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 三路齐奔宁古塔

听了沈犹龙最后一句话,李明勋就知道多说无益,他起身告退,放下了冰凉的茶盏,走出了书房,天已经亮了。

沈达春追了出来,递给李明勋一把伞,指了指北面来的乌云,说道:“李兄,乌云将至,怕是要变天了。”

李明勋看了看北面席卷而来的乌云,点点头:“是啊,要变天了啊。”

忽然,李明勋想起一事,从怀中掏出一个盒子,递给了沈达春,沈达春打开一看,盒子里是一些树皮,他想可能是药材,拿起来嗅了嗅,却没察出是什么药材。

“这是万里之外的美洲的一种药材,名为金鸡纳树,对治疗恶行疟疾有奇效,沈兄与老大人久居广东这湿热之地,应该是用的着的。”李明勋说道。

说道自己术业,沈达春笑了:“李兄这么看重,定然不会作假,但只是树皮,不曾用作配方,如何能有那么效果?”

李明勋也说不清楚:“具体也说不清楚,总归是洋夷用命试出来的,不会错的。前段时日,沈兄为社团觅得多种避瘴、除虫、治病良方,在下不过是投桃报李罢了。”

清国,盛京。

博洛骑马奔驰在大道上,前往饶余贝勒阿巴泰的府邸,他是阿巴泰的第三子,也是满洲第三代的佼佼者,但因为父亲出身不高,所以和父亲一样,纵然战功赫赫,在朝廷地位也是不高。

拐过街角,博洛看到有一人行来,看清面容之后,博洛连忙下马,喊道:“二哥,你也来了。”

这人便是博洛的二哥博和托,在长兄早夭的情况下,如今家中成年兄弟之中只有博和托、自己和老四岳乐,而老四如今尚未娶亲,还住在贝勒府中。

博和托应了一声,托了托手中的一件衣服,说道:“三弟也带了吗?”

博洛连忙从袋子里取出,竟然是和博和托一样的皮裘,这皮裘也是很有来历,当初父亲阿巴泰不受重视,纵然都是老汗的儿子,其他旗主家过的富裕,自己家却是贫困,冬季来临,父亲把自己的皮裘改了两件给自己和博和托一人一件,还因此被所有的旗主王爷责骂,受到惩罚。

“今天阿玛怕是有重要的事情交代。”博和托说道。

博洛点点头,牵马而行,到了门前却是发现大树之下拴着七八匹好马,马鞍华丽异常,其中还有旗主才能用的式样,博洛心生疑虑,问道:“二哥,这是怎么了,这些王爷郡王,怎么登咱们家的大门?”

博和托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但是咱们先别进去了,在这里等着吧。”

二人在外静等,到了中午才是有大量的人出来,人群中有礼亲王代善,其余几个也都是实权人物,一个个与阿巴泰热情攀谈,久久才去。

博洛跟着阿巴泰进门,见桌上摆满了礼品,岳乐和福晋正在收拾,博洛更是心中不解了。

阿巴泰领着三个儿子进了里屋,坐下之后说道:“今年抢西边,皇上有意以我为主帅,所以他们才来巴结,希望我多照顾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嗣,可是我担心这是皇上设的局。”

博洛立刻明白了过来,他想了想说:“阿玛别乱想,皇上左不过是想平衡一下罢了。”

“皇上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几个叔叔却是个个康健,豪格勇武有余谋略不足,皇上栽培阿玛,就是要为以后考虑,您不出征,难道让十四叔十五叔领军吗?”博洛说道。

阿巴泰摆摆手:“罢了,无论如何,我还是得先为自己家考虑,我本身就受了出身的影响,半生不得志,你们三个万不可像我这般,但是此次出征明国,我把你们三个都带上,怕是别人要说闲话。”

博洛说道:“带上二哥吧,二哥勇猛,只要立下战功,必可得恩赏。”

阿巴泰自然明白自己儿子的想法,三个儿子中,博洛积功已经成贝子,老四岳乐镇国公,只有博和托,只是一个辅国公,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在阿巴泰眼里,最看重的就是嫡出的岳乐,将来要承袭自己爵位的,阿巴泰说道:“这次征伐明国,岳乐跟我去。”

博和托脸色微变,没有敢说话,阿巴泰从他二人手中拿起皮裘,说道:“你二人知道这皮裘哪里来的吗?”

“这是上好的貂皮,怕是东海那边出产的。”博和托说道。

阿巴泰道:“你说的没错,皮裘在那里,你们的前程也在那里!”

博洛吃惊道:“您是想让我们出征东海?”

阿巴泰示意二人坐下,说道:“伐明的事情还在讨论之中,确定下来也得到十月,但是皇上已经下旨,让安平贝勒率领正红旗和汉军旗一部,前往宁古塔,进讨东番岛夷。安平贝勒麾下都是些粗野之人,少有宗室,你二人若是在其中,定受重用。”

博洛心中略微明白了,安平贝勒杜度是老汗的长孙,其父早就因为过错被杀了,杜度算是宗室中少有几个有能力没野心的,如果他能平了东面的战乱,便可以名正言顺的从礼亲王手里夺取正红旗,变成第二个济尔哈朗,增加继任皇帝对八旗的控制。

而出征东海可是苦差事,八旗那些养尊处优的贝勒、郡王们哪里愿意去,如果自己抓住机会,未必不能获封贝勒。而且伐明动辄就是大战,自己官卑职小,无法督领大军,小胜不显大功,而在宁古塔就不一样了,那里连千人规模都是大战了,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儿子听阿玛的。”

“我也是。”

博洛二人纷纷表态,阿巴泰点点头:“那你二人去收拾一下吧,大军已经抵达了宁古塔,你们随安平贝勒一起去吧。”

七月,永宁城。

永宁建城已经超过了一年,已经渐有规模,修筑了三座小型炮台,一座占据了制高点,两座封锁了河道,而永宁城则已经出现了周长三里的土围子,随着砖瓦窑已经投产,并不算高的城墙开始包砖,虽然城墙不过两丈高,但已经是难得的塞外雄城了。

永宁行政长官区拥有目前社团最大的架构,掌握着面积最大的领土,其架构内还有三个二级行政区和海参崴这个要塞区,只不过因为来自大本营的移民太少,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永宁城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军事能力,在这里养兵的成本实在是低廉,而又面临着周围部落的威胁,又有对清作战,对朝警备的重任,所以维持着一支规模巨大的部队。

与其他行政长官区以开拓、贸易为主不同,永宁长官区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清作战,而攻打宁古塔是从去年定鼎永宁之后就确定的目标。

长官公署的会议桌上摆着一幅巨大的地图,可以看出,社团以黑龙江及其支流为航路,已经建设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据点,多是补给点和贸易点,其中几个据点已经逼近了宁古塔。

宋老七作为永宁行政长官区的行政首长,亲自为李明勋介绍对宁古塔方向的备战事宜,从图上就可以看出,社团进攻宁古塔一共有三条路,一条是海参崴-会宁-宁古塔,一条永宁城-兴凯湖-绥芬-宁古塔,最后一条则是永宁城-松花江-牡丹江-宁古塔,各有优劣。

第一条最近也是最方便,社团军队和补给从海参崴换上小船,进入图们江航道,抵达朝鲜的城市会宁,然后上岸通过大约四百里的山路就可以抵达宁古塔,但是这需要社团的盟友配合,在沈器远没有实力也没有意愿和清朝撕破脸的情况,这条路第一个被排除。

第二条道路是从永宁城搭乘船舶,逆流而上,从黑龙江航道到乌苏里江航道,可以直达兴凯湖,然后上岸,走陆路前往宁古塔,这条路是满清赏乌林的道路,中间还有绥芬这类的驿站,可以说最为成熟,唯一不美的是,长达八百多里的山谷道路,崎岖难行,行军不易,补给更难。

第三条则是从永宁城出发,沿着黑龙江航道进入松花江航道,再进入牡丹江航道,经海兰河(后世叫海浪河,这里的宁古塔是旧城,而现在的宁古塔遗迹是新城,康熙年间更改的。)

这条道路最长,但是绝大部分道路都有航运便利,去年与今年开冻之后,社团的载重在三千石左右的平底沙船可以直接进入牡丹江,对此李明勋并不怀疑,松花江本就是黑龙江第一大支流,哈尔滨以下航道可以通行千吨大船,虽说牡丹江下游河段也有一定长度的通航能力,但是在牡丹江和松花江一带的有一处浅滩区,大船不得过,却可以换成小船,直达宁古塔。唯一的坏处是,逆流而上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从永宁城出兵,需两个月才能抵达宁古塔。

第三条航路并非从未使用过,无论是当初亦失哈建立奴儿干都司,抵达永宁城,还是后世康熙皇帝出兵雅克萨,都用过这条航路,即便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几次征讨东海女真,也沿着这条路进入黑龙江,只是他们是顺流而下,社团是逆流而上。

“通过图们江、会宁前往宁古塔是肯定不行了,其余两条路,你们是如何议论的?”李明勋问道。

永宁地方会议的几个议员相互看看,满是笑意,宋老七说道:“我们商议之后决定,两路齐头并进,协同使用。”

宋老七的手点在了兴凯湖说道:“当初您与朝鲜沈器远秘密联盟,为了分担海参崴的压力,避免与沈器远开战,我们出兵占领了兴凯湖,把这里纳入社团的统治范围,准备在兴凯湖一带和东虏决战,但是开春之后,东虏一直龟缩在宁古塔,没有出兵的意思,所以需要我们出动出击,我准备以兴凯湖一带的军队为主力,再从海参崴抽调部分,配合您从大本营带来的兵马,约有三千人,其中战兵两千,杂役和辅兵一千,而兴凯湖存储的物资,除了支援军队进军,就是以备不测。”

“军队抵达宁古塔之后,就由松花江水路补给吗?”李明勋问道。

宋老七重重点头:“这条水路虽然长,但是运力强悍,除了三姓滩一带需要换桨帆船,几乎没有什么阻碍,社团已经在三姓滩一带设立了营地和仓库,储存了大量的物资,并且拉拢了周围几个部落,应该没有问题。”

“你也想利用这条水道,完成更深入的征服吧。”李明勋却是笑了。

宋老七没有否认:“确实,我们已经发现,通往黑龙江上游,部落少而且非常穷困,除了呼玛尔的金矿,几乎没有什么开发的资源,大量的部落分部在松花江、牡丹江一带,今年开春后的盐铁走私贸易就带来了大量的毛皮、参茸收入。”

“现在是七月,宁古塔九月就会下雪,如果下雪之前没有攻下宁古塔,你准备如何?”李明勋又问。

宋老七道:“自然是撤兵,考虑到这里的气候,随时可能大雪封山,堵住返回兴凯湖的道路,所以撤军应该是撤往三姓滩,在那里过冬,我们已经试验过了,只要不是暴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永宁城都以通过船舶和冰舟进行补给,今年年初,我们还向呼玛尔金矿区补给了五百石粮食和一些鹤嘴锄、铁锹之类的工具。”

李明勋微微点头,呼玛尔距离永宁城有近三千里水路,冬日能补给这么多的物资,效率也是不低了,远征宁古塔,李明勋最担心的就是补给,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数千士兵跋山涉水远征荒蛮之地,后患无穷。

而在通报船送达大本营的报告中,为了征服周边区域,永宁行政长官区一直想方设法的打造输送兵力和物资的工具,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现在也是看看成效的时候了。

“冰舟?这是什么,带我去看看。”李明勋也是来了兴致。

章一九八 潜流章十 拥抱世界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五六 女人章二二一 卡尔洛章六一 公车上书章一零八 爪哇海战 三章十 拥抱世界章六 抢人抢炮抢船章三一 线列步兵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三零六 紧张局势章二八 ‘招安’章二八 对澳支持章三九 义军的待遇章八七 政策章八二 停战谈判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绸缪章五二 洲际贸易船队 吕宋章七四 满清应对——分藩章一九七 出兵章三八六 战斗章三 把国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四三七 海军限制条约章二四一 新法兰西章三八六 战斗章三三九 灵活的政策章五 长梢弓与穆什克特章一零六 爪哇海战 上章三 结义章一五四 母马计章三三六 安排章三三九 灵活的政策章二三七 说白了,还是钱章一四九 方法章二二二 三皇之战 优势章四九 早做准备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七六 风帆战列舰时代终结章三五七 计划章五 聚兵章七十 江南震动章四六 盛怒章八四 炼铁与铸炮章二四一 新法兰西章一九九 前锋章一零七 没有选择章三七六 浪子营章一三零 兄弟章十五 兴师章二九三 老问题新解决章四一五 沙皇章六零 注定挨抢的朝鲜章三三八 死亡之夜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弹章三五 击毙阿巴泰章三三 千里追击章六 抢人抢炮抢船章四五三 维新社章三七四 第乌章十五 意外频发章七七 枕头章六四 朝鲜的冬日章二二三 谨慎章二五 立足吕宋章三九六 烟草章一七九 太子的顿悟章四二二 让敌人配合章六八 鲸鱼章八十 骚扰章四六四 会面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三二 冷暖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二零五 没有欺负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七四 宗教带来的问题章三 把国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八六 卜加劳铸炮厂章二五三 受困章一八四 名满江南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一一三 难以置信章十七 秘鲁总督区的海军章七十 裁决朝鲜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七六 满清的应对——反华大联盟章三五 绥靖政策章三四九 国营联运章二二八 作战处章十六 必然的鸿门宴章一九五 太上皇亲自出马章五 聚兵章三七 救国良方 上章一七八 夷兵凶猛章二九七 与法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