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

如果是余胜军时代,余胜军的各方面经费收入也就千万左右,主要是来自商贸区税收、上海新关以及湖州厘捐局。

而正式举旗后,中华军的前中期虽然说迅速占领了苏南、浙江两地,并依靠上述两地获得了数千万的财政收入,但是同时开支也是激增数倍。

其中大头就是军费方面,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中华军的大规模战事就没有停下来过,而战争经费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和平时期维持军队的开销!

除开军费激增外,控制区扩大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这些地区也许需要投入众多行政经费的,建立中央各部机构,各省地方行政机构,别的不说,但是官员的薪资你得发吧,而仅仅是国家公务员的薪资就是一大头。

可以说,目前来说中华帝国的财政开支,绝大部分都是人员的薪资开销,包括军方的将士们的薪资,行政机构的公务员薪资,这些人员上的薪资开支至少占据了整个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1857年虽然还没有过去,但是对于财政系统而言,1857财政年已经算是撑过去了,年末最大的一笔开支,即军方的第四季度的剩余部分军费六百万已经支付了出去,而接下来财务部就要为明年的财政收支而努力了。

◎↑,??经过新占领区的有效加入,并预计在明年开始提供一定数量的税收,同时帝国的财赋重地苏南以及浙北两地受益于地方民生的持续发展,贡献的税收。尤其是工商税以及海关关税持续保持了增加的势头,再加上苏南和浙北传统的田赋。盐茶生丝等贡献的税收也是恢复到了战乱之后的和平时期水平。

而苏南和浙北这两个地方保持稳定并持续发展,足以有力的保障并支持帝国的统一战争!

不过收入多了。依旧架不住多方面的开支需求,首先大头就是军方!

军方那边根本就没有说派人来游说,他们听闻财政部那边对明年的财政收入预算有八千八百万的,二话不说,立马就是按照了总预算的百分之八十,即七千万圆的开支来制定了 明年的扩编以及作战计划!

统帅部里参谋部、军训部、军械部以及军需部、海军部等诸多部门联合起来,一起制定了1858年度整训扩编计划!

首先是海军,他们提出了在1857年底、1858年初分别投资订购五艘千吨级蒸汽暗轮战舰,同时投资研发排水量达到两千吨的战舰。并预计到1858年底争取让上海造船厂、林德机器厂完整船体、舰炮的技术准备以顺利开建。同时建造的还会有多艘内河近海炮舰,百吨以下的内河炮艇。

同时为了满足今年和明年陆续建成并服役的海军军官以及水兵的需求,预计今年年底以及明年年初同时进行水兵的招募,预计招募水兵八千人,争取到明年年底把海军的总兵力扩张到两万人。

如果顺利完成,那么将会拥有千吨战舰七艘以上,三百吨到一千吨的内河炮舰或小型远海战舰十艘以上,三百吨以下的内河炮舰四十艘以上,其他运输、传统帆船。小型巡逻艇等预计超过一百艘。

但是海军作为一个技术兵种,其发展并不说只有军舰以及水兵的扩张上,实际上海军还需要修筑港口,而海防炮台也是他们负责的。

所以同时为了满足海军扩大后的基地需求。提出在上海、福州各修建一座大规模的军港设施!

又提出为了加强上海海防,控制长江出海口,控卫京畿重地。在上海修筑一座规模庞大的炮台以及要塞设施,这个计划里。光光是六十四磅的岸防重炮的数量就达到了二十六门之巨,同时还计划装备后装线膛炮!

海军计划装备的后装线膛炮。其实就是林德机器厂在几年前到英国那边购入的‘阿姆斯特朗炮’的半成品,当初林德机器厂到欧洲求购先进火炮,到最后没能找到成熟的后装炮技术,只找到一个尚未完成设计,只算得上是半成品的阿姆斯特朗炮,而那时候阿姆斯特朗炮因为不成熟,也没能进入英军的视线里,实际上到目前英军依旧没重视该公司的线膛后装炮的设计。

所以那个时候就通过信德洋行,花费了一定的代价购入了该炮的部分技术资料,并顺理成章的获得了中国地区的专利使用权。

而后林德机器厂就是在这个半成品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设计,当然了,主持后续设计的还是那些洋人工程师。

前些时候听说他们已经制作出了两门洋炮,并取得了试射成功!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相反还问题多多,尽管林德机器厂里是以洋人工程师为主要研发人员,以进口设备而主要设备,如果单论工作人员和设备的话,勉强跟得上欧洲二流水平。

但是即便如此依旧难以解决后装线膛炮的诸多技术难题,试射成功的洋炮存在锁尾栓和锁栓极大的质量问题,试射火炮上的这两样零部件均不同程度出现裂纹。更关键的是这纯粹是技术工艺问题,依靠林德兵工厂自身的技术能力根本难以解决,后来不得不提出,限制装药量,降低射程,同时加厚上述零部件的厚度,尽量延长零部件的寿命的同时,也是严格规定,每门火炮射击二十五次后,必须更换锁尾栓和锁栓,才能继续进行射击!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费用,林德机器厂对海军提出的报价是,每门一百磅的后装线膛炮为七千圆,一百五十磅后装线膛炮为九千圆,至于超过一百五十磅的口径,林德机器厂暂时还无法制造。至于口径小于一百磅的,林德机器厂干脆就没提出设计方案。为什么?

因为性比价实在太低,采用阿姆斯特朗炮为技术蓝本的林德后装线膛炮。其造价极其高昂,因为该炮要拉出多重膛线来,这道工艺复杂而且加工难度极大,根本无法大规模批量生产。

大体上,生产一门六十四磅的阿姆斯特朗炮需要的成本并不会比生产一百磅的阿姆斯特朗炮多出多少!

而阿姆斯特朗炮的新时代的技术特性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根本无法批量装备,而且是造的越大,性价比越高!

而越大,重量也就越重。这也是海军目前为什么不在战舰上采用后装炮的理由,太贵,性价比超低!

但是这些问题在陆地上的话,勉强可以得到解决,充当岸防炮的话重量不是问题,可以造的大大的,而口径大了这性价比也就上来了,而更关键的是,海军提出的是建立长江入海口岸防要塞。用以控卫京畿。

说实话,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要塞的重要性比海军一整支舰队都要重要,所以获得经费装备更新式的火炮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海军的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花费自然也是超大的,提出超过一千万圆的军费预算!

相对于海军各种要塞,舰队。港口计划不同,陆军方面的计划要简单的多!

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皇家陆军要再扩充五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一个炮兵旅,两个骑兵团的规模!

目前皇家陆军有步兵师七个,近卫师一个,骑兵团三个,独立的炮兵营若干!

这个扩军计划如果完成的话,那么就代表着皇家陆军的规模将会爆涨到十二个步兵师、两个近卫师、一个炮兵旅,五个骑兵团的规模,总兵力将会达到十二万的规模,拥有将近三百门十二磅口径以上的火炮,而六磅,四磅以及九磅的臼炮数量就更多了。

整体上,皇家陆军是想要把规模再翻上一番,而翻上一番的话,明年皇家陆军的扩编费用、维持经费都得几千万,更陆军还在打仗呢,这战争时期里,实际上部队的维持费用还是小的,更多的还是战争经费。

你想啊,一颗开花弹就得几十两银子,这一场战役里,少说也得打出去几百发啊,而且这年头的线膛步枪的寿命其实非常有限,往往一场大规模战役下来,部队的枪支损耗会非常严重,这给部队补充枪支以及弹药就得耗费大量的军费。

然后陆军也不仅仅只有皇家陆军呢,还有一支协防军呢,而预计明年协防军的规模还会继续增加,虽然说这些协防军士兵都是强制他们服役当炮灰,但是有时候也的发发赏银,另外基本口粮还是要保证的,给他们配置冷兵器虽然没什么技术难度,但是刀剑其实也不便宜,这装备的多了,对军费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对于这些,统帅部给陆军制定的诸多计划里,不多不少,正好要六千万的军费。

和海军的一千万加在一起,就是凑足了七千万!

面对军方的狮子大开口,财务部的齐宣浩是气的不行,这一共才八千多万,军方要去了七千万的话,那么整个帝国的行政机构还要不要运转了?

“皇上,对于海陆两军的困难,我们财务部也是了解的,光复神州也是我等的所有人的期盼,但是今年军费不过三千万,而明年却是高达七千万之巨,财务部这边实在是难以为继啊!”齐宣浩说话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沮丧极了!

林哲听着,并没有直接说话,为什么?

因为军方的计划提出来,并最后得到军费的预算提到财务部那边去,中间林哲肯定是知情而且是默认的。

不过看齐宣浩的这个表情,他就知道,这一次军方实在是把财务部逼得有些狠,但是也不能因为财务部困难就让军方的发展受限。

所以他道:“军方那边的计划朕是知道的!”先说了这话定下了基调后,他又是道:“前些时候朕让你搞的债券准备的怎么样了,到时候如果能够顺利发行的话,应该能缓解部分财政的压力!”

齐宣浩一听,内心里叹气,之前林哲和他说要搞什么债券,然后发行的时候他就纳闷,这摆明是要向民间的富商要钱啊!

自古以来,官府向民间伸手的例子很多,但都是直接抄家白拿的,比如说清朝的盐商就被清廷当猪养,养肥了就杀几个,转眼就能够捞上几百万两银子,足以有效缓解国库的压力!

但是天子说的这个债券,却不是向这些民间富商举起了杀猪刀,竟然说要借?

而且还是会给利息的那种!(……)

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559章 句容马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94章 狂傲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618章 阅舰式第51章 团练大臣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94章 狂傲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62章 破城第779章 立储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19章 主动追击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11章 山阴陈家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59章 炮击上海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647章 皇子所第31章 谨慎东进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271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