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修缮高阳城墙(上)

李国栋离开孙府,在城内寻了一家客栈,和弟兄们住进去。

次日一早,孙承宗的次子孙鉁便登门来找李国栋了。

听到敲门声,李国栋打开房门。

却见孙鉁站在门口,见到门开了,他一拱手道:“李将军,家父特让学生前来找您,陪同将军登城巡视。”

孙鉁是举人,有举人的身份在县里很好用,可以随便进出县衙,更何况他的父亲就是前阁老,就连县令见了孙鉁都得毕恭毕敬。

李国栋跟着孙鉁,先去一趟县衙。县令听说孙承宗的二儿子孙举人来了,连忙亲自走出县衙大门迎接。孙鉁说明了来意,县令立即让典史陪同李国栋和孙举人一起登城巡视。

走上高阳城头,李国栋发现这座县城的城墙破旧不堪,一看就是多年失修的样子。当年高阳县城的官员百姓都没有想到清军会有一天深入北直隶,攻破高阳县城,致使清军杀害了孙承宗一家,又屠了高阳城。

“孙举人,建奴深恨令尊,必然会攻打高阳县城!此城破旧不堪,又如何挡得住建奴?还需重新修缮。”李国栋站在城头,指指点点道。

“学生为了家父,一定会组织百姓修缮城墙!”孙鉁道。

“不仅是为了令尊,也为了你自己,为了高阳百姓!”

李国栋在孙鉁和典史带领下,在城头走了一圈,城防图就已经记在他心中。他前世是一名工兵,对于布置防御工事,正是他的强项。李国栋从城头下来之后,立即带着图纸来到孙府。

“在城墙外围设置凸出的空心堡?”孙承宗看到李国栋在图纸上画出的凸角堡,问道。

“有这种凸出的角堡,凸角堡高出城墙一丈,内部空心,城头的火铳兵可以进入城堡内部,从射击孔向外面发射弹丸,这样就能对进攻的建奴形成三面射击,令建奴腹背受敌。”李国栋道。

孙承宗摇了摇头:“空心堡需要耗费多少糯米?需要大量糯米制成米浆,还需要劳民伤财搬运巨石来建造如此堡垒,耗费钱粮甚多,恐怕高阳县城承受不起啊。”

李国栋笑道:“只需青砖即可建成。”

“青砖?”孙承宗摇了摇头,“建奴已有红夷大炮,青砖所制空心堡,如何承受得起建奴炮击?”

“末将手里有一种新式建筑材料,完全可以用来取代糯米浆,而且晾干之后,堡垒的坚硬程度堪比石头!”

按照李国栋的设计,四座城门外面各增加了凸出的瓮城,瓮城的结构十分复杂,外城呈阶梯型布置,前面一堵城墙,城墙后面还有一堵八尺高的城墙,即便清军攻上城头,也会遭到后面城墙的火力打击;瓮城城墙个角上,还各有一座空心圆形堡,高过城头一丈,这两座圆形空心堡其实也是凸角堡;距离瓮城两边百步之外,还各有两座空心棱堡;城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凸起的空心堡垒。

“如此城池,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啊。”孙承宗感叹连连。这样的城池一旦完工,简直比辽东那些城池更加坚固。

“末将可以帮孙老先生出一部分人手,助高阳县城修建城墙。”

“可是还有个问题,如此城池,是否僭越了?此城已经超过府城,若是朝廷追究起来,说是谋反都可以。”孙承宗担忧的说道。

李国栋知道,孙承宗担心的是县城的城墙超标了,当年的等级制度极其严格,府城不得超越京城,州城县城不得超越府城。当然也有几个例外的,譬如说山海关城、襄阳坚城,这些城池的高度和规格就能达到京城标准。只不过那些是战略要地,超标了也没什么。

但高阳县城算什么?根本没有理由超标。

“孙老先生,我们不增加城墙高度,就不会僭越,关键是在城墙外围增加一些瓮城和堡垒。”李国栋回道。

“老夫孙府上下,最多只能出三万两银子,再多也不可能了。整个高阳县城,老夫想办法沟通一下,还能获得募捐银子二万两左右,这已经是我们县的极限了。”孙承宗估算了一下道。

“孙老先生能出五万两足矣,不够的末将愿意补上。”李国栋笑道。五万两银子,修缮这座县城够用了,那些孙承宗看起来劳民伤财的棱堡角堡之类的,因为有李国栋发明的新式建筑材料,可以减少不少成本。至于灌入混泥土墙内的铁芯,李国栋自己炼的铁成本也不高。

修缮城池所耗费的银子,主要是新式建筑材料的运输费用,采集石头的费用,烧制砖块的费用和民工的伙食费用。

半个月后,秋收完成,冬小麦种下之后,进入了农闲季节。孙鉁便组织人手,招募民夫,准备进行高阳城墙的修缮工作。

这几日,李国栋几乎每天都见到那个小姑娘,当年富家小姐的闺名是秘密,李国栋只知道她是孙鉁的小女儿,其余的一概不知。虽然李国栋感觉这小姑娘似乎对自己有兴趣,但他却不敢有非分之想,毕竟她是孙承宗的孙女,李国栋已有妻子,还有五名小妾,孙承宗肯定不可能把孙女给自己当小的。

李国栋和孙鉁负责指挥民夫,城外搭起了一座座砖窑,挖来的粘土被送入砖窑内,李国栋让人运来的煤炭放入砖窑,开始点火烧砖。每天砖窑都喷着浓烟,一炉一炉的砖块被送了出来。

数日后,一队车队来到高阳城外,民夫们从车上卸下一袋袋硬质油纸的纸包。

“这便是新式材料,暂时放入仓库,我们的人懂得使用。”李国栋交代道。王全已经准备拉一批招募的流民来高阳了,李国栋估计再有两三天时间,流民就能抵达高阳。那些流民懂得新式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有他们来帮忙,很快就能修好城堡。

一辆辆大车从西面山边的采石场拉着满满一车车的石头回来,既有大块的石头,也有碎石头。采石场的活,都是让流民去做的,能吃上饱饭的流民们干活十分卖力,而李国栋要付出的成本,仅仅是提供给他们足够的粮食。

王全在巨鹿贾庄等候,不久之后,从斗湖城寨运来的粮食送到了,大部分的粮食都被存入仓库中,小部分粮食拿出来,提供给流民。

粮食到了后,王全就带上一批充当建筑工的流民出发了。

十日后,高阳城外,来了一队衣衫褴褛的流民。城门口的卫兵见到流民,还以为是流贼来了,正要喝令关闭城门,却被李国栋制止:“他们便是本官请来的工匠,来协助修城。”

充当建筑工的流民抵达高阳之后,立即开始修缮城墙。

城墙外面那些原本已经破烂不堪的旧城砖被一块块的挖了出来,露出里面的夯土。随后流民们就把新式建筑材料同沙土和水混合,搅拌成灰色的泥浆,再把坚硬的青砖一块块的糊在夯土上面。

高阳城外,工棚已经搭好了,流民们就住在工棚内,每日粮食管饱。主食是以玉米粉、小米、大米和番薯粒混合熬成的粥,还有用玉米粉和番薯粉混合蒸成的饼子。

第928章 联合大西军第246章 玉米丰收第443章 札萨克图汗之死第11章 生擒吴克善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753章 讨逆大军出发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689章 湖广争夺战(一)第803章 提督江北第100章 又是一场大捷第767章 将计就计第5章 大盛魁护卫队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892章 蛙人营奇袭(上)第821章 水骑联合演习第551章 高家堰船闸第35章 伏击哨骑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户第278章 岳托计取城第314章 古禄格大汗第386章 击溃乌真超哈营第830章 何腾蛟抗旨第289章 察哈尔新大汗第452章 夜不收遇险第98章 烟幕火雷加内应第895章 擒杀高进库第635章 盾车破营(四)第313章 瓜分战利品第281章 准备致命一击第22章 夜袭第114章 阎应元第223章 郑家铁匠铺第640章 收服王辅臣第629章 教训闯贼(中)第156章 收编军户(下)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488章 卢象升南下第666章 收复汉阳武昌第831章 忠贞营第248章 卖新式粮食第588章 开封周王府第158章 再会曹文诏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656章 战左贼(中)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阳第643章 小额银票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203章 商号卖马第534章 清军退兵第85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45章 鄂伦春部落第817章 分瓣梅花计第85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79章 洛阳城内(下)第593章 陈永福第279章 两面受攻第224章 鼓风机和高炉第329章 功败垂成第557章 蚕吃人第862章 八旗俘虏兵第859章 凯旋归来第58章 冤家路窄第470章 高阳之战(上)第196章 千里奔袭(一)第843章 龙骑兵对重骑兵第147章 叛逃第114章 阎应元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809章 爆破组准备第109章 骚扰撤退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第717章 寡人为陛下报仇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51章 拼死搏杀第558章 筹划船场第242章 水刑逼供第150章 商队遇流贼(上)第921章 伏击何腾蛟(下)第706章 轻骑赴京第718章 路遇灾民(上)第141章 徐光启孙元化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192章 击溃水匪第864章 赣江水战(下)第354章 鳌拜夜袭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104章 雪橇佛郎机第197章 千里奔袭(二)第671章 小寡妇第351章 郑家军船队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647章 出售房第180章 屠杀流民第783章 渡江之战(上)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1012章 一战撅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