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寒冬将临

施清瑄当即站了起来,一脸怒色:“当然不能,他凭什么夺走我们的一切!”

沈驰云也是阴沉着脸:“朝廷中枢的阁臣们都是怎么想的,怎么会让吉尔杭阿会来担任江苏巡抚,如此小丑怎可肩负江苏数千万百姓的生计,怎么维持苏南大局?”

曲攀云也是及时开口:“要我说啊,就该让我们家大帅当这个江苏巡抚,这样一来不就什么事都没了!”

此时,刚转回的石琅翼看了看众人的反应,也是心中暗叹一声后开口:“这事巡抚衙门那边的确是不地道!”

看着这些人先后表态,林哲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尽管这些将领们还是顾忌着朝廷,但是已经是露出了一丝不满,更加重要的是经过自己的多次引导,他们已经是开始把余胜军的利益凌驾于朝廷利益之上。

所以林哲右手虚抬,往下压了压后又道:“回头我就向朝廷上折子,让朝廷看到我们余胜军为国为民征战的辛劳和付出,再让那些中枢大臣们慎重考虑苏南局势,别和之前一样乱来!”

此时,一边久久没有开口的毕余同开口道:“大帅,职部愿意副署!”

其他几个人一听毕余同这话,都是略微一愣,但是很快都是反映了过来,一个个表示愿意〖,..在这份折子上联署姓名。

林哲看了看毕余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个毕余同身为他的妻舅。两个人就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别说林哲要向朝廷上折子了,估计现在林哲要造反。他不管愿不愿意都得硬着头皮追随。

这样一份余胜军诸多将领联合署名的折子如果递上去,足以让朝廷那些感觉良好,天天想着打压林哲的大佬们知道,林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还有数千将士和他一起战斗!

开完这个临时会议,林哲依旧没闲着,他开始把余胜军的将领们一个接着一个叫进自己的办公室。然后一对一交谈,这所说的话题自然不是什么朝廷要逼着我反,你们也得跟着我反之类的。

而是谈谈公事。再嘘寒问暖一番,摆明了就是笼络部将。

此外,他还让施清瑄的督练处加快那些新招募兵丁的训练,当初在湖州、苏州两地作战的时候。林哲已经是先后派遣人员回浙江募兵。回上海购置枪炮,募兵总额高达五千余,如果这个扩军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到时候余胜军的总兵力将会过万。

如今首批招募的士兵已经陆续抵达,第八步兵营、第九步兵营以及第十步兵营的士兵已经到位,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训练。

而更多的士兵还在招募当中,林哲已经先后定下了第十一步兵营,第十二步兵营。第十三步兵营、第三辎重营、第三骑兵连、第七炮兵连等新编制。

“如今常州和镇江还在贼军手中,苏州那边我们兵力不足。防守是可以了,但是要反攻常州收复镇江的话,兵力还是远远不足。苏州府的其他几个县镇也还有不少贼军流荡,需要一一清剿!”林哲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施清瑄,随后他停顿了会,才是继续道:

“另外,等新编的几个营成军了,我打算再建立第三混成团,这个团长的人选我是准备考虑你的!”

听到林哲这么说,施清瑄先是一愣,然后脸上露出明显的喜色,强压着激动的心情,施清瑄道:“大帅的抬举,职部无以为报,日后必定为大帅鞍前马后,绝不辜负大帅的厚望!”

尽管如今的施清瑄是余胜军的督练官,掌管着全军的训练,还有着部分参谋作战的权力,但实际上这个权力有限,因为余胜军内虽然有比较原始的参谋制度,但依旧不够完善,各部队的训练和作战依旧是依靠各部主官,而督练处也就是给个建议而已。

更多时候,施清瑄这个督练官是跟在林哲身边充当高级参谋人员,定位和汉特?威廉比较相似。

具体权势和地位而言,施清瑄虽然要比那些营长高一些,但是还是不如石琅翼、林安飞这两个混成团的团长。

如果施清瑄未来还想再进一步,成为余胜军中不可或缺的高级将领,那么独当一面成为一军统帅是必须的,而现在,林哲就是给了他这个机会。

林哲准备让施清瑄担任第三混成团的团长,也是有着自己的全盘考虑,余胜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他已经很难和以往一样直接指挥各个步兵营,辎重营,骑兵连,炮兵连等部队了。而这个时候建立第三甚至第四个混成团这种规模大约在两千人左右的混成部队,也就成为了必然。

施清瑄这个人虽然一直担任督练官,表面上看似没有直接指挥部队的任职经历,但实际上去年他一直待在湖州统帅驻扎湖州的部队,而这些部队就是第一混成团的前身,某种程度上来说,施清瑄才是第一混成团的首任团长。

因此带领混成部队的经验他还是有的,再者施清瑄这一年持续跟在林哲身边,也就给了林哲更多观察他的机会,这个人在余胜军的诸多将领中,是对余胜军归属感比较强烈的一个。

其他人甚至包括石琅翼在内,实际上依旧对朝廷抱有极大的忠心,然而这个施清瑄却不是如此,他考虑问题向来都是先考虑余胜军的得失,然后再考虑朝廷之类的。

而这样的人不重用的话,林哲还能重用什么样的人?

余胜军目前的两个混成团团长,再加上未来的第三混成团团长施清瑄,三个人各不相同,石琅翼能够成为余胜军第一混成团的团长,那纯粹是因为此人的军事素养出色。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素质算得上是余胜军内的第一人,他当上第一混成团团长是因为能力。

林安飞的话,其实能力在余胜军一大票营长以上的中高级将领中。只能说一般,但他却是林哲的堂亲,林哲用他是出于忠诚上的考虑。

而施清瑄嘛,一方面能力不错,另外一方面他对余胜军的归属感比较强烈,如此才能得到林哲的重用。

而就当林哲在上海募兵,练军的时候。余胜军在商贸区把吉尔杭阿给凑了一顿的消息也是在清廷高层传了开来。

听闻林哲竟然敢开枪打死打伤吉尔杭阿的抚标绿营近百人的时候,向荣没有和往常一样大发雷霆,而是阴沉着脸半天没有说话。

最后才是独自走进了签押房写起了他第六封弹劾林哲的折子。这份折子里向荣从林哲编练余姚县勇营说起,说林哲编练余姚县勇营时,便自掏腰包数万两建军。

随后又说林哲两次在浙北和太平军林成庭所部交战,每次都是大胜。然而每次却都是止步广德而不继续北进皖南腹地。

又说林哲驰援苏州时。不早不晚偏偏在苏州城破后三天赶到。

又说林哲收复苏州后,自己去信邀林哲西进镇江,被林哲断然所拒,坐拥五千精兵而无视常州、镇江两府百姓遭受贼军迫害。

到了折子的后头,他才说新任苏抚吉尔杭阿派遣官运进入商贸区而被拒,为阻拦朝廷官员前往商贸区商人,林哲不惜命令余胜军以火力拦截,造成数百朝廷经制绿营兵惨遭身死!

向荣并没有在折子里说林哲什么早有谋反之心之类的话?。他只是把林哲这近两年所做的事情一一道来。

末了又说余胜军多次于贼军作战,皆以少胜多。苏州一战仅以五千便击溃贼军伪检点吴汝孝所部五万余。

写完这封奏章后,他把自己从京师带来的一个家奴叫了进来,然后吩咐他日夜不停,亲自乘骑快马,把这封奏章送往京师。

那家奴把书信收好出去后,向荣才是起身,站在签押房的窗前看向窗外的几颗树,树上有些叶子已经变黄了,吹入窗户的风也没有初秋时分的燥热,而是带有一丝丝的凉爽。

看着这些,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嘴里喃喃道:“这寒冬怕是要快来了!”

因为林哲而向朝廷上书的人不止林哲一个,吉尔杭阿这个当事人不用说了,当天就是写了措辞激烈,直接把林哲说成谋反大贼的奏章。

一年多来存在感极弱的两江总督怡良、新任江北大营督办托明阿也都是及时向京师送去了措辞比较严厉的弹劾奏章。

其他江苏地面的部分官员也是相继上折子,就连远在浙江湖州的曲胜潮也来凑热闹,曲胜潮虽然多次和林哲并肩作战,但他一直都看余胜军不顺眼,他不仅仅弹劾林哲,基本上余胜军到湖州待过的高级将领基本都被他弹劾过。

弹劾林哲的折子如同雪片一样飞向京师,而当林哲在商贸区对吉尔杭阿开枪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后,一大票以清流自居的言官们更多写了一堆又一堆的弹劾折子。

短短半个月,弹劾林哲的折子就是达到了数百封之多!

当然了,说林哲有谋反之心的人还是不多,就有人这么想的但是也没几个人敢真正说出口,大多都是说林哲跋扈骄横,目中无人,藐视上官之类的。

只不过这些不管是公开渠道弹劾林哲,还是通过秘密奏章直抵咸丰帝面前的折子,却是都被留中不发。

紫禁城内,咸丰帝看着下面的几个军机处的大臣们,不由得心中一阵烦闷,自从向荣和吉尔杭阿等人弹劾林哲的折子送到他面前后,他就是知道此事非常棘手,一个搞不好就会把林哲给逼反,区区一个林哲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林哲背后还有好几千精锐将士呢。

“都说说,如今该怎么处置!”见自己的这些军机大臣半天不开口,咸丰帝不得不主动发话:“恭亲王,你先说!”(……)

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4章 扩张护院第11章 山阴陈家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17章 长兴初战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425章 提亲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343章 侯客室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149章 董离第617章 出巡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779章 立储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700章 战争,起!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16章 贼军来袭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149章 董离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320章 编制改革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92章 抽十杀一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8章 身陷危机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302章 联军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