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九二 那道光

在工人们看来,自己的老板是曾经奴役自己的奴隶主,但在李君威眼里,那些都是曾经追随他西征,为帝国开疆拓土的功臣,若是在其他朝代,这些人是要与国同休的,却因为外藩改革,他们失去了奴隶和权力。

但这并不代表李君威就与工人阶层势不两立,事实上,类似巴格尔这类的温和派、建制派是帝国所欢迎的,帝国政府愿意看到工人们团结在一起与资本家斗争,这样既维护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也压制住了国内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但帝国不能接受工会里的激进派那些威胁帝国统治的行为。

所以,李君威采购了许多的自行车,送给巴格尔,作为其工作的肯定,实际上,也不只是自行车,西津方面还会发来一些货柜,有钢笔、手表、马灯,都是帝国工薪阶层喜闻乐见的礼物,而在这些礼物上,都会打上钢印或者金属标签,上面写着,帝国裕亲王赠。

是赠而不是赐,一个字,就能体现李君威对这些人的态度。

两个人正聊着,外面响起了纷扰的声音,李君威站起身,眼见在驻疆大臣公署的花园里,几个侍从提着枪械,上了刺刀,在追拿一个身着蓝色制服的人,不久就把那人按在地上。

“那是......那是乾生吧。”巴格尔惊呼出声。

“你认识?”

“是傅先生的学生,我的文字秘书。”巴格尔说道。

“来人,把那个孩子带上来。”李君威对侍从吩咐。

不多时,那个年轻人就被押解了上来,手臂已经被捆在了身后,到了近前,果然就是巴格尔的文字秘书,谌乾生。

“怎么回事?”李君威问道。

侍从长说道:“王爷,刚才有十几个人到公署大院前闹事,说要我们把巴格尔先生放了,我们告诉他们,巴格尔先生在这里做客,正与您会谈,就没理会他们,他们假装离去,实际在正门前的杂货铺和后门的小摊那里监视。卑职也没有招惹他们,只是安排人看着,不要惹出事端来,可没想到,这个小子翻墙进来,被我们抓个正着。”

“他说的是真的吗?”李君威问谌乾生。

谌乾生一脸焦急,对李君威和巴格尔指指点点,嘴里哇啦啦的说个没完,却没一句正常话,李君威问巴格尔:“他是哑巴?”

“不是啊。”巴格尔过去连连问话,谌乾生就是说不出像样的话来。侍从长笑嘻嘻的说:“这家伙满口胡咧咧,卑职怕他冲撞了王爷,就把他下巴卸了。”

李君威瞪了侍从一眼,很快,谌乾生的下巴被装上,他才说道:“巴格尔先生,我们都很担心您,以为您被安全局抓走了。”

原来,巴格尔此番来是李君威派人上门邀请的,因为是私人会面,李君威也不想让人知道,所以只邀请了巴格尔一人,联合工会大楼里的人眼见一辆没有牌照的马车停在后门,巴格尔随着两个黑衣人上车,那两个黑衣人还似乎携带武器,立刻就脑补了安全局秘密抓人的剧情,谌乾生更是追踪到了公署。

于是,十几个人前来要人,而公署的人挡着不让进,最后谌乾生跳墙进来寻找,结果被抓个正着。

“把绳子解了,出去吧。”李君威摆摆手,示意侍从们出去。

绳子解开了,侍从长却留了下来,巴格尔向谌乾生解释说:“这位是裕王殿下,是我和傅先生的朋友,我是受邀前来的,你们都误会了。”

谌乾生轻轻点头,对李君威说:“李先生,您好,对不起,是晚辈孟浪了。”

他这话一出,侍从长满脸不忿,因为这个家伙竟然以先生称呼裕王,但侍从长也没发作,因为这是合情合理的。

按照帝国几次修订的《贵族法》,谌乾生的称呼并无大不妥。但凡是公务人员,面对贵族,都需要称呼职位,没有职位称呼爵位。但帝国平民没有这个规定,只是被要求尊重贵族,不能直呼其姓名,更不能有所折辱。

因为这个问题,贵族没少和平民打过官司,在帝国,羞辱贵族比羞辱平民罪加一等,平民之间发生口角,犯了侮辱罪,道歉、罚款就可以,但平民侮辱贵族罚金不仅要以最高标准,还有可能被拘押几天。

区别在于被羞辱贵族的身份,如果是功臣,那就必须拘押,比如第一代贵族,那都是战场上打拼博得的爵位,也有裴元器这类,虽然是二代勋贵,但也是帝国功臣,只有那些没有公职也没有参军的贵族,遭遇侮辱,侮辱者一般不会被拘押。

谌乾生虽然是巴格尔的文字秘书,但联合工会不是帝国的行政体系,工会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其受帝国承认为合法,也不是盈利组织,但也不算公职。

“谌乾生,其实你不知道,你的老师傅礼烨见了我,也要称呼一声殿下。”李君威笑着说道。

谌乾生没有改口,只是低头,不再言语。

李君威留了巴格尔吃饭,二人是旧相识,言谈尽欢,到了傍晚,才安排车马送二人回去。

回到了工会大楼,巴格尔眼见所有人都没走,担心自己的安全,立刻说道:“无妨,我只是去见一个老朋友,什么也没有发生。”

“您的老朋友不会是安排您做什么事吧。”人群中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闲聊几句而已。”巴格尔不以为意,说道。

人群散了之后,谌乾生陪着巴格尔处理了一些事物,二人一起步行回了家。谌乾生的父母是西津第一批的移民,其父亲在纺织厂打工,伤残后失去了保障,在讨说法的时候被气死了,母亲也很早去世,十三岁的谌乾生就自谋生路,通过夜校上了西津工业大学,而那个时期,傅礼烨从申京来到西津做学问,谌乾生成了他的学生。

也是在那段时期,巴格尔与傅礼烨认识了,二人一见如故。

“先生,那位真的是裕王吗?”

“怎么,你觉得不像?”巴格尔问。

谌乾生点点头:“是的,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你想象的帝国贵族应该是穿金戴银,吃用讲究,整日摆着仪态,生活无比奢侈,对吗?”巴格尔说。

谌乾生略微犹豫但还是点头:“你想的没错,大部分的帝国贵族都是那样的,当然也有例外,皇族就是例外。我接触过皇帝、裕王,他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简朴,但也绝不奢华,只是有些讲究罢了。可能一些小贵族、富人的生活都比他们浪费,当然,我说的是日常生活,在外交或其他正式场合,他们还是很奢华的。”

“为什么?”谌乾生有些不敢相信。

巴格尔想了想:“应该是皇室传统吧,只有了解百姓,才能统治百姓吧。”

“我更没想到的是,谈起我们的工作,工人的运动,你们也能聊那么久。”谌乾生说。

“这更简单了,皇室需要我们平衡资产阶级的力量,我们要利用他们争取正当的权益。只不过,我们本质上是对立的,只不过矛盾并未激化到那个程度罢了。”巴格尔语重心长的对谌乾生说。

“先生的意思是,皇室是可以合作的,对吗?”谌乾生问。

巴格尔摇摇头:“我也已经无法确定,以往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我认为这样对我们的事业并不那么有利,或许你的老师说的对,我们现在的工作是在黑暗中摸索,遇到什么就做什么,而这个世界需要一道光,指引我们的方向。

我之所以出现在裕王面前,是因为我是温和派,建制派,但这样对我们事业真的好吗?”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巴格尔领导的工会确实为工人争取到了应得的权益,但这与他想要的却完全不同,巴格尔所倡导的,所为之奉献的事业是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没有剥削的社会。可事实却与他所想的越来越远。

比如当初和他一样热血的那群人,现在已经是工会里的领导层,在所在的工厂也是管理人员了,他们的进取心越来越淡了,巴格尔感觉,他身边的大部分人讨厌的不是剥削,而是讨厌被剥削,当他们跻身于上流,进步性就会逐渐的消失。

而且大部分人很容易满足,他们的追求不是免于剥削,而是减少剥削,而帝国政府恰恰就利用这种心态,不断加强工人的福利,法定的工作时间从没有规定,到十二小时,十一个小时,十个小时,九个小时,从加班没有加班费,到有加班费,两倍的加班费,只要福利一提高,工人们就会满足。

还有人利用工会,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比如在去年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新闻,严重挫伤了工人运动,也严重降低了老百姓对工会的观感。

那就是申京丝织业工会被取缔,在过去的十年里,这家工会利用帝国法律,完全垄断长三角地区的丝绸产业的工人,要求各丝纺厂提高薪资待遇,否则就罢工,导致当地的丝纺行业的利润被极大压缩,被迫提高销售价格。

工会又利用法律,提高了丝绸的进口关税,使得整个行业疲软,多家企业破产,而且还让长三角两千多万帝国百姓承受丝织品的高价。因为一个行业而损害了全社会的利益,实在是不可取。

(这个案例参考的是美国的汽车工会)

因为这些因素,帝国各地的工会里,建制派与温和派越来越多,这对帝国的统治是有利的,但长远来看,却是工人的损失。

“我原本以为,工人最大的力量在于团结,现在我才发现,我们需要的是思想,是信仰,是那道光,没有光,一切的团结都是空中楼阁。”巴格尔有些泄气的说道。

“我看您今天和裕王谈的还挺好的,为什么现在多愁善感呢?”

巴格尔说:“乾生,一个被剥削者和剥削者相谈甚欢,本身就是很讽刺的。而重要的是裕王对我们工作的满意,他是谁,是裕王,是统治者,是我们斗争的对象,是我们的阶级敌人,他的满意,只能说明我们工作出现了问题。”

“或许,我们应该要再积极主动一些。”谌乾生说道,在镇北城的联合工会里,确实有这样的声音。

巴格尔摇摇头:“那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罢了,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我们要为工人争取的是正当权益,让他们一分付出得到一分回报,而不是帮他们向原有的敌人复仇,更不是挑战这个国家的法律。

我说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道光,是方向,是思想,是信仰。但愿,你的老师更找到那一道光吧。”

公署里。

沈长河回到了公署,在听秘书说了白天的事后,主动找到了李君威,问道:“殿下,巴格尔先生没有冲撞您吧。”

“我有什么好冲撞的,你可能不知道,我这个人对什么事都看的开。”李君威说道。

wωω ☢TTκan ☢℃ O

“您订购的那些自行车,还有火车站送来的那些货,都是送给巴格尔先生的?”

李君威道:“当然不是他一个人,而是送给帝国工人的,那些勤恳的、认真的、守法的工人都应该得到帝国的奖励,不是吗,而且也不只是送镇北城一地,大部分还是要送乌城。”

沈长河轻轻点头,正如帝国历史上几千年来重视农耕一样,现在的帝国重视工业。沈长河问:“那明天您想去哪里看看呢?”

“这两天天气不错,去郊外看看农场吧,四处看看,轻车简从,不要搞的太大。”李君威说道。

沈长河点点头:“那我立刻去安排,我们就去南边,不如沿着伏尔加河往下游吧,就不要坐船了,乘车或者骑马,伏尔加河两岸都是新开发的农场,规模都不小。既有私人的,也有旗佐的。其中有几家着实不错,大规模使用农用机械,而且面积也很大,是我们本地的农场典范。”

章七六 满清的应对——反华大联盟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一一一 声东击西章二一 无愧于心章一一五 说服章四五九 江川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七六 哥萨克们章一零四 强强对决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六九 洲际贸易船队 南非美洲章六 修筑炮垒章一五二 间谍章三十 态势章六八 鲸鱼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四二零 紧急事态章三四四 白象章一五三 私心章四四九 共同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一六五 斗智也斗勇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十二 总督楚尼斯章二一五 季姬击鸡记章三三一 就是针对小日本章三五六 锡克章三八六 战斗章一三五 太子党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二四三 棉花导致战争章四八二 苏伊士运河章二一六 三皇只战 大阵章四零三 去处章六 招募章五五 海战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五四 意图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二五九 头脑风暴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一七八 父亲的认可章三二 马吉翔章三六八 改革试点章二六六 交接章三一 瓮中杀鳖章二九四 还是谈判吧章三四六 筹码章一五一 恩科章九一 儿子论与闺女论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会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一五五 暴风雨章七六 风帆战列舰时代终结章一六三 演讲章一五九 帝王心术 下章二八九 国联章三八八 高乔人的出路章二一二 收编章三二一 纺织品份额章一零五 阴谋章一八一 科举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五二 洲际贸易船队 吕宋章二九 北海据点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九一 倒幕联盟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三三五 全国运动会章三二八 天皇章二四三 棉花导致战争章三四二 一个天才章七五 野蛮冲撞章三八二 一个屁章八八 那一千多万的用处章二二三 三皇之战 胜利章十五 如愿章一一八 突击 突击章二九四 还是谈判吧章十三 侦查鸡笼港章二十 收服章十一 夜袭章八二 打破反华联盟章五五 金币的碰撞章一一四 范迪门的奉献章二八 海盗章二四八 驱虎吞狼章四二八 接头章四八六 求变章三七一 国联总部章九十 有限的损失章一四三 疯狂章一一零 城墙章一二一 淘金章二八 海盗章十 虎尾珑社章一二四 小小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