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隋皇帝

“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末,放入销银锅,掘地坑入地平,填实,加三个炭化皂角子。烧焰,焰灭。炒木炭,消三分之一,趁火冷却,可以伏火……”

——“内伏硫磺方”

这个药方在杨悦看来,比起后世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药配方,看上去不过小儿科。

然而在这个时代——冷兵器时代,这个方子若用于军事,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杨悦却是再清楚不过。

令她震惊的是杨万春竟能意识到这一点,当真十分有眼力。

事实上火药发明以来,很长时间内只是被当做一种“药”,所以才被称作“火药”。杨万春这个历史人物能有超前远瞻的眼光的确很不简单。

单凭这一点,便知杨万春是个厉害角色。

“枪是下等人用的东西。”

杨悦突然记起在后世的某个电影中,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来到这个时代,对这句话的印象更加深有体会。

冷兵器时代的战征,是英雄时代的战征。它靠的是武力,靠的是谋略。是一种绝对的武力征服,最具英雄气度。看到李愔跨马冲出的那一刻,她已完全被这个时代的英雄气慨深深折服。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战争的目的只是征服,而非杀伐。儒道即人道精神,来到这个儒道精神大行其道的时代,杨悦对冷兵器时代的战征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触。

这个时代的圣君李世民认为灭人之国,非圣贤所为。

所以拿下焉耆,却并不灭国。

所以突厥被灭,李世民却依旧派李思摩统领突厥于夏、胜之地,以复突厥可汗。反是李思摩自己甘心做李世民的右武卫大将军,自言愿为“国家一犬”。

所以铁勒可汗契苾何力,贞观六年率部降唐以来,只愿“生为唐臣,死为唐魂”

这才是征服的魅力

坑杀、屠城、戮民……残暴之行。那是暴秦坑赵军四十万降卒所为;是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庆三屠;是日本人向手无寸铁的南京人们进行屠杀,是令人发指的非人道的战争犯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可耻的事情。

杨悦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火药的厉害,若火器用于战争,比之靺鞨人用毒箭杀人更加可悲。

更清楚杨万春说的不错,如果真将火药用到战争中,大唐勇士再猛也猛不过火药。

大唐自东征以来,总共死亡人数至今未过一千五百,其中千余人还是死在靺鞨人的毒箭之下。如果用上火药,只怕十万唐兵,撤得再快,也有一半以上回不去。

幸好这个时代还没有火器。幸好自己没有将“内伏硫磺方”带在身边……杨悦想到此时,不由暗自庆幸。

一刹那间,杨悦望向杨万春,眼光渐渐变成冰冷。

看到杨悦嘴角冰冷的微笑,杨万春不由一怔,片刻之后,又突然笑了起来:“莫非公主信不过我?”

杨悦摇了摇头,愕然说道:“此话从何说起。”

杨万春笑道:“难怪公主不信,不过过两天公主便会知道我所说的都是真的。”

“过两天会发生什么?”杨悦心下不由暗奇,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笑道,“非是我信不过伯父,只是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内伏硫磺方。”

杨万春听了,脸色不由微变,眼中凌厉大起,凝神盯向杨悦。

杨悦毫不示弱,微微一笑,一脸无辜地回视杨万春。

片刻之后,杨万春突然呵呵一笑,说道:“且不说这些。过两天便是登基大典,公主能来观礼,真是再好不过。”

“登基大典?”杨悦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惊讶地叫道,“什么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本不难理解,当然是只有皇帝才有登基大典。

然而谁要登基,谁要做皇帝?杨悦这次却是彻底糊涂了。

杨万春面色一滞,已是怫然不悦。

杨芳儿在一旁忙解释道:“公主有所不知,皇后已令我父认祖归宗,册立我父为大隋皇帝。”

大隋皇帝?有没有搞错。杨悦失声大笑。

大隋已亡近三十年,竟然还有人念念不忘做大隋的皇帝???

这简直是她来到这个时代以来,听到的最为滑稽的事情。

笑了片刻,杨悦突然发现杨万春与杨芳儿皆是一脸愠怒,不由干咳两声,停了笑声。

“对不住。我只是一时没弄明白。敢问一下,皇后册立,不知是哪家的皇后?”杨悦不解地问道,嘴角不自主地微微上翘,讥讽大起。

当然不可能是大唐的皇后。李世民自长孙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有立后。而且即便是大唐皇后在世,又怎么可能会册封大隋皇帝?

难道是高丽皇后?然而高丽国王一向也要接受中原皇帝册封,只是称“王”而非称“帝”,只有王妃,哪里有什么皇后?

正在诧异。杨芳儿也已是脸色大怒,悻悻说道:“当然是萧皇后”

萧皇后?杨悦一呆,心下释然。暗道一声,自己怎么将她忘记了。大隋的皇帝已死,下一任皇帝的确立,当然要数大隋的皇后最有发言权。

杨悦不由长叹一声,突然想起萧皇后的满头白发,年过七十,竟然还在为大隋兢兢业业,可谓忠义无比。比起她的弟弟萧瑀转眼变成李渊的亲信,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这个老太太怎么就不能消停会儿?杨悦心中暗乐。想到萧皇后那双老狐狸一样的眼神,不由暗暗摇头。杨政道死了,赵王杨杲也“往生”了,隋皇室子孙几乎消失殆尽。看来当真只剩这个莫名其妙的杨万春一个隋皇室男丁,才会轮到他来做这个“大隋皇帝”。

自己来辽东到是来得恰巧,竟然赶上一场大隋皇帝的登基大典

看一看杨万春与杨芳儿父女脸上压抑不住的隐隐兴奋之色,杨悦不由暗暗摇头。

皇帝梦,原来皇帝梦,便是这个原本看上去不急不躁、镇定沉稳的杨万春,也不过如此。最初对此父女二人的好感立时荡然无存。

突然意识到自己被“请”到此处,原来另有深意。心下已是暗暗苦笑。

这场登基大典有她出席分明是再合适不过。她这个公认的前隋公主若参加,杨万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隋室后人”才会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

杨万春父女从杨悦住的园子出来,往左不过百米便是安市城的中心——安市府衙。或者应该称做“宫殿”。只是这个“宫殿”十在是简单,比现长安城中的京大内,简直像是一个玩具。

这父女二人到也不用骑马,径直步行往回走去。

两人没有说话,默默无语。杨悦听到“登基大典”的反应深深刺痛了二人。

“萧皇后都已认可的事情,她凭什么不信?”杨芳儿突然愤愤地言道。

“这也难怪。”杨万春握了握拳头,到是还能控制自己,温言说道,“若非大隋皇室子孙已无人,又岂会论到我的头上。”

“这么多年,他们何时曾真正将父亲当作杨氏子孙。当年祖母给汉王写信,求他将父亲接回中原,汉王却理也不理,反而绝情地说天知道父亲到底是谁的儿子……”杨芳儿怒道。

“不要说了。”杨万春突然怒喝一声,打断女儿,头上青筋爆出,月光照在他惨白无色的脸上,十分吓人。

许久,杨万春才压抑住心下怨怒,缓缓说道:“越是如此,为父才越要让杨家的列祖列宗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杨氏后人是谁为祖宗报仇,谁又将会光复我大隋,建下不世功业到时候我到要看看谁还敢小觑我父子”

杨悦大概万也没有想到,赵王杨杲这个正牌的隋室子孙,对失家亡国淡淡处之。反而是这个几乎说不清来历的杨万春,对大隋的亡失耿耿于怀。若隋皇室的列祖列宗当真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我看这个隋国公主分明是在说谎,萧皇后明明说过‘内伏硫磺方’被她得到。她却假作毫不知情,分明没有半点诚意。”杨芳儿沉默片刻,忽又说道,“父亲不会真信了她的话吧?”

杨万春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突然纵声大笑起来。

“父亲既然不信,为何不揭穿她的谎言?”杨芳儿不解地奇道。

“不急”杨万春自得之情忽然溢于言表,许久才收住笑声,智珠在握地说道,“眼下最主重要的事是让她参加登基大典。虽然有萧皇后的手诏,但若有隋国公主参加,天下人才会更加信服。”

“孩儿明白了。”杨芳儿也不由点头而笑,“难怪父亲不让我拿走她手上的弥勒圣典。是想先稳住她,哄她先参加登基大典。”

“不错只要为父做上大隋皇帝,我儿才是正牌的公主,她不过一个郡主,还怕她不乖乖将药方献上。如若不然,便是欺君谋逆之罪……”杨万春阴森一笑,冷声言道,便是在仲夏之夜,也令人不由感到一阵寒意……

先不说杨悦到时候会不会被杨万春治谋逆之罪。杨悦却知若自己当真参加杨万春的“登基大典”先已成为谋逆。

无论李世民再如何纵容她,到时候也是国法难容,除非她从此再也不回大唐,否则只有坐等议罪。

怎么办?

自杨万春父女走后,杨悦便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在院中走来走去,望着月光,不时叹气。

且不说她的安危如何。若杨悦当真参加大典,无疑是告诉世人,她已承认杨万春为大隋皇帝。中原弥勒教原本因为隋室没有男嗣,才会奉她为圣女,若突然有了“圣主”,在这个男权的时代,只怕中原弥勒教立时便会听命于“大隋皇帝”。

弥勒教的狂药制造出来的魔鬼神兵,杨悦见识过。杨万春的野心,与中原弥勒教报仇复国之念一拍即和,二者若相为呼应,只怕中原当真又会掀起一场醒风血雨。

难怪孙思邈说,《秘书》有载中原会有一场大劫难,又将是天下大乱,如今看来并非危言耸听。

然而历史上并未发生此事,却是为何?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化解了此事?

还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将历史进程改变了,与后世的历史根本已经不一样,这场血雨醒风是自己那个时代的历史中根本没有的记载?

杨悦不由陷入一片混乱。

然而,无论是那一种情况。现在首要做的便是阻止这一切。

“不能去参加登基大典,也决不能让杨万春当上什么皇帝。”杨悦暗暗咬牙。

然而,怎样才能做到?

杨悦纵是万般聪明,一时也是半筹莫展。

第368章 决战瓜洲3第325章 伐谋(4)第142章 太行第23章 鹅鹅鹅(上)第86章 牡丹花开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135章 身世传奇第274章 山神庙第306章 问疾第269章 脱困第144章 苍岩2第47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二)第131章 节外生枝第190章 突然消失第192章 献俘第348章 连环2第262章 倾城(5)第323章 伐谋(2)第268章 山贼第161章 相如之赋第78章 拜师(三)第139章 谜团第198章 千叶公主(1)第225章 洛阳烟花(2)第310章 陈家有女(3)第92章 人与马第205章 李二郎第334章 采采芣苢第120章 弹歌第331章 怏怏第20章 高阳辩机第202章 断崖第224章 洛阳烟花第87章 英雄相惜第365章 平叛5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215章 拜月(2)第110章 宫中潜伏第364章 平叛4第30章 “八卦”何来第199章 千叶公主(2)第302 醉后真言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323章 伐谋(2)第219章 西天圣母(3)第283章 天师(2)第187章 不死小强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81章 龙华大会(4)第88章 义斗(上)第342章 一群八卦男2第293章 无情反被多情恼第251章 拉风小将(2)第19章 弘福寺辩禅第228章 洛阳宫第208章 兄弟第288章 我是谁?第276章 街头打铁第250章 拉风小将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157章 访客第335章 怀壁其罪1第53章 蜀王府的“馒头”(上)第225章 洛阳烟花(2)第115章 智儒?腐丁?第18章 谢谢衣服第305章 国恤第68章 顺风顺水(一)第364章 平叛4第167章 弥勒下世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263章 两难第305章 国恤第29章 花魁大赛(三)第109章 黄雀在后第262章 倾城(5)第300章 莫要误会第366章 平叛5第105章 兵行险招第60章 大唐军神(三)第245章 辽城望月第244章 兵围城下第155章 抓贼(3)第190章 突然消失第292章 多情莫若无情第141章 君臣无状第213章 西天圣母(2)第176章 灵台不远第24章 鹅鹅鹅(下)第187章 不死小强第85章 武二娘,声名雀起第3章 古装女子第68章 顺风顺水(一)第145章 大典第14章 大胖胡子第129章 情与礼第175章 天子驾第294章 一去经年第80章 拜师(五)第234章 灵台方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