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

南京中华宫里,刚启用不过一个月的新华殿内大量的官员进进出出。

自从前个月新华殿完成全部的内部装饰后,上个月就是挑选了一个所谓的黄道节日,然后林哲正式从平仁堂牵往新华殿办公。

随同林哲一起进入新华殿办公的还有宫务厅的诸多机构部门,包括秘书处、侍从室、经济规划委员会。

入驻的文职办公人员大约有三百多人!

至于原来的平仁堂一开始是打算挪移出来作为他用的,但是现在各大政府机构都已经有了固定的办公机构,再加上平仁堂不管怎么说,依旧位于中华宫之内,属于宫殿之一,也不好安排内阁或者其他部门的机构入驻。

另外考虑到皇帝威严之类的问题,别人也没有胆子使用林哲用过的办公室,所以就是闲置了下来,有时候林哲会在平仁堂里接见臣子。

新落成的新华殿规模极大,占地面子将近八千平方米,一共有三层,建筑面积达到了两万多平方米,不过地方虽然大,不过一下子涌进来三百多人也不至于显得太过空旷。

为了修建这座新华殿,耗费的人力物力是相当多的,只是修建这座宫殿以及皇宫的其他建筑的资金以及各种材料的来源相当复杂,同时诸多材料是相当珍贵无法用正常市价来计算,即便是负责营造皇宫的营造事务处也很难真实的统计出营造这座新华殿到底花了多少钱。

但是整座中华宫,包括中华宫外围的广场,绿化地带,各部政府大楼的话,这偌大的政治地带一共历时三年,先后有超过一万人参与施工,仅仅是表面上的中央财政支出就有八百多万,另外宫务厅的财务处也是隔三差五拨付资金,加起来大约也有两三百万,此外还有各地地方政府进贡的诸多珍贵材料。来源更加广泛的各种艺术品,有军方缴获,有皇室自己拿出来的,有官员、士绅进贡。

如果只用表面的金钱来计算。大概是花费了一千五百万圆左右。但是如果把征用的免费工人,参与建筑的军队,进贡的那些贡品全部算上的话,估计花费超过三千万圆。

只是这些都是表面花费,实际上帝国真正拿出来修宫殿的钱并不多。而且是前后三年陆陆续续的支付,甚至在财政紧张的时候还停下来了好几个的施工,因此总体而言,并没有对帝国财政造成太大的影响。

真正花钱的其实只有皇室而已!

拿钱出来修皇宫,这倒不是林哲自己的意思,而是太后林老太太的意思,她觉着自家皇室产业不也缺钱,而且自家的皇室产业有多少钱对于已经身为太后的林老太太来说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左右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所以林老太太是很舍得花钱的。

总体而言。皇室一家这几年虽然每个月都能够固定从国库里拿到皇室生活费,但实际上往往是转手就贴进了皇宫营造中,皇室的花费基本上都是自掏腰包,而且每年还贴补国库数以百万计。

因此皇室这些年实际上没花国库一分钱不说,还倒贴了好几百万。

这当皇帝当到这份上,林哲自诩不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了。

实际上,任何一个有野心的统治者都坏不到那里去,因为他们想要丰功伟绩,所以他们需要把国家治理好。因此就会做出一些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事。

次一些统治者是那种没有野心,得过且过的那种人,他们没有理想,没有任何想要做的事。所以就是安心于过这醉生梦死的生活,这对国家而言无疑是好不到那里去的。

不过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就是那些认不清现实,然后又有着空大理想的人。

理想过了头并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杨广为了征服朝鲜扩大疆土,就把好端端隋朝给玩没了,崇祯也是有理想的。但是这人的才华能力连三流都算不上,所以施政几十年非但没有把满清灭掉,反而把自己给弄的上吊自杀。国外的拿破仑也是,他的能力自然是有的,奈何他的理想实在太大,妄想统一欧洲,还想征服俄罗斯,所以最后他把法国也玩残废了,后世的希特勒更是典型的例子,把德国玩残了不说,还带着好几千万的德国人一起死,典型的眼高手低。

有这么多前人后事摆在眼前,林哲的性格也不是和威廉二世那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他这人处理事情现实的很,而且哪怕是有着穿越者的狂妄和自傲,但是他也没有想过统一地球,征服太阳系之类的伟大理想。

他一开始的想法挺简单的,那就是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并且活的好好的,后来嘛自然是想要统一中国,过一把开国皇帝的瘾头。

现在嘛,他想要带领中国崛起。

至于要崛起到什么程度,林哲觉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看到中国能够和后世的美国那样当一当世界警察就好,至于征服亚欧,统一全球这种事就算了,太累。

只是林哲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理想有些太大了!

只是人活着不能没有理想,大多数普通人的理想是赚更多的钱,玩更多的女人,而林哲的理想嘛,则是带领中国崛起,然后过一把伟人的瘾头。

嗯,如果伟人不行的话,那当一个千古罪人也勉强可以,反正不管是名留青史还是遗臭万年,林哲都得确保千年后的人们能够记得自己,不管自己给他们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灾难。

心中的这种伟大理想,林哲自然是不奢望能够短时间内达到,他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心里头虽然有着这些理想,但是他同样能够认清楚现实,所以他是尝试着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而从来不奢望能够在几年内完成,至于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就什么地步吧。

有时候,人们满足的并不是达成理想后的结果,而是朝着理想前进时的过程!

这样的一个林哲,你不能奢望他和明治天皇那样为了购置战舰把自己饿个半死,无数国民食不果腹的时候,林哲依旧每天山珍海味。

但是他同样也不会和那些昏君那样,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顾国家和民族。

个人的享受他要,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他同样也要。

新华殿内的林哲办公室内,林哲正在和往常那样接见臣子们,这次来的是司法部大臣钱翰轩,一个只有二十九岁的年轻人。

哪怕是中华帝国的军政要员的年龄普遍年轻,但是普遍也以三四十岁为主,而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以上。

内阁里头,不满三十岁的内阁成员,只有钱翰林一人而已!

他之所以能够以三十不到的年纪成为司法部大臣,自然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此人并不是大陆诸省,而是一个南洋华人,此人祖籍广东,后其祖父就是因为经商在南洋安家,后来开枝散叶,钱翰林出生于新加坡,其母亲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年幼时他就是接受的西式教育,少年时代被其母亲带往法国就学,学的乃是法律。

二十三岁回到新加坡继承家族的一家远洋航运公司,可惜他做生意的天赋不怎么样,家族的航运公司很快就被他折腾破产了,后来不得不到各地找工作谋生,一次到上海后,他就是机缘进入了林哲的幕府,虽然为人极为年轻,但是他却是当初林哲麾下唯一一个懂得西方法律的人才,所以颇受重用。

在他的支持下,制定了商贸区的一系列独特的法律法规,成为林哲麾下的司法体系的第一人。

后来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帝国的司法部大臣,1857年担任司法部大臣的时候,他不过二十七岁而已!

只是钱翰轩虽然年轻,但是外观却是长的相当老成,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四十多岁的人呢!

此时的他正对林哲道:“现在的刑法和以往的前清律例相比,已经废除了很多不适宜时代的法律法规,整个刑法体系结合了英国还有法国等国的体系,然后还参考了前清、前明的律例。

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修缮,确定明年一月准时颁布!”

林哲面带微笑道:“刑法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商法,乃是帝国法律体系的根基之一,你司法部那边要慎重再慎重,避免到时候出现什么乱子!”

钱翰轩道:“微臣明白!”

此时林哲合上了手中的报告书,然后道:“现在公事说完了,朕再和爱卿说说私事!”

“私事?”钱翰轩面露诧异,他虽然被林哲极为看重,但说实话他和林哲并没有什么太过密切的私人关系,而且钱翰轩为人也比较木讷,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如果不是这个性格的话,当年他也不会短短一两年里就把祖传的家业折腾了个精光,最后被迫到上海找工作谋生了。

所以他和林哲平时里是没有密切联系的,见林哲的时间也比较少,见面基本就是谈司法事务。

如今林哲却是说也和他说私事,这让他有些诧异!

“据朕所知,爱卿的幼弟尚未婚娶吧!”林哲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都是带有一丝尴尬,这当媒人说亲这事,林哲前后两辈子还是头一次干。(。)

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318章 面圣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92章 抽十杀一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194章 科举和新式教育第357章 当涂级和浮桥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505章 铁路通车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337章 继承人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142章 革职下狱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43章 惨胜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556章 全球海军的变革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313章 筹款国宴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341章 办学难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0章 伤亡悬殊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441章 铁甲舰第232章 奏折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68章 十万两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41章 三冲敌阵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286章 惨烈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