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击!撕碎狮子旗

世纪之交,对大清版图虎视眈眈的除了西方列强,还有来自帝国内部的野心家,两百年的宗藩秩序分崩在即,这些分裂者的野心日渐膨胀,从蒙古到川滇,从新疆到西藏,他们以跳梁小丑般的面孔跳到历史的前台,上演着一场丑态百出的分裂闹剧。

清末动荡不安,内乱迭起,辽阔的国土只剩下了一个空壳,似乎一夜之间,秋叶海棠上就爬满了各种蛆虫,趁着清廷自顾不暇,阴谋分裂,而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无疑就是最大的一只。

他先是在1904年的英国侵藏战争中落荒而逃,遁往库伦。紧接着就和盘踞在那里的俄国人蝇营狗苟,直接越过中央政府单方面和俄国搞什么联俄抗英,达-赖引狼入室的算盘打的响亮,但没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日俄战争就爆发了,俄国新败,战败的俄国人根本没空搭理这位满口“复国大计”的藏地活佛,无奈之下,一路豕突狼奔的土登嘉措只好跑到北京,向中央摇尾乞怜,当然,他所做的这一切根本无法瞒天过海,抵达京城后,他就很光荣的被清廷软禁了起来。

幽居期间,土登嘉措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中英签订《拉萨条约》,英人撤兵的消息,顿时肠子都悔青了,苦于行动受限,终于他熬到了1908年,光绪慈禧双双驾崩,朝政一片混乱,土登嘉措趁机返回了拉萨,然而,好运并没有等待着他,落地未稳的土登嘉措警惕的发现,他陷入了比三年前更大的麻烦当中。

他离藏期间,清廷派驻西藏的驻藏大臣联豫把持了拉萨的所用话语权,借着国内立宪的东风在藏地大搞新政改革,深感大权旁落的十三世****狗急跳墙,几番思考之后,他很有气节的投靠了手上沾满藏人鲜血的英国人。

在笼络西藏贵族势力之后,利用英国人手中的枪炮,达-赖迅速组建了一只私人武装,武装夺权的意图不言而喻,同时明里暗里,阻挠联豫的改革,两人的紧张关系空前加剧。

在觉察到这股分裂气息后,联豫反应及时,他密电四川新军将领钟颖,及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派兵平乱,几天之后,川军入藏,一路势如破竹,不逾几日,赵尔丰兵临拉萨城,巍峨雄壮的布达拉宫近在咫尺.....

........

雪域上的风凉飕飕的,不仅冷刮得还快,像刀子一样,割得人脸生疼,一如经久不变的白雪般冷漠绝情。

“大帅!”

远远地传来一个声音,赵尔丰转过头去,用那双眼睛锐利的眼睛盯着他,为了节省力气,没有说话。

“大帅.....”

马蹄停在赵尔丰面前,来人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顾不上说话,人也累,马也累,汗流的比平时多的多。

“慢慢说。”

赵尔丰不急,耐心的等他回过来气,拉萨四千多米的海拔,空气稀薄,即使坐着也感到呼吸困难,更别说来人身怀军命,长途奔回,赵尔丰有经验,几十年的治边生涯他不会连这个也不知道。

来人喘足了气,跳下马来,向赵尔丰禀告道:“大帅,末将侦探过了,番军都缩进了拉萨城里,估计是被咱们打怕了。”

“打怕了?”赵尔丰摇了摇头,“不是打怕了,这帮番子是想躲在城里,以逸待劳,固守一隅。”

“达-赖呢?”赵尔丰接着问。

“这个末将到没有侦察到,一直也没听到他的动静,应该还在城里,要不就躲在布达拉宫当缩头乌龟呢。”

赵尔丰没有回答,他想要的不是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再探,擒贼先擒王,让他跑了就前功尽弃了。”

侦查的人不敢迟疑,骑上马就返了回去,很快就消失在雪原里。

一群将领围了上来,看出老帅的眉头一直紧锁着,似乎有些担忧,不知道的还以为打了败仗。

“大帅,还有五里,拉萨城就到了,躲进那里的都是些败退的残兵,咱们的人马比他们多得多,这一仗肯定能拿下,大帅不用忧虑。”

“是啊,大帅,等咱们到了拉萨城底下,擒获达-赖指日可待,不过,听说那布达拉宫建在山腰上,不知道咱们能不能上去?”

“去去去,咱们大帅什么没见过,就算他达-赖住在天上,咱们川人也能把扒拉下来,等把****的脑袋送到京师,大帅又是奇功一件。”

将领们纷纷说着讨吉利的话,这场内乱本来就是力量悬殊,藏兵大多鸟枪土炮,压根就没什么杀伤力,而各大寺的僧兵,也只是手执棍棒,奇装异服,装备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处,在子弹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赵尔丰手底下的边军,确实是一支常胜军,一直跟随着他在川滇地区南征北战,在西康实行改土归流时,一年打了四十多仗,硬仗也不是没少打,历来是彪悍之师。赵尔丰的边军虽然在编制上是旧军,但比四川的新军战斗力还有强上一截,特别是进入青藏高原以来,他们能在低氧环境下作战的优势就越来越明显。

“行了都少说两句,拉萨不比西康,跑两步头晕目眩都是常有的事,有这点功夫还不如省省力气,说不定哪一天脑袋就搬家了。”

赵尔丰发话了,老帅的脾气他们都知道,立马闭上了嘴,各自走各自的路。

雪域苍茫,落日的余晖倾洒下来,反射在雪山上发出炫目的光,同时亦照亮了赵尔丰苍老脸庞上那沟沟壑壑的褶纹。

“天就快黑了,咱们加快几步,赶在入夜之前破了拉萨城,等擒住了达-赖,本帅给你们挨个邀功请赏!”

赵尔丰喊了一声,策马直行,六十多岁了身体依旧健硕,一看就是久经战阵。

“奉王命!擒达-赖!管保他佛爷下尘来!”

众人齐声高呼,向着抬头可望的布达拉宫疾驰而去,一身的铠甲,在落日的映衬下,如洪流一般,金光粼粼。

(因为涉敏,这个环节不能深处写了,汗啊~)

第七十九章 节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击!撕碎狮子旗第一百八十八章 艰难抉择第六章 杀还是不杀?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锁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动工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动第五十九章 紫禁城内的政治两极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带者胜第三百零一章 变通旗籍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谈话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权第三十章 铁良时代的终结第三百一十章 从禁卫军下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线人第三百零七章 阳谋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风潮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杀第二百五十五章 华人神探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两江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八十七章 白热化第二百一十一章 讨要官职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澜第二十五章 穷途末路的最后一咬第三百三十九 惊天大案第一百章 窝案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一百零四章 罢免第九十九章 你办事,我放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访虞洽卿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台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党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临阵革职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枭雄第一百零九章 新闻发布会第八十四章 战争真谛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宪国肇始。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院议事第八章 吾妻病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密布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六章 杀还是不杀?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败寇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来第二百五十四章 摊牌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院议事第三百零二章 胁迫第九十九章 你办事,我放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军机大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汉民第四十三章 双色人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与反贼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十六章 帝国如斯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百零一章 变通旗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一十五章 布置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七十九章 节流第九十一章 荣誉加身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三章 凛冬将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权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战第二十一章 经略陆军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线人第一百五十章 英国“妈”还是日本“爹”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国第一百二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得消遣第一百四十七章 线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四十四章 军营议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七十章 致命一击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压第六章 杀还是不杀?第二百一十五章 布置第一百九十章 这是命令第四十八章 检阅场上的尴尬一幕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宁不宁静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记者对第二百六十四章 临阵革职第二百一十一章 讨要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