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一零 一个记者

在威廉王储代表普鲁士答应为奥斯曼帝国提供军事支持后,李君威就已经牵头非洲开发公司与普鲁士方面洽谈殖民地的买卖协议。

非洲开发公司是同意把西非的部分处于亏损的据点出售给普鲁士,虽然威廉王储随行的外交官员提前准备了地图,甚至得到了授权,而非洲开发公司也有意愿甩掉这笔负资产,但因为帝国海外事务部的插手,让谈判变的旷日持久,最终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谈判,期间完成了勘界定边。

实际上,这一的殖民地交易,直接奠定了帝国南非地区领土的边界。

帝国开拓南非六十多年的时间,南非地区已经有了接近五百万的人口,分为了开普敦、南非、瀛洲和内陆四个行省,四个行省的疆域可不只是包括后世的南非和马达加斯加,还向北发展到了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莫桑比克境内。

在非洲东海岸方向,其疆域界限是确定的,那就是以林波波河为界,这条河以北就是非洲开发公司和葡萄牙东非总督区的殖民地,当然,在河南岸,也有大量非洲公司的产业。

而在西海岸,界限则一直没有确定。

早期帝国从南非地区向北扩张的主要动力有三个,捕捉奴隶、寻找黄金、寻找钻石,在彻底禁止奴隶制后,只剩下了后两者。因为向北都是沙漠和山地,动力完全不足,倒是非洲开发公司早几十年前,有意愿在西非地区打开局面,建立殖民地。

但是在近些年,帝国的海外扩张模式有了转变,在早年,海外殖民扩张选择区域,首看人口和土地,有人口就有消费市场,有适宜的土地就有原材料生产的基础,但这些年越发改变了。

帝国上下越发的认识到,那些不同文明、不同人种的人口,对国家是一种负担,屠杀、迁移不人道,而放任则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相反,随着工业革命进一步深化,土地的价值展现已经不同了。

早年只有能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才有价值,棉花、甘蔗、烟草、咖啡等农作物是海外贸易的主流,但随着重工业的崛起,矿产资源的地位在提高,以往不被重视的山地、沙漠,也被重视起来,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这些不毛之地下面会不会埋藏着铜矿、铁矿。

比如帝国的南美地区,就因为智利北部的硝石矿与西班牙的利马总督区产生冲突,一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才完全勘定边界,解除了冲突。

因此,帝国这些年在非洲南部依旧向北探索开拓,北部的纳米比亚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是不毛之地,同样也是非洲异族的天堑,尽可能向北,把无人之地收纳入帝国版图,是南非地区的最近十年的主要工作。

这种工作以探险为主,因为当地人口实在过少,也没有发现像样的资源。一直到进入了大盐沼盆地(卡拉哈迪盆地),帝国探险队发现,再往前就是热带雨林区和热带草原区了,这些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疆域开拓由此打住。

边界线确立了,谁来保卫这条边界线呢?为了保卫边界,帝国支持了非洲开发公司殖民地西非,只不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类似的支持明显是失败的,索性支持葡萄牙殖民安哥拉地区,但也不甚成功,因为葡萄牙是小国,向非洲内陆殖民能力不足,他们更愿意把资源放在富饶的巴西。

现在普鲁士愿意插手进来,那自然是好的,但帝国希望其在葡萄牙的安哥拉殖民地与帝国内陆省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并且在屏障之后还有第二道屏障,非洲开发公司,也就是说,帝国支持非洲开发公司把部分殖民地卖给普鲁士,但不希望非洲公司就此退出西非。

这就意味着帝国政府既需要帮助非洲公司从普鲁士获得更多的利益,还要为其提供一部分补偿。

办法很简单,普鲁士的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热带经济作物,比如用棉花发展纺织业,而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会诞生很多消费,新生的中产阶级会消费蔗糖、咖啡,而这些非洲开发公司都能提供,同时,非洲开发公司本身还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航运公司,也可以提供远洋航运服务。

而非洲开发公司的殖民地出产了大量与帝国同质化,形成竞争力的商品,一直被限制,只要稍稍放开这类限制,亦或者给予其相应的特权,就可以换来非洲开发公司为帝国戍守边疆。

昔兰尼加地区。

沙漠与小镇的边缘,枪炮声此起彼伏,阿里趴在炙热的沙地上,用白袍子盖住身体,亚麻布裹着脑袋,躲避着风吹起的细沙,在不远的小村镇,战斗在进行着。

这是埃及军团抵达利比亚的第一仗,阿里为此提前进行了准备。他首先派遣手下军官,以阿玛尔帕夏使者的姿态进入小镇,宣传要全村镇的人一起对入侵的基督徒进行神圣的战争,并且公开处决了地中海公司派遣到这里官员和本地投靠的长老,共计十二个人。

这显然会引起本地地中海驻军的连锁反应,很快就有一支队伍从班加西赶来,阿里原以为,也就一二百人的小队伍,因此早就制定了打援计划,派遣贝都因人埋伏在沙漠了,但等敌人近前才发现,来了七百多人,还有炮兵,而且以战斗队形前进,不断派遣小队对南侧沙漠侦查,伏击肯定是打不成了。

因为阿里发现,贝都因人确实吃苦耐劳,可是对火器掌握不好,虽然配备的全都是线膛枪,可不会瞄准,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阿里放任敌人进入小镇,趁着沙尘暴,让贝都因人冲进了小镇,四面八方的进攻打乱了殖民军的阵地。

而阿里的精锐的卫队和一部分贝都因人就埋伏在小镇西侧通往班加西的道路上。所有人的枪械都被收缴,分给卫队使用,只要敌人出来,就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谁?我不是吩咐了,不许妄动吗?”阿里看到一个裹着头巾的人猫着腰过来,他严厉骂道。

“我!”那人口中的汉语脱口而出,紧接着就是用阿拉伯语说:“是我,热普卡提江。”

阿里拉着那人躲在沙梁后面,一时也不生气了说:“热普卡提江兄弟,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危险啊。”说着,他摸向热普卡提江的腹部:“你的宝贝呢,不会弄坏了吧。”

热普卡提江掀开袍子,露出了一具便携式的照相机,他说道:“不会的,我一定要把你们反抗殖民者的英姿拍下来。”

“好兄弟,你也要注意安全啊。”阿里提醒道。

热普卡提江虽然长着阿拉伯人的模样,但他不是阿拉伯族裔,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现年二十四岁,他的身份是一位记者,只不过是帝国的少数民族,塔吉克人。

热普卡提江出生的时候,他的家乡南疆就已经纳入了帝国版图,小时候的他还见过部落里的男人和说不一样话的外来人打仗,死伤不小。等到了中学时候,他的父亲因为毒打一个奴隶,而被削低了爵位,等到高中毕业那边,赶上外藩改制,家里奴仆全都被解散。

作为一个帝国外藩贵族子弟,热普卡提江对帝国是有一定怨恨的,而因为上学,他也有比家乡的人更有见识,见过伊犁、轮台两城的繁荣,见过西安的高楼大厦,与贫苦的家乡同族相比,同族的生活过的并不好,而且他还屡屡听到父祖两辈人对宗教局的怨念,认为宗教局篡改了经文,污化了信仰。

带着爷爷没有完成前往麦加朝圣的遗愿,热普卡提江踏上出国之旅,他要替爷爷去朝圣,要看看真正的信仰之地是什么样的,要看看是不是帝国的统治阶级让塔吉克人生活水平下降,要看看宗教局是不是真的是某些人嘴里控制天方藩民的工具。

但等他抵达西津,坐船来到阿拉伯的世界,才发现拥有纯粹信仰和宗教起源的地方,人民生活过的还不如自己的同族,这些人要承受封建贵族和宗教的双重压迫,简直和奴隶没有什么区别。

他最难接受的就是宗教对于人身自由的压迫,他可不想自己的两个妹妹每天蒙着黑袍,在家里不许出门,不想他们嫁给一些粗鲁野蛮的家伙。

原本想要在麦加学习宗教的热普卡提江很快改变的计划,他成为了记者和旅行家,他要用自己的笔记录所见所闻,要让家乡的父亲等一些井底之蛙知道,你们所抱怨的,是你们向往之地的人想得而得不到的。

而阿里看重的就是热普卡提江的身份,阿里这个上埃及的贝伊在西奈行省原本没有多少名声,或者说,拥有的名声也是和其他贝伊类似,但随着热普卡提江发表在《西奈日报》上的一份报道,阿里就与贝伊们完全不同了。

阿里不再是混吃等死、剥削百姓中的一员,他成为了抵抗殖民者入侵的英雄,成为了神圣战争的领袖。阿里进西奈行省时籍籍无名,从开罗出发的时候,则是鲜花与掌声,让他意识到报纸等传媒的重要性,当热普卡提江申请成为随军记者的时候,阿里立刻同意了。

威望是政治家的最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威望这种东西,就如同美女,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在阿里看来,热普卡提江的照相机和一支笔,比他手下先遣队这一千多人还要重要一些。

“你确定在这里可以拍到殖民者被打死的照片吗?”热普卡提江问道。

阿里说:“确定,你的照相机还是那种一照相就会亮的那种吗?”

“当然。”

阿里说:“好,那我肯定让你拍到好的照片。”

“但是我担心那些贝都因人,他们太野蛮了,不像是军队,而更像强盗,我不认为凭借那几百贝都因人就能通过惨烈的巷战把殖民者赶出小镇。”热普卡提江说道。

阿里笑了:“我也这么觉得的。”

“那您......您为什么还要.......。”热普卡提江惊呆了,他以为阿里有什么后招安排,或者说自己对贝都因人的战斗力有什么误会,谁知道自己胡乱猜想的就是事实。

阿里指着沙丘下的道路:“镇子里的战斗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贝都因骑兵把殖民者杀的逃回班加西,一种是,贝都因骑兵不是殖民者的对手。前者,殖民者会主动送上门,而后者,因为这条路是我给贝都因人选择的逃亡道路,殖民者也会来。”

热普卡提江闻言,竖起了大拇指:“阿里将军,您真是狡猾的狐狸,请不要误会,在我们中国,这是赞美的话。在西奈行省的时候,我在报纸上称呼您为勇敢阿里,但是现在,我认为你应该被叫做沙漠狐狸。勇敢又聪明,肯定能让殖民者倒霉的。

太好了,沙漠狐狸,这真是一个好名字,我要把这个称号加入到标题里!”

“好的,我的兄弟,假如有一天,我去了塞得港或者伊斯坦布尔,人们叫我沙漠狐狸,我肯定会告诉他们,这是你给我起的名字。”阿里哈哈大笑。

也就是这个时候,小镇西边出现了乱糟糟的骆驼骑兵,顺着道路跑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被打的七零八落的贝都因人,紧随其后则是殖民者的骑兵,追杀而来。

阿里立刻招呼手下枪法最准的五个人到跟前,他看了一眼,问热普卡提江:“兄弟,你看先打哪个,你说什么时候打,我们就什么时候打。”

“打那个衣着华丽的骑兵,穿着红色的衣服的,应该是个英国佬!”热普卡提江说道,但他很快反悔:“不不不,还是打那个扛着旗帜的骑兵,那更有象征意义。”

阿里立刻吩咐手下开枪,热普卡提江趴在沙丘上,如愿以偿的拍摄到了旗手被打落马下的照片。

而紧随其后,伏击的埃及士兵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这些人使用的全都是线膛枪,一人少则三四支,多则七八支,打完也不需要装填,继续开火,火力之密集,好像有数千人在伏击,至少有两百多人被打死在了道路边。

章二八二 平衡章一零四 处分章一零二 定策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么叫穿越吗章三十 对定国的考验章四八 服务章二二一 三皇之战 决战章三零四 苏伊士地区章十九 烘干窑章二八 海盗章二一七 三皇之战 正名章六二 考试制度章二七 山东攻略章三八八 高乔人的出路章一零四 惊变章八三 棒子与泡菜章一二四 解决章三四一 卑微的想法章三九八 落子章二二五 变更著作权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二四 收获与整饬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八八 那一千多万的用处章四八三 思维章一九九 西班牙的王位章四二六 主动上钩章四八六 求变章二八六 大失败章九四 前往欧洲的贸易章一八一 天牢里章四二二 最后的岁月 中章八六 卜加劳铸炮厂章二十三 远征准备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贸易章五二 河原田兵卫章一六九 藏地游记 上章九八 登陆战章八四 铧式犁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一零一 蒸汽机章三零九 适合 不适合章二一八 错乱章四三五 充分的讨论章二二七 巴拿马铁路章七八 备胎们章一一九 两洋公路与南华章一五四 帮扶对接章一 西班牙必胜秘诀_苟字决章十九 烘干窑章十二 问罪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二二一 闭门养病章三六 广而告之章一五三 私心章一零三 巧夺苏州章一八一 天牢里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权章六九 分锅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一七零 死前诛心章二九 团练 上章四四 教训皇帝章四三二 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章十七 秘鲁总督区的海军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三七七 招募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一六五 斗智也斗勇章十二 战略调整章三六 投桃章五二 洲际贸易船队 吕宋章四三七 复冰章三四 青岛章一零五 新一轮外交章一四八 老父亲的爱章四三七 复冰章九二 大幕拉开章二三 济州岛章一百 谈判章五九 谋划章二四三 棉花导致战争章六 军制章三六 江南之行章八一 意图章二一零 斯文扫地章三七九 海战章四六三 红楼章一零七 转向,战列线决战章八七 加征公投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战争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二八三 乌克兰联邦章三五八 刺杀章四五八 必然章四十 困局章十七 认罪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一四六 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