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僖二十八年。

马车行使在陕北高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秋天,荆轲和秦舞阳目视着周围一成不变的黄土坡,枯燥、萧瑟,不是个好预兆。

来到咸阳后,荆轲先去拜会了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散以重金。希望他在始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说燕国惧秦,诚意献上督亢地图,外加樊于期的首级,以求换得臣属的地位。

荆轲这样做自有道理,秦王不是那么好见的。没有人在朝中替他们说话,始皇帝很有可能收了礼物却不接待燕使,那就变成肉包子打狗喽。

经过蒙嘉的一番运作,始皇帝感到这是堂堂大国、天威慑人、战国归心、四海臣服的盛事,应该好好宣传。他特意举行朝会大典,穿上华彩威严的礼服,邀请各国使节与会观礼。

始皇帝高坐于大殿之上,有种俯览众生的快慰,他心里盘算着如何把燕国树立成正面典型,好暗示列国都来效仿,殊不知他人生最惊险刺激的一幕即将上演。

听到从秦宫大殿传出的宣见声,秦舞阳随在荆轲身后,拾阶而上。看着荆轲宽广的肩膀、毫不动摇的步伐,秦舞阳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刺秦成功后,你将是名载千古的英雄”,这是燕太子丹对他的交代。

在大殿站定后,按照荆轲和秦舞阳彩排的那样,他们先对始皇帝表达了敬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然后由荆轲奉上樊于期的人头,始皇帝果然兴奋异常,揪起樊于期的脑袋,展示给满朝文武:“你们都看看,这就是背叛寡人的下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秦国大臣如同经过培训一般,统统匍匐于地:“顺秦者昌,逆秦者亡,秦王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秦舞阳终于等来他表演的机会,骨勇病适时的发作了,面肌僵硬、气色苍白,好一副惊恐不安的模样。配合着群臣唱诺的节奏,腿肚子打起哆嗦来。他这幅德行,让始皇帝显露出极大的兴趣:“殿下所立何人?你这是跳的什么舞?”

秦舞阳继续演戏,牙关颤抖着张合嘴皮,能出气,不出声。

荆轲接过始皇帝的话头:“秦王恕罪,身边这位是小臣的副使,生长在北方边远地区,没有见过什么市面,被秦朝的威严吓到了。”

始皇帝开怀大笑:“看燕人这点出息,外交无小事,好歹你们也派点上档次的来。听说燕国肯进献督亢之地,副使手中所持可是地图?呈上来吧。”

到现在为止,刺杀行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完全按照荆轲设计的那样,等来了最关键的步骤。秦舞阳手中的地图里,藏着那把毒刃,需要在展示地图的时候图穷匕现,对始皇帝实施刺杀。

刺杀始皇帝是荆轲的工作,他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到地图,还不能引起别人丝毫的疑心,只有让秦舞阳装作害怕的走不成路。还没等荆轲开口,始皇帝就先发话了:“哈哈,真难为副使了,果然是个人才,正使代呈地图吧。”

秦舞阳的任务圆满完成,他示秦以弱,给大家留下不足成事的印象,没人把他当成威胁,也不会警惕他手中会持有凶器。荆轲拿到装着匕首的地图,而且是始皇帝安排的结果,谁还会有疑心?

所谓的骗局,就是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制造意识的盲区。荆轲用一个障眼法,成功的蒙蔽了所有人。他手捧地图走向御前的过程中,始皇帝始终面带期盼的笑容。荆轲也在笑,是他的心里:嬴政你受死吧。

事情进展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下荆轲刺杀始皇帝的成功率。没有数据是不构成概率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刺杀突然性的角度,得出一个侧面结论。因为越是事发紧急,人越无法做出反应。

一,始皇帝对查看督亢地图是抱有浓厚兴趣的,他越是全情投入,越是无法防备匕首刺出那一刻。

二,通过秦舞阳的窝囊表现,已经给始皇帝造成一个错误的心里暗示:燕使胆小,不足为惧。

三,荆轲设计的刺杀桥段乃是创新之举,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方式,这也是始皇帝会放松警觉的因素。

如果给刺杀的突然性做个评判,荆轲拿到满分也不为过。根据技术分析显示,始皇帝半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他是如何逢凶化吉的呢?

荆轲跪伏在始皇帝面前,把地图徐徐展开,督亢山川交错、河流纵横,看的始皇帝目不转睛。地图开至卷尾,闪出一抹蓝色的幽光,始皇帝尚未分辨出是何物,荆轲已经扯住他的衣袖,朝他胸膛捅出致命一击。

两人相隔半个身位的距离,始皇帝又被荆轲拉住袖子,理应避无可避的杀招,却落空了。怎么可能?荆轲事先做过精密的推演,如此近的距离,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擒住始皇帝或者将其刺死,为了保证不让猎物挣脱,他还特地设计了抓住始皇帝衣袖的步骤。

坏就坏在始皇帝的袖子上,今天乃是大典,他穿着的不是普通朝服,而是隆重的礼装。袖口是层叠的布褶,始皇帝向后的躲避动作没有受到荆轲揪扯的影响,不过是把长袖拉开罢了。

由于双方激扯的力量太大,始皇帝的衣袖断裂,他得以起身逃跑。这时候始皇帝最好的选择是直奔殿外,那里有持剑带戟的宫廷护卫。但是杀手出身的荆轲反应敏捷,追击的很迅速。如果始皇帝跑直线,没几步就会被爆发力很强的荆轲赶上。他只有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绕着殿内的柱子跟荆轲捉迷藏。

刺杀其实已经失败,不过荆轲还有挽回败局的机会。资治通鉴上这样记载:“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

秦国的大臣们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事情突发后,他们都呆若木鸡,不知道如何应变。按照秦国的律法,上殿伺候秦王的大臣不可以携带任何兵器,指甲剪也不行。大殿之外的带刀侍卫,无诏不得上殿,始皇帝现在全身心都用在逃命上,发口谕的时间实在腾不出来。原本为了保护他安全的制度,此刻变为作茧自缚。

论起单打独斗的能力,处居深宫大内的始皇帝肯定比不上荆轲有经验。大殿的柱子就那么几个,荆轲很快就摸清了始皇帝逃跑的线路,追的他到处乱窜。始皇帝占着熟悉地形的优势,为什么还跑的如此狼狈?

作为秦国的君主,始皇帝身上随时佩有宝剑,这是帝王威仪的象征。就因为是象征,所以它的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为了彰显帝王的气度,这把佩剑做的很长。始皇帝想把它抽出来护身,可是因为运动当中,胳膊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做功行程太短,不足以拔出剑来。同时因为拔剑的动作,影响了始皇帝跑步时的甩臂,自然就速度就慢了下来,几次都是堪堪躲过荆轲刺出的匕首。

始皇帝笨拙的拔剑动作,让群臣焦虑不已,有几个武将比较有经验,扯着嗓子帮始皇帝支招:“王负剑,王负剑......”他们提醒始皇帝把宝剑推至身后,使剑套倾斜,方便拔剑。

伴着一声龙吟,始皇帝终于利剑出鞘,他下意识的向后挥臂,竟然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这是活该荆轲倒霉,他刚从柱子后面闪出,对始皇帝的反击,根本没有准备。荆轲失去左腿的支撑,奔跑的惯性使他栽倒在地,

良机一失再失,命运的天平开始完全向始皇帝倾斜。荆轲奋力掷出手中的匕首,这是刺杀始皇帝的最后机会。断腿处传来撕心裂肺般的剧痛,影响了荆轲的出手,匕首中柱而止,始皇帝终于死里逃生。

荆轲已经彻底失去威胁,始皇帝却还惊魂未定,他举起宝剑,连劈带砍,把荆轲分尸于秦殿之上。

刺杀始皇帝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荆轲还是失败了,就因为生活里有意外的存在,你永远不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在天意面前,寻找任何理由都是苍白的,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始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秦舞阳被如何处理的,史书上没有做交代。能够死的舒坦点,恐怕都是他的奢求。

始皇帝下令:“马上增派军队赶赴赵国,大军即到,立随王翦破燕。”他差点小命不保,又在外使面前丢人现眼,恨不得将燕国尽屠之。

立在秦国大殿之上,始皇帝面容狰狞,他高举尚在淌血的宝剑,状如狂魔,对着瑟瑟发抖的群臣怒吼到:“我现在是秦国的王,日后是天下的王。”

八十二 皇权的神话(2)九十三 死去原知万事空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十六 始皇帝的父亲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二十 东周的灭亡(1)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一 嬴异人的烦恼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玉皇大帝那些事儿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八 长平之战(2)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五十八 韩非留下的记忆(1)七十五 军权倾扎八十九 焚书案三十四 最后一次合纵(2)十八 秦赵再起争端(2)九十三 死去原知万事空六十三 窘困中的赵国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七十一 荆轲刺秦王(4)九十三 死去原知万事空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六十七 亡赵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 亡齐四十一 嫪毐反了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十四 亡韩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八十七 不叫胡马度阴山(2)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九十 坑儒案二十六 秦庄襄王的任期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八十 亡齐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九 长平之战(3)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十八 秦赵再起争端(2)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六 包装嬴异人十八 秦赵再起争端(2)二十 东周的灭亡(1)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三十六 蒙骜之死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二十 东周的灭亡(1)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八十五 我爱长命百岁七十五 军权倾扎九十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六 包装嬴异人八十七 不叫胡马度阴山(2)十八 秦赵再起争端(2)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二 谁是最可恨的人六十七 亡赵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二十六 秦庄襄王的任期二十 东周的灭亡(1)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八十七 不叫胡马度阴山(2)七十一 荆轲刺秦王(4)六十七 亡赵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八十六 不叫胡马度阴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