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

中华宫内的陈静听闻林哲视察帝国大学时带上了方德嫔的时候,抱着小女儿的她不由得愣了愣,但是并没有失神多久就是重新低头看向了自己怀中正在睡梦中的小女儿,继续轻轻摇晃着。

而在帝国大学里的林哲配着方德嫔散步闲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后,才是重新回到了诸多大臣们中间,继续着一系列枯燥的行程,先是接见了帝国大学的部分优秀雇员,包括数个学术造诣颇深的外籍教员。

然后就是接见了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

和接见普通大臣们的时候一样,林哲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上首,偶尔说几句话而已,整个过程有点像是走一个过场。

中午时分的时候,林哲又是在一群大臣以及帝国大学师生们的陪同下前往饭堂,品尝了饭堂的饭菜,并适时的说了几句什么身材才是学习的本钱,学习繁重就更要补充营养之类的废话。

到了午后时分,又是在帝国大学的会议室内举行了一场御前教育会议,和大部分的御前会议一样,林哲自顾自的坐在上头听着,下面的长方桌上以教育部大臣江道泉为主、帝国大学校长徐寿为辅讨论着,主要是讨论帝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大多数也都是空泛无物的,说是讨论呢,但实际上更像是江道泉和徐寿趁着这个机会向林哲做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报告,试图让林哲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而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各种资源投入。

听着这些人做报告自然是无聊透顶的,因为很多事林哲都知道,今天说的都是重复以往的话题,这自然也就让林哲产生不了什么兴趣了。

结束了这场御前会议后,林哲看看日程安排也就差不多了,吩咐了句推迟两个小时回宫后,就是陪着方德嫔在这帝国大学内闲逛了起来。

帝国大学的校园并不是新建的,其前身乃是一栋太平天国的某个高级将领的府邸。虽然建筑不算奢华,但是占地面积却是相当广阔,再加上有着大片的园林以及空地,所以当初就是就是选择在这里作为帝国大学的校址。

后来又是陆续征用了临近的一片地区。形成了目前帝国大学的大致占地范围,除了老旧建筑挖,又是陆续修建了诸多校舍建筑,不过修的并不是纯正的中式建筑,也不是西式风格的建筑。而是普通的砖木机构的房屋而已,一排排的低矮的平房可看不出什么气派豪华的气息。

这是因为当初筹办时间有些紧张,而且学生增长的数量非常快,教职工和学生加在一起八九百人呢,要短时间内安排这么多教职工的学习和住宿问题可不容易,所以为了赶时间,新建的校舍基本都是非常普通的砖木平房。

唯一一栋高大一些,显得有近代气息的建筑就是那栋行政楼了,但也不过是一栋三层的普通砖石小楼而已。

从整个校园内的建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帝国大学是没有把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一些表面上的东西上去。表面的气派和奢华是他们不关注的,他们关心的是一些内在的东西,徐寿宁愿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的试验器材以及书籍、聘请国外的学者讲学,也不愿意花费资金去修建气派的教学大楼。

不过帝国大学虽然没有什么气派的教学大楼,但是胜在占地面积足够大,而且校址原来就有大片的园林,同时帝国大学也是经常举行各种活动,比如说让学生种花种树之类的,搞一些比较艺术化的设计之类的,使得整个校园看起来文化气氛相当浓厚。

这种文化气氛既有西式的。也有传统中式的,甚至还有一些更传统的东西,比如说君子六艺中的骑射,跑马场和靶场这两种设施可不是随便在什么学校就能看见的。

帝国大学里不仅仅有教授专业的近代科学知识。同样还有一些传统甚至古老的东西!

帝国大学目前一共开设有:物理科、化学科、机械科、数学科、国学科、自然科、司法科、财务科、农林科、工商科、医学科、外文科一共十一大学科。

每个科目下,还会详细分设其他课程,比如物理课程有力学、电学、光学等,医学课程有中医、外科、病理等,财务科有经济、税务等,工商有矿务、轻工、重工等科。国学科包括经学、六艺、史论、策论等。外文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

帝国大学的科目安排和国外的大学以及后世的大学都不太一样,目前没有建立专业的系、院、也没有什么学分制度,而学生更不是说归属某个学院或者系。

帝国大学的学生并没有说会分到某个系里,比如说物理系,化学系之类的,他们的课程选择也比较繁杂,刚开始阶段基本上是会接触到所有课程,第二年开始专修其中数门,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需要同时学习三到五大科目,学习理工的就需要同时学习物理、化学、机械、数学。

而帝国大学的课程设立其实和帝国的政治体系有极大的关系,比如说其中的司法科、财务科、农林科、工商科完全就是效仿内阁各部而来。

而这些科目中,国学科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不管你要专修什么学科,但是国学是必修的。

虽然说林哲个人对所谓的传统经学没什么好感,但是不能否认传统经学在学子乃是诸多官员心中依旧有着不动摇的地位,而目前的各级科举考试,包括省试、会试,同时诸多新式学校的招生考试,比如帝国大学、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四所高等中学等,其中经学和新式学科一起都是必考科目,而且占据的分量还不轻。

用江道泉的话来说,帝国需要的人才必须文理皆通,既能博古通今挥洒笔墨,又能通晓数理化天文地理。

所以别看帝国大学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熟练地和外籍教授用英文进行交流,也别看他们一身脏兮兮的上机械科,偶尔还能冒出几个化学词汇来。但是换上一身汉服长袍,个个都是能随口来一篇满是之乎者也的文章,喝个酒席都能写三五篇诗词出来。

这是一个传统和科学相互融合,到处透露着怪异场面的学校。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帝国大学里还有射击场、跑马场了,因为国学课里头有君子六艺,君子六艺中有琴棋书画,还有骑射。

这骑自然就是骑马了,所以帝国大学开设有马术课。甚至有一个面积不算大的跑马场,来授课的可是军方的骑科教官。

而射的话,古代是射箭,但是这年头谁还玩射箭了,人家满清都不玩这个改用火枪了,所以帝国大学的‘射术课’学习的不是射箭,而且火枪。

当看到穿着传统的汉服长袍的学生拿着米尼步枪进行装填然后开枪,这感觉不管怎么说都是怪异无比,比人家英国人穿着格子裙打排枪还要显得怪异。

在这样的学校里转一圈,别说方德嫔了。就连林哲都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一天下来,虽说林哲陪同方德嫔的时间不算多,但是等到坐上回宫的马车时,林哲还是可以明显的看到她的脸上洋溢的笑容。

看到她的笑,林哲觉得今天特地空出一天时间来帝国大学视察是个对的选择。

至于随驾的江道泉等人怎么看,那就不是林哲关心的事了。

回宫后,林哲又是恢复到了以往的生活,每天处理着永远都忙不完的公务,而在第三天,林哲也是得到了来自山东前线的战报。

这封来自施清瑄的战报上说。他已经率领第六军汇同第一军的第一师联合对济南发动总攻,虽然敌军抵抗的相当顽强,但是在将士们的英勇作战下,前线将士不辱圣命。终于攻克了济南,歼敌近万!

看到这个捷报,林哲倒是没有和以往看到捷报的时候一样兴奋了,这都把第六军派了上去,如果还拿不下济南的话,林哲都要怀疑施清瑄的能力了。

第六军乃是中华军里第一支批量装备后装步枪以及前装线膛炮的军队。他们使用的武器和各种战术几乎是划时代的,这打一支连米尼步枪都没能普及,只能使用燧发或则击发的燧发枪的军队,这取得胜利并不让人觉得惊奇。

要是失败了才是怪事。

“如今第六军已经是继续北上,后续会进军德州。第一师将会调往河南,汇同第一军的第三师展开河南攻略!”

陈云陶和以往一样,在地图上给林哲说着目前的战局:“根据第六军目前的推进速度,我们预计到月底,他们就能够进入直隶境内,而到时候受到补给线的进一步拉长,补给会更为困难,同时第六军自身携带的弹药以及其他作战物资也会消耗完毕,所以等到十二月份进入直隶后,第六军将会停下连续三个月的北上作战而进入休整时期。

趁着这一段时间,统帅部各部门将会对第六军进行兵力、弹药以及各种武器的补给,争取让第六军在十二月中旬恢复鼎盛时期的战力,并展开下一步进攻保定、天津最后进军北平的战略!”

“在第六军的预计休整期间,第一军也会相应的发动河南攻略,第一军主力的第三师将会进军开封府、夺取开封府的开封、郑州等城后继续沿着黄河西进,进入河南府夺取洛阳。并在这期间派遣协防师等部队攻略怀庆府。同时第一军驻防在皖北地区的三个协防师也会北上南阳府、汝州一带。

为了策应第一军主力部队的作战,第一军所属的第一师也会西进河南北部、直隶南部地区,攻略直隶大名府、河南卫辉府、彰德府一带。进攻上述地区的同时,第一师也会适当的分兵南下支援第一军其他部队的作战,预计会在河南北部地区留下一个步兵团,并加以扩编,形成一个独立的混成团单独作战。

随后第一师的主力部队将会继续北上,增援第六军,第六军的休整时间刚好也可以等到第一师的到来!”

随着陈云陶的话,同时在地图上不时的标示,林哲也是可以清晰而直观的看到了统帅部对未来数个月的北伐战略安排。(。)

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4章 扩张护院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176章 银行和货币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13章 见黄宗汉第624章 婆罗洲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468章 皇室资产管理处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90章 骑兵出击第414章 方德嫔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45章 南撤湖州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624章 婆罗洲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467章 天津北方钢铁厂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98章 都是疯子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31章 谨慎东进第445章 对美军售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217章 北上迎敌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52章 上海乱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45章 南撤湖州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233章 中华门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97章 城头激战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425章 提亲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71章 扩军五千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60章 久则生变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