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

美国国内本来就对购买阿拉斯加充满了反对的声音,而且这还是没有外部势力插手的情况下,如今帝国突然宣布对阿拉斯加的主权,并拒绝承认俄罗斯和美国买卖阿拉斯加的合法性,并高调宣布已经派遣海军前往阿拉斯加巡弋,并驻扎部队。

如此一来,就更是让美国国内对购买阿拉斯加充满了反对的声音。

花费七百多万美元购买一个超级大冰箱也就算了,偏偏还会带来和中华帝国开战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以美国目前的海军实力而言,要保护美国海岸算是勉强可以做到,但是要跑到阿拉斯加和中国海军争夺阿拉斯加,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美国在内战期间,拥有的海军各类战舰并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内河近海作战的小型船只,仅有的那些几千吨以上的战舰,也普遍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

此外,自从1865年美国内战正式结束以后,美国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裁撤军队,其常备陆军的数量相当少,海军也是大规模出售、拆解内战时期的战舰,保有的现役战舰数量相当少,而其中具备远洋作战的战舰就更少了,并且这少部分战舰也大多部署在东海岸,在西海岸的海军实力相当薄弱。

要不然的话,之前在夏威夷战争的时候,美国人也不会千辛万苦才派遣了几艘战舰,多数还是木制战舰了。

这年头的美国不管从国际影响力,还是从其自身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而言,都是些相当薄弱的,甚至都不如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虽然在国家上的一票列强当中属于二流,但是凭借规模庞大的陆军至少在亚洲陆地上是没有多少对手。

海军纵然薄弱。但是也是能够和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相互对抗,并且还创造了击沉一艘英国大型添加剂及抵抗号的战列。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美国海军身上,是断然无法做到的。

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和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是两码事,甚至和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也是两码事。

美国的正式崛起。要在美国内战结束以后,修生养息数十年,一直到美西战争时期,其军事实力才追上了列强的步伐,并建设有一支号称世界第三的海军,等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建设起来的庞大海军,才奠定了其世界头号强国的基础。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从而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而在美西战争之前,美国的国力有限,军事实力更加薄弱。

更不要说是美国内战刚结束后的这几年了。

如果仅仅是讨论海军的话,六十年代的美国海军是和帝国海军没法比!

在1867年的二月下旬,美国国会正式否决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提案,此举是引来了美国国内舆论的一片欢呼。

但是对于俄国人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美国人拒绝购买阿拉斯加后,俄罗斯人并不死心,还想要向英国。法国推销阿拉斯加,但是英国和法国更干脆,连谈判都没有谈判就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如果只要几十万美元的话,说不准他们也就要了,但是俄罗斯人开价七百多万美元呢,大家都不傻,花这么多钱干嘛?

而且中华帝国已经是明确表态,不会承认任何国家购买阿拉斯加的合法性,这稍微不慎就会引起和中华帝国的战争。

英国人和法国和中华帝国的利益纠缠这么多,这要是因为一个阿拉斯加就和中华帝国再一次爆发战争,是相当不划算的事。

要不然。之前他们也不会和中华帝国签订四国条约了,直接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不就行了。

随着中华帝国的工商业改革进一步推行。尽管尚未彻底完成工业革命,但是也已经初步有了成效。中华帝国在全球贸易的份额也是在稳步上升当中。

而哪个国家和中华帝国做着最多的生意?

最大头的毫无疑问是英国人,英国一家就独占了帝国进出口贸易的近半份额,其次则是法国人。

再接下来才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普鲁士等一票欧洲国际以及美国等美洲国家。

这几年来,英法两国和中华帝国的国际贸易让这两个国家所获不少,而且收益并不是简单的几十万几百万这么简单,而是上千万甚至好几千瓦英镑。

中华帝国的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里给英国和法国带来的利益,都能够购买好几个阿拉斯加了。

英法两国拒绝了,其他国家就更加没这个实力和胆子购买阿拉斯加了,所以俄罗斯人努力了这么久,然后就发现想要卖国都卖不了……

最后是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俄罗斯人依旧保持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坚决没有说干脆把阿拉斯加出售给中华帝国的提议。

俄罗斯和中华帝国处于事实上的敌对状态,这出售领土给敌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俄罗斯人出售阿拉斯加一事不了了之后,俄罗斯人则是开始寻求其他方式来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比如加大税收之类的,毫无疑问此举又会进一步激化俄罗斯国内的矛盾。

不过这些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就不重要了。

成功阻拦俄罗斯试图出售阿拉斯加后,林哲为了预防万一,也是开始准备正式发起对阿拉斯加的行动,免的夜长梦多。

反正俄罗斯人在太平洋沿岸已经是没有任何的海上力量,陆地上,帝国陆军也已经是把控制线推进到了黑龙江以北数百公里,距离乌第河也仅有两百多公里。

目前帝国陆军在黑龙江地区的实际控制线,已经是全面掌控了黑龙江流域,并向北延伸数百公里不等。

整体上,虽然局部地区尚未恢复到尼布楚条约的边界,比如乌第河一带,而这些都是属于靠近北极圈的冻土,冬季温度都是零下好几十度,军事行动相当之困难。但是其他一些地形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尤其是在靠近蒙古方向的地区,则是早早已经越过了当年的尼布楚条约分界线。

主要进攻方向则是沿着黑龙江进军,依靠黑龙江作为主要的后勤补给路线,依靠内河炮舰船只等向西进军,目前已经西进远离黑龙江边境一百多公里,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一路打到尼布楚。

帝国和俄罗斯的三大方向冲突中,中亚方向是帝国占据一定的劣势,要不然也不会坐视俄罗斯吞并了中亚大量地区了,而在蒙古大草原方向,双方则是势均力敌,在这片草原上,双方都严重依赖骑兵进行作战,而且补给非常不方便,有时候双方的军事行动都会进入到彼此的国境,但是由于骑兵数量都不多,而且这一片也没有什么大型城市之类的,所以谈不上攻克了什么地区。

属于双方打来打去,今天帝国吃亏了,一句风紧扯呼就是后退数百公里,然而明天补充了实力后又是杀了回来,再把俄国人赶出去几百公里,不过就算这样,帝国也不可能占据什么城市据点,所以下一次俄国人又杀回来的时候双方还是在大草原上交战。

这种性质的交战,除了消耗双方的实力以外,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这几年双方在外蒙的大草原方向都是保持了克制,驻扎的兵力也不多,反正打来打去也没啥好打。

远东这边的话,帝国就是占据了一定的便宜,主要是距离近,兵源补充以及各种物资补给都比较近,同时海军控制了黑龙江流域后,可以直接海运补给然后抵达黑龙江流域,以供应帝国陆军作战。

所以这几年来帝国陆军是不断收复失地,不仅仅控制了黑龙江流域,而且还推进到了接近外兴安岭山脉的区域,俄国人则是节节败退,只能顽固死守一些北方的据点。

从这种情况来看,就可以看得出来,俄国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远东地区的掌控能力,更不要说跨越大海保护阿拉斯加了。

不客气的说,就算帝国海军不阻碍,俄国人都派不出几艘军舰和几百个士兵抵达阿拉斯加。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要实际军事控制阿拉斯加,其难度不在于俄国人的反抗,因为他们没办法反抗,最主要的难度是克服当地的气候。

美国人反对购买阿拉斯加就已经说明了阿拉斯加的自然环境之恶劣,人们用超级大冰箱来形容阿拉斯加。

当地几乎没有可用来耕种的土地,只能依赖捕猎为生,同时海上的航线在冬季的时候充满了危险,各种冰冻,各种浮冰多不胜数。

因此要想在阿拉斯加大规模驻扎兵力是不可能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一个士兵也不驻扎也不好!

为此,在经过连续多艘探险船的航线摸索后,帝国终于是向阿拉斯加派出了第一支远征舰队。

这支远征舰队由太原号巡洋舰为核心,太原号自从在去年的第二次火奴鲁鲁海战遭到重创后,在夏威夷当地进行了简单的修理,然后勉强驶回了国内并进行大修,一直到今年一月份才重新服役。

另外配属了四艘加装了火炮的海军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运输舰组成,这支小舰队上除了水兵外,还额外搭载了一个步兵连的海军陆战队。

舰队上除了人员外,装满了各种补给品。

这支舰队被称为‘阿拉斯加特遣舰队’,将会是帝国首次派出官方的舰队前往阿拉斯加,以宣示主权。(。

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84章 水师初成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668章 布拉镇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73章 冯宝才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545章 捷报入京第两百零九 涨当涂工业区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96章 沉默冲锋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90章 骑兵出击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709章 巨舰对决(二)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394章 饿狼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341章 办学难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5章 县令相邀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25章 广德激战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1章 余姚林家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59章 炮击上海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605章 三国之势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462章 隆丰收购案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27章 刺刀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