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

“贼军真的撤出城了?”

“他们有多少人出城?林成庭的那支新贼军呢?出城没有?”林哲一边用浸了冷水的毛巾擦着脸,一边问着旁边的许鹏安

营帐中烛光下的许鹏安虽然衣着整齐,但是从他的上衣角还露出了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也应该是刚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然后匆匆赶到林哲这边来的的。

面对林哲的问话,许鹏安一脸的愧色:“由于事情紧急,加上天色昏暗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贼军准确有多少人出城,也未能查明敌军的番号!”

“发现敌军从西北方向撤出城后,负责值夜的林团长已经下令侦骑前出侦查,另外也派了第一协防团对敌军正面防线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但是遭到敌军猛烈的火力还击,根据敌军的还击火力来看,林成庭所部应该还是在城内的!”

太平军和余胜军在常州城内对持多日,对彼此的一些基本军事情报还是能够获知的,余胜军方面已经查明常州城内只有林成庭的新军大规模使用洋枪、火绳枪以及火炮,其作战模式和余胜军极为相似。

但是其他两只军队,也就是吴汝孝和秦日纲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只有少量的火绳枪以及火炮,大部分士兵还是装备的冷兵器。

如果第一协防团的试探性进攻遭到的是敌人的冷兵器部队的反攻,那么林成庭的新军极有可能已经出城,但是现在他们遭到的乃是密集的热兵器的火力还击。那么就证明林成庭的新军还在常州。

出城的应该是秦日纲或者吴汝孝的部队!

许鹏安从旁边的亲兵手中接过林哲的外套,然后亲自上前递给了林哲。同时问道:“大帅,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探知贼军撤退的准确情报。但是已经可以初步确定,出城的贼军已经超过两万人。他们很有可能是回援镇江的,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要立刻追击吗?”

林哲穿上外套后道:“追击?为什么要追?”

林哲的这个反问一下子让许鹏安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一时间愣在了那里。

此时又听林哲道:“大家都已经到齐了,开会吧!”

和林哲、许鹏安一样,随着太平军夜间出城。一下子就是让余胜军的营地里顿时紧张了起来,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们都是被喊了起来,大半夜的营地火把通明,照的整个营地如同白昼一般。

余胜军的诸多高级将领已经是齐汇中军营帐内。负责今晚值班的林安飞向着林哲以及其他将领们诉说着目前的情况。

“根据我们目前得知的情况,敌军在半个小时前从常州西门和北门相继出城,根据敌军的火把数量来判断,敌军已经累计出城约两万人,而值得注意的是敌军的出城还在继续!”

“二十分钟前,我命令值班的第四混成团以及第一协防团对常州正面之敌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在我第四混成团的火力掩护下,第一协防团一度冲进了敌军的部分战壕和贼军发生的肉搏作战。不过遭到了敌军的猛烈火力还击,从敌军还击的火力密度来看。可以判定城外的敌军洋枪部队还留在城内,极有可能是充当断后部队!”

“骑兵团已经派出第三骑兵连,汇同第四混成团的第四骑兵排前出进行侦查,有望后续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准确的敌军情况报告!”

“此外。官军营地里,和大臣已经派遣张国梁率部向西北方向追击,具体派出的人数尚未得知。”

等林安飞初步解说后。石琅翼首先开口道:“很明显,贼军受到我军第二混成团攻陷镇江的影响。已经是抽调兵力西援,而大批贼军西援。恐怕徐兄的第二混成团要危险了!”

一边的施清瑄道:“我建议立即对贼军展开追击作战,追上去直接在野战中击溃他们!”

随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林哲也是沉思了起来,迫使太平军从常州撤军这是余胜军的既定战术目标,要不然也不会冒险让第二混成团深入敌军纵深腹地去进攻镇江了。

而在林哲的内心里,一旦太平军撤军,那么自己就能够拿下常州,这样一来他保卫苏松太地区的战略目标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说追击,说实话这并不是在林哲的考虑之内。

这其中的理由比较复杂,首先追击的话很有可能中敌人的埋伏,要知道太平军的兵力可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余胜军,极有利用兵力优势引诱并伏击自己。

另外,林哲内心里也是不想把这七八万的太平军精锐彻底击溃的,如果一不小心把这七八万太平军精锐给击溃了,整个苏南、皖南地区的太平军就可以说损失殆尽,到时候自己是打还是不打天京呢?

灭掉太平军这八万精锐,攻克天京后,这太平天国也就算是完蛋了,而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林哲。

林哲深知清廷对他猜忌重重,有着太平天国的存在,清廷还不敢和自己撕破脸皮,然而一旦太平天国被灭掉了,到时候清廷就会毫无顾忌的把枪口直接对准自己,从而自己就得被迫揭竿而起。

然而如今来说余胜军的战斗力虽然强悍,但是要想成功造反的话,兵力还是过少,区区万人兵力控制苏松太以及浙北地区就已经严重不足了,更加不要说用这区区万人兵力和清廷在全国范围内作战了。

别看这几年清廷被太平军打的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但是不能因此嘀咕了清廷的实力,目前来说清廷可以动用的绿营、八旗、团练等各种武装力量至少也有五六十万之多。

虽然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战斗力极为低下,但是蚂蚁也能咬死象啊。

再说了,清占据全国地盘。这打了败仗损失几万甚至十几万人都不算什么,不用几个月功夫就能够重新拉出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来。你看湖北、湖南以及江北这边,清军屡战屡败。损失的兵力和武器多了去,但是他们却是越打越多。

而余胜军呢,只要败上一次损失个几千人,那么就得废掉余胜军大半战力。

兵力过少就起兵造反,极有可能让自己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所以林哲需要太平天国继续存在下去,一直存在到自己有实力造反,掀翻清廷为止。

不过他内心的这种想法是不能对在座的这些将领们说的,虽然说经过这两年时间后。在林哲的拉拢和宣扬之下,余胜军的绝大部分将领已经习惯于把余胜军的利益置于朝廷的利益之上。

在清廷诸位大佬们的眼中,这余胜军上到林哲下到下兵,一个个都是骄兵悍将,目无朝廷,跋扈之极。

然而即便如此,很多人也是没有想象过要造反之类的。

所以这两年林哲是从来都没有对这些下属们透露过造反之意,他只是不用向这些部下们灌输朝廷对余胜军不公,引起他们对朝廷的不满。同时让他们逐渐把余胜军这个小集体的利益置于朝廷利益之上。

内心的想法不能说。所以林哲就是换了另外以中国说法:“常州贼军七八万里头,也只有林成庭的两万新军可堪一战,其他的不过蝼蚁吧了,如今林成庭的新军还在常州城内。我们就不能轻举妄动。

至于追击一事,张国梁不是已经带着人追击了吗,回头对和大臣那边说一说。就说常州战事依旧由我们余胜军负责,至于追击嘛。就是交给他们了!”

“另外再快马给徐言青传令,让他后续小心一些。深入敌军腹地当以保全兵力为要,是不可为时立即撤回!”

已经攻克镇江并吸引了大量常州太平军的回援,第二混成团已经算是完成了他们的战略任务,现在自然是应当保全自身安危为上。

面对林哲的这些决定,虽然有几个人不理解,但是也没有傻到问林哲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大多是能够猜得出来,林哲应该是不想要为了追击贼军而损兵折将。

也有几个人猜得出来林哲此举似乎有养匪自重的嫌疑。

不过他们都没有反对林哲的决定,毕竟他们也以余胜军的利益为上,而余胜军的利益是什么?

自然就是苏松太里的商贸区和江海关了,只要太平军不试图进军苏松太地区,那么余胜军才不管太平军和清军打死打活了,这个事实之前已经被充分证明了,黄宗汉和江南大营的向荣和吴汝孝苦战多年都没能收复常州和镇江两府。

当时林哲如果肯派兵帮忙的话,早就收回常州和镇江两府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面对林哲说不追击,而是要继续屯兵常州城外的时候,和春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也知道如今常州城外还有贼军两万余,总不能不管不是,所以余胜军留下来也是情理之中。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三万清军向西北方向追击,为了避免这些清军追击没两天就是被太平军杀一个回马枪,林哲还特地派出了一个骑兵连远远跟在后头,为他们提供一些侦查情报,免的他们一头装进太平军的包围圈之中。

先不提常州那边秦日纲和吴汝孝联合率兵西援天京,且说徐言青拿下镇江后,他并没有在镇江待多久,只是匆匆休整一天后就是率军再一次西进,其目标直指天京。

三天后,徐言青已经是出现在了天京城下,看着天京高大的城墙,徐言青心中也是生出了一阵豪迈,当初从湖州出兵的时候,谁能够想到他徐言青能够一路突进,攻城拔寨累计击溃敌军五万余人,麾下兵力从两千五百多人膨胀到现在的八千多人。

转头了看眼自己的八千大军,徐言青高举着自己的指挥刀指向了前方的天京城,口中大呼:“二郎们,杀啊,斩洪逆者赏银万两!”。

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36章 追击第27章 刺刀肉搏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83章 添船够炮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48章 厘金初显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647章 皇子所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78章 各方利弊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69章 江海关第25章 广德激战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289章 惨胜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48章 厘金初显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624章 婆罗洲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16章 贼军来袭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654章 火药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90章 骑兵出击第90章 骑兵出击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54章 兵指青浦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