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张献忠弃武昌

九江城内,一名家丁走进了左良玉府中禀报:“大帅,朝廷诏书到了。”

左良玉令人摆了香案,接了诏书。朝廷诏令平贼将军火速出兵,收复武昌。左良玉对前来宣召的小太监也只是敷衍了事。他没敢去找张献忠的麻烦,仍然龟缩在九江城内等着。

平贼将军府中,左良玉斜倚在病榻上,其子左梦庚,以及卢光祖、张应祥、徐恩盛、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李国英等诸营总兵环绕周围,左良玉下辖的诸将悉数都在这里。

左良玉把他们召集过来,自然是为了商议事情,现在左军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奉诏前往武昌的事情。

“朝廷让我们配合李老二攻打武昌,为何不让李老二这狗贼自己去打?明显这就是朝廷偏心了!”李国英愤愤不平的说道。

左梦庚道:“父亲大人,定是李老二这狗贼上奏朝廷,让我们顶在前面去送死,他们在后面占便宜!”

卢光祖站出来道:“大帅,李老二的军队虽精锐,可是人数太少。一旦遇上贼人据坚城死守,李老二总不至于拿他的精锐去攻城吧?武昌贼人众多,李老二的精锐若是强攻坚城,恐怕得不到任何好处!肯定是这狗贼向朝廷奏报,让我们的人替他开路!这狗贼,实在可恶!”

“就是!”张应元道,“李贼善于骑战浪战,不善攻城,此贼的精锐若是投入攻城,同我军又有何异?若是他的精锐去爬城墙,献贼城头滚木礌石砸下来,管他什么精锐,还不是一样打死?”

左梦庚又道:“父亲大人,我军也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朝廷竟然如此偏心,这个鸟诏书,我们不奉也罢!”

听了义子所说的话,左良玉微微点了点头,反正他抗命也不止一次了,这次再抗命一次,又能怎么样?难道自己不出兵,外面的李国栋还真的敢来攻打九江不成?

左良玉一直拖着拒绝出兵,李国栋也不派人去催他,而是让陆师上了北岸扎营,就这样同左家军隔江对峙,江面上水师巡弋,给驻扎九江的左良玉极大的压力。

两支大明的军队就这样在九江相持不下,距离九江六百里外的张献忠却在武昌城内过得很滋润。自立为西王的张献忠开科取士,录取了不少读书人加入大西军阵营。张献忠还在武昌周边搞起了建设。武昌以及附近县城的大批士绅被杀,他们的田地成为无主之地,张献忠把这些土地分给了自己的将士,大西军将士再把这些农田租给农民耕种。

就这样,老的地主被消灭了,新的地主诞生了。

假如没有李自成给张献忠的压力,假如没有清军入关的事件的话,那么张献忠将会在湖广发展起来,建立自己的地盘,由农民起义将领蜕变成新的地主阶级。

其实在搞建设方面,张献忠远胜于李自成。张献忠比李自成更有远见,他不甘心一直当流寇,想要拥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稳步发展。李自成是得到了李岩和顾君恩两位军师之后,才会攻入西安,在西安称帝。但李自成即便是攻入西安之后,还是改变不了他流寇的性质,走一路抢一路。

李岩编出了歌谣,闯王来了不纳粮,可是在封建制度下,农税的收入是主要收入,农民不纳粮,闯军就只能一直抢劫富人来养活他的军队。当富人抢光了怎么办?最后还不是要抢穷人?而且闯军只能依靠抢劫富人来维持军队开销,这样他们注定要被天下士绅仇视。

张献忠可没有说西王来了不纳粮,他占领了武昌之后,有心以湖广为根据地,任命了巡抚、知府、知县等官员,开科取士,任用读书人,从仇视士绅到一步步的接纳士绅,求稳步发展。

如果不是外面有个大清在的缘故,李自成攻入京城之后,就有可能变成张献忠联灭了闯军,笑到最后的很可能是张献忠。

可是张献忠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一件事。

黄梅李国栋大营,一名细作走进了李国栋的中军大帐,向李国栋禀报:“主公,闯贼张贴告示:有能擒献忠以献者,赏千金!”

听到这个消息,李国栋哈哈大笑:“闯贼这是眼红献贼了!看样子,献贼不日将弃城而去!传我令下,令陆师准备一下,准备去武昌。”

李国栋准备去“收复”武昌,但又要迷惑对岸的左良玉,于是他下令,陆师在夜间悄悄的离开大营,大营内仍然灯火辉煌,把辅兵留在陆师大营内,制造出晋阳军还留在黄梅的假象。

也就在李国栋准备出兵武昌的时候,在武昌城内的张献忠迎来了李自成的使者。

使者向张献忠道贺,但又给张献忠带了一句话:马守应已经归顺了闯王,罗汝才、贺一龙因为心怀不轨,已经被闯王杀了。

张献忠秘密召集了他的四个义子,就李自成使者的这件事,询问张可望等人:“李瞎子如此威迫张某,各位孩儿,我等该如何是好?”

“义父,我们不如归顺了闯王。”张可望道。

“万万不可!”张定国提出反对意见,“义父不见曹操、革里眼等人下场?”

“对,还是定国说得对!”张献忠点了点头道,“若是投奔了李瞎子,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张定国又道:“义父,我们先送一些金银给闯王的使者,让他带回去给闯王,以稳住他们。然后我们放弃武昌南下,避开闯王大军。”

“这是个好办法!”张献忠感慨一声,“只是放弃了武昌,张某心中不甘啊!可是不放弃武昌,李瞎子来了,我们怎么挡得住?更何况,下游还有武威伯和左良玉的两路大军。武昌虽好,却是四战之地,难以久留。可是就这样放弃了,实在不甘心啊。”

就在张献忠犹豫不决,是否要放弃武昌的时候,有人来报:“大王,武威伯的使者又来了。”

来的使者,正是上次出使献军大营的许亮。

“恭喜张将军,夺取武昌,您已经是西王了。”一见到张献忠,许亮向他拱手道贺。

张献忠感慨一声:“哎,这武昌城,却是烫手山芋啊!此地虽好,可是北有李瞎子,东面又有你们和左贼的大军虎视眈眈。”

许亮哈哈大笑:“西王,我们主公说过了,您是我们朋友,我们当然不会对你们动手了。而左贼良玉,早被你们打怕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大王要担心的,是盘踞荆襄的闯贼了。”

说完,许亮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李自成张贴的告示,双手呈上:“这是闯贼在荆襄张贴的告示,请大王过目。”

张献忠接过来,打开一看,脸色大变:“李瞎子欺人太甚!竟然张贴告示悬赏张某!一点都不讲当年一起聚义的情义了!”

许亮道:“我们主公也是得知闯贼告示一事,特令许某来见西王您。武昌看来不能留了,只希望大王您在离开武昌时,尽可能维持城池,另外,把你们不要的人留下来,让我们来接受。”

“请你们武威伯放心,张某既然答应了,就不会食言!”

第527章 生擒罗洛宏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801章 赏一杯鸩酒第4章 击杀白甲巴牙喇第261章 后金入寇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396章 火烧草原(三)第377章 百万赎金第230章 复社第27章 破晋商护卫阵第924章 清军首战大西军第490章 清军要攻济南第872章 剑指广东第281章 准备致命一击第537章 可怜的穷皇帝第451章 成国公和京营第796章 南京内应(上)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666章 收复汉阳武昌第584章 洛阳之战(下)第381章 奉命降请第68章 遭遇哨骑第885章 组建民兵第97章 毒火包第567章 贼将军左良玉(下)第323章 夜战黄河滩第668章 荆江水战(上)第601章 东林江南银号(上)第1020章 范文程落网第582章 洛阳之战(上)第464章 多铎来了第338章 掳掠生女真第254章 杨嗣昌的亲信第291章 遭遇后金使团第403章 归化降清第234章 七仙女诱敌第862章 八旗俘虏兵第317章 骆驼怼战马第488章 卢象升南下第901章 戎装佳人来第814章 积极备战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824章 奔袭睢州第41章 降卒攻城第276章 准包衣推车第275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331章 进京第11章 生擒吴克善第526章 拦截清军(四)第356章 攻打汉阳第842章 铁骑夹击第216章 郑芝龙第729章 再遇陈永福第630章 教训闯贼(下)第691章 湖广争夺战(三)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352章 水师总兵黄蜚第475章 夜袭曲阜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700章 崇祯十七年新年第417章 奔袭镇安堡第422章 分功第374章 假烟换粮食第320章 多尔衮渡河(上)第151章 商队遇流贼(下)第143章 辣椒粉烤羊肉第685章 擅斩朝廷大将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630章 教训闯贼(下)第202章 祖大寿获救第630章 教训闯贼(下)第762章 攻打行宫(下)第386章 击溃乌真超哈营第153章 虎大威第90章 通州避难区第847章 铳射榴弹第199章 千里奔袭(四)第3章 火绳线膛枪第599章 俘虏无数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719章 路遇灾民(下)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争第65章 击毙莽古尔泰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915章 广州内应第67章 入明境第131章 葡萄牙传教士第81章 劝走百姓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479章 救援高阳(一)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第579章 洛阳城内(下)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886章 民兵训练第633章 盾车破营(二)第477章 火烧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