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忧愁暗恨

履霜似乎没听进去,只是茫然而绝望地问,“那么后来呢?你就把我娘送到了谢家?”

这句话像刀剑一样刺入成息侯心里。他痛楚地用手按住胸口,过了好久才能开口,“我没有。后来你母亲醒了。知道你姐姐的事,什么也没说。一直到了第二天才终于说一句:那个孩子福气很好,不用长大后受人冷眼,可以就这样去了...又过了不到半年,你大哥也去世了...我抱着你母亲安慰,说将来再不要孩子了。大不了,去我弟弟那儿过继。她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

“...后来呢?”

成息侯一向温和的脸上,第一次流露出极其痛苦的情绪,“再后来,有一天,她突然从妆奁里拿了两包药粉给我...”

WWW_ TTkan_ ¢o “那是...?”

“她说...活着太痛苦了,还不如舍弃这个躯壳,反而轻松。她问我,愿不愿意跟着她走。我答应了她...第一个把药粉吞了下去。昏迷前,她看着我的眼睛说,等到一睁开眼,所有的噩梦都会结束...那时我只以为她在约定来生,便回答说好啊,等到下一次我们一定会得到幸福...可是谁知道...”他的声音忽然哽咽了起来,“我睁开眼的那一刻,却发觉自己还是在侯府,而她已经不在了。我找啊找啊,一直找了她三四年都找不到。”

“她去了哪里呢?”

“她被你祖父送出了京。”成息侯用手捂住脸,但泪水还是顺着指缝滑下去,“那几年我发了疯的去找她。终于,到了第四年,在上党郡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她。那天她答应我,会与我回去,可谁知道第二天清早我醒来,发现她又悄悄地走了,这一次她完全抛下了我,她嫁去了茂陵...”

履霜听他说四年,那便是窦宪一岁不到的时候了。胸口涌上气团,微微冷笑道,“那个时候你已经娶了长公主、生下窦宪了吧?我娘又怎么会再愿意同你回去?”

“是我不好...”成息侯痛楚地转过了脸,“圣上亲自赐婚,终究我也是为人臣子...”

履霜忍了忍泪,又问,“我娘突然的嫁去谢府,谢家爹爹也肯么?”

“那谢璧虽是世家子弟,却是庶出的,他母亲亦是出身青楼,从前同你外祖母是至交。所以你娘同他自幼识得...”

“那后来,你又是怎么知道我,我是你的女儿呢?”

“你母亲嫁走后,我发了疯的想出府,带她走。可一直被人拦着,一直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才找到机会,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赶去见她。可你母亲居然说,说她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了...”

成息侯忽然呜呜地哭了起来,“我那时以为,她同我生养的两个孩子都没了,必是在心里恨我的,所以再不愿意同我相处,宁愿和不熟悉的谢璧做夫妻。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就回了京师。哪晓得过了四个多月,就听到你母亲难产去世的消息。我赶去茂陵奔丧,她身边的丫鬟偷偷告诉我,孩子并不是早产的。那么,那么...”

他一夜未睡,本就憔悴的不像样子。如今又嚎啕大哭,把整副衣襟都浸湿了。履霜心中的怨恨,逐渐转成了恻隐,忍着泪把袖间的丝帕递给他。

成息侯不接,只是恳切道,“所以霜儿,你肚腹里的孩子绝不能留。不能再有一个你母亲了...宪儿将来也不该像我一样...霜儿,听爹的话,一碗药下去,明天一早醒来,什么麻烦都不会再有。”

履霜霍然地抬起头,“不——我不是我娘,我不会爱着一个人却又半途地退缩。窦宪也不是你——”提起这个名字,她心里逐渐有了踏实的根基,声音里也有了强硬的底气,“他不会爱着一个人,又同另一个人生儿育女!”

成息侯大震,但到底嘴唇抖抖索索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履霜定定地看着他,第一次倔强地说,“你说我是你的女儿。那么你看,我长大到如今,不也是好好的么?可见近亲结合,不一定就生出有问题的孩子。”

“可万一是呢?”

“若老天不佑...那么我也不会死缠烂打,再拖累窦宪...”

成息侯默然半晌,终于点头,脚步蹒跚地出去了。

到了晚上,他亲自来接履霜。履霜攥着袖子,有些警惕地问,“去哪里?”

他苦笑了一声,“送你去庄子上。侯府人多口杂,这阵子你怀着身孕,暂时住不得。”

履霜心中稍安,但心思一转,忽想起她母亲当年怀着孕,也是被藏着庄子上,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想开口讥讽。但见月光下成息侯脸色青灰、皱纹亦密密地泛在脸上——不过一日一夜的功夫,他便老成这样。心里又觉得恻隐,转过头没有说话,由得他亲自替自己理着行李,又扶她去车上。

一时上了马车,成息侯加意嘱咐车夫,“天黑,车驶的慢些。”又对履霜道,“那庄子离这儿甚远,你若累了,只管眠一眠吧。等到了,我叫你。”

履霜默默不语,只问,“我的两个丫鬟呢?”

“水芹的伤有些重,暂时来不得。我让她婆婆领着她回家了。竹茹比你先去庄子上了,一会儿你到了,便能见着。”

履霜点点头,闭了眼靠在马车壁上假寐。她本不欲睡的,但大约是怀着身孕贪睡的缘故,到底还是睡了过去,一直到很久后才醒。

睁开眼,发现马车静静地停着,外头黑漆漆的没有一点亮光,只有马车内搁着一个天蓝色的小小琉璃灯——那是她去年刚来窦府时,花灯节上与窦宪猜谜一同得来的。

那盏灯以美观为主,里头的做工布置并不是太好,只放得下一个小小的蜡烛头,自然烛火也只有微微一星,马上就要熄灭的样子。履霜见了不由地伤怀。转眼又见成息侯靠在马车壁上打着盹。外衣脱了下来,盖在她身上。心中一酸,忍不住抽动了一下鼻子。

成息侯听到,立刻醒来了,道,“还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履霜想起前阵子去寿春侯府时也是这样。那时只以为他是待她亲切有恩的养父。而如今世事变迁,竟成了这样。心头更酸,对他说话的神气恳切了很多,“不要了。”把衣服递给他,“您年纪大了,注意保暖,仔细别受凉。”

成息侯有些受宠若惊地答应了一声,扶着她下车了。

见一路行来,没多少奴仆,履霜略有些诧异,成息侯解释,“人越多,是非越多。所以除了竹茹,我只留了四个丫鬟在这里伺候你。不过放心,庄子上是有侍卫在的,绝不会出什么差错。”引着她去了房里。

竹茹早已在房里等着了,见她进来,迎上来道,“姑娘来了。一路上没累着吧?”

履霜疲倦地摇头,从她手里接过热茶慢慢地饮着。

竹茹便跺了三下脚,原本低头侍立在旁的四个丫鬟立刻抬起了头看她。竹茹轻轻地做了一个手势,丫鬟们俯身下跪。

履霜见这场景有些奇异,不由地暗暗惊诧。成息侯在旁解释,“这些都是聋哑之女——也不懂读写。”

履霜僵了一瞬,随即闭着眼转过了头去。

成息侯温声道,“这一年你就暂时住在这里。我会对外说你得了恶疾,因京师苦寒不便休养,被我送去了江南。”

履霜默默点头,“您没事也不用过来,免得招人口舌。”

成息侯见她知晓事实后,便一句爹也再未唤过,心中一痛,但面上还是温和的,点了点头,出去嘱咐侍卫们了。

履霜略微地松了口气,挥手令四个丫鬟都退下。这才终于的流露出一点微笑,问竹茹,“伤口好些了吗?”

竹茹点头,“皮外伤而已。几日不沾水自然的就会好。倒是姑娘。”她徐徐地舒了一口气,“侯爷到底是答应了,姑娘还算有惊无险。只等着二公子回来,便能一家团圆啦。”

她的语气很欢欣,可履霜实在无法感同身受。

下午成息侯说的那些过往,已经像是刀锋一样扎进她心里。

她害怕自己会走母亲的老路。

哎...不敢再想了,也不能再想...一切,只等半年后再说吧。

——但愿老天可以发一发慈悲,给她和窦宪一个好的结局吧。

身子一日比一日沉重,履霜渐渐能真切地感知到有一个小生命成长在她腹中。

但同时她也明白,那个小小的孩子是孱弱的。

来到庄子上的第二天便有医师来瞧她,诊了脉后问,姑娘是否曾有小产征兆?

她一愣,摇头。

然而竹茹却想起她从行宫回府的那一天,衣裙上那一道血痕。

她经由提醒,也想起这件事。那个时间点,恰是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啊。顿时后怕不已。

索性当时阴差阳错地服了些保胎的益母草,没有永远失去他。

“...小公子是个顽强的孩子呢。”竹茹说。

履霜失笑,“你怎么就确定是个男孩子呢?”

竹茹抬起头,认真地说,“姑娘这几个月又是舟车劳顿、又是心绪不宁的,若肚里的孩子是个文弱的女孩儿,恐怕早就不保了。所以这孩子啊依奴婢看必定是个男孩儿,将来像二公子一样,要做武将的。”

履霜听她提及窦宪,心中渐觉温软。

不知道孩子生下来是像他多一点,还是像自己多一点呢?不知道他看到了孩子,会不会高兴呢?

她竭力地压制住自己对那些往事带来的恐惧,强迫自己只记得窦宪是她腹中孩子的父亲。除此之外,他们什么关系都没有。

但一到了黑沉无月的晚上,那些白日里苦苦压制的事实就会猛的窜出来,令她陷入醒不来的噩梦里。

半身被浸泡在血里的母亲。被遣送去偏僻小镇上,从别人嘴里听说成息侯成亲生子的母亲。因为生养她而血崩去世的母亲。

有时又是大哥和大姐。她从没见过他们,但那一男一女两个婴儿却总是进入她的梦境。男婴眼神定定的,泛着痴意。嘴角歪斜,不断地流着涎水。女婴浑身青紫,满身是血被裹在襁褓里,没有一丝声音。履霜见到他们,骇极了,在梦里不断地奔跑、哭泣、尖叫,让他们走开,但那两个婴儿始终紧紧跟着她。她被绊了一跤,跌到地上。那两张婴儿的诡异的脸越发近了。几乎贴在她脸上。可突然地,又变了一种样貌:月牙一样的长眉长眼,微微上翘、仿佛在得意微笑的嘴唇。分明是窦宪和她的孩子!

母亲的身影亦出现在了眼前,影影绰绰的,带着潮湿粘腻的血腥气,“哎...你不该和你哥哥这样...”

多少个夜晚,她从噩梦中惊醒。背伦的罪恶感、孤身一人的无力、怀孕的倦怠,趁着日光不在,齐齐涌上心头,几乎要将她压垮。

竹茹听到动静,总是第一时刻赶过来看她,询问她为什么这程子睡的这样不好。她摇头,咬着牙吞下了所有罪孽,只说没事,快睡吧。

第1章 履霜·窦第38章 独处第68章 圣心第33章 刘恭之死四第138章 烟火第47章 离别第36章 离意第121章 脱簪待罪第36章 离意第63章 伤情第59章 婚盟第101章 掩藏第142章 爬山第178章 1.9一更第38章 独处第172章 她1第8章 龃龉第55章 忧愁暗恨第141章 隔阂第108章 飘摇第151章 受伤第52章 成息侯第87章 涅阳长公主第32章 刘恭之死三第103章 口供第16章 入觐下第84章 萧墙恨第171章 胡姨娘第180章 1.10第153章 呼屠第150章 邓叠2第8章 龃龉第147章 诡断1第47章 离别第60章 大婚第65章 信任第32章 刘恭之死三第33章 刘恭之死四第123章 联手第147章 诡断1第18章 避暑1第84章 萧墙恨第71章 生日宴第42章 晚荷第2章 过继第11章 猎变2第89章 变第114章 烟花易冷第129章 梁家第60章 大婚第93章 迷局第186章 废帝下第163章 父子1第29章 纳妾第96章 缔盟第186章 废帝下第15章 入觐上第6章 除夕夜中第64章 冷第21章 避暑4第86章 月枝之死第150章 邓叠2第142章 爬山第97章 端午第98章 夫妻第87章 涅阳长公主第118章 厌恨上第176章 1.7新章第2章 过继第65章 信任第100章 省亲第155章 真相上第28章 祸起第11章 猎变2第82章 满月宴第99章 长亭翁主第175章 兄弟(改 后半)第73章 禁足第118章 厌恨上第122章 刘肇第95章 新立第63章 伤情第94章 事定第115章 破虏会食第115章 破虏会食第7章 除夕夜下第3章 花灯节上第2章 过继第97章 端午第162章 云婶第82章 满月宴第82章 满月宴第174章 百日宴(微改 最后)第19章 避暑2第87章 涅阳长公主第39章 长夜第130章 夺子上第30章 刘恭之死一第50章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