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二 最后一策

这下李明勋可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连忙道歉,躬身说道:“老大人莫要往心里去,明勋这商人的臭毛病一时半会还改不了,让您笑话了,呵呵,来坐下,咱们好好商议一下。”

沈犹龙含笑说道:“你这孙猴儿,整日的有这些心思,老夫又不是为了自身,是为了朝廷,哪里容你这般讨价还价。”

李明勋连忙赔笑,说道:“是是是,大人公忠体国,明勋望尘莫及,定然以大人为榜样。”

地图重新被摊开,李明勋指了指其中一条河流,说道:“老大人,便以这深圳河为界吧,往南俱归社团,依旧是三十年租期,如何?”

“这里有官富盐场.......。”沈犹龙为难说道。

李明勋心道:“你不让我讨价还价,自己却这般拿捏!”

“一个盐场而已,出产不丰,当不得什么价值。”李明勋道。

沈犹龙问:“那当地百姓呢?”

李明勋笑了:“愿意迁走的,自然由官府分资安置,不愿意迁走的,便是香港之民了。”

“总督衙门要预收三年租金!”沈犹龙道。

李明勋自然不在意,预收几年租金并不算什么,关键是多少:“您要多少?”

沈犹龙毫不迟疑:“一百万两!”

“什么?一百万两!这里又没有金矿!”李明勋差点跳起来。

沈犹龙道:“老夫编练新军,缺银如此。”

李明勋算是明白了,沈犹龙这个家伙是宰定自己了,他站在那里,仔细看着地图,心中不断考量,虽然社团也可以通过预收租金的方式从缙绅那里得到银两,但断然没有一百万这么多,毕竟香港目前还用不了这么大的土地,新界也就沿海地段值钱,其余怕是一文不名。

“当真一百万两,一点不能少?”李明勋郑重问道。

“一分不能少。”沈犹龙回答的也干脆。

李明勋想了想,说:“好,我答应了!”

“就这么干脆,不再讨价还价了?”沈犹龙有些不敢相信。

李明勋道:“您缺一百万两,在银子上我不还价,但有几个要求需要您答应,答应了,这事儿就结了,不答应,也就算了。”

沈犹龙道:“你说!”

“第一个条件,一百万两作为五年的租金!与每年香港本岛的地租银一样,由香港行政长官上缴广东布政使司衙门。”

沈犹龙犹豫片刻,说道:“好吧,就算五年!”

李明勋见他答应,亲自取来纸笔,开始拟定条约,条文写的极为清晰。

“第二个条件,深圳河以南的新租界可不值这个价格,一百万两还需要把大屿山、果洲等岛屿一并租给社团。”李明勋在地图上指了指香港周边的几个岛屿。

沈犹龙看了看都是些小岛,也就大屿山大了些,实际上,这些岛屿也处于社团的实际控制下,上面也有灯塔等航海设施,沈犹龙自然答应。

“第三个条件,不能像当初租香港那样,设立各种条件,在社团控制的租界,社团想要做什么,朝廷都不得干预。”李明勋说道。

这下沈犹龙警惕起来,他问:“你想要做什么?”

李明勋道:“挖壕沟,修炮台,筑要塞,建兵营,总之,想干什么干什么!”

“你这是要抗拒王师,割据自立吗?”沈犹龙脱口而出。

李明勋没有回应他,只是认真看着沈犹龙的眼睛,一句话不曾说。

沈犹龙与其四目相对,见李明勋眼神诚恳,也不作辩解,已然明白了一切,他问:“明勋,你就对老夫,对大明朝廷如此没有信心吗,以为满清可以打到这两广之地来?”

“我一向悲观,您是知道的。”李明勋没有解释,而是不咸不淡的回应了一句。

“您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李明勋见沈犹龙不说话,问道。

沈犹龙许久不答,过了好久,他问道:“你什么时候能拿出一百万两银子。”

李明勋道:“两个月内,我会把银子送达广州的。”

沈犹龙好似被点燃炸药一般,站起来把桌子上的茶盏横扫在地,怒道:“你有那么多银子,为什么就不能扩编一支新军,帮助大明保卫疆土呢,你不是常常以华夏后裔自居,总说自己与大明百姓同根同源吗?老夫看你也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商议的好好的,想不到沈犹龙会突然爆发,李明勋却也不是吃气的,他一脚踹翻了眼前的桌子,喝道:“你骂我做什么,大明的缙绅千千万,哪个不是万贯家财,哪个不是华夏后裔,哪个不是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不拿钱去保卫疆土,偏偏让我来做,他们还是大明之民,万民之表率,为何不去做!

你好好想一想,大明朝,从天子公卿到贩夫走卒,在杀虏保土这方面,有谁比的上我做的多!你们大明如今连中原都丢了,而我呢,收复了奴儿干都司大部,你们杀过几个东虏,我呢,贝子、郡王、大将军,甚至连皇太极都死在了我手里,凭什么要求我做更多,而你们却可以坐在衙门里想清福!

是你们贪婪愚蠢,守不住这大好河山,保不住万千百姓,我一心一意,想方设法的在帮助你们,何曾做过对你们不利的事情!我若是沽名钓誉,直接去北京去找福临,海陆并进瓜分了你们大明朝,岂不是更好,什么狗屁土地值得一百万两白银,我若不择手段,这种地,想要多少有多少!”

听到办公室里的争吵声,乌穆带着几个侍卫冲进来,李明勋愣了愣,喝道:“都给我滚出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进来!”

沈达春见李明勋如此暴怒,连忙拦住自己父亲,说道:“父亲,您糊涂啊!”

沈犹龙被李明勋大吼了一阵,早已清醒,知道自己冲动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李明勋捡起地上的纸笔,把方才想好的条件一应写上,放在了沈犹龙面前:“条件就是这般,一字不改,您若签了,一百万两松江平库纹银两个月内送抵广州,若是不签,何时离开,我李明勋以礼相送!”

“李兄切勿着恼,父亲别无他意,只是如今国难当头,只想着有钱出钱.......。”沈达春接过那条约,小心劝慰道。

李明勋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老大人,沈兄,我实话说了,社团公账上,现在连二十万两都拿不出来了,我承认海贸是赚钱,但是也没到一船货物出去半船银子回来的地步,社团没有金山银山。从崇祯十五年末到现在,社团安置了五十多万难民,购买了上千万石的粮食,战事更是从未止歇........。”

“那一百万地租银........。”沈达春犹豫了。

李明勋道:“简单,以社团的名义向联合银行借贷便是,反正已经借了三百多万,再借一百万又如何。”

沈犹龙听了这话,眼角湿润,沈达春更是感慨说道:“古人云,毁家纾难,如今李兄借贷御虏,实在是........。”

李明勋摆摆手,诚恳说道:“我没有你想象的那般伟大,我只是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我是个商人,无利可图的事情我不会去做,但也不会到不择手段的地步,我只是个寻常人罢了。”

话未曾说完,李明勋站起来,把桌子扶起来,他走到一边的酒架,取来一壶酒,给自己和沈犹龙倒了一杯,然后一口喝光,道:“今日明勋没了形状,在老大人面前失礼,在这里赔罪了。”

沈犹龙看了看那杯酒,就要伸手去端,李明勋按住沈犹龙的手:“老大人慢饮此杯,听明勋把话说完。”

李明勋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喝了之后,说道:“今日之言乃是发自肺腑,觉悟半点虚假,定然也有得罪之处,你们也只当是明勋醉酒之言,这是最后的建议,自此之后,明勋自当从善如流,再不置喙国朝大事!”

听了这话,沈犹龙脸色凝重,知道李明勋必然有惊世言论,他深吸一口气,道:“你且说吧,出你之口,入我父子之耳罢了。”

李明勋直接说:“如今东虏大军南下,我以为江南必当守不住,老大人想练新军保家国,心思是极好的,但我觉的不过是杯水车薪,想救大明,二百万做不到,两千万还差不多........,呵呵,不谈钱了,反正我也没钱,如今我不能献银献军,那就献策吧。”

“你有何计策?”沈犹龙问。

“老大人,江南若失,不知您当如何?”李明勋问。

“自然是北上勤王,护卫天子了。”沈犹龙毫不迟疑。

李明勋又问:“若天子被俘或者殉国了呢?”

沈犹龙一把拉住想要怒斥李明勋大逆不道的沈达春,说道:“自当按照长幼序齿,亲疏远近而拥立新皇!”

李明勋大赞一声好,说道:“按照大明嫡亲血缘,南京天子之后,便是神宗之孙继承,如今大明之中,神宗血脉最近的,莫不不是广西梧州桂王一脉。”

(这个时候,未来的永历皇帝还不是桂王,他兄长还活着,而桂王原来就藩湖南衡阳,因为张献忠才逃广西的。)

“明勋对我大明之事倒是了解极深。”沈犹龙淡淡说道,他也就是和李明勋说说,和任何一个人说,这都算是大逆不道的言论。

李明勋道:“梧州在两广辖地,一旦南京那位有失,大人凭借两广总督之权位,在大明余脉之中算得最强,一旦迎立,便是从龙功勋,必可大权独揽,到时候两广之地,老大人完全可以为所欲为。”

“便如你所说,老夫也不能一手遮天.......。”沈犹龙道。

李明勋无奈叹气,说道:“老大人误会明勋的意思了,明勋不是让您坐首辅之位,居百官之首,那根本无用,明勋希望的是大人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放肆!”沈犹龙喝道。

李明勋摊摊手,继续说道:“我说了,这是最后一次,索性一吐为快,实际上,最好的办法是老大人自立为王,专擅两广一切事物,以天下为己任,以保文明复华夏为目标,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筹措粮饷编练新军,以铁血无情治国,以严刑峻法施政,凡是阻挡违逆者,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够了,你怎么有如此狂悖想法,莫不是失心疯了!”沈达春大声劝说。

李明勋一摆手,挡住了他,继续说道:“若老大人有意如此,我愿意担保,社团必当为老大人驱使,鞍前马后,同心一体,共赴国难。”

“你......真是疯了!”沈犹龙站起来,喝道。

李明勋道:“这是唯一的办法,老大人,我可以保证,东南任意一省齐心,盖过满清倾国之力!”

沈犹龙不愿再听,他走到桌前,从怀中掏出大印盖在了那李明勋亲笔书写的文书上,取走其中一份,对李明勋说道:“今日你妄言狂悖,老夫只当是醉酒胡说,日后若再敢如此,休要怪老夫无情了!”

说罢,沈犹龙带着儿子,摔门而去。

“愚忠夫子,若无霍光、曹操之气魄,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你若如此迂腐,谁也救不了大明了!”李明勋追出房门吼道。

沈氏父子走出了市政大楼,上了一辆马车,直奔码头而去,沈达春见沈犹龙胸膛起伏不定,连忙轻拍他的后背,说道:“父亲万万不可往心里去,只当是狂犬吠日,万不可动气啊。”

“达春........。”沈犹龙一时哽咽,许久之后说道:“为父只怕李明勋说的是真的!从识得此人开始,他料中了太多事情,为父担心,担心真有那一日啊........。”

“那父亲真的信他?”沈达春下意识问道。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沈犹龙长叹一声,摇头说道,他指了指自己满头的白发,说道:“为父就算是有心也是无力,已是耳顺之年了,虽有保国之心,却无匡扶之能,便是如他说的那般做了,又能做的了吗?若是为父失败,那得利者又是谁呢,是他李明勋还是东虏孽障?怕是都没有大明了吧。”

章三九四 请赐教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训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六九 洲际贸易船队 南非美洲章二二零 终案与体面章一二零 新一轮殖民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十九 占领圣胡安 下章四八四 达成一致章三八八 无限制海盗战章二八 ‘招安’章四零九 奥斯曼章一九二 特别行政区章一三三 合作章二一三 战争边缘章六三 琼州在握章六八 大节无亏章一一一 爪哇海战 完章一七九 日本维新社章一六九 藏地游记 上章一零一 巴达维亚的选择章三四六 筹码章十 结论——社团是个怪物章九一 呼伦贝尔章八 陷城与筑城章六 修筑炮垒章四四一 棋盘章一八一 科举章一二五 内部敌人章三七四 第乌章二三 覆灭章九五 新国家新外交章一二一 多管齐下章一一三 难以置信章四 购粮章一零二 一人与一国章三零零 杀人可立威章三 炮台、护航和保险业务章四六四 会面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一九 土尔扈特加入章一零四 目标,大帆船章四五四 咸鱼命运章十二 铁骑章二二八 覆灭的前夜章一三七 挖墙脚章三 宁古塔章四二二 最后的岁月 中章七三 环印、澳贸易船队 西澳章二十 认清现实章十七 认罪章二十 无耻的读书人章一零七 转向,战列线决战章八三 主力战舰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战争章四四八 白教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章三六七规矩章一零七 应付章二六 主动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一 国姓爷章一百 谈判章一二五 刺杀者章八五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章四十 下马威章一百 借鸡下蛋来的铜矿章四二一 别做傻事章四四零 说服章一零一 巴达维亚的选择章四三 漠北情势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五十 忠贞营章二六 主动章一五三 津疆联动章一一九 夺地章三八一 迪马利亚章八二 抵达北美章八八 南非冲突章五四 铁锁横江章一二六章四零九 奥斯曼章三四 兵行险招章二一零 请君入瓮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九 进击的哈士奇章二二 唐通事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十九 虎门章三零五 北非章一二二 谈判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四三六 换了人间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来了章二二八 分析章一三七 冬季进军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二九 北海据点章三七二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