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

仔细算下来,李鸿章也算是和中华军打了半年了,但是今天还是头一次感受到对面中华军的严苛军纪。

尽管大规模枪毙逃兵的方式听上去显得很不人道或者残忍,但是战争本身就是极为残酷的事!

第二十三协防师的擅自撤退遭到了督战队的大规模屠杀后,造成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稍候第二十一协防师以及第二十二协防师发起进攻的时候,虽然一度也各自死伤了数百人,但是却没有和先前的第二十三协防师一样稍微受阻就是擅自撤退,而是坚持到了来自后方将领的撤退命令再进行撤退。

为何?

因为你继续发动进攻的话,有可能会死伤不少人,但是如果擅自撤退的话,绝对死的比发起进攻要多的多!

再说了,施清瑄等高级将领也不都是有勇无谋的人,他们虽然把协防师的士兵当成炮灰用,但是炮灰也是一种资源啊,如果无法换回一定的战果,施清瑄也不会让协防师的士兵白白去送死。

所以实在攻不上去的时候,施清瑄还是会让协防师的部队退回来,免的让协防军的士兵死的毫无价值。

李鸿章在桃源县拥军三军,其中超过万人都是新军,而且是固守不出,这就让施清瑄的进攻进度非常缓慢∧,。

施清瑄一方面不愿意拿皇家陆军的士兵去硬拼,而单靠协防军又打不上去,所以只能是仿效之前的扬州以及六安战役,准备进行长期的围攻。在城市外围构筑工事!

比如说在城外修筑垫高的炮台,把重炮都搬上去。然后更好的打击城内的敌军,又在城外挖掘胸墙以及壕沟。

胸墙是作为出发阵地以及防止城内清军反攻的。而沟壕则是作为隐秘突进的通道,走之型壕沟的话,就可以有效躲避清军的远距离火力打击,可以让士兵抵近清军在城墙下的胸墙方位,并直接和清军进行肉搏!

参与肉搏战的自然是协防军,其中又以刀盾兵为主!

然后又是挖地道,准备用老办法破城,也就是挖地道埋设大量的炸药对城墙进行爆破!

这样的措施虽然比较稳妥,施清瑄也有把握能够以较少的伤亡就拿下桃源县。但是需要的时间就比较多了!

相对于桃源县这边的稳扎稳打、进度缓慢,淮安那边的第五军进展却是要顺利的多!

自从李鸿章带着江淮新军北上桃源县后,如今的淮安城内只有张国梁的三万旧军,都是一些绿营、八旗以及地方乡勇团练,战斗力非常堪忧。

可以充当主力使用的只有千多名李鸿章留下来的江淮新军!

过往的数天里,面对第五军的猛烈进攻,张国梁在淮安守的非常艰难,几乎是把城外的外围阵地和据点丢失一空,甚至连城头都一度被打了上来!

十一月初的淮安已经大幅度降温。张国梁披上了自己的外套,看着城外的中华军!

城外的中华军营帐蔓延数里,而营帐到城墙脚下,则是遍布众多的壕沟。而看不见的地底下,肯定也有着中华军挖的地道。

看着城外的中华军,张国梁满面愁容!

对于能否守住淮安。张国梁没有任何的信心!

如果只是他在淮安牵制中华军第五军三五天时间,那么问题不大。实际上他现在已经阻挡了第五军至少七八天时间。

但是这七八天时间已经是极限了,之前的防守作战里。张国梁麾下的旧军死伤超过四千人,李鸿章留下的两个营江淮新军也是死伤了近两百人。

更关键的是,城内守军的士气极为低下,现在就算是普通士兵都已经知道,淮安已经不可能得到北方的援军了。

外无援军,内无强军,张国梁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什么可以守住淮安的可能性!

城头上的风有些大,深秋凉风吹过,让张国梁不由得紧了紧身上的外套!

也许,自己该走了!

于此同时,城外的第五军中军营帐内,沈驰云和他麾下的高级将领们围坐在一起,他们没有和平常作战会议的时候端坐在长方桌上,而是随意的围坐着,众人中资历最浅的第五师参谋长裴建杰上校正在用炭火煮水泡茶。

他边上就是第五师师长杜永涛少将,对面坐着的还有第五军参谋长宋向堂少将和第五军军长,江北军务副司令沈驰云了。

在座的这四个人就是第五军的最主要将领了!

宋向堂把手中茶杯里的茶喝了一小口后放了下来,然后道:“现在城内的敌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昨天一战里,虽然第十二协防师登上了城头又被赶了下来,但那时候还是准备的不太充分,明天我们再加把劲,定然是能够把城头给拿下来的!”

“明天攻城的话,要换第十协防师上了,前几年第十二协防师折损有些多,继续强上的恐怕难以为继!”第五师的师长杜永涛少将也是开口道:

“到时候我的第五师也压上去,争取一斩而下!”

听着众人的话,沈驰云面露满意的神色:“如此,明日一战就多多拜托几位了,等把这淮安城给拿下来后,我沈某人将亲自为诸君向圣上请功!”

虽然说的是为其他人请功,但是沈驰云自己内心也是极为期待的,能不能在年底晋升为中将,就要看这一战了。

目前中华军里头,陆军中将就只有施清瑄一人而已,而其他的几个军长还是和那些师长们一样,只是个少将而已。

但是南京统帅部那边已经传来风声,年底天子要大封群臣,届时将会对有功的文武官员进行授爵。而授爵之余。也会对晋升若干陆军中将。

听闻天子要在年底晋升数人至陆军中将衔,除了施清瑄外的其他军方将领哪一个不是望眼欲穿啊!

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就是统帅部的各部总长。其中又以联合参谋部石琅翼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其余的四个军长也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几个表现很抢眼的几个皇家陆军师长少将也是有希望的,比如说第一师师长许鹏安。

但是可以预料的是,这一次天子绝对不会把所有够资格的都晋升为中将,要不然的话当初从成立几个军级指挥机构的时候,就会统一晋升沈驰云等人为中将了,但是天子却是没有。

一直等到施清瑄立下巨大的战功后,才把施清瑄晋升为陆军中将,至于其他人还在少将军衔呆着。

目前中华军诸多军官们的军衔对比职位来说,实际上不太正规的。而且普遍是低衔高制。

皇家陆军里,步兵连副连长的基准军衔乃是少尉,也就是那些刚从军校毕业的菜鸟们,特殊情况下也可由资浅中尉担任。步兵连连长的基准军衔则是资深中尉,少量资浅上尉再没有合适职位可以调任的时候,也会继续担任步兵连的连长。

步兵营的营长则是以少校为主,同时也存在资浅中校依旧担任营长的情况,副营长则是资深上尉为主,特殊情况下资深中尉也有。

步兵团团长则是以资深中校为主。特殊情况也有资浅上校,副团长一般是刚晋升的少校。

师长则是以少将为主,暂无中将师长或者上校师长的情况,师参谋长一般都是上校或者中校。

上述的职位和军衔的相配。一般都只有一个基准线,但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误差,比如上尉担任营长。少尉担任连长的情况也会有出现。

同时值得说明的是,军方的晋升体系虽然存在少尉副连长能够直接升为中尉连长的情况。但是极少有从中尉或者上尉连长就直接升为少校营长的,同样的少校营长也很少直接升任中校团长的。

以往中华军对军官极为紧缺也很少出现这种大跨越式的任命。一般来说,少尉副连长积累够资历后,会升为中尉,少数优秀者直接担任步兵连连长,但是大部分都是会被抽调到团、营去当参谋。

积累一段时间后,再调去担任步兵连连长,然后慢慢积累,升迁为上尉后,一般是调任副营长,或者是到师级、军级、甚至回到统帅部各部机构担任参谋。

然后才能顺理成章的升为少校,这个时候才能回去当步兵营的营长!

积累战功后,到了可以晋升的时候,除非你极其出色或者战况非常紧急,不然是不会直接升任为团长的,而是会被调去担任副团长或者到参谋机构任职。

然后才可以调往某个步兵团担任团长。

而且这说的往往还是优秀者的晋升之路,至于平庸者要想获得晋升,难度就更大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最近一年已经被陆续打破,因为中华军的扩张速度实在太快,这扩张不仅仅有皇家陆军呢,而且还有协防军以及地方守备部队,这些都是需要大量军官的。

因此出现了诸多例外,很多军官是一年内连胜好几级!

如果说师级的军衔配置还比较正常外,但是军级的军衔配属就有些混乱了,比如说当初设立各军的时候,五个军长都还是少将,配属的军参谋长也只有中校或者上校军衔,也就是说和师级的指挥机构是差不多的。

但是后来军方陆续晋升军级机构的各人员军衔,比如现在五个军的参谋长,已经有三个是少将衔,剩下两个是上校衔,军所辖各科的科长们,比如第五军后勤科的科长,其军衔原来是上尉,但是现在已经是变成了中校。

属下各人员都有晋身,唯独几个军长们除了施清瑄外,都还没得到晋升,徐言青,林安飞,陈云陶,沈驰云都还是少将衔。

这种情况自然是不能这么持续下去的,林哲肯定是要把军长的军衔提到中将上来,不然的话不好指挥部队,但是先提谁,提不提谁就是有讲究了。

林哲可没打算说一定要把现有的四个军长都晋升为中将继续担任军长,如果下面的四个军长有人做的不好,林哲可是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撤职,然后从其他的出色少将里头挑选人任职军长。

沈驰云虽然自认为自己在苏北打的还过得去,但是和施清瑄横扫皖北和苏北相比,他带领第五军后的表现就是非常平凡了。

在这种情况下,沈驰云也是不得不担心自己会被边缘化,一旦这一次晋升没能及时跟上,那么他就会和早年的石琅翼一样,迅速从军方的第一梯队里掉下来,到时候别说和施清瑄比较了,估计连陈云陶这个后辈都比不上了。

他需要战功,他需要晋升!

带着对战功的渴望,沈驰云在十一月六号对淮安发动了最大规模的总攻,不仅仅投入了两个协防师,而且还把第五师也是派了出去一共进攻,同时还拉下了面子,亲自去请海军之第一炮舰支队为第五军提供舰炮的火力支援。

进攻当天,许久都没有亲自上过阵的沈驰云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军刀亲自指挥部队发起进攻!

城内的清军也是拼力抵抗,造前中期给冲锋途中的第五军带领了一定的伤亡,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第十协防师更是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派遣了原本就元气大伤的第十二协防师上前增援,这才能够冒着清军的火力爬上城头。

等这两个协防师的刀盾兵爬上城头后,皇家陆军没有和以往一样等着他们稳固城头阵地,而是亲自爬上城头,用着手中的刺刀发起肉搏战,和协防军的刀盾兵一起稳固并扩大城头阵地。

在中华军的战例里,也许在冲锋的途中会因为损失过大而失败甚至崩溃,但是等皇家陆军的士兵爬上敌人的城墙上,就从来没有被人赶下来过的先例。

沈驰云的各方面能力虽然不是中华军诸多高级将领里顶尖的那个,但是也不至于翻别人都不会犯下的错,所以当他派出皇家陆军第五师进行登城作战的时候,第五师的士兵们虽然一度受到清军的反扑而造成一定的伤亡,但是却是牢牢的守住并扩大了城头阵地。

而一旦让他们稳住了城头阵地,那么后续更多的中华军士兵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涌上城头。

沈驰云看着前方的第五师的数百名士兵推进到南城门上,然后不用多久那扇已经被火炮炮弹轰的破破烂烂的城门就是化为废墟,被进攻部队携带的炸药包直接炸毁。

而城外等候的第十四步兵团的士兵们立即在军官们的口令下,在鼓点声中依旧列着整齐多排的横队走向了依旧充满了硝烟的城门口。

“总算是拿了下来!”沈驰云看着己方的士兵把陆军期插上了城门楼的时候,一支紧张着的他也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硝烟下自己的军旗在城门楼迎风而展,而沈驰云彷佛也是看到了陆军中将衔在对着自己招手!(……)

第425章 提亲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1章 山阴陈家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149章 董离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6章 许乃钊之邀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91章 攻城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4章 扩张护院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311章 俘虏问题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20章 伤亡悬殊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308章 胜了吗?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2章 大战前夕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71章 扩军五千第31章 谨慎东进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36章 追击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20章 伤亡悬殊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4章 扩张护院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636章 风波起第559章 句容马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308章 胜了吗?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76章 乱世重典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55章 轻松胜利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25章 农忙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