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救援天京

“徐兄果然没有辜负大帅您的期望啊,自从四月出兵至今历时一月,第二混成团已经连战连捷,一路北上无一回合之地连克宜兴、金坛、丹阳、镇江。站在林哲身旁的许鹏安说话的时候都是带有无法掩饰的羡慕。

余胜军内高级将领已经不少了,单单是中校团长就有六个之多,另外还有督练处的总办、帮办以及营务官等军部将领,中校军衔的将领已经有十余人之多。

这些人里头原本名声最为显赫的自然是石琅翼,但是即便是石琅翼也没能和徐言青一样,仅仅是凭借一个混成团的两千多兵力就会连续突进数百里,并拿下了镇江。

这一路北上,徐言青累计击溃的太平军数量已经是将近四五万人,其中光光是俘虏就抓了将近两万人,从俘虏中挑选出来的协防团士兵就有将近七千之多。

这等战绩不是现在的其他余胜军将领可以奢望的!

此时,一旁的石琅翼也是开口道:“从徐兄的战报上来看,他们的协防团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啊,面对丹阳和镇江两座坚城,都是依靠协防团的士兵攻上城头,进而为后续第二混成团提供了前进基地,最后才以点带面彻底击溃敌人的城头防御!”

“不错!”林哲此时也开口了:“以后对协防团的运用部署,你们要更大胆一些,更主动一些!”

徐言青对协防团的大胆运用,实际上对于余胜军而言其震动是相当大的,以往包括林哲在内,绝大部分的余胜军将领都是把协防团士兵当成了民夫之类的角色,只是让他们在后方运输运输物资补给,根本就没有让他们上阵打仗的打算。

然而现在徐言青却是用实战告诉了他们:协防团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组织和训练也是远远不如余胜军正规部队,但是他们依旧是廉价并且好用的炮灰士兵,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发挥出来更重要的作用。

林哲说罢后:“让无锡的第一协防团还有苏州的第二协防团都到常州来。再让军械局给他们统一配属质量更好的刀剑长枪等武器!”

既然看到了成功运用的战例,林哲自然不会让那些协防团继续安然待在后方,他要亲眼看看徐言青这种以余胜军正规军进行火力压制,由协防团冲上去进行肉搏的战术是不是真的有效。

徐言青攻克镇江给林哲以及其他余胜军将领带来了的是协防团的成功应用。至于说攻克丹阳以及镇江本身却是没有引起太大的意外,因为这本来就是余胜军的既定作战目标,拿下镇江是在预料之中,

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人家才不管徐言青在进攻丹阳和镇江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战术呢。他们只关注一个话题:那就是余胜军的一支偏师拿下了镇江。

距离余胜军主力大营不远的清军大营里,和春一边听着手下人说余胜军拿下镇江的消息,一边脸色是连接发生变化。

余胜军能够以区区两千五百人的偏师就连战连捷,一路北上数百里攻克镇江,这对于和春以及黄宗汉等人还是非常震撼的。

要知道宜兴、金坛、丹阳、镇江四地,太平军的总数加起来至少超过五万人,尽管其中没有多少精锐,但是五万人摆在那里呢,而徐言青的这支偏师仅有两千五百人,不管和春怎么想象。他都是无法想象得出徐言青的这支第二混成团到底是怎么攻克镇江的。

和春自然不知道,徐言青是一路打一路扩张,从湖州出发的时候只有两千五百人,但是现在手下的协防团都已经扩张到三个团,总兵力已经超过八千人了。

这个林哲倒是好手段,以常州为饵,吸引了贼军所有主力精锐,自己却是偷偷派出了一支偏师绕道直奔镇江,此举当初在和春等人看来无疑是兵行险着,他们甚至都估计着徐言青的只两千多人是有去无回。再不济估计也是会被阻挡在镇江城下。

但是谁能想到他能连下丹阳和镇江,一下子就是彻底切断了常州城内太平军好后方镇江甚至天京的联系。

这后头常州城内的贼军恐怕是要坐立不安了吧。

尽管心中颇不是滋味,但是和春也知道,余胜军拿下了镇江那是大好事。尽管谁都知道余胜军在清军体系里一向独立自主,从来不鸟其他清军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和春都是督办江南军务的钦差大臣,而林哲只是帮办江南军务而已,乃是他名义上的下属,余胜军也算得上是他麾下的军队。

余胜军拿下镇江。同样也代表着他和春拿下了镇江,当即他就是立即给朝廷写上了一份捷报。

这份捷报自然不可能说余胜军出兵镇江的事他一开始不知道,后来更是一点都无法插手,而是说在他的英明领导下,率领江南诸军屯兵常州城外吸引贼军精锐主力,又命林哲派偏师一部绕道奔袭镇江,部蒋徐言青已经攻克镇江,贼军大败云云!

只是他这捷报递上去后,让那些朝廷诸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一个个也是心中有了其他心思。

自从1854年后,咸丰帝和诸多军机大臣们给林哲定下的策略就是先赏后剿,而这先赏后剿这四个字已经充分说明了清廷高层对林哲的防备态度。

只是后来这两年一直没能歼灭太平天国,所以一直只能忍着林哲,甚至求着林哲出兵抵抗太平天国,但是清廷要防备余胜军的心思却是一直都是没有停止,甚至随着余胜军的实力越来越强而越加担心。

这从清廷这两年来大力推办新军就可以看得出来,清廷办新军剿灭太平天国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试图以后利用新军来剿灭余胜军的。

在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下,他们对余胜军攻克镇江的消息的处理就是更加复杂了!

“如今皇上都等着我们递上此事的章程,都说说,如今该怎么办?”文庆对诸多同僚们的沉默不语有些不满了,自从昨天镇江捷报送到了京师后,该如何处理这份捷报就是成为了一个难题。

虽然捷报里和春都把功劳拦到了自己身上,但是朝廷诸公又不是瞎子,他们全都知道此战和春就是个打酱油的。真正和太平军打仗的还是余胜军,如果要封赏的话,肯定要大肆封赏林哲,然而现在林哲就已经是江苏布政使了。再给他升一级的话岂不是要到江苏巡抚?

而让心有反意的汉人团练统帅担任一省巡抚这种封疆职位,那不是自己找抽吗。

如果抛开林哲不管,只封赏和春的话,以跋扈闻名国内的林哲知道和春把自己的功劳给全占了,估计会当场发飙把和春宰了都有可能。

当年林哲手底下几千人就敢枪击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如今拥军万余杀一个钦差大臣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不封的话,这多少说不过去,如今和太平军作战的将领那么多,也不止林哲一个,如果人家看见打了胜仗都没有封赏,他们会怎么说?恐怕就要编排朝廷的不是了。

对于清廷来说,余胜军拿下镇江让他们感到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封赏处理。

而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镇江的失陷却是带来了一场剧烈的震动,镇江是什么地方?天京门户。一旦镇江被清军夺回,那么以后天京以东就没有任何坚城要塞可以阻挡敌军了。

一想到清妖不用多久就会兵临天京城下,天京城内的一大票大佬们都是心慌意乱,洪秀全更是派出使者绕过镇江,前往常州,要求常州诸军立即西返,收复镇江,控卫天京。

面对天王洪秀全要求他们西返的命令,林成庭和秦日纲等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争执和矛盾。

“天京乃是天下雄城,徐言青不过有兵数千。就算抵达天京城下也不足为虑,如今我们的当面之敌还是林哲的中军主力!”林成庭的眼里,从始至终都只紧盯着林哲的主力部队。

哪怕是宜兴、金坛以及丹阳甚至镇江的失守都没能让他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余胜军在攻陷镇江,不过是调兵之计。想要逼迫我军撤出常州!”林成庭继续道:“我是绝对不会让林哲如愿的!”

林成庭还是看的非常明白的,余胜军为什么派遣偏师到镇江,是真的放弃了攻克常州的打算吗?绝对不是,光光是看城外的上万余胜军主力部队就知道,他们的目光始终都盯着常州的这七八万太平军精锐主力。

而自己苦心经营,利用壕沟和城墙废墟等构筑的防御体系有效的抵挡住了余胜军的进攻。

自己好不容易才把余胜军的攻城给挡了下来。但是如今天京却是要让自己西返,把常州拱手让给林哲?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但是秦日纲却是道:“如今天京危急,徐言青已经率军万余向天京进军,我等怎么能坐视不理!”

边上的吴汝孝也是道:“镇江被破,如今我们八万大军困守常州也是意义不大啊!”

看着这两人都萌发了撤退的心思,林成庭心中也是气闷的很,撤出常州?人家林哲就等着你们这么做呢,一旦撤出常州,你们以为还能有机会西援天京?

真当人家林哲是傻子不会来追击啊,而一旦没有了常州城下的各种完善防御体系,你们以为能够在野战中挡住余胜军的进攻?

他林成庭都没这个把握,至于你们秦日纲和吴汝孝就更加没这个可能了。

但是尽管林成庭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依旧没能打消秦日纲和吴汝孝救援天京的想法!

当天晚上,秦日纲和吴汝孝联合带兵撤出常州,然后直奔镇江而去!。

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97章 城头激战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54章 火药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441章 铁甲舰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27章 刺刀肉搏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96章 沉默冲锋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7章 募兵买枪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60章 久则生变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3章 东进上海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73章 设卡收税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80章 扶持军工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119章 寒冬将临第29章 林成庭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