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高阳孙府

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难民营,这些无家可归的老百姓只求能有一处安身之处,能填饱肚子,让自己活下去。

随着难民的增多,一座城寨式难民营逐渐形成了规模,但这座城寨外围却没有城墙,只有壕沟,只要越过壕沟,里面就是房屋了。最外围的房屋都是小窗户朝外,事实上那些房屋都是一座座坚固的堡垒。

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寨,可以麻痹清军,能让多尔衮向贾庄发起攻击。到时候李国栋会带着军队来增加贾庄城寨防御,还会把铁丝网也带来,这样李国栋就有机会救下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让清军在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寨面前损失惨重。

新来的难民都得到了安置,李国栋并没有让这些难民去山西他的黑煤矿还是黑铁矿去挖矿,而是对难民们进行妥善安置之后,就开始从难民中挑选出精壮汉子,然后对这些汉子进行军事训练。

巨鹿难民营内新练的难民兵,只有火铳手和长枪兵,没有弓箭手,没有刀牌手,也没有炮手,更没有骑兵。因为弓箭手的训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培养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三年,留给这些流民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了,李国栋必须让让他们在一年之内能够投入战斗,到时候天雄军来到贾庄,这些流民兵就能派上用场。

而一名长枪兵的训练时间也远远短于刀牌手,训练一名刀牌手需要两年左右,一柄好的刀造价远超过一杆普通的长枪。

至于把流民培养成炮手,那也是短时间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炮手的军饷可是和骑兵差不多,培养一名优秀的炮手,难度不逊于一名优秀的骑兵。所以李国栋从数万流民中挑选出的八千精壮汉子,将会全部是长枪兵和火铳兵。到时候清军包围天雄军的时候,李国栋的炮兵、九头鸟重火铳兵、刀牌手和骑兵自然也会过去助战。

有了一口饭吃的流民们卖力的干活,李国栋把注意事项都交代给王全了,他自己却带上一百夜不收跑一趟高阳县城。

高阳县城,城门口的卫兵见到来了一队鲜衣怒马的队伍,守门的卫兵不敢怠慢,有人上前询问:“来者何人?”

韩大山策马上前,从腰间解下腰牌递上去:“镇国将军李国栋麾下,特此前来拜访前阁老孙凯阳先生。”

李国栋上前,递上玉质腰牌:“本将便是李老二,这是某的腰牌,请过目!”

士兵们也都听说过李国栋的事情,见他身上蟒袍玉带,头戴乌纱帽,胯下一批高头大马,再看他的那一百家丁,人人身穿锦衣,骑着上好的战马,城门官连忙让开一条路:“李将军请。”

李国栋拱了一下手,转头下令道:“各位下马,牵着马进城,切勿扰民!”

等到李国栋他们进了城,一名小兵不解的问城门官:“长官,李国栋乃晋军,来我北直隶所辖县城,带了那么多兵来,这是否算是私自调兵?不合朝廷法纪?”

城门官眼珠子一瞪:“李将军那是镇国将军,麾下一百余精锐家丁,堂堂镇国将军带着百余家丁出门,怎么能算私自调兵!”

李国栋带着韩大山和夜不收进入城内,很快就问到了孙府。

虽然孙承宗是前阁老,但孙府门口仍然有侍卫站岗。见到一群人来到孙府,侍卫拦下李国栋一行人:“来者何人?”

李国栋走上前,递上腰牌:“镇国将军李老二前来拜访孙先生,还望兄弟通报一声。”

侍卫接过腰牌看了一眼,向李国栋抱拳行礼:“请李将军稍候片刻,小的这就去向孙先生禀报。”

过了没多久,侍卫就出来了,做了个请的手势:“请李将军跟小的来,孙先生在书房等候。”

李国栋让韩大山带着夜不收在府外等候,自己跟着侍卫进入府内。

走进孙府内,穿过了前厅,来到后院,却见到孙承宗在一名小丫鬟的搀扶下走出书房,迎接李国栋。

“末将见过孙老先生!”李国栋单膝跪地行了个礼。若是当年他带人回大明助战的时候,没有孙承宗的话,他连报效大明的机会都没有,至今还是一名塞外流贼。正因为有孙承宗给他争取到了一个合法身份,这才能使得李国栋的队伍迅速壮大,有了今天的成绩。

可以说没有孙承宗的话,也不会有后来一次次辉煌的战功。当然了,杨嗣昌对李国栋的帮助也不小。所以在修建巨鹿贾庄城寨的时候,李国栋心中还有几分犹豫,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对是错。

李国栋在外人眼里,是杨嗣昌的人。明年的清军入寇,杨嗣昌要同清国议和,其实要和也是崇祯的意思,而卢象升主战,这就造成了杨嗣昌和卢象升政见不合,高起潜也是主和派,结果就按兵不动,不给粮草,害死了卢象升。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李国栋肯定是不能眼睁睁看着卢象升战死巨鹿。

孙承宗连忙上前一步,扶起了李国栋:“李将军多礼了!老夫乃告老还乡的前阁老,而国栋你如今可是朝廷栋梁啊!”

走进书房内,分主宾坐下,李国栋方才说明了来意:“孙老先生,末将前来拜访,除了感谢孙阁老当年提携之恩,还有一事,是末将在建奴的内应传来消息,明年建奴将会入寇大明北直隶和山东两地,建奴深恨孙老先生,必然会来攻打高阳县城!末将来此地,是为了帮助高阳县城加强城防,以免孙老先生及高阳百姓惨遭建奴毒手!”

“此事当真?”孙承宗大吃一惊。

“末将所言句句属实!”

“那要如何救我高阳百姓?”孙承宗问道。

李国栋道:“末将还需巡视高阳城墙,画下增强城防的图纸,然后再交给孙先生对城墙进行改造,即可加强防御。”

“如此甚好,老夫虽以告老还乡,但要发动高阳百姓修建城墙,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正在说话的时候,刚刚扶着孙承宗出门的小丫鬟进门给添加茶水:“老爷,时候不早了,该用晚膳了。”

孙承宗正在听李国栋说事,猛然一愣,转头看着小丫鬟。

李国栋完全没有注意到小丫鬟进门,待见到孙承宗看着小丫鬟发愣的时候,方才转过头去,正好和那丫鬟四目相对,只见这小丫鬟大约十五、六岁模样,长得眉清目秀,娇俏可人。

小丫鬟被李国栋看的脸红了,茶壶“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这还不算,滚烫的热水喷溅到李国栋的裤子上,李国栋被烫得一阵痛疼。

“啊!”小丫鬟惊叫一声,转身跑出书房。

李国栋心里暗暗道:这小丫鬟,估计要倒霉了。

但看孙承宗脸上的表情,虽然恼火,却又有几分不舍的样子。李国栋心想:难道这小丫鬟是孙老头子的通房丫鬟?

孙承宗见李国栋吃惊的样子,尴尬的笑了笑:“次女乃老夫孙女,只怪老夫平日里太宠了,缺少管教,还望李将军莫怪罪!”

李国栋心里暗道:原来是孙承宗的孙女啊!若是明年建奴攻城,孙承宗一家殉国,这样的小姑娘不知道会落得何等凄惨的下场!如果不想受尽凌辱,估计就是自尽了。

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304章 联军哨骑第308章 炮击金帐第287章 西宁卫第555章 钱家农庄(下)第796章 南京内应(上)第566章 贼将军左良玉(中)第269章 转攻土城第671章 炮击城门洞第562章 出征和布局第61章 黄雀在后(下)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829章 招降闯军第819章 济南空城第8章 林丹汗第859章 凯旋归来第889章 解决卫所问题第757章 邢夫人的对策第490章 清军要攻济南第262章 伏击科尔沁骑兵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208章 两淮根据地第711章 京师城破第918章 袁家余孽第845章 大清版萨尔浒第385章 乌真超哈兵(四)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348章 特务组织第520章 夜袭岳托(四)第260章 后金出兵第405章 神兵对天兵(一)第27章 破晋商护卫阵第738章 吴三桂的选择第523章 拦截清军(一)第531章 士绅商人炮灰(中)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483章 救援高阳(五)第144章 调味品生意第801章 赏一杯鸩酒第156章 收编军户(下)第920章 伏击何腾蛟(中)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615章 松山突围(中)第572章 开封城外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第220章 大汗见大汗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199章 千里奔袭(四)第589章 闯军抵开封第326章 艰难东归路第42章 城头攻防第202章 祖大寿获救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46章 临阵脱逃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88章 孙府定计第779章 洪承畴献计第249章 岳托毒计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769章 追杀刘良佐第718章 路遇灾民(上)第535章 献俘仪式第824章 奔袭睢州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213章 陈子龙第76章 阿济格第614章 松山突围(上)第182章 破贼战略计划第1章 范家商队第798章 南京内应(下)第682章 南下长沙第844章 组合拳打击第557章 蚕吃人第556章 田庄改农场第362章 摧毁高丽船场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户第724章 闯军追到天津了第663章 兵临九江第380章 清军西征第48章 逃难灾民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703章 抵达瓜洲第623章 战贼骑(四)第52章 全力一击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229章 离开福建第227章 入股卷烟第132章 京畿局势第269章 转攻土城第472章 高阳之战(下)第159章 探贼窝第19章 情报换牧奴第923章 吴三桂西征第412章 清军逃亡之路第929章 大西军闯军联手第529章 打士绅烧地契第657章 战左贼(下)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547章 拍卖会(中)第757章 邢夫人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