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蔡伦造纸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大凑山下从事冶铸的一个铁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铁的。卫飒上任桂阳郡太守后,在桂阳设置铁官,蔡家因此与朝廷官员有了紧密的联系。

小时候,他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习《周礼》,读《论语》,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少年蔡伦,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

根据蔡伦后人的传说,蔡伦是在18岁以后,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这一年,是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从史料分析,蔡伦是中国华南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第一位走进朝廷,进入皇宫为官的人。

他被选入宫后,开始是在皇宫旁舍嫔妃所居的掖庭当差,几年后提升为出入皇宫、传递诏令的小黄门宦官。蔡伦的才华越来越显露出来。系奉窦皇后之命监管宋贵人之事,建初七年,窦后设计诬陷宋贵人,蔡伦“验实”。到汉和帝即位时(公元89年),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豫参帷幄之中,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

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蔡伦曾服侍过的窦皇后成为皇太后,把持朝政,皇权旁落外戚窦氏家族。窦太后的同胞窦宪等四个兄弟都为显贵,擅威权,谋不轨,炎势倾朝野。心性秉直的蔡伦看不惯这些,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

蔡伦兼任尚方令时,掌管尚方,这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因史书记载阙如,如今已无从考证这个任命是怎么发生的,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确的任命之一。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那个时代制造业最高水准,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的个性、爱好以及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得到井喷式的展现。

永元九年(公元97年)尚方制作的刀剑等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也就是说,他大幅度改进了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准,并长期居于技术的顶峰。晚蔡伦三四十年的崔寔在《政论》中写道:“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太仆”、“龙亭”,指的都是蔡伦,他已成为兵器“品牌”。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个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没能考中举人。他便弃笔从商,投在大发明家蔡伦的门下学习纸。尤秀才聪明过人,很受蔡伦的器重。蔡伦就把自己的技术全部传给了尤秀才。

过了几年,蔡伦死了,尤秀才就继承了蔡伦的事业,造起纸来。他造的纸又多又好,可当时用纸的人很少,造出的纸卖不出去,库房里堆积如山。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渐渐地茶饭不进,卧床不起,三天没过,竟然闭上眼睛死去了。家里人顿时哭得死去活来。左邻右舍知道了这个消息,也都过来帮助料理丧事尤秀才的妻子哭著对大伙说:“咱们家境不好,没有甚麼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了给他做陪葬吧!”

于是,专门派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叫著:“快烧纸,快烧纸。”人们以为尤秀才起尸,都害怕起来。尤秀才却说:“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阎王老爷把我放回来。”人们都感到十分奇怪,

纷纷寻问根由尤秀才说:“是你们烧的这些纸救了我。这些纸烧化之后,到了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些钱买通了阎王爷,阎王老爷就把我放回来了。”家里人听了,无不欢天喜地,就又烧了不少纸。

这件事传出之后,也有人不相信。一个有钱有势的老员外把尤秀才找去,对他说:“我家用金钱陪葬,不是比纸值钱的多吗?尤秀才说:“员外不知,这金银是人间所用的,决带不到地狱去,不信,员外可掘开祖坟,那些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动。”员外听了点头称是。於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尤秀才造出的纸还供不上卖哩。

其实,尤秀才并不是真的死而复生,袛不过是为了多卖纸,和妻子商量好设下的一个计策。然而,给死人烧纸的风俗却一直流传下来了。

第一百零二章西汉第六十五章东周第六十八章猴王拜师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汉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儿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将(二)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楼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赵佶第一百九十七章一代女帝第十八章成汤亡夏第二百零六章杨延昭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传道(四)第九十一章长平之战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一百四十三章司马懿(三)第四十五章齐聚诛仙阵第三十张弃朝歌渭水垂钓第二百一十八章姚广孝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楼第二百零八章方腊第五十七章帝辛自焚摘星楼(三)第二百零一章五代十国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六十章扫罗王(二)第一百九十八章景教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第一百二十五章使徒传道(二)第一百九十四章九九归真第二百二十章寇准第六十一章大卫第五十一章本元了恩怨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二百零四章宋慈第八十八章合纵连横(二)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阳明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十三章五帝第四十四章准提道人收孔宣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净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一百九十二章李靖父子降妖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九十一章长平之战第二百二十三章盖恩夫人第二百零四章太宗执政第一百二十二章耶稣受难第九十一章长平之战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马懿(二)第九十九章项羽第九十九章项羽第一百六十三章悟空收八戒第七十章回花果山第七十九章看管蟠桃园第二百一十五章马可·波罗第一百零三章汉武帝第一百零五章汉武帝(三)第二十二章妲己入宫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三十六章子牙为相第二百章会昌灭佛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传道(四)第二章身临地狱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怀仁第七十六章释迦摩尼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传道(八)第一百零六章汉武帝(四)第一百七十三章宝象国第十六章少康复国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传道(三)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五十二章兵临朝歌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济和尚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杨坚第八十六章西门豹第四十九章大会万仙阵(三)第一百二十八章使徒传道(五)第五章羊与蛇第二百零八章方腊第二百二十三章盖恩夫人第四十章魔家四将(三)第六十五章东周第二百二十三章盖恩夫人第一百六十七章四圣试禅心第三十四章飞熊入梦第二百零九章李元昊(二)第二百零八章方腊第一百四十四章孝文帝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五十一章泾河水龙犯天条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变法第五十章大会万仙阵(四)第二百零八章方腊第一百五十三章刘全进瓜第四章盘古第一百零六章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