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鑫源堂广东分号

淮军攻下了潮阳,周围两座军户所都被清理了。清理了军户所之后,居住在海边小镇里的渔霸就失去了保护伞,锦衣卫一口气抓了潮州府海边的三十多名渔霸。这些渔霸拥有渔船,出租渔船给渔户,收取租金;他们还控制了市场,低价从渔民那购入海产品,高价卖出,从粮商那平价购入粮食,高价卖给渔户,从中获取了大量不义之财。而且这些渔霸还放高利贷、欺男霸女,坏事干尽。而且这些渔霸还贩卖私盐,海边的渔户不缺盐,男人出海捕鱼了,家里的女人小孩,经常会煮一些盐。那些盐自己家里吃不完,也是卖给渔霸。

可是当锦衣卫把这些渔霸押到渔村,开公审大会的时候,渔民们却并没有因为这些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渔霸被打倒而感到高兴,反而心里忧愁万分。

“青天大老爷,这些人虽然坏事干绝,可是没有他们也不行啊。您把他们都打倒了,我们捕来的鱼要卖给谁?”

“锦衣卫大老爷,我们就指望着卖掉辛苦捕来的鱼,换点粮食、棉布和日用品勉强维生。可是没了这些人,我们的鱼都要臭在家里了。”

张书恒问道:“各位乡亲们,难道你们自己就不能去县城和镇子里卖掉鱼?再买回粮食和布匹?”

“可是没有人收啊,我们出海一次,捕捞了那么多鱼,谁能全部收走?”一名老渔民说道。

其实就和两淮盐户的豪灶一样,那些人控制了销路,如果没有豪灶,盐户辛苦煮出来的盐都没地方卖。这些渔村的渔民也一样,他们自己手中没有销售渠道。

张书恒也没办法帮助渔民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李国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王全兄弟,你的鑫源堂可以在潮阳开个海产品批发市场,把渔民手里的货都收了。”李国栋转头对王全说道。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张书恒道。

王全却愁眉苦脸的回道:“大哥啊,这些海产品若是卖不出去,都要臭了。我们现在可是把广东士绅都得罪遍了,小弟要是在这里开个海产品批发市场,进的货能卖给谁?”

这年头,除了渔民没办法,被迫天天吃海鲜之外,能够来收购海鲜的,只有富人、酒楼和青楼了,一般的贫穷老百姓,谁买得起?一边是渔民手里的海鲜多得都臭了,另一边是吃不起海鲜的农民。

李国栋哈哈大笑:“可以变通一下啊,收来的海产品,卖不掉的一部分拿来晒干了做成干货;另一部分拿来做成罐头不就好了?”

这个年代,海鲜主要就是难以长途运输。只要做成了干货和罐头,就能长途运输了,只要运到像广州、杭州、南京和新兴的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就不愁没有销路。

李国栋又提议道:“发展渔业,也能解决食物不足的问题,除了制造鱼干和鱼罐头之外,我们还能弄些船专门贩卖鲜活海鲜,船上装海水,把活鱼活蟹活虾放在里面,运往大城去卖。”

接下来,李国栋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北方比较罕见的番薯,在广东这里比比皆是,番薯多得根本吃不完。而农民每天吃这种东西,吃得看到都怕了。

“海产品批发市场,看来要改成综合市场了,干脆鑫源堂在广东开个分号,除了收购海产品,也收购农民吃不完的番薯,我们可以把番薯晒干了运去北方卖,也可以制成番薯粉,制成番薯粉条之类的,运到北方去肯定可以赚大钱。”李国栋提议道。

“运送粮食去北方?”王全吃了一惊,“那不是资敌吗?”

“可是北方的老百姓也是我们大明的老百姓啊,他们在建奴铁蹄下日子过得多苦?就算我们不送粮食去北方,难道建奴就饿死了?”李国栋回道。

确实就算南方不送粮食去北方,大清国的八旗兵、汉人官员、绿营兵也不会因此而饿死,就算老百姓全部饿死了,这些大清国的中坚力量还是有足够的粮食活下来。

北方八旗兵现在圈地都圈得不成样子了,满蒙汉八旗兵跑马圈地,只要被他们圈起来的耕地,都变成了他们的土地,而那些土地的原主人,无论是士绅还是农民,都被驱赶出去。若是不像离开的,则变成了八旗兵的奴隶。

驱赶圈地中的百姓,那还是清军刚刚入关的时候干的事情,现在八旗兵圈地,是连人一起都圈了,被圈中的土地上的老百姓,都自动变成了八旗兵的农奴!

被迫变成奴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们宁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去给八旗大老爷当奴隶。

结果满清又出台了逃人法,逃人法规定,土地上的农奴第一次和第二次逃跑被抓住,鞭一百;第三次被抓住,就地正法!而窝藏逃奴者,绞立决、妻子家产,籍没给主,家人流徙关外给八旗兵为奴。

逃人法十分严酷,在原本的时空,贵为三顺王之一的耿仲明,因为在军队中藏了三百多名逃奴充当士兵,结果被多尔衮查到了,由于担心受到严惩,结果自尽了。

就连贵为王爷的耿仲明,在触犯了逃人法都被迫自尽,可以想象得到,有谁敢窝藏逃奴?

只要触犯了逃人法,不管是旗人还是汉人,不管是满八旗还是蒙八旗和汉八旗,都是一个死。

而且举报窝藏逃奴者,还有奖励。据说耿仲明的事情,是张存仁举报的,耿仲明听说自己的事发了,就自尽了。

“我们现在运送粮食去北方,并非是资敌,而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活下来。满鞑子出台了极为严酷的逃人法,多少被他们强迫充为农奴的老百姓只能活活饿死,我们送去一批粮食,能够让他们活下来。”李国栋说道。

其实鑫源堂商号早在大金时代,就一直有同后金做生意,虽然当时没有贩卖粮食和铁器给后金,但是每年都要运去不少卷烟、陶瓷、丝绸和茶叶等生活用品给后金,从后金手里获得东珠、人参、貂皮等货物,运回大明贩卖。

就算是这几年内提供给满清的粮食落入到八旗兵手中,资助了满清,李国栋也不担心了,因为广东拿下之后,淮军就拥有了当年世界上最强的钢铁生产基地,很快就能打造出一支纯燧发枪配刺刀的新军。

燧发枪加上刺刀,就能玩排队枪毙了,加上散兵、重骑兵的相互配合,就算是遇上最精锐的八旗兵,也不过是八里桥战役提前罢了。

而李国栋手中还有一件大杀器,以前是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一直没有研发出来。夺取了广东全境之后,他就会让这种武器问世。

这种武器就是新式火箭,其实就是康格里夫火箭。

火箭的精度太差,而且使用黑火药作为爆炸药的火箭,威力也并不理想,却要浪费比火炮多得多的发射药来发射。但只要银子有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用来吓唬人的康格里夫火箭,用来吓唬敌军的马群是最好的武器,试想一下,铺天盖地的火箭落在正在冲锋的骑兵之中爆炸,就会引起战马惊群,几万骑兵都能一下打崩了。

八里桥战役,僧格林沁就是被康格里夫火箭打得战马惊群,结果被英法联军打了个惨败。

第772章 弘光伪帝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财第594章 闯王受伤第527章 生擒罗洛宏第503章 蒿水桥之战(一)第225章 铸模造车床第654章 贼将军围城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260章 后金出兵第807章 高杰归降第306章 草原哨骑战第808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182章 破贼战略计划第363章 夜袭水师大营(上)第173章 救助难民第88章 孙府定计第924章 清军首战大西军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117章 通州之战(三)第240章 攻破贼窝第147章 叛逃第54章 爆破炸营第493章 再遇卢象升第448章 清军再入寇(中)第43章 转攻大安口第611章 海外产粮地第466章 华容道第305章 骆驼和炮兵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9章 黄金家族第472章 高阳之战(下)第531章 士绅商人炮灰(中)第42章 城头攻防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522章 岳托之死第748章 坏消息接踵而至第296章 凤阳遭贼第610章 商业中心第231章 苏州纺织第449章 清军再入寇(下)第226章 铁模铸炮第298章 贼军攻城第145章 大德旺商号第277章 城下血战第300章 会见车臣汗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547章 拍卖会(中)第287章 西宁卫第192章 击溃水匪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91章 车营和火器第206章 成亲和南下第796章 南京内应(上)第7章 遭遇岳托第539章 变卖家当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418章 投奔卢象升第464章 多铎来了第105章 雪地车营第720章 劝说郝摇旗第62章 惨胜如败第552章 抹黑士绅的宣传第130章 三年式野战炮第8章 林丹汗第391章 忽悠罗刹人第470章 高阳之战(上)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467章 重骑对碰第925章 张献忠之死第676章 贼军弃城第588章 开封周王府第195章 游说失败第720章 劝说郝摇旗第94章 曼古歹战术第623章 战贼骑(四)第56章 击杀蒙古贝勒第547章 拍卖会(中)第303章 追杀喀尔喀使团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639章 王辅臣又输了第159章 探贼窝第226章 铁模铸炮第235章 首次水战第30章 悲惨的民壮第760章 攻打行宫(上)第474章 劝降孔胤植第776章 崇祯遇刺(下)第885章 组建民兵第734章 陈圆圆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796章 南京内应(上)第53章 谋划袭营第50章 引开金兵第12章 新式寨堡第671章 炮击城门洞第285章 杨府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