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倾巢而出

三月底的上海春寒已经开始消去,虽然街头上的人们依旧穿着外套,但是诸多从苏南各地逃亡而来,缺少冬衣的穷苦民众们已经不用因为寒冷的天气瑟瑟发抖了。,

商贸区的最繁华的原英租界沿江大道,后被改名为外滩大道上耸立着各大洋行、商行、银行以及商贸区衙门、江海关等众多机构,,一辆辆四轮或者两轮的马车陆续驶过,下来的洋人、华人不管是身穿西服还是中式的马褂长袍,大多衣着光鲜。

在外滩大道的中央位置,一栋规模庞大的西式三层建筑耸立其中,这就是林哲居住了数年的官邸。

而这栋三层洋楼的后方原来的那些简陋平房已经消失不见,这两年的持续扩建在原有的空地上建了两栋面积庞大的三层砖石洋楼。

和林哲居住办公的三层洋楼加在一起,这呈品字形耸立的三栋建筑就是林哲为首的余胜军军政体系的办公之地。

此外,有意思的是由于林哲是江苏布政使,所以这里不仅仅是上海商贸区衙门、余胜军司令部,同时还是江苏布政使的官署。

此外同时林哲尽管已经卸任苏松太兵备道,但是新任苏松太兵备道乃是原松江知府薛焕,他和苏松太地区的其他的多数官员一样,已经彻底投向了林哲,目前也在这里办公。

此时在这片建筑前方面向黄浦江的那栋三层洋楼,也就是林哲的官邸中,已经挺着大肚子的陈静正看着眼前的林哲穿上他的军服。

虽然平常时候林哲也经常穿军服。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林哲是要率军出征的!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林哲检查了没有遗漏什么后才转身:“为夫此去也用不了多久,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应该就能够返回,你且在家里安心养胎,到时候我会及时赶回来的!”

陈静是个话不多的安静性子,听罢也只是点了点:“嗯!”

这夫妻两人虽然成婚一年多,但往日的交谈并不多,陈静是个传统无比的女子,从来不会过问林哲在政治以及军事上的事情,而家里的琐事也很少会和林哲说,这两个人的相处算得上是非常典型的相敬如宾。对彼此间都是客气的很。

这也和林哲有关,他平日里几乎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是放在工作上,每天都是忙碌无比,再加上他觉得和陈静也找不到多少话题交谈,有些时候他对她说一些稍显亲密的话题,就是能够察觉到她的不习惯。

至于说什么人生和理想之类的,林哲的理想是造反,这自然是不能对她说的。

林哲问过她的理想,她苦思了好半天却是说:我的理想就是你。

这是个被传统儒家彻底洗了脑的女子。林哲这个丈夫就是她的天地,她的理想,她的一切,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

又是简单说了两句,林哲就是推开房门,他还得再去见母亲。自从他在上海商贸区落脚后,林家的生意重心也逐步转移到了上海来。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也是把自己的母亲和三个妹妹给接到了上海来一起居住。

不过去年的时候。他最大的妹妹芝莹已经和石琅翼成婚并搬了出去,如今官邸里只有他以及妻子陈静,林老太太以及两个尚年幼的妹妹。

林芝莹和石琅翼的婚事自然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的。

由于林哲对石琅翼长期表现出对朝廷的额外关心感到担心,前年开始就已经对石琅翼有所疏远。

这种疏远在他请求林哲让自己带兵去常州帮助黄宗汉反攻太平军的时候抵达顶峰,石琅翼也许是察觉到了自身的危险,最后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通了还是有人指点了他,厚着脸皮向林哲求亲,说自己尚未成亲,厚颜林哲把大妹许配给他为妻。

他这是向林哲表达私人的忠心,在这个时代,联姻虽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对于石琅翼此人,林哲还是比较重视的,此人的能力在一票余胜军高级将领里头,算得上是最顶尖的那个,不管是训练部队还是指挥作战都是有相当一手,余胜军的其他几个团长,比如林安飞,施清瑄以及徐言青等人,都是远不如他的。

见石琅翼想通了,他也是准了石琅翼的求亲,把自己的大妹林芝莹许配给了他,从而把他彻底拉上了自己的战车。

见了林老太太后,这个林老太太和当初支持他办团练一样,没有和往常那种老太太的不舍或者担心,反而是面带微笑着鼓励他:“我儿此去要用心用命,不要辜负了余胜军万余将士和上海百万百姓的期望!”

等林哲下了楼到会议室后,只见大一票余胜军的将领们都已经齐齐等候着了。

林哲进去后扫视一眼,然后道:“该来的都来,嗯,时间有限我也就不长篇大论,出发之前我只说一句:此战关乎我余胜军的未来,关乎在座诸位的未来,还请诸君务必尽力而为!”

当即下方的第三混成团混账施清瑄就是道:“大帅放心,清瑄必定为大帅效死,不胜不归!”

“不胜不归!”其他几个人也都是相继说出声来。

林哲看着这些人点了点头:“事不宜迟,想必下面的将士们都已经等急了,我们也出发吧!”

当即,林哲就是带着这些高级将领以及余胜军司令部的诸多人员以及第一营出发,他们一行人不过七百多人而已。

但实际上余胜军的主力部队一大清早就已经开始开拔,驻扎上海的第一混成团、第三混成团、第一骑兵团一共将近六千余人昨天就开始准备,黎明时分就是相继开拔。

除了他们外,驻扎松江、太仓的部分余胜军部队也已经派人去紧急传令。他们也会一同西进苏州。

水师营也已经由林达标率领沿江而上!

这一次余胜军除了只在上海留下一个步兵营弹压地方外,其他主力是倾巢而出。不仅仅是余胜军主力部队尽出,就连协防团也是派了出去。不过林哲由于实在是无法信任协防团的战斗力,只是把他们当成了辅助部队使用,在后头运输运输补给,保证后勤线畅通,至于正面决战基本不用指望他们。

率领数千大军持续北上后,等林哲到苏州的时候,余胜军已经在苏州府一带汇集了四个混成团以及一个骑兵团,其中由林安飞率领的第四混成团已经从嘉定、太仓进军,目前正在常熟县南部。和苏州方向余胜军主力相呼应。

苏州府城以及长洲县方向则是林哲亲自统帅的第一混成团、第三混成团、第五混成团、骑兵团。

而驻扎湖州第二混成团也已经由第二任团长徐言青率领北上宜兴,之后会视情况和林哲亲率的余胜军主力汇合或者继续单独作战。

剩下的三个协防团也是分别部署在元和、新阳、太仓、昆山一带。

而林哲刚率军进驻苏州呢,就是闻得前方战报,丹阳方向的向荣没能支撑到黄宗汉的增援,被林成庭再一次迅速击溃,向荣兵败自杀。

黄宗汉虽然想要率军北上驰援丹阳,但是他一方面是被吴汝孝死死缠住很难西进,另外一方面向荣实在败的太快,得知向荣战败自杀后。自知不敌的他一边收拢江南大营的溃军,一边率军退往江阴。

至此,整个常州阳湖县以西的苏南地区,已经全部落入太平军掌控之中。

这还不算。四月八号,秦日纲攻破江北大营,杀敌无数。钦差大臣托明阿只身率领三百骑狼狈而逃。

紧接着秦日纲率领本部近三万人渡江返回南岸,追着林成庭的步伐继续东进。

等到了四月中旬。太平天国的精锐主力尽汇常州,有着林成庭的两万人新军。有着征战数省,击溃过湘军的秦日纲所部三万人,有着硬抗江南大营和黄宗汉抚标营数万大军东西夹击而愕然不动的吴汝孝所部三万人。

总数八万精兵齐汇常州却是没有和往常一样迅速东进攻城略地,反而是一边小心试探向周围派出密集侦骑的同时,他们一边在常州城下修起了防御工事来。

常州府城内,这座城市经过两年多的混战,早已经是没有多少普通百姓了,大部分人已经逃走,没逃走的也被杀了,没被杀的大多也是被挟裹进入太平军或者清军之中,大街上除了太平军就是太平军,根本就看不见几个百姓。

常州府的前府衙中,秦日纲、林成庭、吴汝孝齐坐一堂!

“目前侦骑已经得报,林哲已经率军进抵苏州,另外在常熟一带也是发现了余胜军的踪迹!”林成庭指着桌子上的地图继续道:“另外我们的侦骑还得到了消息,昨日在宜兴已经发现余胜军的踪迹!”

“敌军分三路而来,看来林哲和前两年一样,用兵还是这么大胆,哼,也不怕阴沟里翻船!”吴汝孝话是这么说,不过脸上还是露出了谨慎之色:“常熟、苏州、宜兴三兵同时进军,可知这三部都是余胜军的那些将领统军?”

林成庭道:“常熟那边的敌军尚未查探清楚,但是根据我对余胜军的了解,至少也应该有两个步兵营以上,而且还会配属骑兵和炮兵部队,极有可能是一个混成团。不过肯定不是余胜军的第一混成团和第二混成团!”

“目前我们已经得到准确情报,余胜军石琅翼统帅的第一混成团是跟着林哲一起进军,现在在苏州,宜兴那边的应该是一直驻防在湖州的余胜军第二混成团,由徐言青统帅!”

“竟然是徐言青,这下宜兴那边怕是要危险了!”

一旁的秦日纲插口道:“谁是徐言青,还有第二混成团是哪家大军?可是兵力有数万众?(。)

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404章 林成庭的选择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289章 惨胜第53章 东进上海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414章 方德嫔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45章 南撤湖州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68章 布拉镇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618章 阅舰式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0章 久则生变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5章 县令相邀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654章 火药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37章 遭袭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4章 扩张护院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10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