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带传动

本章标题改为:无力再战(改不了。只好写在这里)

撤走了,周泰这边撤走了。刘备不会追吗?前面说过,超过来救援的二、三、四船队因为超级运兵船的异象而没有追。刘备这边会不会也那样呢?不。并没有。刘备这边,因为距离较远,而受到的震撼较小。再有就是,刘备这边一直在战斗,没空往运兵船那边看。刘备自己就没看。因而,刘备是要追击的。

不过,水面的追击可不比陆地。陆地上,迈开双脚就可以追,水面上你迈开双脚试试?水面上,得将船只理顺了,这一步倒好办;还得确定哪些人上哪些船,这一步就费时间了。这事儿如果放在平时,其实也要不了什么时间的。关键这不是平时,而是战斗之后。经过激烈的战斗,很多人死了。如果按照原来的编制上船,就必然出现一些战船基本满员而另一些战船没几个人的情况。因而需要将士兵们重新分配一下,平均一下。这就需要一些时间。

刘军因为五艘指挥船而分为五支船队,这边没有水军将领,而是三斗代替的。三斗不太会带兵。刘备当然是很会带兵的。不过,刘备非常疲惫。在三国系列的游戏里面,刘备的武力一般都设定为八十左右,而周泰却是九十多。刘备算高级武将,周泰就算王级武将。一名高级武将在刀校手的帮助下力拼王级武将,并且还杀伤了对方,战果当然是辉煌的,不过自身的疲惫也是可想而知的。让刘备来做这些琐事,是不现实的。

还好这边有阎柔。阎柔跟水军较熟,跟陆军不是很熟。总体来说,跟第一船队的士兵不是很熟。不过没有关系,刘备就在旁边的,士兵是会听话的。于是,阎柔先大致估算了一下人数,再到船舷边上看了一下剩余战船的数量,心中做了一个除法,就开始直接点人了。先出来几人,到某条船上去。再叫出几人,到相邻的船上去。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士兵的调派。

前面还说过,周瑜的蒙冲航行速度要快于刘备的普通战船。如果双方处于交战之前,那刘军应该是追不上的。但现在是交战之后。田军投入战斗人数的比例远高于刘军,因而田军的疲惫程度也高于刘军。这就为追击提供了可能。

就是指挥船不能追,可惜了。如果有大风,指挥船能够获得足够的动力的话,又何惧对方的斗舰。阎柔刚这么一想,嘿。风就来了。阎柔喜出望外,立即吩咐战船散开列队,准备追击。

但是,就在这时,三斗叫住了阎柔。三斗说,很可能会有一场风暴。阎柔一惊,也细细地观察起来。经过这么长时间,阎柔、刘备等人也能够看出一些。果然,即将有一场风暴。阎柔当即和三斗合计了一下风暴中心有可能经过的路线。然后指挥船队,转了个方向,躲避风暴。追击的事情,就算了。

阎柔还特别派了一艘战船,去通知后面的船队。让他们注意风暴,向着以第一支船相似的方向进行躲避。

这是一场中雨。风,肯定是有的。要说多少级,也没有多少级。不过,那只是现代人的说法。对于古代简陋的船只来说,只要是风雨,就都有危险,就都等于风暴。只有周瑜那样的高人,才能够将海面的风雨。区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因为这场中雨,两军很顺利地分开了。战前,弱小的是田军;虽然战斗中刘军的损失更大,但是,战后,弱小的仍然是田军。如果没有这场风雨,田军的后果将是不妙的。

盘点此次战损。田军这边,出动蒙冲二十、二十和一十,斗舰十艘。周泰率领的蒙冲,二十艘变成了十八艘,船只损失不大;但士兵去时四百,回来不到两百人了,损失过半。蒋钦率领的船队,二十艘蒙冲变成十二艘,艘只损毁较多。但不仅船上的二百四十人完整无缺地回来了,落水的一百六十人也回来了一百多人;只损失士兵四十多名。后面那十艘蒙冲是跟随斗舰行动的,没有战损。

十艘斗舰,损毁六艘,回来四艘。船只损失是惨重的。但损失的六艘战船上面的一千二百名士兵,回来的,居然有九百多名。只损失了两百来人。这也算是奇迹了。

到了原来的礁石群之后,周瑜仔细清点损失。发现士兵总共死亡五百零六人。剩余士兵两千四百九十四名。剩下斗舰四艘,蒙冲四十艘。如果按额定载重,只能承载一千六百名。于是改为每艘蒙冲载二十八人,四十艘共载一千一百二十人。三艘斗舰每船载兵三百四十五人,共一千零三十五人。剩下的士兵,上周瑜这艘斗舰。

这样一来,田军这边,各船载人都较多。士兵一拥挤。就不能正常进行战斗作业了。也可以说,田军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不仅如此,连睡觉也不能好好睡了。在额定装载的情况时,以轮流睡觉的方式,是可以放倒了睡的。这会儿,就只能轮流坐着睡了。

于是,周瑜在挨过了这一夜之后,就率兵返航了。

刘备这边的损失要惨得多。运兵船被摧毁一艘,这是最为沉重的损失。也许会有细心的读者会这么计算,刘备总共有两艘运兵船,而这种运兵船又非常巨大,两艘船必然不是同时生产的,必然是一前一后生产的;又根据刘备军进驻长奇岛和这次出征的时间,推算出该船的生产周期为半年左右。半年造一船,似乎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损失。现代很多大点的船舶,一艘就要造上好几年。

这是不能这么比较的。现代船舶的生产方式跟古代是不一样的。现代生产,靠的主要是机械,是设备,人力是微不足道的。当机械设备一定时,人员加十倍,进度不但不会得升,反而还会下降。古代就不同了,古代生产。靠的主要就是人力。就比如造拱桥,主要的工作量就在于每块石方的加工上面。而加工一块石方的凸凹,在很远的地方也是可以进行的。因而人越多,速度就越快。最后的装配,是不需要多少时间的。

广大读者,可以说24K以上,即99.99%以上;今后就不再说明了,24K说的就是99.99%;都是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人士。而中国的现代科学体系是建立于什么时候呢?时间不长,在五四运动之后。

中国古代,同样是有科技的。只不过那样的科技,现代人都不知道了。我们都知道。中国发明了火药,也知道火药的运用。由此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科技,首先运用于祭祀;而西方列强则将科技首先运用于军事。如果单就军事而言,有句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说的是局部战争。但整体上的胜败,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的。胜的,就不用说了。败的,很明显,元、清即是。

现代仍然有相当多的爱国人士沾沾自喜于“同化”一说。元朝,汉族覆灭了;清朝,汉族又覆灭了。但汉族依然还是汉族。军事上汉族败了,但汉族却凭借着庞大的人口基数,把侵略者同化了。

然而,在近代呢?在八国联军之后呢?真要说起来,这次汉族也仅仅是局部败了。西方列强并没有整体上占领中国。但是,谁同化了谁?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大帮有识之士率先提出,以夷之道以治夷,变法强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科技。学军事,就事论事,没什么不对。但他们就这么去学,又哪里学得会呢?要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首先得学会外语,了解西方语言习惯和一般常识。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于是,顺便就学习了地理、学习了生物、学习了哲学和政治。西方是那样的好啊,全都好啊。最后,西方列强的大炮仅仅是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然后门里面的汉族人迫不及待就冲了出去,把西方各门学科抓过来,然后在变法强国的旗帜下,实现了同化。现代的汉族,已经不是传统的汉族了。

说到这里,也许一些读者会不同意,而同意的读者会有些伤心。不同意的读者可以想一想,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有那一样是从源自中国的?我知道,一定有。就比如汉语。不过,也是现代汉语。换句话说,就是西方化了的汉语。古人作词,眉头一皱,张口就来。那是具有可能性的。因为古人的思维,本来就是以古汉语进行的。现代人如果也这么来一下,那就是秘书事先写好了,教会女助理;然后在女助理循循善诱的启发和身体力行的比喻下,首长事先背熟了,到时候来的假唱;不,应该是现场假做诗。

除了汉语,还学会了出自中国的什么学问?千万别告诉我民俗,得说主流学问。没有了吧?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被西方同化。而且是在西方基本不动的情况下,我们汉人为了抵御西方,自己主动同化的。

我并不是说,中国原有的科技比西方的强。我也不敢说。八国联军那会儿,我们不是打不赢么?那应该是落后了吧。但是,落后二字,应该说仅仅是当时的军事。军事落后,并不等于中国文化落后。

中国古代,关于科技方面的成果,还是有几样东西留下来了的。都江堰算一个,赵州桥算一个。多的暂时就不说了,我也懒得去查。就说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这个,在百度百科里面可以查到。

好笑的是,百度百科居然还列明了赵州桥的原理。现代人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原理?真的知道,为何造不出这么长寿命的桥梁?现代造好就塌的桥染就不用说了,那属于人为,非现代科技之罪。不塌的桥,正常使用的桥,优质的桥,最优的桥,寿命有多长?

答案我都不用说出来,大家都心中有数。差距太悬殊。这么说,同样不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科技比现代科技强。而是为了说明,谁都有长处,谁都有短处,谁都有强过对方之处。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被埋葬了。这两个体系客观全面地讲,谁强谁弱,已经无法比较了。

刘备这边造船的时候有几万士兵出力的,并且几万士兵也是能够出力,出得了力的。因而别看只是半年时间,工程量却是异常巨大的。别的不说,仅就长奇岛上面的森林资源来说,就无法造出第三艘运兵船了。要继续建造的话,就得从别处运送木材过来。

在写到周瑜决定打运兵船的时候,曾经说过运兵船的意义。这里再从成本的角度,说明了损失的惨重。而为运兵船陪葬了五千士兵,反而不算什么重大损失了。

此番出兵,刘军总人数就是五万。五千只占一成,因而不算什么。其实,要说那五千士兵本来也是能够救起不少人的。只因为那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使船只都开走了。风暴过后,那五千士兵就死定了。

刘军躲避风暴,是在海上的。他们不像周瑜那样,事先有个礁石群。因而,也还是会受到风暴的影响的。海面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印度洋海啸,就起源于一场局部的地震。而海浪,则把灾害带到了千里之外。同样,海浪也将这一场风暴送到了刘备的船队那儿。通过这事儿,也可以说明,在没有礁石没有岛屿的大海,躲避灾难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刘备军毕竟偏离了风暴的中心地带,没有蒙受重大的损失。不过,在战斗损失的基础上,再来这么一场巨海的损失,刘备军也不得不终止了对青州的军事行动。次日一早,全军返航。

第二卷 第431章 残春风雨第二卷 第335章 湿雨穿花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559章 倚楼吟啸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时间第二卷 第195章 黑夜劫杀第二卷 第177章 刘备失踪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袭第二卷 第755章 兰心百媚第二卷 第815章 层楼东风第二卷 第463章 灵光新赋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云渺第二卷 第111章 军事战略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坠叶第二卷 第165章 离开荆州第二卷 第473章 蜡烛半笼第二卷 第542章 白苹香散第二卷 第505章 临风自知第二卷 第209章 孙策投军第二卷 第156章 步兵坚阵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二卷 第113章 积极备战第二卷 第593章 湿雨穿花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旧事第二卷 第500章 浪溅荷心第二卷 第668章 复暖前香第二卷 第480章 细拈轻拢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旧事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径偷期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顾郎官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变第二卷 第231章 吴郡大军第二卷 第509章 日边人远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遥云黯第二卷 第461章 苹风入坐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丝竹第二卷 第253章 对峙对耗第二卷 第599章 闲坐北亭第二卷 第608章 烟光淡荡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断无由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买笑第二卷 第80章 诸侯异心第二卷 第495章 红笺着意第二卷 第516章 瑶图缵庆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赋第二卷 第511章 叶舟容易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细第二卷 第89章 骑兵克星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欢第二卷 第81章 筹备守关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4章 陌生老者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80章 绣幄低飞第二卷 第103章 减震叠片第二卷 第73章 全面修养第二卷 第75章 矫诏檄文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云第二卷 第544章 终欠峰峦第二卷 第765章 斗草青心第二卷 第502章 庐阜嵯峨第一卷 第5章 当上首领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峡激战第二卷 第198章 拧劲发作第二卷 第356章 闲调绿绮第二卷 第359章 全迥冷谷第二卷 第775章 情多是病第二卷 第147章 集合冲啊第二卷 第151章 摇篮扼杀第二卷 第276章 发现陆地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条路第二卷 第831章 双妹碰头第二卷 第200章 斩了刘虞第二卷 第566章 听更初漏第二卷 第217章 丝绸内衣第二卷 第533章 千寻翠岭第二卷 第720章 灯花轻诺第二卷 第733章 红粉难比第二卷 第249章 缓缓佯攻第二卷 第604章 闲垂风絮第二卷 第310章 商业贸易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无用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尸场第二卷 第737章 见如花面第二卷 第418章 人闲玉簟第二卷 第329章 旦暮潮声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纪要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栖香第二卷 第320章 霹雳投石第二卷 第212章 连得两将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516章 瑶图缵庆第二卷 第396章 牵系人情第二卷 第327章 阁上清声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