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

寒秋的苏北平原上,双方两万多名将士排着一个又一个方阵缓缓靠近!

这是一场没有事先构筑好的工事,一场没有太多杂七杂八旧军士兵参杂的纯线列步兵正面对决,尽管江淮新军是被逼着才迎战,但是李鸿章花费了无数精力编练出来的江淮新军并没有辜负李鸿章对他们的期待。

在施清瑄带着第一军的步兵主力追上来之前,江淮新军就已经是提前布置好了阵型,诸多火炮也已经是准备妥当,提前布置好的火炮也使得他们可以提前进行炮击。

不过看着己方炮兵发射的炮弹一枚接着一枚落入中华军的步兵方阵中从而造成大量杀伤的时候,李鸿章却是没有露出什么高兴的神色,更没有和身旁的几个幕僚一样说出什么‘打得好’之类的话。

反而是眉宇间持续皱紧!

因为尽管己方的炮兵已经开始对中华军的左翼进行猛烈炮击,炮击的效果也相当可观,但是对面的中华军的步兵方阵却是彷佛没有遭到任何打击一样,依旧是步伐坚定的向前推进!

对面那些穿着深蓝色军服的中华军士兵们面对江淮新军的炮击,阵型不时被实心球炮弹犁出一道血肉铺就的道路,但是一个士兵倒下后,后排的士兵自动不上,那么是三排的士兵都倒下了,那么两侧的士兵也会自动的靠近,继续保持着严密的横队逐渐进入战场。

彷佛那些被炮击而倒下的士兵并不是他们的战友一样,那些前进的士兵甚至都没有看倒下的战友一眼,没有去听哪怕一声受伤战友的。

他们只是和往常一样,步伐不快不慢,平稳的持续前进!

那些骑着马游走在方阵两侧的军官们更是一个个冒着炮击走在最前方,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中华军的步兵方阵中,不仅仅有着低级军官指挥,那些高级将官们同样也是走在己方部队的前方,线列步兵的时代里,高级将官甚至一军统帅带着军队亲自发起冲锋是非常普遍的事。而一场战斗下来,高级将官阵亡或者死伤是常有的。

看着这样一支冒着炮火依旧继续前进的军队,李鸿章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战斗在持续进行,不过很快战场的另外一侧也是很快响起了隆隆炮声,这是中华军的火炮,尽管他们开炮的时间要比江淮新军的炮兵要晚一些。

但是他们也是和中华军的步兵一同进入战场的,施清瑄可不是什么愣头青。可不会做出把炮兵仍在后头,自己单独率领步兵发起进攻这种鲁莽的事来。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后。中华军的那些战争经验丰富的炮兵们也是陆续让手中的火炮发射出一枚枚炮弹。

不过和江淮新军依旧大规模使用实心炮弹不同,中华军的炮兵们虽然也有使用实心球炮弹,但是也普遍使用榴散弹以及榴弹。

尤其是榴散弹,更是最近中华军炮兵作战时最喜欢发射的一种炮弹!

经过林德机器厂的多次技术改进,如今采用木质弹托,同时改进了延时引信后的榴散弹景观在爆炸威力上受限于黑火药而没有太大的改进,但是准确爆炸的以及哑弹的几率上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一旦解决了引信问题后,那么在实战中,榴散弹\榴弹的杀伤效果在大多数时候是要超过实心炮弹的。

尤其是现在这种大雨之后的情况下。大雨过后不仅仅行军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同时地面也是变得松软起来,而松软的地面对于严重依靠弹跳扩大杀伤的实心炮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实心炮弹在实战中,想要更多的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就非常依赖弹跳,如果让实心球炮弹落在坚实的地面上会,它会进行弹跳。然后一直向前滚动,情况良好的时候甚至能够贯穿一整个步兵连的纵队。

但是如果是在松软的地面里,实心球炮弹的能量就会被松软的地面所吸收,跳弹滚动的距离就会大幅度缩减,从而造成杀伤力大大降低。

正是考虑到目前的这种状况,所以第一军的炮兵们大幅度减少了实心球炮弹的使用。而是加大了榴散弹的发射。

榴散弹可不会受到地面松软与否的影响,因为它根本就不会滚动,甚至都不是在地面爆炸,榴散弹是在敌人的头顶半空爆炸,然而依靠散发出来的小铁球,铁定以及弹壳碎片的冲击来对人员进行杀伤。

这种炮弹对付没有工事阻拦,同时有着非常紧密队形的步兵方阵效果相当不错。

当中华军的炮兵也开火后。对面的江淮新军的步兵方阵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一时间里,双方的数十门火炮持续发射,实心球炮弹,榴散弹以及榴弹不断的落入双方的方阵之中,然后带走一片又一片的生命!

双方如此猛烈的炮击,对于双方的部队的心里抗压能力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毕竟现在双方的步兵还没有进行正式对决,但是却都面临着对方的炮击,部队持续减员,甚至有些步兵连倒霉一些遭到敌军的火炮击中轰击,往往是挨上一阵炮击后就是死伤惨重。

这种猛烈的炮击如果是换成了其他部队来,比如说中华军的协防军,又比如是清军中的绿营等旧军,估计早就崩溃了,绝对不能和现在这样一边承受着猛烈的炮击,一边保持密集的步兵方阵然后缓慢靠近。

尽管几十年前拿破仑就说过火炮是战争之神,但是现实里,如果大家的炮击力量差不多,同时彼此的步兵又都是抗压能力良好的线列部队的话,那么能够决战胜负的依旧是步兵方阵!

现在就是如此,中华军的皇家陆军作为国内首支新军部队,其训练以及武器装备甚至是时期以及兵员素质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江淮新军作为国内最早效仿余胜军建立的新军,乃是国内第二支成熟的新军部队,同样采用聘请洋人训练,采用洋枪洋炮的他们同样战斗力不俗。

这两支军队就是当今国内战斗力最强,同时也算得上是仅有的两只正规线列步兵军队,其他的练军、镇胡军多少都有些欠缺。

而如此的两支军队进行绝对,仅仅依靠炮击是断然无法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决心的!

李鸿章看着双方的距离从千米,再到五百米,再到三百米,此时对面的那些中华军士兵齐齐停步,此时李鸿章就知道,决定胜负的时刻到了!(。)

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308章 胜了吗?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32章 帝大系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337章 继承人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704章 世界大战的边缘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5章 县令相邀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4章 扩张护院第477章 日`本内战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83章 添船够炮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654章 火药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5章 县令相邀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604章 北海国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635章 李平桐第157章 围魏救赵第476章 炮击下关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59章 炮击上海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85章 大婚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10章 出征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624章 婆罗洲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476章 炮击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