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收复江夏

对岸九江城内的左良玉,每天接近中午,江面雾气散去之后,他都要爬上望京门城楼,远眺江北的晋阳军大营,隐隐约约人影晃动,大营内不时传来锣鼓声和军乐声。到了夜晚,天色黑下来之后,左良玉也要登上望京门城楼,远眺江北,发现晋阳军大营灯火辉煌。

左良玉丝毫没有发现,其实晋阳军陆师主力已经离开了,毕竟江面宽阔,九江的江面宽度达到四里,加上从城墙到江边的距离,对岸大营到江边的距离,有六里路了。左良玉手中虽有泰西人造的单筒望远镜,但距离太远,也无法看清楚四里外对岸的动静,而且左军也不敢派遣水师去对岸窥探,开玩笑,淮军水师横行江面,就左良玉手头那几条小破船哪里敢过江?

李国栋的骑兵先行一步出发,沿着江北陆路,往汉阳方向行进。

骑兵走了三日后,淮军水师载着晋阳军辅兵连夜出发。

天亮之后,左良玉再次登上望京门城楼,他发现江面上已经空空荡荡,连一条船的影子都不见了,对岸大营也没有任何动静。

“不好!李贼已经出发!”左良玉大叫一声,“那贼子肯定是去武昌了!传令下去,三军即日启程,赶往武昌!”

左梦庚满心狐疑的问:“父亲大人,能肯定李贼是去武昌吗?孩儿只担心,会不会又是此贼诡计,骗我们去武昌送死?”

左良玉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即便是此贼诡计,我们到了武昌城下,可以不攻城,我军扎寨固守,看看李贼拿我们有何办法?”

“可是武昌城外地势低洼,我军安营扎寨,此贼若是放水淹我军,那如何是好?”李国英担心的道了句。

“晾他也不敢!”左良玉冷哼一声,“老子和李贼,同为朝廷官员,虽不合,最多也就是一些冲突,他不可能用此毒计来对付我们!他敢放水淹我军,那就无异于造反了!”

同为明军,彼此之间有矛盾,发生冲突,打打杀杀很正常,但也不可能用火攻水攻之类的毒计,那性质就变了,就不是冲突了。

左家军主力全部离开九江,只留下卢光祖带着一万余人守城。二十多万大军直奔武昌而去。

晋阳军骑兵走陆路前往武昌,沿途中,李国栋把轻骑兵分散出去,一路过去,收复了黄州、麻城、广济、蕲州等城。这些城都已经是无人看守的空城了,献军攻下这些城池之后,杀了当地士绅,烧毁地契,裹挟了青壮男子,便立刻了这些地方。如今晋阳军轻骑兵过来,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失地,往往一座城池,只用了一百多名骑兵就收复了。

当地百姓虽然不了解武威伯的晋阳军,但也没有人反抗,那些当地造反的民变军,都已经被张献忠拉走了,晋阳军骑兵进城,没有任何人反抗官兵。废话,留下的都是妇孺老弱,就算是不喜欢官兵,又能拿什么来反抗官兵?

青壮男子全部被大西军拉走了,家里的粮食也被大西军拿走了,这些妇孺老弱只能饿肚子。虽然江边河边水产丰富,能捞些鱼虾果腹,可是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扛饿,没有粮食下肚,孩子晚上都会饿哭了。其实这一点,后世一些经历过民国时期过来的老年人就知道了,饥荒来临的时候,那些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海边的人们,虽然可以吃鱼虾之类的,可是没有粮食,还是饿得慌。更何况鱼虾又不是无限的,可能一大家子一天就捞到几条小鱼果腹。

见那些妇孺老弱可怜,轻骑兵拿出自己随时携带的干粮,分给了这些百姓。

“多谢军爷!多谢军爷救命大恩!”拿到粮食的老人、女人纷纷跪在地上磕头道谢。

“各位父老乡亲们,快快起来吧,我们也只是路过,身上带的粮食不多,只有这点了,只能将就着吃,先让孩子们吃饱吧。”刘立歉意的对百姓们拱了拱手。

“好人啊!你们都是好人啊!”一位老者老泪纵横,“老朽活了八十有三了,什么时候见过那么好的官兵?”

收复了黄州、麻城、广济、蕲州等城之后,李国栋令人带上奏折进京,向京城奏报,晋阳军收复了湖北多座城池。崇祯皇帝看到奏报,大喜过望,有心嘉奖,却又拿不出银子嘉奖,要给李国栋封侯,又遭到朝中群臣反对,无奈之下,只好发了圣旨,把那些被左良玉和张献忠轮番祸害过的地方封赏给李国栋,让他来管理当地田地。

朝廷的圣旨还未到,李国栋的骑兵已经抵达了汉阳城下,在主力骑兵抵达前,一队夜不收已经来过了,汉阳早已是一座空城,张献忠留在汉阳的沈会霖带着守军渡江南下,跟随大西军主力跑了。

一百多名夜不收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江夏城,李国栋率领七千骑兵,随后进了城。

“江夏,三国时期一座重镇,与武昌隔江相望,曾经是繁荣的大城,如今先遭左贼,又遭了献贼,十室九空,一片残破。”李国栋骑着马进入江夏城内,城内的景象令他感慨不已。

江夏城内已经十室九空,城内大部分的士绅商人都被张献忠杀了,这座城市士绅商人多,所以仅仅是被杀的人就占了一半。城内剩下的百姓大多被大西军裹挟离开江夏和汉阳,沦为流民。全部的青壮男子都被大西军带走了,只剩下妇孺老弱。晋阳军进入城内的时候,城内哭声一片,女人、老人抱着孩子,抱头痛哭。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被献军给带走了,在这个年代,亲人的离别,就是生离死别,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自己的亲人。

李国栋下令道:“拿出粮食,分给百姓吧。”

晋阳军骑兵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粮袋,给这些老百姓分发了粮食。骑兵携带的粮食不多,只有一些干粮,但每个百姓分到一口粮食,就能让他们活命。分到粮食的百姓跪在地上,向晋阳军千恩万谢,感谢救命之恩。

“各位父老乡亲们,快快起来!”李国栋做了个虚扶的动作,示意跪地的百姓起来,“本伯这次轻装前进,带来的粮食不多。等我们的水师抵达,还会给大家发放粮食。”

“主公,是否向朝廷奏报,说我军收复江夏?”张炜问道。

李国栋摇了摇头:“暂时不必,等我们过江收复了汉阳和武昌,再奏报朝廷,说我军收复江夏、汉阳和武昌三城。”

“江面上一条船也找不到,都被献贼带走了。”韩大山回来禀报。

不仅是长江上找不到一条船只,连汉江上的船都被带走了。李国栋这次带在身边的只有骑兵,水师还未到,暂时无法渡江,不要说渡过长江收复武昌了,就连渡过汉江收复汉阳都不可能。

李国栋走到汉江边,拿起望远镜看着对岸的汉阳,只见汉阳城也是一片萧条,大西军杀光了武汉三镇的士绅,裹挟了三镇的青壮,把妇孺老弱丢在这里。失去了青壮的三镇,留下的妇孺老弱生活都成问题,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558章 筹划船场第618章 水师接应第517章 夜袭岳托(一)第467章 重骑对碰第774章 崇祯遇刺(上)第55章 杀鸡屠狗第129章 铸造三磅炮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707章 破败的锦衣卫第734章 陈圆圆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189章 击伤王自用第187章 炮击流贼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476章 一石二鸟第467章 战多铎第294章 没有退路了第411章 清军突围(下)第218章 林丹汗败逃第120章 消毒救治伤员第807章 高杰归降第802章 谁守扬州第650章 前往安庆第359章 高丽水师第629章 教训闯贼(中)第323章 夜战黄河滩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168章 同流贼的交易第17章 为何改走西口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84章 孙承宗第753章 讨逆大军出发第285章 杨府赴宴第662章 献军破武昌第361章 雇佣军(下)第1020章 范文程落网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311章 蒙古人夜间骚扰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886章 民兵训练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86章 回明遭拒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318章 岳托惨败第497章 诡异的村子(上)第671章 小寡妇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295章 海兰珠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740章 崇祯南狩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339章 清国发展第353章 清军入朝第917章 攻克广州第204章 伏击科尔沁人第834章 水骑配合(一)第617章 接应撤军第163章 自生火铳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1017章 逃离京城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176章 出兵剿贼第610章 商业中心第591章 碰钉子(上)第594章 闯王受伤第135章 夜袭固安(上)第330章 多尔衮获救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343章 排练第125章 蒙古炮灰(下)第253章 车阵被破第116章 通州之战(二)滴328章 皇太极援军第659章 湖广告急第142章 再回关外第33章 重型火绳大铳第670章 平定湖广第2章 火器和马槊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383章 乌真超哈兵(二)第101章 让你成熊廷弼第二第164章 西口商号第436章 襄陵大营发展第724章 闯军追到天津了第810章 水匪土国宝第541章 募捐第561章 大旱灾(下)第190章 难民筑城第546章 拍卖会(上)第256章 两道圣旨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398章 蒙八旗惨败第438章 巨鹿难民营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第900章 安南优质煤第321章 多尔衮渡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