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战火再燃

可是不管再愤怒,清廷面对林哲的称帝建制也是无可奈何,如今江北清军自保都嫌不足,更别提渡江进剿了。

原先被寄予厚望的浙江巡抚何桂清也是兵败自杀,让清廷惋惜的同时也是更加惊慌!

要知道浙江一地的清军虽然不说有很多,但是林林总总加起来至少也有两三万人,其中何桂清担任浙江巡抚后,编练的新军也颇为能战,曾在皖南和太平军打的互有胜败。

但是杭州一地连半个月都没能守住,浙江一省在两个月内就被余胜军拿下,这让清廷对余胜军的战力之强更有了一个直观认识。

以往他们就知道余胜军的战斗力很强,但到底是没有直接面对过,只知道余胜军打的太平军节节败退,当初就认为余胜军战力很强的他们很干脆的就仿效了余胜军编练新军,八旗和绿营的新军暂不去说。

不过李鸿章的江淮新军以少胜多,一举攻克扬州,湖北胡林翼等湘军将领编练的新军也是战力不俗,并攻克了武昌。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余胜军的战力之强的同时,也是让如感到好奇,这山寨版的江淮新军和湖北新军就有如此战力了,那么作为正版的余胜军战力到底有多强呢?

如今浙江那边的清军被余胜军的一支偏师轻松击败,两个月内就是彻底拿下了浙江,这让清廷高层对余胜军的战力之强有了一个直观感受。

而这种直观感受也是带给了他们更大的恐慌!

这区区一支余胜军的数千人的偏师就有如此战力了,那么囤积在苏南各地的余胜军主力又是有着何等战力?

如果到时候余胜军的主力渡江北上,那么江淮新军以及其他清军是否能够抵挡的住?

对于这个自问。哪怕是再自大的清廷高层也是自信不起来,当年太平贼军的北伐。清廷先后调集了十余万人四处堵截,都被人家一路打到了直隶。

要是换成了更加厉害的余胜军来。那么清军还能挡得住吗?

带着这种惊慌,清廷一方面是诏令南方各省严防死守,派兵征讨浙江、江苏,另外一方面又是用尽了所有力气编练新军。

只不过清廷方面已经对南方各省不抱什么希望,南方各省中,浙江、苏南已经被林哲的中华帝国所占据,皖南、江苏西南部,皖北部分的地区,赣北则是被太平天国占据。而江西省南昌以南地区则是被林成庭占据。

湖广两省虽然有兵力。但是一个九江他们就无法拿下,除非可以飞过赣北、皖南等地,不然也是别指望他们可以进军苏南,浙江了。广东也是面临着洋人的兵锋威胁和林成庭南下的威胁,而福建虽然还在清廷手中,但是本来就是人少山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穷省,根本无法凑出多少军队来西拒林成庭的东进,或者抵挡北方余胜军的南下。

让南方各省进剿余胜军就是一句空话!

所以清廷面对林哲的称帝建制。其最直接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在北方各省编练新军。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清廷的大力扶持的对象已经不包含李鸿章的江淮新军了。

过去两年里,李鸿章的江淮新军和八旗新军一起。同样是朝廷的主要扶持对象,累计投入的军费不下数百万。

但是林哲公然反叛后,也是让清廷对地方督抚办的地方团练更加提心吊胆。害怕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也是步林哲的后尘举起反叛。

所以自从去年底开始,朝廷就是把编练新军的重点放到了八旗新军以及各省练军上头来。

不过八旗新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哪怕是坚持支持办练八旗新军的满族权贵也是不得不承认,八旗实在是烂透了。要想从中练出新军来难度比登天还大。

过去两年里,朝廷为了编练八旗新军,累计支出的军费高达数百万两,但是现在虽然编成了近万八旗新军,但是只要去这些八旗新军的军营里一看,就会发现军营里平日根本没有几个人,操练点卯的时候很多八旗士兵都是雇请乞丐,闲汉充数,自己继续在家里抽大烟逗鸟。

与之对比,之前没有得到太多朝廷支援力度的练军却是办的有声有色

这让清廷高层不得不转移重心,把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投入到‘练军’当中来,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就是招募新兵,编练了一支京畿练军,下半年清廷继续加大了投入,为了筹集京畿练军的军费,大量裁汰了京畿地区以及直隶等地的绿营,把腾出来的军费用于编练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

等到了1857年初,清廷已经编练‘京畿练军’八千余人,‘直隶练军’五千余人。

何为练军?其名取自‘裁旧练新’,大体上就是新练之军的意思,其军制效仿余胜军、湘军、江淮新军等。

由于洋枪样炮奇缺,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共约一万三千人,但是装备的洋枪不足四千杆,洋炮不足十尊,大部分还是装备旧式的火绳枪、旧式火炮,而冷兵器也是普遍装备。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还正在编练中的练军还是成为了清廷中央最为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目前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已经相继南下河南,皖北进剿捻军。

至于湘军和江淮新军,虽然要更多,战斗力也更强一些,但是谁都知道这些军队都是那些将领们的私军,并不属于朝廷。

而从这方面的角度去看的话,也可以说这支练军才是清廷近年来编练新军的成功典范!

现在清廷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大,加快编练京畿练军、直隶练军的步伐。同时也是诏令山西、河南、山东、东三省等各地地方督抚编练新军。

给清廷足够时间的话,弄出十来万练军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提清廷和太平天国那边怎么反应。但是林哲却是继续整顿内务,派兵四出!

1857年二月二十号。林哲下发‘整编中华皇家陆军’诏令。

余胜军陆军部分改称为‘中华皇家陆军’所属之随营学堂改为‘中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

除了名称上的改变外,林哲也是正式下令把各步兵师中的混成团改编为纯步兵团,所属炮兵等部队直接归属各步兵师师部管辖,以形成真正的师级编制部队。

实际上这种整编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花了两个月时间后各师已经完成了逐步整合,各混成团虽然还挂着混成团的名头,但是各所属的辅助部队已经被抽调到师部直辖,现在第二师、第三师所属部队直接换个名头就行了。

第四步兵师那边要麻烦一些,不过林哲已经是决定把南下福建的第十混成团升级为第十混成旅。另外的第八混成团、第九混成团则是原地整编。

于此同时,还把原有的所有甲等协防团、部分乙等协防团升格为余胜军正规步兵团,并补入各师、混成旅,以让各师、旅达到满编状态。

截止到林哲率军前往常州的时候,中华皇家陆军已经编成五个步兵师、两个混成旅的正规军,上述部队做到了师辖三个步兵团、混成旅辖有两个步兵团的基本编制。

不过炮兵、?炮兵、辎重等兵种就是严重缺编了,真正做到满编制的只有第一步兵师而已,其他部队里,第二步兵师只有区区三个炮兵连。两个辎重营、一个骑兵连。第三步兵师也只有两个炮兵连,一个辎重营,一个骑兵连。

第四步兵师则是有四个炮兵连,两个辎重营。一个骑兵连。

第五步兵师是完全新编部队,虽然是按照满编制来编的,但实际上很多火炮都没到位。不过所属的一个骑兵团倒是满编的。

上述部队里目前大约总兵力为四万人左右,其中只有半数是老兵精锐。小半是纯新兵还有部分则是协防团升格而来的士兵,如此也就导致虽然正规军的数量更多了。但是平均素质和战斗力却是比以往要下降了不少。

不过这也是建立大量正规军的必须措施,哪怕是战斗力下降也要忍过去。

除了对正规军大量整编后,林哲还对协防团加以整顿和改变,把原有的大量乙等协防团、丙等协防团统一整编,废除以往的甲等、乙等、丙等区别。按照就近原则,以三个协防团为基准,编练了第一协防师到第八协防师一共八个协防师。

这些协防师每个师的人数大约在四千人,装备上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是装备缴获的各种火绳枪,冷兵器,以及部分的旧式小口径火炮。

总兵力大约在三万人左右,不过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协防部队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咋地,更何况已经把少数能打的甲等协防团、乙等协防团都抽调到各皇家陆军中,所以这些新编成的协防团战斗力实在堪忧,一部分依旧只能充当民夫当苦力,而另外一部分也只能当当炮灰了。

甭管好的坏的,皇家陆军和协防军加在一起,新生的中华帝国的陆军兵力总数已经将近七万人,如果再加上了海军的五千人,那么中华帝国的全部武装力量大约在七万五千人左右,再加点水份的话,号称十万半点问题都没有。

上述部队绝大多数都是屯兵在苏南、靠近天京的浙北、皖南一带,囤积如此多重兵在这一地区,要是不打仗那就是浪费!

二月二十八号,林哲御驾亲征,统帅皇家陆军第一师、第三师、第五师以及三个协防师从常州出发进行西征。

而中华帝国的西征,也是让江南大地战火再燃!

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308章 胜了吗?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425章 提亲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4章 扩张护院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47章 入城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385章 沧州激战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68章 十万两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90章 骑兵出击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44章 伤亡名单第1章 余姚林家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5章 县令相邀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668章 布拉镇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45章 南撤湖州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07章 激战六安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37章 遭袭第113章 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