑容的走上去。

“我等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加固城门防御!”说到皇帝,姓张的参将原先的笑容立刻肃然了起来,并朝着皇帝行营所在的方向恭敬的拱了拱手。

“原来是奉了皇上的之命,还请出示调令!”说到皇帝,这名百总同样一脸肃然,朝着皇帝行营所在的方向恭敬的拱了拱手,不过最后仍向张参将索要调令查阅。

张参将神情微微闪烁,踌躇片刻才从怀里掏出一道明黄的圣旨,不过也只是露了出来,并没有交到百总手中给百总查看,似乎怕‘圣旨’被雨水淋湿。

“‘圣物’不容有失,还请见谅!”张参将一脸为难的道。

“理解,理解!”百总本想伸手去拿,但看着在雨水中不断滴落水珠手掌,立刻尴尬的笑了笑。

历朝历代而言,圣旨之类的东西都是‘圣物’需要好好包管,不容有任何损坏,百总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百总,自然不敢亵渎‘圣物’。

况且,皇上就在徐州城内,他不认为有人敢假冒圣旨。

百总最后扫视了这支万余人的大军,看着虽然人人都穿着雨衣,但还能从一些地方看到大明士兵的服饰,毫无疑问,这些应该都是大明的军队。

“搬开阻拦物,放人过去!”百总立刻命人搬开阻挡的木栏放人过去。

张参将和蓝参将带着这支万余人的大军突破关卡,朝着西门靠近过去,随着西门越来越近,两人相视了一眼,好在刚才有惊无险,否则他们虽然可以直接从关卡处杀到城门去,但提早打草惊蛇,总是不那么完美的。

五百米,三百米,二百米,城门处,城门口已经被封了三分之一。

“皇上有旨,加固防御!”张参将和蓝参将带着大军来到城门之后,随着他的大喊,立刻便有一队士兵从石阶向着城墙上冲去。

“不对!这些人不对劲!”正在指挥数十名士兵封死城门的那名应龙军千总看着这支突然而来的万余大军皱了皱眉头,发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按照道理,第四军军长阎应元是西门最高将领,这支万余规模大军就算是奉命而来,也理应先去通报阎应元才是,而不是急着登上城墙。

“尔等快停下,待我去禀报军座!”应龙军千总向着张参将和蓝参将两名参将走去。

张参将和蓝参将相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杀机!

“锵!噗!”寒光闪过,张参将突然拔刀,一刀朝应龙军千总砍了过去。

“敌袭-----”面对这突然袭击,应龙军千总虽然下意识的躲避,但还是被一刀正中胸口,倒在地上后,只来得及口中含血的大吼了一声,便被冲上来的蓝参将补了一刀,气绝身亡!

“敌袭!敌袭!”原本正在封堵城门口的数十名士兵被这一幕惊住了,立刻大吼。

“杀啊----”

在这突然袭击下,假扮成明军的万余清军士兵立刻便控制了城门口。

“快搬开石块,打开城门!”

“放下吊桥!”城墙上数千假扮成明军的清军士兵占据了城楼。

“锵锵锵!!!”拉住吊桥的铁索被十数把钢刀猛烈劈砍,很快就被劈断!

“嘭!”巨大的吊桥猛地砸了下去,架在护城河上!

封堵城门的石块也很快被搬走。

“吱吱----”城门被清军士兵打开。

城外,千余米的漆黑之处,两名清军将领正在一处突破上遥望城门,看到城门被打开,这两名清军将领立刻策马朝着山坡下冲去。

“哈哈哈哈!内应得手了,西门被打开,杀啊!擒住残明小皇帝者封万户侯!”多尔衮哈哈大笑,带着无数清军朝着西门杀去。

“杀啊-----”无数清军士兵激动,喊杀声震天!

“轰隆隆----”战马在雨中奔腾,正白旗和镶白旗一马当先,率先从洞开的城门口杀进城门,其后,数十万清军士兵跟随!

第658章 劝降(二)第558章 波斯帝国的妥协第765章 合围东枝第626章 倭寇的转变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633章 攻打长野第968章 巴拿马运河第1013章 进攻君士坦丁堡第105章 观兵第421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一)第27章 福王的不甘第263章 汉奸们的恐惧第489章 决战燕砀山(六)第458章 泰安兵变(一)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803章 占领澳洲(三)第294章 举旗造反(二)第296章 遍布整片大地的火焰第989章 拒绝第880章 跨时代的改变第237章 鏖战徐州城(三)第470章 主力抵达第823章 奥斯曼铁骑军团覆灭第221章 成功突围第130章 惊险袭营(上)第592章 朝鲜国王投降(一)第543章 整顿妓院第1081章 日益强大的欧洲第1049章 伊斯法罕之战(一)第392章 李定国接管黎州第416章 张献忠之死(四)第766章 暹罗王的悲剧第351章 印尼总督赵德全(一)第997章 法国人的不甘第990章 东胜神州论(一)第908章 完全碾压(一)第169章 李自成败入山中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四)第259章 锄奸(四)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892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一)第692章 全线攻入伊斯法罕第108章 突变九江城破第980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三)第816章 满清与奥斯曼第二次大战第909章 完全碾压(二)第164章 李自成败出西京第53章 督师史可法(上)第521章 转变对待属国的方式第647章 铁路大动脉(二)第417章 张献忠之死(五)第950章 大明的应对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267章 郑森和钱初瑶(四)第852章 相持(二)第150章 启程回京第931章 决战巴拿马(六)第8章 生擒李岩第405章 硬气第453章 亲征北伐(一)第386章 损失惨重第63章 高宏图的野望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185章 沿途伏击(一)第680章 库尔要塞第421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一)第981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四)第303章 战场逆转(一)第1053章 决战巴格达(二)第249章 皇子第155章 血腥警告第413章 张献忠之死(一)第572章 鸭绿江口海战(二)第118章 左良玉败亡第185章 沿途伏击(一)第979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二)第122章 山东乱局第1006章 进攻巴黎(三)第291章 圣旨下的巨浪第385章 罗汝才之败(五)第492章 托岳之死第420章 多尔衮的紧迫第950章 大明的应对第827章 哥萨克之败第885章 激战贾巴尔德(三)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1033章 悲惨的沙俄第395章 憋屈第911章 三国联盟之败第201章 徐州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三)第114章 再次吐血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1036章 奥地利与满清的交换第909章 完全碾压(二)第159章 收服红娘子和李岩(上)第915章 法军溃逃第441章 东关镇之战第85章 山雨欲来第158章 ’请‘入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