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陈新甲大捷

陈新甲得知李国栋已经进入了高阳城的消息之后,便放下心来:“我们也撤军回京城,高阳有李将军协助防守,建奴不可能攻破。”

明军也无心同清军决战,于是在天黑下来后,就撤离大营,撤回京城。

清军斥候哨骑发现了情况,立即向多尔衮禀报:“王爷,我们对面的明狗撤退了,只留下一座空营。”

“没必要追赶他们,我们此番入口大明,关键是劫掠人口和财物。既然明狗不敢追赶我军,我们就继续南下!”多尔衮令人传令下去。

阿巴泰问道:“王爷,难道我们就不打高阳了?”

“李老二都进城了,我们还打什么?”多尔衮哼了一声。

原本清军入寇的时候,就不会去硬碰硬的碰坚城,遇上坚城都是绕城走。多尔衮进攻高阳县城,只是为了出一口气。有汉八旗的火力压制,高阳城本来都快要攻破了,结果李国栋进了城。多尔衮知道,再打下去,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人力,于是下令放弃高阳,大军继续南下。

次日,高阳城头守军发现对面清军大营已经空空荡荡,城头军民议论纷纷。

“建奴已经撤退了。”

“不知道是真的退了还是耍诈。”

“只怕建奴来个空营计,诱骗我们出城吧?”

李国栋走上城头,观察城外动静,按照他的判断,清军应该是撤退了,以他对清军的了解,在崇祯十七年清军正式入关之前,几次清军入寇劫掠都是抢了就跑,不会攻打坚城。之前打高阳,完全是为了抓孙承宗出一口气。如今他们攻破高阳已经没有指望了,肯定不会把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浪费在这里,因此他判断,清军肯定是退了。

不过李国栋还是不敢怠慢,他派去夜不收出城刺探敌情。

没过多久,夜不收就回来了,带回了清军已经撤离的消息。

“我们就在此暂时逗留几日吧,等待朝廷调令。”李国栋很不喜欢打这样的仗,处处受制,根本无法自由发挥,要去哪里,都要有朝廷的一纸调令,若是没有军令,那就是私自调兵,哪怕是正确的战术都不能实施。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每次后金入寇,明军的动作都是一切以勤王为主,分散出去在各地的明军也不敢主动出击,尾随金军攻击。明军都是躲在坚固的城池里面防御,金军遇上可以攻破的城池就攻破,不能破的绕城走。明军可以说是打得十分被动,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可是李国栋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在高阳等候朝廷诏令。

三百余里外的京城,紫禁城内正在早朝,山东的消息传来京城,曲阜被清军攻破了,衍圣公一家全部被杀,衍圣公府和孔庙都被清军一把火给烧了个一干二净。这个消息传来京城的时候,所有的文官都如丧考妣,纷纷哭倒,京城内哭声一片,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文官就像是亲爹娘被鞑子杀了一样,纷纷大喊大叫着,要给衍圣公报仇。

“建奴居然焚毁衍圣公府,还杀了衍圣公一家,真是禽兽啊!”

“他们要灭名教,是要同我们天下读书人为敌了!”

“老夫誓与建奴不共戴天!”

“竟然把孔庙都给一把火烧了!丧尽天良的建奴啊!”

比起那些哭得惊天动地,比死了爹娘还难受的文官们来,武将和勋贵们反而有些幸灾乐祸,心底暗暗高兴,只是他们不能在表面上表现出来,只能假惺惺的安慰那些文官。

哼!平日里只知道压制我们,现在好了,没有我们的保护,连你们的圣地都被人烧了!一名武将心里暗暗道。

在很多武将和勋贵心里,感觉这一把火放得简直就是太解气了!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逐渐夺取了勋贵的军权,压制普通的武将,逐渐形成了文贵武贱的局面,最后文官集团势力强大到连皇帝都不得不向他们低头的局面,这才有万历三十年不上朝,天启以阉党来平衡文官集团的事情发生。

衍圣公府和孔庙被烧,崇祯皇帝心情十分复杂,自从他登基十一年来,每天都被文官忽悠,尽管内阁首辅换了那么多个,但换来换去都还是东林党的人。如今孔庙被人烧了,令他感觉有几分解气。但是又感觉有几分悲哀,毕竟孔庙被毁的事情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这种事总不能算是好事吧?他预料到,这次清军退走之后,那些文官肯定会逼着他下罪己诏了。

反正崇祯下过两次罪己诏了,第一次是张献忠攻破了凤阳,烧毁了凤阳皇陵,崇祯哭晕在地上,醒来之后,便去太庙祭拜,下了他的第一道罪己诏。第二次是崇祯十年闰四月,北方再次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地方官吏仍然在官逼民反,崇祯祭天求雨,又下了一道罪己诏。

这次曲阜被清军攻破,孔庙被人烧了,文官集团若是不逼着崇祯下罪己诏,那就奇怪了。

“下罪己诏就下罪己诏吧,否则无法平息他们的愤怒。”坐在西暖阁里的崇祯感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

“皇爷……”王承恩见到还不到三十的崇祯皇帝愁得头发全白了,痛心疾首的道了声。

“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灭胡平寇以赎罪戾……”崇祯自言自语一句,提笔在一份空白诏书上写下一行字。

正在他飞笔书写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欢呼雀跃的进来:“皇爷,大捷啊!大捷!宣大总督陈新甲疏,大明王师南下救援高阳,距高阳城北十里外歼建奴五千余人,其中斩获贼奴首级三千三百二十六级!”

崇祯大喜过望,一下站了起来:“快将陈爱卿奏疏取来与联观看。”

看过了陈新甲奏折,崇祯皇帝下诏道:“宣杨爱卿及陈爱卿进宫面圣!”

宣旨太监去了后不久,杨嗣昌就匆匆进宫面圣。

杨嗣昌拜见过崇祯皇帝后,崇祯指着案上陈新甲的奏疏道:“杨爱卿,请先看陈爱卿的奏疏。”

王承恩拿起案上奏疏,呈给杨嗣昌。

杨嗣昌接过奏疏,细细看来,看得脸色发红,露出几分兴奋的神情,看到最后,激动得差点哭了,跪拜在地上:“恭喜陛下!赖祖宗洪福,圣上天威,陈督臣又立大功,不仅救了高阳,还灭了五千建奴!此乃我大明洪福啊!”

他是发自内心的激动,要知道曲阜被攻破,孔庙被毁,这对于杨嗣昌来讲,简直就是当头一棒!杨嗣昌主和,可是清军一把火烧了孔庙,还杀了衍圣公一家,天下士子一家不可能再同清国和谈,这时候谁再表现出要同大清议和,那就是天下士绅的公敌!原本杨嗣昌打算是清军退兵之后,再派人去同清军议和,现在看来,这条路子已经彻底断了。

既然议和之路无门,那就应当以功劳来掩盖过失,只有更多的功劳,才能平息天下士绅的愤怒。而陈新甲这一仗大获全胜,这就给了杨嗣昌更多的资本。

“杨爱卿快快请起,陈爱卿乃杨爱卿所推荐,取得如此大捷,皆因杨爱卿慧眼识珠啊。”崇祯皇帝扶起了杨嗣昌。

第567章 贼将军左良玉(下)第585章 趁火打劫第623章 战贼骑(四)第196章 千里奔袭(一)第344章 激发斗志第15章 后金细作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03章 抵达瓜洲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416章 蒙八旗汉八旗第21章 训练第721章 天津水师第356章 攻打汉阳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36章 冷箭机关第336章 再访漠西第149章 修建新寨第749章 高邮王家第159章 探贼窝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801章 赏一杯鸩酒第831章 忠贞营第189章 击伤王自用第762章 攻打行宫(下)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625 李自成再抵开封第95章 哨骑战和军情第471章 高阳之战(中)第661章 实力和恩德第820章 火烧绿营第748章 坏消息接踵而至第596章 开封之战(中)第18章 真相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阳第703章 抵达瓜洲第493章 再遇卢象升第582章 洛阳之战(上)第820章 火烧绿营第365章 水师全灭第308章 炮击金帐第802章 谁守扬州第604章 银行股东第152章 流贼夜袭第601章 东林江南银号(上)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801章 赏一杯鸩酒第762章 攻打行宫(下)第1021章 民族英雄纪念园第362章 摧毁高丽船场第112章 激怒皇太极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336章 再访漠西第535章 献俘仪式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224章 鼓风机和高炉第324章 多尔衮东撤第803章 提督江北第771章 崇祯下扬州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92章 改良火药第342章 文工团第318章 岳托惨败第444章 算计俄木布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322章 多尔衮渡河(下)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285章 杨府赴宴第342章 文工团第912章 兵临广州城下第24章 埋伏西口第745章 皇家运输队第11章 生擒吴克善第220章 大汗见大汗第620章 战贼骑(一)第755章 攻克兴化第465章 三眼铳发威第560章 大旱灾(中)帝545章 崇祯想赚钱第88章 孙府定计第333章 坤兴公主第344章 激发斗志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867章 忠贞营抵达第819章 济南空城第273章 不让鞑子休息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617章 接应撤军第68章 遭遇哨骑第77章 关宁铁骑第732章 终于安全了第284章 宣大总督杨嗣昌第218章 林丹汗败逃第113章 铲除后金细作第248章 卖新式粮食第361章 雇佣军(下)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772章 弘光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