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九 父亲的烦恼

张存仁脸上是赞赏,心中却多有不屑,什么千总,不就是你高第联络上东番那边,想改换门庭,搏个前程吗,此间不过是试探于我,看是否一道前去。

但张存仁却不会拆穿,因为他也有投东番的想法,或者说想从满清这条要沉的破船上下来,以免陪葬,张存仁站的比高第高,自然也看的长远,他很清楚,满清之所以入关之后横扫天下,靠的就是号称无敌的八旗劲旅,有这支八旗在手,便可以胁迫蒙古与绿营作战,也可迫使士绅向大清效忠,如今的八旗名不符实不说,且已露出败相,八旗主力在山东,却被分割在临清和青州两个地方,临清有粮,青州有兵,就是汇聚不到一块去,京城的剩余八旗也只能挡住辽东的敌军无法入关罢了,至于江南那点八旗,连弹压许都做不到了。

张存仁很清楚,大清如今就是一块沙琪玛(满清祭祀用的糕点,入关之后便是传开了),一块块的被糖稀黏在一起,这糖稀就是八旗,那几万名不符实的八旗已经改变不了天下大势了,能做的只有威慑和平衡,如今八旗要坏,便是沙琪玛流了糖稀,大清便是要四分五裂。

但张存仁却并非没有退路,既然满达海已经投降东番,且获得恩封,那他也可以,而且江南士绅正在为满清分崩而未雨绸缪,那就是若满清不可抵挡,便重立朱明,如今张存仁犹豫的是,如果自己选择‘跳船’,是投东番还是南下江南。

张存仁年轻时候跃马扬鞭,中年后蹉跎官场,他很清楚,自己虽然是汉人,但却是汉军旗,与江南士绅格格不入,入江南未必得好,但投东番呢,能得多少实利,又能否保住实权呢?

“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自古便是这般。”张存仁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似乎没有理会高第的试探,高第心里把这句话想了几遍,依旧没有任何头绪。

“大人,那高程该如何处置呢?”高第又问道。

张存仁深深的看了高第一眼,终于说到:“你把他交给本官吧,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高第微微点头,算是明白了,这是张存仁要拿高程牵线搭桥,他倒是不在乎,毕竟高程是自己的义子,张存仁能得到什么,他都有途径知道,而且,高第也有自己的门路,至少自己那个便宜岳父已经是胶州有名的开明士绅,上流人士,而自己的小儿子也在东番安全局的手里,时不时还会联络一两次。

“不管怎么说,山东、河南两省绿营精锐大队出击,颇有斩获,朝廷是不会亏待尔等的,本官会奏明天子,恩赏尔等,另外,周边省份来援的绿营将领,人生地不熟,你也要与他们多多亲近,尽一尽地主之谊,往后守望相助共同进退,总好过独来独往的。”张存仁提醒道。

高第低下头,连忙称是,内心却骂了一句老狐狸,他还记得,去年各地绿营来援的时候,张存仁也是这般说,那个时候,也不过是相互熟悉,也好协同作战,而这个当口这般说,那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五日后,昌乐境内。

高程坐在火堆旁边,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上面插着一只剥了皮的兔子,火焰烤制之下,发出啪啪的声音,这是今天他用绳索套来的,因为连绵的战事,青州境内已经少有人烟,来往的不是军队就是辎重,本地的野兔倒是肥硕了不少,高程烤了个大概,拔出小刀,切着吃了两口。

入口的食物还算不错,水囊里的酒水不多了,一口喝光的高程脑袋里总是闪过张存仁的话:“你去胶州,借着你堂弟的路子联系东番那边,问一问山东提督高第反正,可授什么实职、得多少田产,另有何等赏赐,巡抚、总督、六部堂官和掌兵学士之类的,也都询问一遍,不要写,要记录在心里,东番那边问起,便说是高提督让你去的,回来之后,本官保举你为参将,便在本官的督标之中。”

督标营的参将,听起来是具备诱惑力,但高程却不是傻子,张存仁的督标营将军哪个不是他的同族子侄,凭什么让自己来,左不过自己是一颗能牺牲的棋子罢了。

“生逢乱世,人命如草芥,进不由己,退保平安.........。”高程的脑袋里又出现了那日堂弟跟自己说的话,想来想去,高程还是不想再争斗了,反正自己孑然一身,进退都不用考虑太多,倒是张存仁那日新赏的那个侍女,着实俊俏的紧,许再无缘分相见了。

想着这几天与那俏婢之间的温柔,高程越发有些不舍,但却也明白,那是被用来拴住自己的,正想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惊醒了高程的思绪,那似乎是踩断枯枝的声音,他本能的一个翻滚,拔出了短刀,半身藏在大树后面,用刀挑起地上松软的土,熄灭了火堆,然后悄悄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却一无所见。

这是个没有月光的晚上,高程的心紧张起来,多年行伍,他知道那里有人,但又死活看不到,片刻之后,那个方向传来一声疑惑的声音,继而又有细细的脚步声,很轻,但高程还是能听到,却依旧看不到任何一点东西,高程藏在树后,大声呵斥:“谁,谁在那里!”

忽然,半空之中多了两道白,一人多高,时隐时现,如同幽浮一般晃动,那两道瓷白到哪里,哪里就有轻微的脚步声,近了之后,高程猛然一惊,那竟然是两排牙齿,高程心中暗惊:“莫非是鬼魅,牙齿成精跑了出来?”

正想着,只感觉脑袋一沉,继而天旋地转的感觉传来,高程才知道,自己被人打晕了,过了一会,高程感觉双臂酸胀,动弹不得,原来是被人用绳索绑住,他悄悄看去,自己的火堆再次被人点燃,两个人围着火堆,火光反射之下,只有牙齿和眼睛看得出来,其余都是一片漆黑,他恍然想起,前段时间随高第出征见到的那些黑人士兵,想来晚上就是这般模样吧。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这里?”其中一人说话,却是地道的官腔。

“我.....小的是大营里逃出来的包衣,想要回登州老家。”高程说出来早就想好的理由。

两个人黑人士兵相互看了看,笑了笑,用本族语言交流了两句,却也没有给高程松绑,天一亮,一根绳子把高程和一匹马拴在一起,一起带着走,当蒙布的眼睛被释放的时候,他看到的是满营的士兵,那个与他说话的黑人士兵说道:“不要耍花招了,包衣的手指可没有拉过弓,见了上官,实话实说,还能留一条命!”

何文希来到李明勋住的别院的时候,发现侍从官已经在等着了,别院门口停了几辆马车,装饰华丽,而且是贵妇所用,何文希知道,定然是本地行政和驻军以及开明绅士们的家眷来拜访元首夫人了。

秋天刚到,天气凉爽后,元首夫人一家便是从大本营乘船到了青岛,这大本营的人一个强烈的信号,战争进行的很顺利。

进得院落之中,还未曾到李明勋办公的书房,便是听到里面有大声说话的声音:“这几个人,你都安排妥当了,行政、司法还是什么其他方面,亦或者编撰,安排远一些,不好安排,就扔到辽东去,到李德灿那里听用便是。”

听李明勋的声音不悦,何文希退了两步,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说着,何文希指了指内宅方向,他显然是担心去年便到的李夫人和今年刚到的两位夫人有什么纠缠,惹得元首不快。侍从官低声说道:“不是夫人们的事情,是二公子,元首今早问功课,谈及劳军之事,惹恼了元首。”

所谓二公子自然是李明勋的二儿子,与正室也就是大明公主所生的嫡子李君华。

何文希小心问道:“二公子说了什么?”

侍从官说:“我也没有听真切,似乎是二公子对元首带李夫人和三公子去临朐劳军的事情不满,还说了前线大营将是斥骂鞑子的事情,惹得元首极为不快,却也没有发作公子,但是把二公子从大本营带来的讲师痛斥了一顿。”

何文希微微点头,他还真有些不明白,李君华不过是个七岁的孩子,能说出什么话来?想来想去,没有个头绪,却也不敢再耽搁,跟着进了书房,侍从室主任低着头,拿着一个名单,正不敢说话呢。

“下去吧,记着我的话,这些人放到我看不到的地方去。”李明勋提醒了一句,让人出去了。

何文希站在那里,看着李明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李明勋坐回了椅子,捏着额头说道:“也不知道我是犯了哪门子的忌讳,老天爷派了我儿子来对付我,文希你说说,一个七岁大的屁孩子,毛都没有长呢,跟我论起德行、操守来了,满嘴的高学讲义,腐儒酸言,笑话,孔孟之道若是能管用,怎么皇位上的不是姓孔,姓孟的,旁人也就罢了,他可是我的嫡子啊,是要继续我一生事业的人呐,我能把我奋斗一生的事业交给这样一个小卫道士吗?”

何文希听着李明勋略带生气的吐槽,原本还想调笑一句,毕竟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有设么大不了的,但是最后听到李明勋言说‘传位’之大事,他立刻选择了闭嘴,这种事情可不是轻易可以置喙的。

李明勋常年出征在外,哪里知道二儿子的成长历程,原本,他的生命轨迹应该和长兄李君度一样,在五岁的时候进入官办的小学,然后沿着设定好的学业学习下去,一直到成年,可是永历皇帝为吴三桂所掳,改变了这个孩子命运,中华一时无帝,虽说李明勋没有借机称帝,但在其示意下,元老院已经修订了宪法典,把一个既定的事实写进了法律条文,即元首之位世袭不绝,李氏与国同休。

这与称帝无异,只是少一个尊号罢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李明勋法定的继承人,李君华的教育直接与太子挂钩,而其母本身就是大明公主,对这再熟悉不过,因此,刚进小学的李君华就被以储君待,为其延请名师,不是八闽名士,便是两广大儒,最后便是弄成了这般模样。

“阁下,您把二公子的师傅们遣走了,二公子如何学习呢?”何文希终究感觉尴尬,笑着问道:“这青岛现在没有什么像样的学校,便是您不嫌弃,可二公子在这里入学,大本营那边又要嚷嚷了。”

李明勋微微点头,所谓的嚷嚷便是迁都一事,合众国内部绝大部分是看好江南的,当然,具体位置未定,但此番大战,登陆山东,中原清军倾巢而出,大本营的权贵们担心李明勋攻入北京,顺势在那里建立都城,北京已经是三朝都城了,若是建都北京,那就难迁了,而建都北京明显就不能被海洋贸易为主体的合众国上流阶层接受,不光北京,许多人也担心战事不利,李明勋定都青岛了,李君华作为元首嫡子,入学青岛,也不是一件小事。

“算了,先放在身边吧,让他也和君威亲热亲热,小小年纪,整天捧着书本算什么样子,嘴上喊着兄友弟恭,和君威却是一点不亲近,笑话。”李明勋摆摆手,示意何文希坐下,问:“何事前来?”

何文希道:“张存仁受不住了,派了个替死鬼来问价!”

章二九七 与法国合作章八一 误会章四七零 远边章三五八 刺杀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三三三 解决办法章二六九 初战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七三 环印、澳贸易船队 西澳章九六 倒霉章四五 突然袭击章二七六 教子章四七 意见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么叫穿越吗章九六 马来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六五 扩张章六三 洲际贸易船队 波斯章七二 清缴章三十 陷城章十二 李明勋的条件章四三二 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章一八六 调解章七 暗潮章六三 琼州在握章一一二 急转直下章九七 新盟友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荣章四八三 思维章三一 募兵章六五 变天章一四八 老父亲的爱章九七 内斗章八七 怀柔章九四 计划的修改章一二九 胶州的繁荣章一零一 地震章二四四 海战就是个热闹章三二 最后一策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二二 荣耀旅章二九三 老问题新解决章四四九 共同章三一 改造章六二 琼州的窘迫章四三四 挑选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二十四章一二九 一场虚惊章七五 满清的应对——殖民者联盟章四一五 北美新经济章一九二 条约的力量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二二零 终案与体面章二四 倒霉的汉军旗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长官区章三七七 招募章二四 收获与整饬章一二九 胶州的繁荣章二二一 闭门养病章六六 荷兰的反应章一五五 暴风雨章四九八 无国之人章六一 方案章四九一 理想国度章一四六 噶尔丹的幸与不幸章一三七 挖墙脚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团章三八六 战斗章四四三 苏伊士运河章九零 对抗章八九 以铁换铁章九一 准备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九五 切割章八零 超级战舰章二零四 战争阴云章一零二 台北与金矿章三十 对定国的考验章一七九 父亲的烦恼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九七 新盟友章五七 对策章三五九 实话实说章十 虎尾珑社章六六 汉京再易手章九九 条件章四八一 神奇的奥斯曼章四三一 刺杀章二十 认清现实章一二六 义从章四四 抗争章二一 智利在握章三一 线列步兵章十三 派遣舰队 下章九 美洲行省章二零四 渐远章二一四 全面动员章十三 总督的决断章五一 利益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