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大唐日不落帝国(全文终)

曹变蛟愤怒的说道:“末将要是早知道洪承畴是这样的人,当年建奴破城之前,我就该一刀砍了他!”

李国栋其实早就知道洪承畴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当年他派人救出曹变蛟的时候就故意没有救出洪承畴,目的就是让洪承畴的本质暴露出来,今后才好将他千刀万剐。满清入关之后,为大清统一天下贡献最大的人不是吴三桂,也不是三顺王,正是洪承畴!所以说,李国栋早就想要让洪承畴死了,那就给他一个当汉奸的机会,再抓住他,千刀万剐了他。

但要这样放过还乡团,这不是李国栋的做法。对罪恶多端的还乡团,必须要给予严厉的打击。打击还乡团,等于切断清军的一条胳膊。

李国栋道:“我们可以组建一支小规模的精锐部队渡江协助忠贞营作战,江北还是不能完全放弃。东线是守江必守淮;中路是守江必守荆襄。”

曹变蛟道了一句:“还守江必守荆襄,襄阳都已经丢了。”

李国栋笑道:“只要还有忠贞营在襄阳附近活动,襄阳就不算全丢了。鞑子想要沿着汉江顺流而下,就会受到忠贞营牵制。这就是为何洪承畴要先消灭忠贞营的原因,不消灭了忠贞营,他们就没有办法放开手脚渡江南下。”

襄阳虽然已经失守,可是荆州还在淮军手中,而且襄阳周围的忠贞营仍然控制住广大农村,长江上还有淮军和忠贞营的水师活动,清军想要渡江并不容易。一旦被洪承畴清扫了襄阳周围的忠贞营,清军就能放开手脚攻打荆州。荆州再失守了,长江防线就危险了。

李国栋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阻止洪承畴的战略计划,必须要派遣一支小规模的军队渡过长江北上,协助忠贞营。

两日后,一切准备就绪,李国栋把沈云英主仆留在了武昌守城,自己带着曹变蛟及一千淮军乘坐船只,渡江前往荆州。

这一千多名精锐淮军都是精心挑选出的精锐老兵,虽然都是轻装步兵,可是武器精良,其中五百人是弩兵,携带强弩和腰刀,身披藤甲;五百掷弹兵,携带长刀、盾牌和手榴弹,身披藤甲。装备了藤甲的精锐轻装步兵,灵活轻便,防御力又非常高,另有二十名装备了线膛枪的散兵和十名精锐夜不收。这支军队的士兵很多都是苗人,事实上这就是未来山地部队的雏形。

船队逆流而上,抵达了荆州江面,渡江抵达荆州。

李国栋率领一千精锐淮军下船上岸,驻守荆州的李过亲自出城前来迎接。

“国公爷,自从洪承畴来到襄阳之后,我军地盘一直被建奴压缩。洪承畴发动士绅组建了什么还乡团、靖卫营、搜山营,专门针对我们的老百姓,不知道多少村子被他们毁了,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惨遭屠杀。”李过向李国栋诉苦说。

李国栋道:“李某这次前来,就是专门对付洪承畴这个老贼的!我带来的轻装步兵,就是专门克制还乡团。只要你们能够挡住建奴的主力,我们就有办法消灭还乡团。”

还乡团的特点就是规模小,机动灵活,行动速度快,熟悉山区地形作战,这些特点就让忠贞营头痛不已。还乡团进入忠贞营控制的山区骚扰破坏,民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每到一处都烧杀掳掠,以破坏生产和杀人为主。当忠贞营主力赶来,还乡团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不仅能全身而退,还能引来武器精良的清军主力,结果就让忠贞营吃了一个大亏。

忠贞营本来就是利用山区地形同数量远超过自己的清军周旋,那么大片的山区,忠贞营怎可能顾及每一座村子?这就给了还乡团可趁之机。

李国栋的精锐轻装部队,正好是还乡团的克星。而这支精锐轻装部队,即便是遇上清军的主力,也有一战之力,打不过也能跑得掉。这支军队就是一支快速袭扰部队,总之就是,打得过我的跑不过我,跑得过我的打不过我。

三日后,李国栋就带着他的山地部队出发了。原本他没有必要亲自带队征战,但曹变蛟是一员骑将,擅长骑马作战,并不擅长山地战,而擅长山地战的郝摇旗、王全和张世文都没在身边,所以李国栋只好亲自带队。

这支山地部队乘坐小船,穿过了汉江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河网,进入了鄂西北的山区。

进入山区之后,李国栋他们走了一整日时间,终于见到了第一座村子,但是这座村子很明显是被人烧过了,映入眼帘的是被烧得漆黑的残垣断壁。走进村子内,随处可见的是遍地死尸,而且是各种各样的死法,有的人被吊在树上,有的人被开膛破肚,有的人被烧成焦炭,还有的没有脑袋,有的肠子带着内脏被拖在地上,还有被摔得稀巴烂的婴儿尸体,被撕成两半的小孩尸体;那些女尸更是惨不忍睹,可以看出生前受过的凌辱。

“畜生!禽兽!洪承畴!你原本是明国人,为何帮着建奴屠杀我们大明百姓!”曹变蛟愤怒的大吼道。

李国栋道:“正因为洪承畴原本是大明人,所以他对付我们大明人比建奴还要狠!”

不远处的襄阳城内,一身满清一品大员服饰的洪承畴坐在大堂正中间的太师椅上,他头上的帽子摘下来放在一边,不时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还摸了摸自己后脑勺的鼠尾辫。

摸着自己的光头,洪承畴想起自己刚刚降清那会儿,一开始他还不愿意剃头,还想保留汉人的束发和衣冠去投降满清,但是皇太极坚决不同意,让范文程转告洪承畴:“在我大清为官,就必须剃发易服!否则就是对我大清有异心!”

当时的洪承畴让范文程回话,说自己宁可以平民身份降清,可以不当官,只要保留他汉人的发式和衣冠就好了。但是皇太极还是不同意,再让范文程来传话:“大清看中你,就是让你为大清效力!若是你以平民身份降清,那么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给旗人当奴隶;第二就是掉脑袋。”

最终洪承畴还是选择了剃发易服,一开始刚刚剃了发,他还很不习惯,尤其是来盛京做生意的汉人商人看着他那鄙视的目光。久而久之,他也就逐渐习惯了。

可是当大清入关之后,洪承畴见到的汉人更多了,几乎每一个汉人见到他的金钱鼠尾,都是投去极度鄙视的目光。大清入关之后,为了收买汉人官员的人心,多尔衮并没有强制官员剃发,结果在每次上朝的时候,很多仍然穿着大明官袍的官员,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洪承畴,令他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想到这里,洪承畴突然站了起来,拿起官帽戴在头上,嘴里恶狠狠的说道:“老夫一定要帮助大清一统江山,让所有的汉人全部剃发易服!这样他们看到我的金钱鼠尾辫就不会鄙视我了!也不会有人向我吐口水了!”

“报!”就在这时候,有清军探子跑了进来,打了个千跪在地上,“启禀洪大人,伪明楚国公已经过江到了荆州。”

“楚国公?”洪承畴念叨了一句,在心里暗暗道:李老二,当年老夫没有一刀砍了你,实在是后悔莫及啊!早知道今天你能成为国公,当初就应该找个借口砍了你!

第367章 双簧大戏第252章 商队血战金兵第478章 宣大总督陈新甲第533章 再灭未来贰臣第900章 安南优质煤第559章 大旱灾(上)第853章 火烧扬州(四)第20章 东林jian商第639章 王辅臣又输了第407章 神兵对天兵(三)第39章 头破血流第720章 劝说郝摇旗第297章 张可望借粮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851章 火烧扬州(二)第441章 修缮高阳城墙(下)第670章 荆州大战前夕第676章 贼军弃城第380章 清军西征第516章 内应第278章 岳托计取城第8章 林丹汗第907章 奇袭虎门炮台第122章 壕沟陷阱(下)第401章 降清条件第730章 轻敌遭败第219章 多尔衮占归化第906章 东江口之战(下)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853章 火烧扬州(四)第195章 游说失败第139章 后金退兵第203章 商号卖马第589章 闯军抵开封第682章 南下长沙第1015章 兵临北直隶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88章 孙府定计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237章 水下导火索第464章 多铎来了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316章 夜袭岳托大营第533章 再灭未来贰臣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79章 送俘虏给林丹汗第273章 不让鞑子休息第101章 让你成熊廷弼第二第741章 别让昏君南下第290章 八大福晋第781章 大清使团第595章 开封之战(上)第648章 吴淞江工地第115章 通州之战(一)第617章 接应撤军第326章 艰难东归路第533章 再灭未来贰臣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105章 雪地车营第248章 卖新式粮食第182章 破贼战略计划第22章 夜袭第656章 战左贼(中)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470章 高阳之战(上)第449章 清军再入寇(下)第815章 清军破陕西第235章 首次水战第387章 孔有德第917章 攻克广州第4章 击杀白甲巴牙喇第278章 岳托计取城第572章 开封城外第741章 别让昏君南下第537章 可怜的穷皇帝第537章 可怜的穷皇帝第355章 皮岛第231章 苏州纺织第275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537章 可怜的穷皇帝第874章 少林五祖第472章 高阳之战(下)第392章 争取时间第651章 淮河岸边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146章 密谋逃亡第837章 水骑配合(四)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第925章 张献忠之死第672章 水师炮击贼军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875章 船过分水岭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213章 陈子龙第923章 吴三桂西征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514章 募捐救济南第416章 蒙八旗汉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