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智利购舰

奥斯曼土耳其采购镇广系列小型铁甲舰,自然不是因为这种小型铁甲舰性能有多好,或者欧洲的其他几个主要造船国家,比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的人水平不够,只是因为大规模量产后的这种铁甲舰,价格足够低廉而已。

奥斯曼土耳其也是没落了,重振海军自然需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再加上镇广系列小型铁甲舰建造数量多,使用广泛,并且都获得了国际客户的好评,所以奥斯曼土耳其不去采购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的小型铁甲舰,转而跑到帝国来采购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因为廉价才获得的军舰订单,国内的造船工业也是没有多少兴趣了,因为成本压的太低,利润很有限。

国内的造船业,最喜欢的还是外国订购那种大吨位的战舰订单,千吨以上的甚至是三千吨以上的战舰,那才是利润最丰厚的蛋糕啊。

1872年型北方步枪最终被确定为帝国皇家陆军以及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制式步枪,军方的首批订单就是高达十五万支。

而且按照军方的换装速度,后续每年都会保持至少十万支以上的订单。

总之军方是要尽快的完成换装,尤其是一线野战部队的换装,进而重新形成对各国陆军,尤其是英国以及俄国陆军的步枪优势。

而替换下来的大量1864年型林德步枪,其中大部分都将会装备国内的守备部队甚至巡警等,这年头的巡警用的可是步枪,而不是手枪。

同时,一部分也是会封存起来,作为战略储备武器,以备不测!

毕竟1864年型林德步枪虽然比起1872年型北方步枪的性能要差了。但是依旧是当代最先进的金属子弹后装单发步枪,这哪怕是到了十年甚至十五年后,这种步枪在战场上依旧能够使用。

此外。一旦帝国和俄国或者英国等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话,军队进行动员扩张后。这增加的军队数量可能就是几十万,而且战争总是会有损失的,到时候短时间内就有可能需求几十万支甚至上百万支步枪,到时候国内的兵工厂很难在区区几个月里就提供这么多的步枪。

就和当初的美国内战一样,当时的美国北方政府也是拥有工业生产能力的,但是为和依旧向帝国和英国大量采购武器,就是因为战争规模太大,军队的扩张太过迅速。

1872年型北方步枪的正式服役,代表的是北方武器公司的崛起,不过皇家武器武器虽然在国内的新型步枪竞标中失败了,但是掉头就是野心勃勃的冲向了国际市场。

就在1872年型北方步枪正式服役后,最高统帅部下设的‘国防技术出口委员会’就是正式批准了皇家武器公司对于开放1864年型林德步枪出口限制的申请。

拿到了批准后,皇家武器公司就是联络了太平洋贸易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销1864年型林德步枪。

一时间里,亚洲、美洲、甚至欧洲都可以看见太平洋贸易公司的军火商人,他们游走在各国的军政高层之间,然后是推销他们口中最先进的武器:“1864年型林德步枪”。

其骑兵专用的骑枪型号、海军用的海军型号、特殊部队用的更短管型号等等。一系列的1864年型林德步枪枪族是面向全球进行推销。

这种推销也是迅速引起了各国,尤其是一些工业能力有限的国家的注意。

毕竟现在全球范围内,现在就能够设计并大规模生产金属子弹后装步枪的国家。还真没几个,能够做到的都是一些列强。

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成熟的金属子弹后装单发步枪,只有中国的1864年型林德步枪,德国的毛瑟1871、英国人的马蒂尼-亨利步枪,除此之外,就没有成熟产品了。

其中的毛瑟1871和马蒂尼-亨利mk1步枪,都处于刚刚大规模量产,德国和英国本身的军队都是等着用呢。短时间内很难向国外大量供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人的马蒂尼-亨利mk1步枪存在着较大的性能缺陷,英国人自己都是抱怨不已。现在说说会要改进,但是等成熟可靠的mk2的话,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去了。

但是1864年型林德步枪不同,有着成熟并大规模的生产线,只要你有订单,一个月供货几万支都轻轻松松。

如果价格高一些,皇家武器公司甚至都能够联系国内的其他兵工厂,几十万支步枪的订单都能够解决。

也许1864年型林德步枪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时间只有一两年,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随着太平洋贸易公司的那些军火商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奔波,很快就是传来了好消息,作为帝国军械的忠实用户,宁王国早在等着帝国开放1864年型林德步枪出口了,这准许出口后,立马就是下了一份五千支步枪的订单。

宁王国的军队可是清一色的中式军械,其步枪是清一色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火炮也基本是从帝国采购的前装火炮。

随同1864年型林德步枪一起,宁王国还采购了十二门的钢制后装火炮,型号为1872年型75毫米野战炮,这种火炮乃是国内服役的十四年式75毫米野战炮的出口外贸版本,成本有所降低,性能也是有所下降。

为什么帝国刚服役后装火炮就要出口呢?

因为这玩意帝国没有领先优势,人家克虏伯公司好几年前就有钢制后装线膛炮了,那些国外的客户从帝国这里买不到,都直接找到德国人那里去了。所以如其藏着掖着,还不如拿出来赚钱呢。

甚至为了争夺订单,太平洋贸易公司的军火商们还会打价格战,买的价格比克虏伯的火炮要便宜,此外还搭配出售帝国最先进的榴弹炮以及1864年型林德步枪。

在宁王国那边取得开门红之后。太平洋贸易公司是再接再厉,连接在帝国的几个传统军售国家里获得了订单,所谓的传统军售国家。自然就是东亚地区的几个小国了。

包括越南王国、泰国、日本三国这几个国家,不过订单都不多。少则一两千支,多也不过七八千支而已,毕竟这些国家的军队本来就不多,而且也没什么钱,采购其军械都是精打细算的。

不过皇家武器公司拿着1864年型林德步枪这种产品,自然不可能只满足在东亚这一片,南美洲、中东以及非洲甚至欧洲都是他们目标。

只不过军售这种事向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武器的性能好坏只是其中的一方方面因素。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他们采购与否。

比如说,一个国家都没有什么外部威胁,自然不会花费大代价去购入先进的武器,那些普通的后装纸壳步枪就可以了,用不着最先进的金属子弹后装步枪。

但是这个时候,在南美推销1864年型林德步枪的太平洋贸易公司的代表却是得知了让他们颇为兴奋的消息,那就是智利海军正在积极求购两艘铁甲舰。

而且这种铁甲舰并不是说那种几百吨的小型铁甲舰,而是预计吨位达到三千吨以上的二等铁甲舰。

随后又是得知智利已经是派人到了英国进行考察。

确认消息无误后,太平洋贸易公司的高层们已经是兴奋起来了,做大型军舰的生意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了?

还是在几年前的阿根廷订单。而那个时候阿根廷也不过订购了两艘一千八百吨的近海铁甲舰而已。

现在智利要求购三千吨以上的远洋铁甲舰,哪怕是智利人已经跑到了英国考察,但是太平洋贸易公司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当即就是电令在南美的公司代表。务必积极接触智利高层,进而推销帝国军舰,另外也是让公司在欧洲的代表立即去英国,直接找智利的考察团。

此外军售这种事向来都不是单纯的生意,背后往往都有着极大的政治因素,所以他们也是第一时间就向帝国外务部求援。

外务部那边得知消息后,也是没有轻视,这为国内的工业界争取订单,本来就是他们外务部的分内之事。

此外南美的几个国家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不算什么。但是帝国也是希望能够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现在帝国每年都从南美进口数量不少的硝石呢。现在也是愿意,甚至是希望加大帝国在南美帝国的影响力的。

就算不为别的。只要能够给英国人和美国人上找麻烦都是赚了。

当即,外务部也是配合太平门贸易公司行动了起来,帝国驻智利的外交代表很快就是向智利方面提出了邀请,邀请他们牵往帝国进行考察。

但是这里头很有意思的是,帝国驻智利的外交代表并不是外交官,而是江南矿务公司代表。

为啥?因为帝国在智利就没有正式的领事馆之类的,只有一个办事处。

帝国很早就和南美各国,尤其是南美的几个主要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建立了和平外交关系。

但是由于帝国的外交重心并不是在南美,而且帝国在南美也没啥直接的利益关系,更没有什么侨民之类的,商业往来也只限于硝石等少量产品。

而且帝国的外交官们也是很宝贵的,不能随便派,所以后续帝国只在美洲三个国家设立了公使级别的领事馆,分别是美国、巴西、哥伦比亚。

这三个公使都兼任好几个国家的外交任务,比如驻美国公使兼任墨西哥、英属加拿大、夏威夷王国、前中美洲联邦省的几个国家的外交事务。驻巴西公使则是兼任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等国的外交事务。驻哥伦比亚公使则是兼任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智利等国的外交事务。

虽然在阿根廷以及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家都有着所谓的办事处,但实际上是由太平洋贸易公司的职员或者其他国内企业派遣到当国的职员兼任处理事务。

目前帝国暂时在智利还没有正式的外交官,日常外交事务都是由江南矿务公司的代表进行联络,江南矿务公司和智利合作进行硝石的开发,所以才会常年派人来驻扎。

当然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外交事务,目前来说,帝国和智利的联系,也就只局限在硝石上,而这些事务都是江南矿务公司的事。

江南矿务公司的代表自然是不怎么在乎国内的军舰能不能卖到智利来的,但是太平洋贸易公司却是给了他承诺,如果能够促成智利方面派出正式的考察团到国内考察的话,那么就会给予一笔相当丰厚的奖金。

为了这比奖金,他也是颇为卖力。(。)

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两百零九 涨当涂工业区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79章 主政一方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576章 丝袜舰队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7章 募兵买枪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80章 扶持军工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44章 伤亡名单第158章 王吕云遇敌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06章 六安总攻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1章 余姚林家第520章 夏威夷第71章 扩军五千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11章 山阴陈家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289章 惨胜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647章 皇子所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82章 组建水师第636章 风波起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31章 谨慎东进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123章 井喷式发展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388章 北平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