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清君侧

可怜函谷关前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函谷关。

融化的冬雪汇成溪流,注入谷底茂茂苍苍的植物根系,在一株株生长旺盛的藤草深处,是一具具被腐化为白骨的骷髅,在无声的呜咽过往的那一段悲壮历史。

关东六国攻秦,前后不下十余次,每一次都在函谷关前被挡住了去路,关前隘道深处,一堆堆破损的车乘已经被荒草所掩没,冬日的茅草被凛冽的西北风吹得倒伏下身子,随后露出一段段已经风化了的士兵白骨。

在沉寂了十余年之后,函谷关因为李原的西征计划,再度成为决定秦国命运的重要节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函谷关是秦国将领成名的地方,是关东群豪折戟的所在。守卫函谷关的秦军老将阎义年近六旬,三度被启用为函谷关令,本来按照他的高龄,原应该在家中休养天年了,但在周文军攻破函谷之后,渐渐感受到来自关东威胁的赵高又一次启用阎义,目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防备关东各路诸侯入关,二是防范三川郡的李由部队。

阎氏在山西安邑一带属于大姓,追溯阎义的祖上,可以上源到周文王的哥哥太伯,相传武王即位之后,太伯的曾孙仲奕被封于阎乡,自此仲奕的子孙均以阎为姓。第一次被任命为函谷关令的时候,还在始皇二十三年,阎义四十岁,正是壮年之际,他也曾经欣喜憧憬,希望自己能象秦国历史上的名将白起、王翦一样,在战场上成就无上的军功,在杀戳与荣耀的光环下,接受万千将士的跪拜。

可惜,随着秦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函谷关久无战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身体上的疼痛和精力上的不济双重袭来时,阎义感觉到自己在一年又一年的蹉跎中慢慢变老,雄心壮志也随着颌下花白须然而渐渐退去。

这几个月,函谷关以东,战乱频频,阎义从驿报和过往将士的传扬中,也知道战况不容乐观,为此,他向自己的族孙,咸阳令阎乐借调了一支二百人的弩兵,以加强关隘正面的防御强度。

只要能守住关隘,只要不让关东的叛乱漫延到关内,阎义就已经很满足了,此时的他,尚不知在距离函谷不足五十里的地方,正有一支军队在朝着函谷关急行军中。

——。

二月十一日。

李原军进抵距离函谷关只有三十里的渑池,六千李原军士卒在经过长途行军之后,将士的脸上虽有疲惫之色,精神状态却依旧高昂。

骆甲的一千骑军是这次西征行动的先锋,在骑军的后面,李原率中军、蒋渝督后阵,全军以急行军态度从雒阳到渑池,仅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当日,晨。

埋锅造饭,将士饱餐一顿之后,李原携全军将士召开誓师大会,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李原军动员会,也是这支由三川郡兵、各县吏卒、招募青壮组成的杂牌武装第一次的成军仪式。

站在高坡之上,李原挺直着身体,将目光一一从黑压压的士卒阵中扫过,在军阵的前列,骆甲、李必、曹信、蒋渝等李原军将校向李原投来崇敬的眼神,六千将士默然无声站立,耳边只有呼啸而过的厉风在嘶嘶作响。

旌旗翻卷,枪戟林立。

强烈的自豪感在李原胸中升起,让他顿生起一份重任在肩、舍我其谁的霸气。

“渑池是一个成就霸业的地方,二百年前,晋文公在这里成为了诸侯的霸主,一百年前,我大秦的铁骑在这里击破了韩国的十万大军。今天,我们在此立誓西征,为我大秦复兴,清除奸邪,整肃朝纲,还我大秦百姓一个森严有序、奖惩有度的国家,你们可愿意随我一起舍身躯、赴国难?”李原大声说道。

历史的长幕在李原面前一一显现,这一刻,他已不再是有着后世思想和灵魂的穿越人氏,而实实在在是生活在秦国战乱时代的一名秦军将校。

“大秦,大秦!”被李原激昂话语激励的李原军将士大声叫喊,一个个神情铮狞,眸子里更是流露出狂热的神色。

这二年来,秦国将士的锐气被一次次的失败所消磨,他们渴望能象始皇帝在世之时那样,大军所向,纵横无敌,他们的心底,对朝廷的腐败与堕落已经深恶痛绝,正渴望有一个发泄的出口,有一个强力的英雄人物能够站出来,带领他们诛杀奸党,扶正朝纲。

“此次西征,关山万里,险关重重,我们要面对的,是那个可以指鹿为马,罗织慌言的奸相赵高,是那些被蒙蔽的被迫和我们作战的昔日同僚,我们除了自己、除了同伴之外,没有什么可以依靠,我们除了一腔热血、一条性命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我们将孤立无援,我们将成为反叛谋逆的罪人,勇士们,准备好了吗?”李原继续说着,这一刻,这些话,就仿佛在他心里憋闷了许久,今天终于迸发了一样,面对将性命交给自己的将士,他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不需要去思量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

“诺!”

全军将士如雷振鼓般的应和之声,响彻这一方山野天地,李原的这番话深嵌入将士心里,没有援兵又如何,这一路拼杀过来,什么时候有过援兵,唯一的一次边军来援,还拿了荥阳夺了己军的根基,这样的援兵不要也罢。成为罪人又如何,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乱世,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秦国要是再这样下去,就已经是末路穷途,无药可救了。既然没有生路,那又何必放手一搏。

“诛赵高,清君侧!”骆甲振臂高呼,在他身畔,是同样年轻的李必,这两个年轻将领在历史上只有简单的一个记载,而现在,他们追随着李原,正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人生征途。

“舍身躯,赴国难,死不休!”六千将士如同一股汹涌不歇的洪流,在这个初春还寒的早晨,在渑池这个青史留名的地方,在一个叫李原的年轻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军事冒险。

若胜,他们是复兴大秦的功臣;若败,他们则是谋逆叛乱的罪犯。

功臣罪臣,只在将士征伐的一念之间。

踏着清晨薄雾般的草露,一队又一队的李原军将士在将校的呼令声中,踏上未知的征途,他们勇者无惧,他们热血奔涌,他们哼唱着战歌,奔赴即将撕杀的战场。

第73章 风卷残云第510章 印度人的内耗第386章 读书郎第57章 曹国后裔第185章 独立的诱惑第103章 李斯低头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280章 唇枪舌箭第431章 突入岭南第199章 决裂第351章 楚无道共诛之第499章 穷追不舍第398章 河套大战(三)第235章 层层阻截第156章 赎人割地第66章 清君侧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302章 三国志第106章 鸿门宴第108章 诸侯内讧第524章 海上争雄第380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54章 面善心黑第355章 弩兵复仇第204章 强攻城垣第445章 雄心壮志第234章 天诛地灭第251章 胜利宣言第179章 虎牢关大战(四)第132章 艰难决择第150章 甘六郎第194章 李仲翔第23章 患难兄弟第155章 狮子大开口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窥伺第105章 不计前嫌第320章 女强人第427章 决战江南第238章 狭路相逢第293章 左车献计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96章 诱惑陷阱第164章 霸王项羽第327章 黑火药第236章 围点阻援第417章 勇者胜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400章 河套大战(五)第65章 西征咸阳第411章 项庄复楚第9章 名声初起第325章 凝聚人心第64章 一路向西第266章 秦赵交锋第385章 书童刘盈第504章 东方的战神第355章 弩兵复仇第68章 双重压迫第128章 反戈一击第303章 雨中恶战第152章 汉军大败第71章 奸细第95章 再见刘邦第18章 竹枪威武第174章 天下扬名第250章 俘虏六万第481章 灭绝日本人第168章 奇迹与少年第367章 楚国覆灭第393章 火药研发第152章 汉军大败第511章 所罗门隘口争夺战第285章 生儿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299章 凯旋第26章 白马之战(二)第415章 唯我彭大将军第120章 背水一战(四)第143章 游说章邯第445章 雄心壮志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440章 再见张良第99章 陈仓之战(三)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178章 虎牢关大战(三)第498章 暗战你死我活第145章 壮哉韩四第81章 雷霆战车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217章 河东司马第142章 陈平之谋第101章 陈仓之战(五)第288章 斩楼兰第320章 女强人第351章 楚无道共诛之第136章 老对手第188章 妇人心第312章 楚军突围第309章 人质第285章 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