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揽

绥寿殿里的装潢极其奢华,金银饰品将整个屋子装点得富丽堂皇,几十盆黄月季也是连夜从京外的花卉场采摘过来,点着露珠的花瓣还往外不停地冒着香气,奢靡的气氛让每个刚刚步入这里的人,都无一例外的脑门一清,在慈禧死后,这样的仪仗已经多年未见了,而这似从相识的场景背后,所隐含的潜台词早就不言而喻。

无论是仪仗还是平日的用度开销,这位新科太后处处效仿慈禧,多年的耳濡目染,让她的一行一动,都或多或少戴有后者的影子。

大厅内十几桌宴席依次摆开,呈圆弧形,如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中间的主座席,那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座椅,每一个都是含金量十足,能坐在那里的人,非侯即相,身份远非他人可比。

在小德张的精心运作下,出席这次宴会的人堪称阵容豪华,当隆裕缓步进入大殿,眼睛看到这些人的时候,瞬间有些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庆-亲-王奕劻,恭-亲-王溥伟,荣寿固伦公主,军机大臣世续,大学士兼预备军机大臣那桐,邮传部尚书陈壁,陆军部尚书荫昌,就连因为政治丑闻多年不见的前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宴席上。

皇族当中,分量最重就是老庆王奕-劻了,作为仅存的“奕”字辈的王爷,无论是年龄上还是威望上,皇族中都五人敢望其项背。

除了他之外,同来的还有另一位地位非凡的皇家人物,就是荣寿固伦公主,作为慈禧太后的养女,这位作风跋扈的大公主,就连隆裕见了也要敬她几分,甚至有传闻说,当年就连慈禧太后也不敢在她面前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唯恐被那张疼爱的刀子嘴数落。

站在固伦公主旁边的,是她的亲侄子小恭王,虽然辈分上他远远不及皇族中的许多人,但是靠着祖父鬼子六积攒下来的声望,溥伟一度炙手可热,慈禧垂危之际,这位年富力强的近支亲王,普遍被让外界认为是皇位的强力争夺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载沣彻底拿稳权力之后,这位桀骜不驯的小恭王被自然而然地排挤到权力殿堂的末位。

除了皇族之外,更让隆裕意想不到的是,出席这次寿宴的朝廷大员,五位军机大臣一下子来了三位,各部尚书也该来的都来了,侍郎,御史,都统更是不计其数,都挨个排着队站在宴席的后面,这一幕无疑让隆裕脸上极有面子。

至于那些不能亲自来的官员,也大多派人送了礼物,按照小德张的吩咐,各地督抚的贺礼都摆在了长春宫的院子里,那里正是所有人的必经之道。

“老庆王,大公主,你们也来了,哀家脸上真是有光。”

这些人中谁最重要,隆裕自然一清二楚,走到主座席的她,笑容满脸的向两人问候,不过这话刚刚说完,她便道貌岸然地冲四周的人疾声训斥道:“你们这不开眼的奴才,还不给各位王爷大臣加上软垫。”

说完这些话,她便再度冲着所有人笑笑,和颜悦色道。

“早春天寒,诸位都请坐吧,小德子,你叫人生上炉子。”

“扎!”

隆裕点点头,她之所以在这个场合做出这谦卑的姿态,就是为了博取来人的好感和忠心。

众人纷纷落座,当然这作为的顺序也是极为讲究,主坐席上自然是隆裕,奕-劻,荣寿一等人,而紧靠着的周围宴席上,也是等级分明,总的来说,官位越小,离权力核心也远。

坐下之后,奕-劻率先回谢,作为皇室中辈分最老的人,他不说话,旁人也没有开口的份儿。

“多谢太后恩典,老臣祝太后万寿无疆,福禄永驻。”宦海沉浮几十年,老庆王自然深谙臣道,话说的不多不少。

随后自然是一旁官员的齐齐道贺声,“臣等,祝太后万寿无疆!福禄永驻!”

看到这一幕的隆裕心满意足的点点头,自始至终,她脸上的笑容都从未落下,虚荣心也是跟着膨胀到了极点,她总算明白,为什么那个女人要独揽大权四十多年,身份和待遇永远是挂钩着的。

“王公大臣们,今天是哀家的寿辰,也是个高兴的日子,各位不必拘礼,多饮无妨。”

大殿中自然跟着响起了一声道谢的朝拜声,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气氛中,宴会正式开始。

燕窝鸡丝笋叶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海带猪肚丝、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吊熊掌、鱼翅螃蟹羹、蘑菇煎鸡卤、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各种各样的精致菜肴不断地被摆上宴席,取材自然极尽奢华,算得上一饭千金,太监宫女们一个接着一个从御膳房端着盘子出来,都快连成了一条不中断的长龙。

饭是流水席,上完一轮就换下一轮,光这一顿皇家饭,怕也有个数万两银子打底吧。

然而花的再多,隆裕都不会眨一下眼,只要能够把这些人笼络到自己这一边,一切是值得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几万两银子根本无足轻重。

当然,这些话不会直接从她嘴里说出来,但只要换一种说话的方式,同样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酒过三巡后,她举起了杯子,站起身来,对着所有人说道:“自从大行皇太后崩天以后,哀家是每天以泪洗面,这深宫后院无依无靠,哀家孤儿寡母,只能对着老太后的灵位追思先人,想着太后到了那边,也能保佑她那可怜的媳妇....”

隆裕一脸可怜兮兮的模样,晃着酒杯,大打感情牌。

“太后,今天是个喜庆日子,不说这些话。”小德张见风使舵,按照预先商量好的唱着双簧。

“小德子,哀家不说不行,前些日子太医还说,哀家这样整日伤心,怕是其寿难永,应该通知摄政王细心瞧着,可哀家一想,摄政王日理万机,哪会想着他那丧夫失母的嫂嫂?”

说到这,隆裕抹了抹泪,刚才的那番话,等于告诉所有人,他载沣忘恩负义,变着法子欺负她们孤儿寡母。

不过,那强行挤出来的眼珠仅仅在手帕上沾了沾,隆裕便抬起头来,笑颜逐开。

“哀家得幸,见了诸位王公大臣,不胜感激盛情,今天不过是哀家的小岁,原本不想如此铺张,国运日艰,这银子也应该花到正道上,可是,各位大人齐齐来贺,哀家又岂可怠慢?只能尽心尽力让各位不虚此行。”

“多谢太后款待!”

在小德张的起头下,大殿中有响起了朝贺声,随后他使了个眼色,隆裕心领神会的接着说道。

“诸臣工肯来为哀家祝贺解忧,哀家心里都记得,常人尚且知恩图报,更何况是哀家,自今以后,诸臣工的难处便是哀家的难处,诸臣工的事便是哀家的事。”

隆裕这变相招揽的话刚一出口,便是群情激奋,一时间所有人都满尝感怀之心,山呼海拜的死报忠心,只有庆-亲-王奕-劻,安心吃着菜,脸上波澜不惊。

“诸位慢饮慢用,哀家有些乏了,先到后殿歇着了。”

“恭送太后!”

宴席还未结束,隆裕便先行告退,对她来说,确实也没必要待在这里,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以及,更重要的人要见。

就在隆裕走后不久,小德张就从一侧侧殿返了出来,在一片欢声畅饮的喧闹声中,悄悄地挪到了奕-劻的身旁,然后用仅有两人听见的声音说道。

“庆王爷,太后要单独召见您,请吧。”

第九十四章 总督府的风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台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桩交易第二百五十四章 摊牌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红顶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与大洗牌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五十五章 汝为何而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时雨第四十四章 军营议事第三百零三章 叶开式办案第八章 吾妻病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枭雄第二十六章 帝国如斯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并与拆分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国完本感言+新书推介第四十章 戏院子里的来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与解法第十一章 鹰犬与马鞍第二百五十七章 审讯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汉民第二百零九章 袁项城可保王爷第一百三十八章 盖房子理论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四十九章 铁轨下的老鼠第七十七章 视察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与解法第四章 聪明的女人是一柄温柔剑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风八月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选第六章 杀还是不杀?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铁轨第二百五十七章 审讯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萝卜第七十八章 商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四十九章 远眺喀尔喀第九十九章 你办事,我放心第一百零三章 骚乱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质第三百三十章 英国调停第二百零六章 兴国方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双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五十章 英国“妈”还是日本“爹”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揽子计划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东设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张勋第五十六章 记住你是一名军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后的救赎第二百七十八章 结束还是开始?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二十七章 马不停蹄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揽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争第一零二章 大火烧身第一百零六章 终结第七章 摄政王的意志第三十一章 阴谋树下的并蒂花第七十二章 比罢免更重要的事第四十章 戏院子里的来客第二百七十五章 唇枪舌剑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与反贼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澜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阔斧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礼物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法联军第六十四章 两难的御史第四十四章 军营议事第二十五章 穷途末路的最后一咬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动态第七章 摄政王的意志端午闲话,随便聊聊,兼回答书友的问题。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声枪响第二百七十五章 唇枪舌剑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货币制度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党第三百一十三章 贵胄学堂第二百六十三章 内阁会议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帅“病危”第三十三章 两个生意人第四十八章 检阅场上的尴尬一幕第三百零二章 胁迫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约第二百七十二章 谈判死结第十章 云幕始开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