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瓜分中亚

薛焕自从当上内阁总理后,行为处事和以往相比要谨慎保守得多,因为内阁总理这个职位乃是文官系统里的一把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很多事情薛焕都是不能只单纯的考虑自己的的政治倾向以及利益。

他需要考虑到整个帝国的发展,只要是对帝国有好处的,那么不管是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他都得支持。

对于近期内和俄国方面的军事冲突甚至未来可能的战争,薛焕个人是保持谨慎态度的,他和诸多文官们一眼,认为现在,尤其是最近几年帝国的工作重心应该依旧放在工商业发展上。

不管外面如何乱,帝国的外部局势如何危险,但是只要帝国自身的实力强大了,那么这些所谓的威胁都是浮云。

但是身为帝国总理大臣,他同样也是看到了俄国对远东以及中亚地区的狼子野心,而这种野心如果不进行遏制的话,那么未来将会对帝国的北方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斟酌了片刻后,薛焕才是开口道:“就目前来看,我们和俄国的矛盾已经是到了一个临界点,即便是我们不打算发动战争,但是从俄国人的举动来看,他们也是准备着发动战争的!”

这是事实,如果不准备进行战争,俄国人为什么要在上述地区筹集大量的兵力!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俄国人也是在担心帝国主动发起进攻,所以是筹集兵力用来防守。

而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双方在各自边境已经陈兵十万以上都是事实,而这一点是不能无视的。

“鉴于俄国人的举动,我们必须做好迎战的准备!”这一句话,几乎就是表明了薛焕的真实态度。

那就是‘迎战’而不是主动发起战争!

“如果俄国人有足够的自知之明。并保持克制的话,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牺牲帝国未来数年的国内发展主动发起战争。如果俄国人当真以为是他们可以通过军事行动来夺若于帝国的利益,那么我们就必须给予迎头痛击!”

薛焕继续道:“此外。在中亚浩罕省那边,我们应当继续保持目前的态势,必要时候采取果断的措施来守护帝国领土!”

“另外,我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北方的安全问题,核心并不在于现在进行一场我们难以维持的大规模战争,而在于解决运输问题。试想,如果帝国的铁路能够直抵黑龙江省、乌台省还有新疆省,那么现在困扰我们的一切问题都不会是问题。如果有了铁路这种便捷的运输渠道,我们随时都能够向上述地方增援大量兵力,并让驻防部队得到充足的补给。如此一来,不管以后是否和俄国人发生战争,那么帝队都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

听到薛焕的话题从对俄作战转移到了铁路建设上,让周围人有所不解。

自从帝国前几年大规模建设铁路开始,归功于林哲的大力推行以及宣传,现在帝国的上层基本上已经是认识到了铁路的便捷性。

尤其是现在宁沪铁路即将完工,预计见面秋天就会正式通车,这让帝国无数官员们对铁路抱有极大的希望。

普通文官官员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借助铁路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而军方军方那边也是觉得如果有铁路的话,那么未来调兵遣将就会更加快速和辩解。

但是谁都知道铁路好处的情况下,为什么薛焕还特地说起铁路呢!

当众人疑惑的时候。薛焕此时看向了林哲,并道:“以臣愚见,目前并不是和俄国进行大规模决战的时机,目前而言,保持在北方地区的必要军事威胁,并不断的遏制俄国人的扩张野心就已经足够,而真正解决俄国人威胁的时候,应当是在帝国修成抵达上述三地铁路之时!”

他这话刚落下,旁边的施清瑄就是道:“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修建铁路是千难万难,在国内最为繁华。同时地形平缓的江南地区修建一条宁沪铁路尚且要好几年,如果要修筑到北方。甚至到新疆的铁路,怕是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了!”

对此薛焕道:“要想解决北方边患,是一项长期工作,难不成你们军方有把握在短暂两三年内就通过军事行动击俄国人?”

听到薛焕这么说,施清瑄虽然想要张口反驳,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瞎说,头顶上的陛下可不是什么白痴皇帝,他可是一手建立中华军的皇帝,对军事问题可是清楚的很。

目前军方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能力来维持帝国陆军彻底击俄国。

即便是在外兴安岭或者乌台、中亚等地区战胜了一次两次俄国人,但是这也影响不了大局,因为俄国和帝国一样,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短时间内损失几万兵力,丢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本就不算什么。

到时候继续打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双方就会陷入一场拉锯战,到时候谁也赢不了,最终活生生的被拖死。

这种情况谁最高兴?

英国人!

群臣讨论的时候,林哲和以往的御前会议一样,基本上都是不主动开口,只是听着手下大臣们的讨论。

而到了他开口的时候,那基本上就已经是到了做出决定的时候!

“和俄国人的矛盾,暂时还是以保持克制为要,不过军方也要做好一切准备,要有能力应对一切挑战,确保帝国利益不失!”林哲还是同意了薛焕的意见,现在对于帝国来说,没有什么比发展工业更加重要了,只要完成工业革命,那么帝国才能够崛起。

而发展工业的过程是绝对不能够被外界影响到的。

如今北方局势虽然看似危险,但实际上并没有军方描述的那么夸张。

为什么?

因为帝国纵然难以在北方以及中亚等方向集结大量兵力,后期补给跟不上来,但是俄国人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要想真正的通过战争来击败对方,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不发生全面的大规模战争,那么目前的这种所谓的危险局势就不危险,至于些许的武装冲突,那么几千人之间的中小规模战争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帝国自从余姚县勇营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打仗,哪怕是帝国成立,并统一中国之后,中华军也没有停止战争,依旧还在持续小规模的战争。

各类的军事行动每年都会有!

战争,对于十九世纪而言是常态,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当林哲做出了做好准备,但是保持克制的决定,也就代表着整个帝国做出了相应的决定。

最先动作的是外务部,他们向俄国驻上海领事馆首先发起了强烈的抗议,抗议俄国人擅自挑起了中俄两国在中亚方向的冲突云云。

俄国人自然也是相应的发来抗议。

于是乎,双方的外交人员就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扯皮。

而军事部署方面,军方认为目前派遣到中亚方向的部队数量已经不算少,三万五千人的武装部队对于帝国的后勤维持能力而言,已经是差不多到了极限,再多的话,帝国兵力倒是有,但是送上去也养不活,还不如不送了。

同时,在浩罕省那边,军方依旧保持了高压态势。

在八月份对浩罕城外的俄军发动了一次反攻,歼敌约三百人,俄军看见已经没有拿下浩罕城的希望,而一直待在浩罕城外也不是办法,所以很干脆的退回了塔什干,同时构筑防线防备中华军的进攻。

中华军方面虽然说是整体上保持克制,但是帝国也要求军方保证在中亚地区的利益,为了威胁俄国人,驻防新疆伊犁方向的中华军在八月中旬针对俄军的两大据点之一的科帕尔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不过俄国人在科帕尔的防备甚为严密,中华军并没得到突破的机会。

随后前线的中华军不甘心,又是尝试派遣了一支六千多人部队袭击维尔内,此战战果倒是不小,击毙击伤了至少五百多名俄军士兵,不过俄军很快就派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部队增援维尔内,所以后来也是没能打下来。

随后俄国人也是尝试派兵进攻中国控制的皮什比克,但是对于这个突出的桥头堡,中华军是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且驻防了一整个加强团,俄国人也是没能打下来。

如此基本上也就宣告了从七月到八月,中华军和俄军在中亚方向的一系列大规模战事都没能取得预期效果。

并且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事后,都受限于补给能力有限的双方军队已经是没有什么能力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了,这打仗是要消耗大量物资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就有可能把囤积了好几个月的物资给消耗掉。

于是乎,在双方吵吵闹闹,甚至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这个夏天又是重新归于平静。

双方和以往一样,偶尔还会打一两场中小规模的战争,边境的武装冲突不说每一天,但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但是也只局限于此了。

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15章 公然敲诈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7章 募兵买枪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487章 报童卖报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84章 水师初成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78章 各方利弊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592章 作秀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385章 沧州激战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10章 出征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529章 骑虎难下第181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33章 皇家科学院第7章 募兵买枪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40章 五十对八百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408章 文武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