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

这支舰队在三月下旬由海参崴海军基地出发,然后会抵达虾夷地的稚内港,嗯,也就是前几年帝国和日`本德川幕府签订的条约中,租界给帝国的虾夷地港口。

这个稚内港虽然只是个小港口,但是却是一个控制宗谷海峡的重要的地方,同时也是帝国海军在北方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之一。

稚内港规模小,不过依旧可以为舰队提供煤炭,淡水以及食物等补给。

而离开了稚内港后,这支舰队就只能继续朝着东方行驶,并且路途上没有任何一家的港口可以停靠并补给。

这也是为什么这支舰队里只有一艘军舰,其他四艘都是运输船的缘故,准确的说,执行军事任务的只有太原号,其他四艘运输舰都是为了支援太原号以及海军官兵们进行作战任务的。

这支舰队离开稚内港后,将会沿着千岛群岛逐步向东航行,然后路上是走走停停,凡是遇上一座岛屿,就往上头找块大石头,然后刻上几个字,大体就是这岛屿是属于中华帝国领土之类的废话。

有时候也会在岛屿上补给一些淡水,不过煤炭和食物这些补给就不太可能有了。

按照计划,这支舰队将会以不快不慢的速度,一直沿着千岛群岛航行,然后抵达堪察加半岛,不过他们并不会直接登陆进攻堪察加半岛,这岛屿的大片地方都是冻土之类的没有进攻的价值,而唯一的一座城镇又是军事据点城镇,即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该城是一座天然的优良港口,还是属于全年可以通航的港口,这对于北方沿海港口而言相当难度。

不过该地驻扎有不少的俄军。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战舰了,但是陆地兵力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和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冲突加剧后。海参崴,庙街等太平洋的港口被中华军攻克占据以后。现在俄国人在太平洋的港口就只剩下一个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对此俄国人也是更加注重该城,逐步增援了不少兵力,目前来说,这座港口城市拥有大约一千多人的驻军,此外也有不少民众,必要时候可以动员为民兵。

倒是军舰没有多少,多年的持续冲突里。为了争夺黑龙江流域以及北海(鄂霍茨克海)的控制权,帝国海军所属的北海舰队和俄国的部署在太平洋的军舰进行了相对频繁的交战。

尽管这一系列的交战都是发生在黑龙江内河以及近海,规模也非常小,参战的船只普遍是几百吨以下的小型军舰,这种小规模战斗别说引起世界注意里,就连帝国海军内部都不怎么关注。

而这一系列的交战中,最终以帝国海军的北海舰队全面掌控黑龙江流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的控制权而告终,俄国人在太平洋部署的大部分船只都是被击沉或者俘虏。

目前俄国人在这一片海域仅剩几艘船只,而且基本都是那些木制风帆船只,其实力是相当弱小的。

然而俄国人的海军实力虽然弱小了

。但是考虑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俄军陆军兵力不少,而且要攻克该城就得进行登陆作战。

其难度纵然不如登陆夏威夷那么大,但是也不小。更何况这个城市现在就是一个被困守的死地,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帝国在北海以及远东地区的安全,因此帝国之前一直也没想到说要去攻占该城。

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也尝试过封锁甚至攻占该城,而且还前后进行了两次军事行动,但是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最主要的理由不是这地方易守难攻,而是距离实在太远,这跑一个来回都得好几个月。而且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供英法联军补给的港口。

现在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的兵力,自然是不太可能说直接登陆攻占该城。他们只是来绕了一圈,然后象征性的在港口开了几炮后。不等俄罗斯人的岸炮进行回击就已经是直接掉头继续往东航行了。

然后继续向东航行,并抵达阿留申群岛,重复登录岛屿,然后找块大石头刻上主权宣称。

而受到航程距离遥远,补给的消耗速度,到时候他们的补给估计也会消耗的差不多了,因此会在探索完阿留申群岛的部分岛屿后,将会返航。

至于真正的军事登陆行动,还得等第二次的远征舰队!

不等阿拉斯加特特遣舰队返航,海军和陆军内部就已经是开始商讨着如何攻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了。

尽管这座城市无法实际威胁到帝国的战略安全,但是考虑到其战略地位,控制该城后,基本上也差不多可以宣告控制了堪察加半岛了,同时如果有了这座不冻港作为前出基地,那么帝国海军就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军阿留申群岛以及阿拉斯加,往返的航程可以缩短至少三分之一的航程。

此外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这还是个不冻港!

不像帝国海军北海舰队的其他几个主要基地一样,都是属于冻港。

目前帝国海军在日本海以及北海海域的活动的北海舰队,主要基地是海参崴以及庙街。海参崴是优良的深水港,而庙街则是黑龙江的出海口。

但是这两个港口都是属于冬季封冻的港口,而且封冻期还特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到了冬季的时候,北海舰队的船只除了特定情况下要留在当地的船只外,大部分都会南下过冬。

通常而言大部分船只则是会直接回国前往青岛,上海等港口,一方面是过冬,另外也是趁机进行保养维修。

但是如果有军事需求的话,那么也会有一部分船只会选择去最近的虾夷地的稚内港,这是属于中国的租界港口,而且还是极为难度的不冻港,虽然港口水深不足,无法停泊大吨位的战舰,而且安全性不怎么好。因此并不太适合充当军港,但是要在北方地区寻找一个不冻港本来就不容易,这有一个稚内港可以使用就相当不错了。

然而还可以去朝鲜的釜山刚停泊。

不过在稚内港、釜山这些港口也就只能停泊。然后补给煤炭,淡水之类的。受限于当地港口的基础设施,不可能说进行船只的维护,甚至连弹药都补给不了。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北纬地区而言,一个不冻港是相当重要的,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冻港。

因此哪怕是其实际战略价值有限,但是就凭借他是不冻港,那么就拥有了其他诸多港口无法代替的价值。更别说这地方距离阿拉斯加还特近,从这里出发要比从海参崴出发缩短了三分之一的航程。

海军为了攻占这个不冻港城市,是准备下大力气,而且是准备一次性成功的!

为了获取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口附近的一些详细水文资料,外交部分还偷偷和英国人做了一笔生意,通过七转八弯,以民间的捕捞公司的名义,向英国海军私底下购买了这一地区的水文资料

英国人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可是打过两次,尽管都没成功,但是掌握的资料肯定是不少。至少比帝国手里知道的强得多。

现在帝国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了解,只限于一个大概的兵力数字,此外就是偶尔远远的看过一眼。具体什么情况了解的右舷。

“既然要打,那么就要一击而下,也可以适当的多让将士们进行实战演练嘛!”林哲这话听上去像是建议,但实际上就是给海军下指示,要让海军放开手脚,多派几艘战舰过去,免的到时候阴沟里翻船。

听到林哲这么说,林达标却是有些犹豫,帝国海军实力固然不弱。但是帝国海军的压力更大啊!

虽然签订了四国条约,和英国停止了战争。但是英国佬的东印度舰队一直都在呢,而且是把新加坡当成了主要基地。好几艘大型铁甲舰都部署在新加坡呢。

帝国海军不可能对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视而不见,因此不管什么情况下,帝国海军都是需要保留一直决战舰队,以随时迎战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

这从帝国海军开始大规模建设香港的尖沙咀港,并把南洋舰队的司令部设立在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帝国海军是打算把香港建设为核心的海军基地,未来这里会部署一直庞大的主力舰队,以迎战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或者其他国家的舰队来袭。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海军不可能随便抽调太多的战舰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作战!

不过林哲都已经指示要海军重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了,林达标自然也不可能敷衍。

最后,海军这边是详细斟酌了好几天,才确定了舰队规模,出战的战舰里,自然不可能是用来决战的那些主力舰,三艘炎帝级一艘都不可能去。

而盘古级的话,因为五号舰也已经服役,可以从中抽调一艘调往北海海域并加入北海舰队。

然后是两艘木制巡洋舰!

上述三舰为主力,后头则是跟着几艘近海战舰,包括两艘镇广级小型铁甲舰,以及一票的运输舰之类的。

大大小小的船只加起来超过四十艘,其中大部分都是运输船。

将会搭载一个混成旅前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进行登陆作战,其中包括陆军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海军陆战队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等。

总兵力约三千人!

必要时候,舰队还会再抽调水兵,以组建临时的水兵部队上岸作战,极限情况下可以动员将近三千五百人的兵力进行登陆作战,当然了,动员水兵参战一般都是特例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

海军和陆军协调完毕后,帝国海军的北海舰队几乎是倾巢而出,然后还有帝国海军第一舰队所属的盘古级铁甲舰伏羲号,木制巡洋舰济南号、武昌号一共组建了北太平洋特遣舰队,

该舰队搭载了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共约三千名士兵还有大量的作战物资补给等从海参崴出发,然后向东航行,抵达稚内港后,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这个时候他们还遇上了刚返航的阿拉斯加特遣舰队,很快这支特遣舰队里的太原号也是进行了紧急补给后,然后加入了北太平洋特遣舰队的作战序列。

然后该舰队是直扑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而去!

由此宣告了帝国正式出兵堪察加半岛,并引爆了帝国和俄罗斯的再一次大规模冲突!(。)

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47章 入城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126章 倾巢而出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24章 新军服和军衔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193章 混战皖北第363章 时代的终结和开始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190章 预算赤字第31章 谨慎东进第301章 势均力敌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520章 夏威夷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94章 狂傲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471章 穷教育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8章 营制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1章 余姚林家第603章 倾销地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658章 海军上将科伦克级铁甲舰第643章 方家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54章 兵指青浦第118章 扩军再扩军!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43章 惨胜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316章 国宴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85章 大婚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102章 保护军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