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营制

同时为了能够自己培养合格的军官,林哲搞出了一个随营学堂,原本他是打算从军中直接挑选合格的士兵进入随营学堂里学习,但是他实在高估了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五百多人里竟然只挑出了区区十三人认得字,而且全都是认字不超过一百个的人。

这年头的低识字率让林哲连从军中挑选几个人当文书都不行,不得已,他只能是继续挖自己家商行的墙角,直接从余姚、宁波的几个商行货栈里抽调了几个管事,帮忙处理营内的文案事务。

而随营学堂的学生,他被迫从整个余姚县范围内招募具有良好文化基础的学生,并给出了高昂的薪资,只要过来,那么前期就是按照排长的标准发放每月十六两银子的月薪,经过前期军事技能的培训后,再从择优就任连长、副连长等,那么薪资就会增加到每月二十多两银子。

如此薪资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算不低了,但是来应募的实际上并不算多,因为这来应募就是代表着从军打仗,这个时代依旧是重文轻武,很多书生们宁愿粗粮馒头就水继续苦读,以求科举,也不愿意弃笔从戎。

以至于来应募的只有七八十人,其中又有年龄过大或者身体素质不行的,最后从中挑选了约了十来人。

这十来人虽然家庭出身不尽相同,但是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个有功名的都没有,全都是苦读多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书生,年龄普遍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

这十几人就是形成了这个随营学堂最早的学生,对于他们,林哲保有相当大的期望,打算让他们一边学习军事技术一边实习,未来的连长就得从这些人里挑选了。

当林哲训练士兵、建立随营学堂,进行着余姚县勇营的前期筹备工作时!

黄培志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贪官,充分发扬了拿钱办事的原则,拿着林哲给的一千多两银子的辛苦费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是把林哲的官给跑下来了。

当穿上这带着了四品道员身份的官袍照镜子时,林哲感觉自己像极了香港电影里那种一蹦一跳的僵尸。

不过身旁的下人们看着却是都面露赞美之色,就连一旁的林夫人也是面露喜色道:‘我儿穿上官服就是俊气!”

随同官府一起送过来的还有由浙江巡抚下发的‘督办余姚县勇营事宜’的任命文书,同时黄培志也获得了‘会办余姚县勇营事宜’的任命文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任命文书并不是朝廷由咸丰亲自下发的圣旨文书,而是由浙江巡抚直接下发的,算是浙江省的内部任命,远远无法和曾国藩那种朝廷正式任命的团练大臣相提并论。

有了上头许可的文书后,‘余姚县勇营’正式挂牌成立,而营总部则是设立在县城东的校场内,早年这个校场已经荒废了多时,半个月前黄培志就是把这个地方作为了县勇营的驻扎、训练所在地。

有了正式的官方名目后,林哲迅速组建了一系列的机构,毕竟县勇营虽然人数少,但是作为一直独立自主的军队,必须做好麻雀虽小但是也要五脏俱全。

在两天后林哲向浙江巡抚递上去的‘余姚县勇营筹办章程’中,详细解说了该营的组织结构。

“营部有督练处、营务处,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随营学堂各一;

步队六连,各设连长一员、副连长一员,连下设步队八排,排长一员,正兵九人。全营总计督练官一员,营务官一员,总办委员三员,连长六员、副连长六员,排长四十员,正兵四百三十二人。

另辖亲卫一队,设队长一员,马弁二十。

再辖炮队一排,设排长一员,炮兵三十。

全营总额五百八十三人”

林哲最后呈报上去的这份余姚县勇编制里的步兵部分乃是非常典型的英军小步兵团编制,同时也和湘军的编制非常相像,不同的是,后世正式编制里的湘军一个营辖四个哨,每哨辖有八队,每队十人。比起林哲仿效自英军的小团编制少了两个连\哨。

当然了,林哲的这个县勇营也有着和其他纯步兵团、湘军营有着极大的差别,那就是营下面直接辖有骑兵和炮兵,尽管现在炮兵只有三门老旧的小炮,但好歹也是炮不是,骑兵虽然是作为亲卫队使用,但好歹也是可以用来冲杀的骑兵。

此外上述说的都是战兵以及营部人员,战时也得和其他时代的军队一样,需要雇佣长夫或者由专门的后勤部队来提供后勤支援,这样的一个营战时最少也需要雇佣两百人以上的长夫承担后勤运输任务。

这样一份详细章程可以说是完整的解释了余姚乡勇营的编制!

而这样的编制再加上林哲打算外购的那些米尼步`枪,就是奠定了这支军队最基本的战术思想,那就是玩排队枪毙!

采用英军的编制和武器,这要是不学英军玩排队枪毙,这不是浪费嘛!

当余姚县勇营挂牌成立八天后,林家的那个管事和安德斯回到了余姚,并带回来了大量的米尼步`枪。

获得了林哲全部授权的林家管事一次性采购了高达六百支的米尼步`枪,用于装备这支县勇营以及后续的战损补充。

而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另外一个洋人,此人乃是英国人,名为汉特·威廉,年约三十五,长的非常高大,而且还穿着一身破旧的军服,根据他自己说他以前是英军的一名光荣的陆军中尉,,因为和上司发生冲突而被解职辞职,在上海的他听闻余姚的林家要组建一支纯西式的军队,正在到处招揽西方军官的时候,他就跑过来试图谋图一个职位。

经过简单的交谈后,他发现这个苏格兰人还真是一个前军官,至少能够说当代的一些详细步兵战术。

林哲虽然不是什么军事专业的人,但是后世的见识摆在那里,一般的人还真别想蒙他,前头的两个普通法军士兵就没能蒙混过关。

然而眼前的这个汉特·威廉毫无疑问,已经成功引起了他的重视。

尽管林哲脸上的神色保持的相当平静,但是那满脸胡子的汉特·威廉却是从林哲对他频繁的问话里感受到了林哲的重视。

对此他知道,这一次来余姚是来对了,如果能够得到这个据说拥有数百万英镑财产的年轻人的雇佣,那么他就可以结束自己一年多的流浪生涯,兴许还能再发上一笔财呢。

汉特·威廉最近几年有些倒霉,出身英国威尔斯贫民区的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投军当兵,跟随着英军征战全球的步伐去过非洲,去过中东,也去过印度,也到过美洲,从一个小兵慢慢积功晋升为中尉。

但是两年前在印度服役的时候,和一个中校发生了冲突,这个冲突非常老套,乃是因为一个女人,还是个**。当初喝多了的汉特·威廉和那个中校为了争夺这个**大打出手,谁最后打赢了无关精要,关键是狠狠地得罪了高级军官的他在是第二天他就被踢出了军营。

此后他就一直在远东各个港口流浪,试图寻找发财的机会,但是作为一个除了打仗啥也不会的退役军官,要想找到发财的机会可不多,在上海把身上仅剩的英镑花的差不多又听说人要高薪雇用军事教官的时候,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跑到了余姚来。

看眼前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频繁询问,汉特·威廉就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得到一份工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汉特所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够让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给自己更高的薪资。

只是在提出自己需要多少薪资的时候,他还得让林哲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鄙人在多年的服役生涯里,曾经训练过数以千计的新兵,只要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保证把将军你的士兵从农民训练成真正的士兵!”汉特继续说着:

“而且刚才我也发现,将军你极度缺乏合格的军官,用专业的眼光看,将军你的那些军官全都是不合格的,我个人可以向他们传授身为一个军官所需要的所有技巧以及荣誉!”

听到汉特·威廉这么卖力的推荐自己,林哲也不打算和他继续闲扯,这么难才找来一个合格的洋人军官,林哲可不会说轻易放他走,当即就是拍板。

正式雇佣他为自己的私人军事顾问,而月薪的话,林哲很大方的给出了每月一百两的薪资。

并且说这只是试用期的薪资,三个月后如果汉特·威廉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那么林哲承诺会给予每月高达一百五十两的薪资

说实话这个薪资水平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相当高了,掌管林府商行大部分生意的安管家薪资也不过百两每月而已。

对比军队里的其他军官以及士兵而言也很高,在余姚县勇营的薪饷章程里,连长的月薪为三十两银子,副连长为二十五两银子,排长是十六两银子,士兵为四两银子,总体上和湘军的薪饷差不多。

汉特威廉却是在试用期就拿了足足一百两银子,更不用说试用期结束后薪资高达一百五十两了。

然而薪饷的高低你得怎么看了,如果和国内军队的薪饷比自然是高了,但是如果和后世六十年代的华尔洋枪队,也就是常胜军里的洋人军官薪资相比,却是差不多,常胜军里的普通华人士兵的薪饷是每月九银元,洋人军官中的上尉每月拿两百银元左右,折算成银两的话也差不多是一百五十两左右。

同时林哲还给汉特·威廉另外一个承诺,那就是只要他把自己的部队训练的让自己满意,让部队打了胜仗,那么林哲还会给他大批额外的现金奖励,并且说这个奖励至少是五百两往上走。

听到林哲开出的高价,汉特内心里已经是开始澎湃了,虽然薪资的水平在汉特·威廉的预料之内,但是后头林哲说的额外奖励却是让他暗吞了口水,五百两起步,要是打了个大胜仗的话,奖励还不得上千两,那样换成银元是多少呢?换成英镑是多少呢?

被白花花的银子刺激到的汉特·威廉第二天就走马上任了,开始了他雇佣兵生涯。

PS:这是本书第一次冲击新书榜,不奢望名次有多高,但至少得上去露个脸吧,兄弟们,能不能上去就全靠你们了!!

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14章 自筹军费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471章 穷教育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613章 市场和战争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2章 土匪危机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576章 丝袜舰队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643章 方家第287章 联军总攻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668章 布拉镇第17章 长兴初战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398章 横扫北方第44章 伤亡名单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685章 册立太子(二)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461章 林德步枪改进型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15章 公然敲诈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36章 追击第425章 提亲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233章 中华门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520章 夏威夷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425章 提亲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280章 退守广州第520章 夏威夷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180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217章 北上迎敌