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母凭子贵

早上八点半,林哲准时出现在居仁堂,而今天不仅仅是他自己过来,后头还跟着一个只有七岁的皇长子林碃。

就当林哲接受着群臣们的欢迎时,他身后的林碃也是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些自己的老师!

不过虽然神情间带着好奇,但是一举一动却是没有寻常小孩子的畏惧,而是非常自然的跟着父皇林碃的步伐,然后一切接受群臣的拜见。

这种事他从小到大已经经历过多次了,接受群臣拜见这种事可谓是轻车熟路!

迈动着小短腿的他神情自然的跟在林哲身后,他旁边排成一列的臣子们则是陆续低头弯腰,然后口道‘臣某某见过殿下!’

短暂的接见过后,林哲是难得的亲自说了一些规矩,不外乎是要让这些皇长子的老师们要严格督导林碃的课业之类的。

说完这些后,他就是当着群臣的们转身对林碃道:“这些以后都是你的讲师了,正式见一个吧!”

这个‘见’,自然是和之前的接受群臣拜见截然不同的意思,刚才是林碃以皇长子的身份接受群臣的拜见,而现在林碃则是以学生的身份拜见老师!

当即林碃就是迈动小短腿,然后上前了两步后,身体略微弯下后道:“学生林碃拜见诸位恩师!”

虽然林碃的弯腰幅度非常小,但是这些群臣们心里却是非常享受这一刻的,能够让皇长子恭敬拜见的,也就只有今天这一次了,以后可就没有这种机会了。

严格上来说,今天这情况有点像是传统儒学里的拜师礼,不过由于林碃的身份过于特殊。所以是大大的简化了,这行礼也是浅尝即止,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而在人群中的董离看着这个只有七岁。但是一举一动都是充满了皇家风范的皇长子林碃,心里头感觉有些怪异。这皇家果然是和寻常百家姓大大不同,寻常家,哪怕是那些贵族家庭的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就算是聪慧好学在学业上不差,但是为人处事上是绝对不可能和眼前的这个皇长子林碃这般的。

如果忽略掉林碃的身高以及还略显得稚嫩的声音,恐怕人们都会以为这个小小的林碃已经成年了吧。

这倒不是林碃刻意为之,而是从小他就是这么生活的,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是不断的耳听目染一些皇室礼仪,而在皇家里生活,说实话各方面的规矩实在太多,比如坐着的时候是绝对不能松松垮垮的,要挺直腰杆了坐。

也许对于林哲来说,所谓的皇室生活和寻常生活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所有的规矩都管不到他头上来,从来只有他制定规矩管别人的份。

但是对于在皇宫里居住的嫔妃以及皇子皇女们来说,一举一动都是有着诸多的规矩限制。

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刚才林碃接受群臣拜见的时候,他应该走多快。在每个大臣面前停留多久,停留的时候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笑容该如何展现。什么时候该点头,什么时候该转移视线,这些东西都是有着皇室雇员里的礼仪官员进行教授的。

董离心中惊叹于林碃的表现,其他几个以往没有见过,或者只是远远见过一面林碃的大臣们也是心中大多有着这种感受。

彷佛他们面前站着的不是一个七岁小儿,而是一个林哲的缩小版一样!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的心中都生出了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林碃真的很像林哲,这种相似不仅仅是相貌上的。而是神情举动,如果这个林碃真的拥有林哲的才华。不说十分九分,哪怕是只有七八分相似。但是这对于帝国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林哲并没有在居仁堂停留多久,把林碃交给这些讲师后,他就是前往旁边的新华殿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而留在居仁堂的林碃将会开始一天的繁忙学业!

第一节课是经学,授课老师乃是教育部的一名副司长,年约四十岁,姓程,这名程司长乃是教育系统出身,之前在帝国大学担任过经学科教授,后来才进入教育部工作。

这以前都是教帝国大学里最优秀的学子们的人,自然是满腹经纶,不管是八股文章还是诗词等,基本都是信手拈来的那种人,教授一个普通孩童经学自然是半点问题都没有。

林碃在正式进学前,就已经通过了大约两年的启蒙教育,一些常用字都已经认得了,不过现在听程司长讲论语的时候,依旧是比较吃力的。

经学之后,乃是数学、然后分别是物理以及化学!

这一上午下来,初次经历这种高强度学习的林碃脑袋都有些晕乎乎的!

中午时分,他回到后宫吃饭时,其母李惠嫔能够非常轻易的看见了林碃脸上的疲惫,心疼的不得了。

但哪怕是心痛,她却不会说什么既然那么辛苦就不要学了之类的,这一次进学关系到以后林碃的皇位之争,哪怕是再辛苦,再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的,而且坚持下去还不行,还必须学。

所以李惠嫔只能是给自己的儿子准备了一大堆好吃的!

吃罢午饭,又是小睡了一个小时后,到下午两点的时候,林碃再一次准时出现在了居仁堂!

下午的课业依旧非常繁忙,第一节是天文地理科,然后是英语课,这个时候对于林碃来说一天的繁忙课程总算是告一段落,稍候虽然还有课,不过却是骑术课,这骑马对于小孩子来说怎么都不能算是辛苦啊。

按照林哲亲自制定的课程,林碃目前要学习经学、史论、数学、物理、化学这五大基本课程,这五大课是每天都要学习的。

此外还有属于次一等的课程,包括天文地理科、法语课、英语课、外国历史。

再过来则是一些艺术以及体能课程,包括传统的琴棋书画、西洋艺术鉴赏、骑术、枪械操作、搏斗等。

林碃的主要课业自然是那些主要课程,至于后面的次一等课程以及艺术还有体能课程并不算是强求的,会不会并不影响他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主要是用来陶冶情操性格的。

诸多的课程几乎塞满了林碃的每一天,他要从早上八点半开始读书,然后到中午十二点下课。下午两点再开始一直学习到华灯初上的六点。

至于放假休息,林哲并没有规定。大体上是遵循官员的休息时间。由于帝国普遍采取周薪制度,因此也沿用了七天为一周的基本制度,公职人员可在周末获得一天的休息时间。

除了周末一天休息时间外,公职人员的假期就只有那些重大节日了,比如说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这些节日里,可以获得三天的休假,此外林哲的生日也是可以获得一天的假期。

而这些假期安排实际上也很难彻底执行,因为这些公职人员是维持国家运转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政府机构都必须保持运转,同时有些官员为了表现,往往在周末里都不休息而继续工作。

至于高级官员的话,就更加没有所谓的周末休息一说了,高级官员的事那么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私人时间。

林碃的课业遵循官员作息时间,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寒假和暑假了,每年夏天到的时候,帝国的那些新式学堂都会放暑假。春节到来之际就会放寒假!

为什么放暑假?

一方面是夏天太热,另外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们回家帮忙农活,夏天的时候可是抢收抢种的时候。一般都非常繁忙的,而这年头读书的都是男孩子,哪怕是十几岁的男孩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

不同除了寒假比较统一外,暑假基本各省不统一,因为各省的农忙时节不一样,因此各省是因地制宜,适当的更改假期长短,甚至是各地学校还有专门的农忙假等。

这些假期林碃自然是享受不到的,他一年到头。能休息的就那么几个法定节假日而已。

林碃开始了繁重的学业,林哲自然是时刻保持了关注。前面半个月的时候他经常抽查了林碃的课业,整体上对林碃的学习进度还是保持了满意态度的。

林碃学习好了。林哲高兴就是给那些老师们赏赐了不少东西,这些赏赐都在众人的预料之中,但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

十月初旬,林哲以‘教育有功’为由,封李惠嫔为妃,晋为李慧妃!

这个封赏一出,瞬间就是引导了宫内宫外!

因为这是林哲在当初纳娶九嫔之后,第一次晋嫔为妃,而后宫妃子们是否能够获得妃子甚至贵妃之类的头衔,其实和她本人是否能够获得宠爱无关,最关键的是她们是否有儿有女,而且这儿女是否得到宠爱。

母以子贵,这句话在后宫里就是赤裸裸的明证!

这李惠嫔当年在内宫里只是一个边缘人物,哪怕是生下了皇长子林碃后,她依旧没能在林哲面前得到多少的宠爱,这一年到头林哲就去不了几次她那里。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却是超过了其他诸女,尤其是这些年深受林哲宠爱的方德嫔,率先被封为妃。

这对于李惠嫔来说,第一感觉就是熬出头来。

但是对于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人来说,这封李惠嫔为李慧妃,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这代表着皇上对皇长子林碃的学业非常满意,甚至有可能立林碃为太子。

而这些都是那些天天关注着储君事务的大臣们的想法,而此时皇宫里有个女人却是不关注这背后的什么政治含义。

方德嫔露着可怜兮兮的表情,半天一句话都没说,这让林哲看了心里有些发毛,这女人就是拿捏住了自己的短处啊,知道自己不忍看见她委屈。

心里头沉思了好半会后,这才道:“其实这些头衔也没有用处,既然你想要,朕回头就给你补上!”

方德嫔听到这话,方才的委屈表情瞬间就是消失了,然后露出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迈着小猫步走了过来:“你对我真好,这几天我从女宫那里学了些新东西,晚上给你看!”

林哲听罢不由得呵呵一笑,这女人!(。)

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4章 扩张护院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559章 句容马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441章 铁甲舰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604章 北海国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150章 劝进表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414章 方德嫔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10章 出征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471章 穷教育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604章 北海国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51章 团练大臣第74章 上任设衙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292章 大战前的影响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3章 惨胜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643章 方家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44章 伤亡名单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308章 胜了吗?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412章 英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