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

1867年六月十六号,这一天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万里晴空乌云,海面上也没有什么狂风大浪。

一艘小渔船正挂着风帆慢吞吞的出港,港口内还停泊着约莫数十艘船只,多数都是一些小吨位的渔船,而在这些渔船的旁边,则是停泊着四五艘装载有火炮的军舰,不过也都是一些几百吨以下的小型军舰。

陆地上的诸多建筑大多比较低矮,不过都是带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格,最高大的就是一座东正教的教堂。

城镇虽然规模小,不过街面上走动的人并不少,这在太平洋北部,尤其是极北地区的沿岸城市里是相当少见的。

这是一座平静的港口小城市,慵懒中带着一丝平淡。

不过这些平淡很快就消失了,因此海平面上出现了一缕淡淡的白烟!

有经验的水手一看就会知道,那是采用蒸汽机的船只冒出来的烟柱,而看烟柱的大小就能够大体猜测得出来,那是一艘吨位起码超过两千吨的大型蒸汽船只。

越大的船只,采用的蒸汽机越大,锅炉越大,这烧的煤炭自然也就越多,烟柱越大。

那些小火轮的发出来的烟柱和今天海面上出现的烟柱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烟柱很快就是引起了港口炮台上的一名水兵的注意,这个脸上挂满了胡子的水兵拉了拉旁边的一个士兵,并开口道:“快看,那是什么?”

旁边的士兵睁大了眼睛看了又看,而此时,海面上的烟柱已经是越来越清晰,而紧随这道烟柱之后。还有另外两道烟柱。

看到这些,那名士兵的脸上很快就是露出了恐慌之色:“那是什么,难道是中国人又来了?”

在几个月前。就有一支中国的舰队曾近靠近过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甚至还对这个小港口进行了小规模的象征性炮击。这让困守在堪察加半岛上的俄军惊慌不已。

所幸的是,上次中国人并没有进行登陆或者大规模炮击,而是很快就退走了。

然而现在,又有舰队抵达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在这地方,在这个时间里出现一支战舰舰队,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应该是中国人的舰队。

不可能是俄国人的,因为俄国在太平洋的战舰多数已经被击沉,而且就算之前没被击沉。但是也没有这么大的战舰,都是一些几百吨的小货色,所以眼前这支还没有露出全貌,但是领头的那艘就是至少两千吨的大型铁甲舰绝对不可能是俄国人自家的舰队。

那么是否是英法美等国的舰队呢?

可能性也不大,先说美国人,受限于美国海军的远洋能力以及美国西海岸都堪察加半岛的遥远距离,美国人如果派一艘两艘船只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有可能,但是绝对不可能派一支舰队过来,因为此时的美国海军没有这个能力。

而法国人也没有什么可能,法国人虽然在亚洲有一定的实力存在。但是海军也普遍偏弱,他的主力战舰清一色部署在英吉利海峡以及地中海,根本就不可能向亚洲派出多少战舰过来。

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倒是有这个实力。而且他们还做过这种事,十几年前他们就来围攻过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但是现在嘛,除非特殊情况,不然英国人也不会大大咧咧的冒险穿过中国沿海,然后跑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来。

要知道从新加坡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路上都得经过中国海军的势力范围。

以目前帝国海军对英国皇家海军的防备情况来看,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只要主力一出港,估计帝国海军就会进行相关部署。东印度舰队刚出现在中国南海沿海,估计就会遇上中国的主力舰队。

这一个搞不好。就是会引起两国之间的再一次舰队决战,所以在没有打算和帝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英国人也是不会随便抽调让东印度舰队进入中国的沿海,免的刺激到中国人以为英国要对中华帝国宣战了。

因此,这个时间里能够出现在堪察加半岛海域的大规模舰队就只能是一家,那就是中国海军。

港口外发现中国舰队的消息很快就是被这几个士兵们传报了上去,不一会,几名军官模样的人就是出现在炮台上,而且手中还各自拿着望远镜。

其中一名大胡子俄军军官从手中的单通望远镜看见,首先入目的是一片几乎遮云蔽日的烟柱,而这些烟柱西方,则是多艘黑乎乎的战舰。

尽管距离尚远,但是这个俄国海军军官却是一眼就看了出来,为首的那艘战舰就是中国人的盘古级铁甲舰。

俄国人和中华帝国彼此低强度交战多年,对双方的一些军事情报自然有所搜集,再加上中华帝国作为紧随英法等国发展铁甲舰,其时间度上并不慢,而且在美国内战中,中国建造的华盛顿号表现不俗也是引起了各国海军的注意。

去年的一场珠江口海战,真正让世界列强认识到了帝国海军,而他们对帝国海军里的两种主力舰,即盘古级铁甲舰以及炎帝级铁甲舰自然是相当关注。

尽管具体的性能不可能知道的太清楚,但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还是能够大体知道的,比如说眼前的这艘盘古级铁甲舰,排水量应该是在两千五百吨左右,并且有着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那就是露天旋转炮塔再加上集中在船体中央部分的副炮。

同时,中国海军把主力舰的风帆都给拆掉了只剩下蒸汽机这一事也是引起了各国海军的议论纷纷。要知道这年头大家还是不太信任蒸汽机的,除了极少数的内河近海战舰外,那些远洋战舰基本清一色都有着风帆,哪怕是到了七十年代建造的那些万吨铁甲舰,也多数带有风帆。

而帝国海军在1866年下定决心全面采用蒸汽机,放弃混合动力的做法,在当代很多海军人士看来都是非常冒险,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里,人们对风帆的争论,其实就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的航空母舰是否配属大口径舰炮一样,要知道早期的航空母舰也都是配属八寸舰炮的,直到后面才慢慢取消。

对于战舰的设计和建造,尽管中国受限于工业基础,尚未能做到和英国那样轻松,比如同样吨位下,蒸汽机的功率就明显不如英国人的蒸汽机,但是帝国海军为了缩小和英国等列强海军的差距,往往会采用非常激进,甚至是不成熟的技术,用以换取部分性能上的战术优势。

你可以说帝国海军是具有创新精神,但是反过来说这也是帝国海军的无奈之举,要是有几十艘铁甲舰足以碾压各国海军的话,谁还要采用这些冒险的技术啊,还不是一样会用最便宜,最成熟的技术。

俄国人自然也是多多少少能够打探到部分消息。

如今只看了一眼,他就能够确定,来的这艘铁甲舰就是中国人的主力铁甲舰之一,盘古级铁甲舰。

其他后头的那几艘,虽然还无法详细分辨出来,不过也应该是中国海军里的那些一千多吨的风帆巡洋舰。

此前俄国海军可没少在北海海域和中国海军的这几款风帆木制巡洋舰交手,虽然大多时候都是悲剧收场,但是好歹也是有了经验不是。

“你们看,他们后面还有运输舰,十艘,不,他们有二十艘以上甚至更多的运输舰!”

一支敌人的舰队了除了战斗军舰外,还有着大量的运输舰,这意味着什么已经是非常明显了,他们是要来进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而且这种进攻不仅仅是来炮击港口,而是要登陆直接攻占该地。

这种情况让港口内的俄军相当惊慌!

不一会,急促的钟声就是在这个小港口城市里敲响了起立,一队队的俄军士兵们开始扛着枪支走上炮台等防御阵地。

生活在这座港口城市里的俄国普通百姓也是乱哄哄的!

帝国海军北太平洋特遣舰队的到来,让这座宁静的港口城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而此时此刻,特遣舰队的旗舰伏羲号上,李炳龙也是和那些俄*官们一样,手持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他手中的这具望远镜是帝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单筒望远镜,早年帝国国内并没有什么专门的光学镜片企业,军方所用的望远镜一般都是进口货。

不过望远镜这种东西乃是军队的必需品,所以争取国产化也是理所当然的,望远镜的原理大家都知道,关键就在于能否制作出合格的镜片。

望远镜的镜片对精度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不过就算困难,军方也不能坐视不理,而肩负着国防技术发展的三大武器公司更不能坐视不理,在皇室资产管理处的内部分工协调下,北方武器公司开始筹建镜片厂,然后开始挖掘各种技术人员,然后研发并生产望远镜。

李炳龙手中的这具望远镜就是北方武器公司镜片厂所产的海军专用的单筒望远镜,性能上勉强跟得上,但是唯独的一个坏处就是,价格及其高昂,同样性能的望远镜,从国外直接进口的话,比这国产货要便宜至少三分之一,而且这还把越洋运费给算上了。

国内的很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业产品,造价往往要比直接进口还要昂贵!(。)

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47章 入城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418章 纸币发行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60章 久则生变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262章 李鸿章南行记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章 土匪危机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94章 狂傲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668章 布拉镇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19章 主动追击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84章 水师初成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0章 出征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779章 立储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632章 帝大系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259章 把李鸿章带回来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40章 五十对八百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677章 中俄南京条约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11章 山阴陈家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52章 上海乱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316章 国宴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13章 见黄宗汉第68章 十万两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章 县令相邀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292章 大战前的影响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173章 冯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