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西征咸阳

雒阳。

昔日周王朝洛邑旧地,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三百余年的兵乱之后,由繁盛一时再度变为荒草一片,这座在后世被称为中都洛阳的大城市,在秦国三川郡的辖区内,只能算一座小城,它之所以因为郡治所在,主要在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

闻知李原率军前来,早早回到雒阳的杨熊和司马印迎出十里,这一次李原的表现,让这两位犹豫不决的前三川郡主官大跌眼镜,这仗居然可以打得这般血性,这般霸气,这般的荡气回肠。

有谁,敢率一支轻兵入敌城,斩敌首,战敌众?

唯有李大将军。

有谁,敢跃马挺枪,纵横驰骋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首如探囊取物?

唯我李大将军。

有谁,谈笑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让各路强豪狼狈溃逃?

仍是我李大将军。

“李将军,这一路上,可还安好?”司马印神采飞扬,几乎已经脱离了军队的他,现在专注于匠造事务,雒阳的工器坊在司马印的召募下,已经集中了三川郡各县的工匠、匠师,而来自于西平、邯郸的冶炼匠人的集中到来,让司马印的底气更足了许多。

西平是韩国的冶炼之都,邯郸是赵国曾经的都城,这两个地方附近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加上发达的商贸,造就了两地冶炼工艺的领先地步,韩、赵两国都曾专门设置了铁官来管理冶铁工艺,并把铁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而一些依靠铁器买卖发财的商贾,更是直接被称之为铁商。

在来到雒阳的铁商中间,山东人卓公是其中一个,由于东海郡一带的叛乱,卓公带着家人一路西行,想要找一处安居的所在,在到达雒阳的时候,三十余口人盘缠用尽,看到城门口贴出的召收工匠的檄告,便起意来投。

卓氏一族的到来,只是关东众多相投的匠师、商贾中的一群罢了,他们的到来,让处于创业阶段的李原军匠造系统有了起步的资本:人才。

“司马匠造辛苦了,这一路来,只见商贸工匠云集,比几个月前要繁盛许多,雒阳可是大变样了。”李原由衷的赞叹道。

“将军,你来看,从城西往洛水去,这一路除了匠造冶炼的高炉之外,几处转运的码头也在洛水上修建,不用多时,雒阳不会比荥阳差多少。”司马印信心百倍,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其成就感并不比做一级将领来得差。很显然,在清楚自己的定位之后,司马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建设与发展之上。

一个城市的变化,发展重工业是基础,轻工业、服务业是辅助,司马印没有后世那么多理论知识积累,他所做的召募工匠,打造兵器、农具的一系列动作,间接的让雒阳一带聚集起了一大批的手工业者,这些人的到来,也带动了城市其它产业的繁荣。

冶铁的工艺,在秦末汉初的时候,已经渐趋成熟,只不过,与秦国成熟到顶点的青铜冶炼技艺相比,铁器的运用还只在初级阶段,制约铁器运用的主要还是原材料的稀缺,中原一带铁矿尤其是可露天开采的丰铁矿几乎没有,而依靠陨铁为原料制作的神兵,价格又高得让人望而却步。

与稀缺的铁矿相比,关中一带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而且就埋在地表浅层,是天然存在的一种金属,有利的开采条件让秦国的青铜器在工艺、柔韧性、锋利程度上成为这个时代的颠峰之作。

考证起来,秦国的冶铁技术之所以没有得到推广,一方面是由于青铜工艺的发达,让冶铁技术被压制,毕竟,一个是成熟产品,一个是试验品,选择未知产品的风险要比成熟品大得多,另一方面,还在于秦国统一的时间太短,胡亥这个皇帝又太操蛋,本来严密有序的匠造系统在胡亥、赵高的手里,已经渐渐的荒废。

雒阳,这座承载着李原军希望与梦想的小城,也在一天天的改变着自己,也许,终有一天,它会象后世那样,有一个响亮的姓名:洛阳。

拳打脚踢,李原在费了一番功夫之后,终于在三川郡创下了一点小小的基业,这一只小蝴蝶如今已完成了由蛹到蝶的初始转变,开始振翅起飞,翩翩作舞。

——。

大秦二世三年二月一日。

李原在雒阳稍加整顿之后,即马不停蹄的开始了长征咸阳的军事行动,出于保密和突然性的原因,李原军几乎没有作什么有力的动员,只是一声令下,全军收拾行装,奔赴未知的新的战场。

李原军六千精兵沿大河直赴函谷关,六千将卒之中,包括了一千的骑兵,二千的弩兵,还有三千全副武装的步卒,雒阳方面,杨熊和司马印继续作为留守将领,和胡壮、何平、张负等人一起,承担起李原军一大堆需要解决但却又暂时无法解决的杂务性工作。

雒阳,新兴的小城只能作为起步的源点,还无法承担起养育一支强力战兵的重任,如果西征行动一切顺利的话,司马印他们也将跟随在李原军之后,迁移前往秦国最为丰饶的故土,那个让老秦人向往的渭水平原。

——。

函谷关。

车不方轨,马不并辔。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关隘地处深险谷地,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秦国凭着这一道险关,多次抵挡住了关东各国联军的猛攻,函谷关对秦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秦统一六国之后,函谷关的地位有所下降,在拥有天下的始皇帝看来,这秦国三十六郡,皆要有直道贯通,方便快捷成为了和平时期当权者的主要选择,函谷关的险峻显然与这一原则不相符合。

始皇崩后,二世皇帝连咸阳这一摊都顾不过来,自然不会加强函谷关的守御,等到陈胜的先锋周文打进函谷、兵近咸阳之际,胡亥、赵高方始急匆匆的令章邯率十几万邢徒戴罪立功,好不容易击败了周文部队。

这一次惊吓之后,丞相赵高对函谷关的重要性终于有了认识,守卫函谷关的秦军得到加强,二千名从咸阳调来的精锐军队替代了战力不强的郡兵,与此同时,函谷关令也由赵高直接任命,除了丞相府的命令外,其它命令皆可不从。

第369章 神武王第70章 一网打尽第296章 袭击后方第347章 商山四皓第525章 罗马军事化改革第510章 印度人的内耗第450章 天池之战(二)第485章 最后的大决战第101章 陈仓之战(五)第151章 信任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522章 大秦VS罗马决战日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327章 黑火药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479章 红颜知己第240章 末日竞赛第137章 升迁之路第156章 赎人割地第356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第141章 严峻考验第410章 而立之年第9章 名声初起第30章 白马之战(六)第183章 一团乱麻第340章 吕雉殒命第456章 大马士革的未来第387章 追杀大月氏第335章 云梦大泽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360章 时不利兮骓已逝第178章 虎牢关大战(三)第131章 决一雌雄第156章 赎人割地第323章 河东盐池第66章 清君侧第170章 种瓜侯爷第220章 边骑南下第383章 北战南和第139章 韩信是谁?第234章 天诛地灭第96章 诱惑陷阱第280章 唇枪舌箭第129章 鬼方作乱第126章 瓮中之鳖第268章 攻敌必救第296章 袭击后方第39章 老夫轻狂第478章 凯旋归国第476章 偷情人妻第344章 酒后乱性第303章 雨中恶战第251章 胜利宣言第64章 一路向西第473章 埃及艳后第268章 攻敌必救第468章 “**”的危险第366章 流星坠落第274章 大破赵军第432章 梅越覆灭第24章 大风歌第8章 你败了第32章 权与谋第156章 赎人割地第115章 见色起意第9章 名声初起第188章 妇人心第204章 强攻城垣第269章 抛石车登场第383章 北战南和第144章 郦生之死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56章 大马士革的未来第10章 顾芸娘第392章 秋高马肥第465章 西伯利亚的新主人第440章 再见张良第9章 名声初起第319章 吕雉现长安第8章 你败了第436章 神武大帝第214章 青羊观第499章 穷追不舍第150章 甘六郎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203章 汉中攻略第370章 星辰大海第88章 逃亡在即第256章 斩草除根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动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窥伺第344章 酒后乱性第263章 有喜了第15章 运筹帷幄第327章 黑火药第234章 天诛地灭第420章 项庄的阴谋第133章 威武之师第482章 淮南八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