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

十一月六号,中华军之第五军攻入淮安城之旧城,虽然说淮安是三城一体并有着相对独立的防御工事,但是旧城的被破已经是让城内的清军恐慌至极。

是夜,张国梁发挥了他的一贯优良传统,带着骨干精兵五千余人趁着夜色向北突围,留下了几万茫然恐慌的其余绿营旧军等继续坚守淮安城。

次日上午,第五军杀入淮安之联城,下午时分再破淮安之新城!

等到了十一月七号晚间,第五军上下已经控制了淮安城内各要地,不过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指挥便利,沈驰云等高级将官并没有直接入城,而是按照中华军的一贯规矩,继续待在城外。

这个规矩一开始是林哲用的,早年林哲亲自率军打仗,但是他自己也是个怕死的人,攻克敌军城池后,由于城内还会残存大量的敌人溃兵之类的,所以林哲是很少说会在破城当天就深入城内,一般都是继续在城外呆着,有时候会到己方控制下的城门楼地区就近指挥。

一直要等到城内被彻底肃清了后,林哲才会亲自深入城区!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投,林哲早年这么干,自然也就影响到了中华军的其他高级将领,所以中华军破城当天,一般来说高级将领是很少直接入城的。

当天晚间,城外的营帐外,宋向堂满脸喜色的向沈驰云道:“此番大捷啊,淮安一战,我军斩敌至少五千余,俘敌一万一千多人!”

这战斗尚未结束,城内的中华军依旧到处巡逻,清剿清军的逃兵,溃兵等,而战斗时间也不能很准确的统计战果数字,所以宋向堂说的都是个大概数。

但这仅仅是个大概的数字,也已经足以判断出淮安一战是个大捷。

相对于宋向堂的喜悦。沈驰云的表现倒是要平静的多,破城之前他还有些忐忑,破城之初他可是满脸的兴奋,但是身为一军主将。他也是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现在都是破城后第二天了,一切已成定局,对于沈驰云来说,接下来就已经是考虑该怎么写报捷战报了。

所以他对宋向堂的话也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道:“俘虏人数比我们预料的要少一些。让张国梁逃了倒是有些可惜!”

沈驰云如此说着,实际上不仅仅俘虏人数比预计的少,实际上杀敌战果以及各种缴获都没有预料的多。

比如杀敌人数虽然有五千多人,但实际上有半数都是之前攻城的时候陆续造成的,这两天破城的时候击杀的清军顶多也就两千多而已。

此外中华军破城后,也没在城内发现太多的军粮库存以及金银财物等!

人家清廷也不傻,知道这淮安城是抗敌的最前线,而且面对中华军的强悍进攻,就连当初负责防守淮安的李鸿章和张国梁都不敢说有把握守住淮安。

这种情况下,人家清廷早就也淮安城里的一些金银等物资北运。而粮食一开始的确不少,但是李鸿章和张国梁的好几万大军在这里吃喝半年呢,而秋收的时候又被围城没敢出去,城内的粮食已经是差不多吃光了,那里还能剩下多少来。

这也是中华军现在就破城了,如果中华军晚上十天半个月,城内的清军自己就得饿死!

所以破城后,缴获的金银财物非常有限,总价值不超过二十万两银子,以至于随军的内阁之财务部的官员极为不满。甚至一度怀疑是军方的将士中饱私囊,扬言要上书督察院前来稽查!

要知道这淮安城在这个时代里,可是和苏州、扬州并列的江苏三大城市啊,作为漕河的重点转运城市。淮安城的经济是比较发达的,纵然富不过扬州和苏州,但是也不至于偌大一个城市里,缴获的金银财物只有区区二十几万啊!

面对财务部官员的责难,沈驰云也是郁闷,你以为他不想缴获更多的财物啊。缴获了更多的财物,这也是一大战功啊。

但是清廷那边早就把库存的官方存银给运走了,根本就没有和当初在扬州以及苏州一样,可以从官府的仓库里搜出大量现银来。

而且自从帝国成立后,林哲就是多番告诫军方:现在咱们是要统一中国的正义之师,不能搞以前的那套了!

以前的那套是什么?敲诈勒索,劫掠富户!

余胜军时代的中华军其实还是有些不堪的,军费不够,但是又想要扩军,又要维持战争的进行,所以每当破城后都会极为重视各种战利品的收取,打太平军的时候还好一些,因为前期的劫掠都有太平军代劳了,他们只需要把太平军给抢了,那么也就等于直接把全城百姓给抢了。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攻破太平军的城池后,总会获得大量战利品,尤其是金银财物的原因。

同时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对当地的士绅富户进行摊派,如果是换成在几年的余胜军打下了这淮安城,要是不向城内的士绅富户们摊派个百万两银子,都对不住自己余胜军的名头。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比如当年进军苏南的时候,虽然没有公开的,大规模的劫掠行为,但实际破城、行军的途中,高级将领往往是对基层部队的小规模劫掠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说,早年的余胜军并没有中华帝国宣扬的那么伟大,本质上来说当初的余胜军就是以战养战,规模大一些的流动式匪军。

但是怎么说呢,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自己的中华军高级将领们都把自个当成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很多事情已经不做,嗯,换句话说就是已经金盆洗手,从此当君子去了。

自从帝国成立后,中华军内的虽然还有部队私底下的劫掠,但一般都是协防军所为,而皇家陆军的话已经是全面禁止这一行为。

当初攻克南京,攻克扬州的时候都没有大规模的劫掠行为!

现在攻破淮安城,沈驰云倒是想抢上一把,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虽然各种缴获少了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都沈驰云在军事上的战功!

攻克淮安城,这代表着清廷在苏北地区两颗钉子就已经被拔掉了一颗,稍候只要第五军继续北上桃源县,和第一军汇合后,别说攻破桃源县城了,就算是把李鸿章的江淮新军整个包围给吞下去都是有可能的。

如此战功统帅部那边不会无动于衷,而天子林哲也不会不做表示的!

当天晚间,沈驰云把捷报写好派人送回南京后,他就是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带着第五军主力离开淮安城,然后直扑桃园县而去,他要和施清瑄会和,然后把这桃源县给拿下来。

只要把桃源县拿下来,那么也就代表着清军早期在苏北组成的‘宿迁、桃源、淮安’三城防线战略的彻底失败,中华军稍候就能够把整个苏北占据,然后陈兵于山东以及河南!

如果说之前的施清瑄在桃源县西北十公里外大败僧格林沁所部,并随后攻克宿迁的一系列战役打破了清军的这个防御体系,奠定了胜利基础的话。

那么现在沈驰云的攻克淮安城,就是把这个胜利基础从一道口子撕开,然后彻底粉碎了清军最后一丝顽抗的幻想!

如果说中华军击败了僧格林沁,拿下宿迁后,清军还能够继续固守淮安和桃源两地,然后等待邳州、山东等方向的援军南下反攻宿迁,只要清军动作足够快,援军兵力也足够多的话,那么反攻宿迁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毕竟施清瑄当初拿下宿迁后,他自己连城都没进,然后就是带着第一军主力难返,在宿迁那边不过是留下了一个皇家陆军步兵团,再加上了一个第九协防师而已,总体而言防守兵力并不算多么强,清军如果能够汇集好几万人发起反攻的话,夺回宿迁并不是奢望。

但是现在随着沈驰云攻克淮安,就是宣告着清军别说反攻宿迁了,现在的桃源县都是百分百保不住,李鸿章所部甚至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

事实上,沈驰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十一月八号,沈驰云亲自带着第五军之主力部队北上,而且他并不是朝着西北方向而去,而是朝着桃源县的东部方向而去。

桃源县内,李鸿章一脸黑色的坐着,耳边还不停传来幕僚以及麾下将领的争吵。

“很明显,沈逆绕道我桃源东北,这是要断我大军退路,如果放任沈逆北上,我等危亦!”一个身穿长袍,深秋夜凉时分依旧摇着一柄折扇的中年书生面露急色说着:“抚台大人,沈逆距离我等已经不足四十里,明后日就能够抵我桃源后背之地,此时不走就晚了!”

这话刚说完,旁边的另外一人就是出生喝道:“城外施逆汇集六七万大军猛攻我桃源多天,但是却一无所获,现在再来一两万逆军又如何?只要我等坐而不乱,这桃源便稳如泰山!”

不过又有人道:“万一逆军长期围困怎么办?现在城内军粮不多,十天半个月还好,但是时间依旧必然是撑不住的!”

一江淮新军的武将冷哼一声:“这又有何难,军粮不足,自有民粮可取,即便是米粮食完,大可效仿黄巢于关东前事!”

此话一出,听的旁边的几个书生打扮的幕僚一下子脸色惨白!(。)

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97章 城头激战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7章 长兴初战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46章 他敢打吗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643章 方家第16章 贼军来袭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27章 刺刀肉搏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0章 伤亡悬殊第98章 都是疯子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34章 危机!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13章 见黄宗汉第17章 长兴初战第274章 应对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44章 伤亡名单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159章 王疯子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57章 一路横扫第636章 风波起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55章 轻松胜利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289章 惨胜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156章 围点打援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94章 狂傲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309章 殉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